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典常谈》知识点 题及答案 读后感1篇
userphoto

2023.01.16 吉林

关注

           一、知识点


1《(说文解字》第一》秦以前:战国末期,由于文字统一的需要,进而出现了仓颜造字的传说。秦以后:始皇时,文字统一为小篆,又形成隶书;汉末时,隶书由椭圆变为扁方,称作'汉隶';魏晋之际,隶书变为'正书';晋至唐朝,又称为'隶书',称'汉隶'为'八分书';晋代正书简化形成'行书',晋代也称为'楷书',宋代又改称为'真书'。


2《《周易》第二》战国末期道家、阴阳学说盛行,儒家借卦炎辞发扬儒家哲学,留存下来的便是《易传》;此外还有《文言》《系辞》两传;到了汉代,又新发现了《说卦》《序卦》《杂卦》三种传,后称为《逸易》。


3《《尚书》第三》《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也有记事的,大都是战国末年人制作。


4《(诗经》第四》春秋时通行赋诗;孔子时代,用《诗》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


5《三礼第五》汉代学者所传习的有三种经和无数的'记',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周礼》;'记'是儒家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或礼述之作。汉代的'记'很多,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


6《《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三传为《左传》《公羊传》《毅梁传》,三传特别注重《春秋》的劝惩作用。三传解释经文时,常常不顾上下文穿凿附会起来;三传之中,公羊毅梁均以解经为主,左氏却以叙事为主,参考群籍,详述史事。


7《四书第七》《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易》《书》《诗》《礼》《春秋》。《礼记》里的《大学》,本是一篇东西,朱子给分成经一章,传十章,传是解释经的。《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的,能够让读者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君子''仁''忠恕',如'时习''溯疑''好古''隅反''择善''困学'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孟子》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万章等共同编定的。

8《《战国策》第八》战国时期诸国关系紧张,战争随时可起,担负外交的策士开始受到重用。当时各国所重的是威势,策士所说原不外战争和诈谋;但要因人因地进言,广博的知识和微妙的机智都是不可少的。汉代刘向在汉初著名说客蒯通整理和润饰的基础上,把这些策士的说辞,编成了《战国策》。


9《《史记》《(汉书》第九》司马迁早年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汉人称为《太史公书》。《史记》体例有五:十二本纪,记帝王政迹,是编年的;十表,以分年略记世代为主;八书,记典章制度的沿革;三十世家,记侯国世代存亡;七十列传,类记各方面人物。《史记》以后,续作很多,但不是偏私,就是鄙俗;班彪加以整理补充,著了六十五篇《后传》。


10《诸子第十》春秋末年,周王室衰弱,礼崩乐坏,在这个大变动当中,一些才智之士'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便是诸子之学,大部分可以称为'哲学'。诸子都出于职业的'士'。'士'本是封建制度里贵族的未一级,但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士'成了有才能的人的通称。


11《辞赋第十一》屈原是我国历史里永被纪念的一个人。《楚辞》中《离骚》和《九章》的各篇都是屈原放逐时所作。苟子的《赋篇》最早称'赋'。《赋篇》安排客主,问答成篇,开后来赋家的风气。《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分赋为四类。东汉后班固作《两都赋》,张衡仿作《二京赋》,晋左思作《三都赋》。


12《诗第十二》汉武帝立乐府,采集代、赵、秦、楚的歌谣和乐谱,以备传习唱奏。汉末,一般文体都走向整炼一路;晋代诗逐渐排偶化、典故化,玄言诗兴盛;唐代谐调发展,成立了律诗绝句;宋初的诗专学李商隐,未流只知道典故对偶;南宋的三大诗家都是从江西派变化出来的。


13《文第十三》春秋时期列国交际频繁,外交言语关系国体和国家的利害更大,也称为'辞';战国时代,游说之风大盛;孔子开了私人讲学之风,从此便有了私家著作;记事文也伴随着议论文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汉武帝时期盛行辞赋;梁昭明太子在《文选》中第一次提出'文'的标准;后出现佛典和义疏两种新文体;欧阳修和苏轼以后,古文成了正宗;宋代出现了'话本';明清八股文盛行。

              二、题目及答案


1.《经典常谈》是撰写的一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其中介绍了汉字的由来,让我们知道造字的传说。介绍了古代的字典,即许慎的《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


2.在阅读《经典常谈》时建议采用的阅读方法,对历史方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等。

3.最早的歌谣分为徒歌和_歌,前是唱,后者是随着_唱。


4.儒家称道的'礼',包括政治制度、_、_。


5.'战国'的名称最初出自刘向的《 》,这部书除文辞之胜外,所记的事上接,下至楚汉兴起202年的历史。


6.下面对《经典常谈》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全书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等经史子集共十三部分内容,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是介绍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
B .在古代,'诗言志'中的'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者教化作用,人们用这样的观点去解读作品,如孔子评价《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C .'乐'在古代与'礼'并称,二者各自独立,具有教化作用。'乐'包括歌和舞,它教人平心静气,互相和爱,这样自然没有贪欲、捣乱、欺诈等等事情。

D .战国七雄中'秦'最强大,它与六国对峙中,有人主张六国联合抗秦,叫作'合纵',有的主张六国联合起来亲秦,张仪便是属于连横派。


7.有人建议阅读《经典常谈》时,可以选择《《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进行组合阅读,这样能够完整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你是否同意这一建议?结合名著阅读方法,说说你的看法。(5分)

