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妙用典故,让诗词更有气质!

典故词语在诗性词语中地位独特,它以不同单字词、多字词搭配而成,兼具重构、新构特点。典故与现实相关,亦与历史相连,典故词语的联想契机,成为意象的符号,注定其内涵的借代意义。

一、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出自唐代王绩的《野望》,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这句意思是“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二、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古诗《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这里用其意。意思是:“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

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出自宋代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长亭: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十里修建一座长亭供行人休息,又称“十里长亭”。靠近城市的长亭往往是古人送别的地方。意思是:“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四、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末应晚。

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梁园吟》,“东山”二字出自《世说新语·排调》,借用典故是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指隐居。这句话意思是:就像当年谢安东山高卧一样,一旦时机已到,再起来大济苍生,时犹未为晚也。

五、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泰娘歌》。斑竹:湘妃竹。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舜死后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作者叙写了舜帝与娥皇、女英二妃的故事,触景生情,怀古抒怀。全词哀婉幽怨,思绪缠绵,体现了梦得词的风格特色。

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自宋代陆游《书愤五首·其一》,塞上长城: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这里作者用作自比,现比喻收边御敌的将领。意思是: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采薇、梦蝶、婵娟……70个诗词中的文化典故,感受古人用典之美
二十个经典文化典故,语文古诗词必备
这些文化典故,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揭秘:古代九大唯美典故背后的故事
文言文学习的第六把钥匙 修辞
这些词语的典故你都知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