【答案】


1.朱自清仓颇说文解字

2.选择性阅读
3.乐随口乐器
4.宗教仪式社会风俗习惯
5.战国策春秋
6.(3分) C 【解析】通过《三礼第五》中的'从来礼乐并称,但乐实在是礼的一部分;乐附属于礼,用来补助仪文的不足'可知, C 项中'乐'在古代与'礼并称,二者各自独立,具有教化作用'表述有误。
7.同意。这种阅读方法属于选择性阅读,读整本书,特别是读《经典常谈》这种内容涉及面较广的作品时,可以选择自已最感兴趣的部分作为切入点。《《诗经》第四》专门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辞赋第十一》介绍屈原的《楚辞》及辞赋的发展过程,屈原的《楚辞》是中国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诗第十二》从汉乐府诗开始至宋代诗歌,介绍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同时也介绍楚辞对后代诗歌的影响等。将这三篇组合阅读,可以让我们对中国古代诗歌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三、 读《经典常谈》有感


朱自清先生曾在《论大学国文选目》一文中说:'大学国文不但是一种语文训练,而且是一种文化训练。......文从字顺是语文训练的事,辞明理达便是文化训练的事。......所谓文化训练就是使学生对于物,对于我,对于今,对于古,更能明达。”
他认为应该把语文教育的目的确立在使学生了解本国固有文化并且提高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上,重视语文教育的思想性。认为语文教育既是语文训练,同时更是文化训练。这些表述虽然针对当时的大学教育而发,显然对当今语文教育业有着相似的启发意义。
而作为语文老师,我意识到,对于传统文化,我积淀太少。利用暑假时间,我读完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用先生的话说'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必须得惭愧地承认,即使本身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对书中提到的有些经典书籍我也未曾认真读过。
读过先生的《经典常谈》,觉得似乎经典不是想象的那么枯燥无趣,只是我还没找到法门,没有真正走到经典的大路上去。当然,我也谨记先生教海:'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茎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读了本书,我发现我关于部分经典的一些文学常识的认识是不准确的。比如,先生在介绍《说文解字》时提到的关于'仓颜造字说'的一些看法,之前我一直也知道凭仓颇一人之力,创造出整个汉字体系是不可能的,那是神话传说,但我并没有探究这个传说的成因和其中深意,先生的解释让我觉得醒灌顶:'抬出一个造字的圣人,实在是统一文字的预备工夫。”
原来对待传说,我们不光应该知道其然,更可以探究其所以然,这样才能自己发现读书的乐趣。他还指出,'史箍'是'书记必读'的意思,只是书名,不是人名',正好指出了我的错误认识。
先生的提出的一些观点也为我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新角度。比如先生在介绍《说文解字》时提出'形声字才该叫做字,字'是'擎乳而渐多'的意思',还提出'文字可以增进人的能力,也可以增进人的巧诈',而'天雨栗,鬼夜哭'说的是人有了文字,会变机灵,会争着去做那些容易赚钱的商人,辛辛苦苦去种地的人变少了。
天怕人不够吃的,所以降下米来让他们存着救急,鬼也害怕这些机灵人用文字控制他们,所以夜里嚎哭。虽然这种解释本身就有神话传说的成分,但细细想来,确实是讲出来人之本性特点。
再如传奇是最先有结构的小说,文人创作传奇,'原来只是向科举的主考官介绍自己的一种门路',当时的应举之人在考试之前,得请达官显贵向主考官介绍自己,介绍的方式就是先呈上正经文章,再呈些有趣味的杂文如传奇等,因为'传奇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人又爱看',所以传奇就逐渐流传开了。
这么看来,传奇的广为流传,跟当年词的逐渐兴盛的过程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词,不也是先作为当时大部分读书人不屑的'流行歌曲'的形式出现,逐渐在坊间流传,之后逐步被一些有影响力的文人墨客接受,才作为一项的文学创作登上大雅之堂的嘛!
'经典常谈',其实更多地还是包含着'经典导读'这更深一层次的含义。当下,年轻一代对我们华夏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能以这样的方式来为我们的古代文化做一个诠释、代言,一定程度上也能让我们的华夏文化得以更好地流传。
而先生是真阅读过经典之后才为大家认真介绍这些经典书目的,他知道读者常见的误区在哪里,他也知道读者一般读不下去的原因在哪里。他是真正从经典中读出了趣味,也知道如何带领读者寻觅经典的有趣之处,知道趣味导读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带领读者在趣味阅读中,汲取经典的营养与力量。
总之,朱自清先生的这部《经典常谈》确实激起了我对这些经典的阅读兴趣,即使书中提到的一些书我之前草草阅读过,现在也是有再细读的迫切需求。因为先生向我们展示了所站角度不同,思考方向不同,同一部经典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审美趣味。
先生的导读也启示我们,阅读应该自己寻求阅读的趣味性,可以从先生的导读开始,但也要主动发掘阅读的趣味,这样阅读兴趣才能得以持续,才能展开真正的阅读,也才能获得更多的阅读的愉悦与满足。
感谢先生的这部书,提醒我,对一些经典的阅读我还是荒疏了,阅读经典的乐趣竟然被我忽略了。

(摘自《青年文学家》,作者冯聪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经典常谈》(课件)-中考语文必备名著知识点梳理与精讲(全国通用)
八年级下册语文《经典常谈》笔记03 叶圣陶读《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练习题(附答案)
【王建东先生】《经典文学 专辑》【神州文学家园】隆重推荐 2023100904
方铭:读书赋——《中华辞赋》
【简讯】屈金星作品入选大中小学教材考卷读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