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治愈率有多高?超乎想象

针灸可治疗消化系统的40多种病证,主要的有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性溃疡、胃下垂、慢性肠炎、阑尾炎和肝胆疾病等,以消化性溃疡的研究最为深入。大多以中脘、天枢、足三里、内关、公孙、胃俞、脾俞、曲池、支沟、上巨虚、下巨虚、内庭等为主穴,并结合辨证分型酌情增减,疗效肯定。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有针刺、艾灸、TDP照射、耳针、穴位埋线、按摩、配合药物灌肠等方法。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大多需配合药物治疗,方可取得显著疗效

研究表明,针灸对消化道的运动、消化腺的分泌、胆汁流量以及胆囊、胆道的舒缩功能等均有调整作用。针刺天突、膻中、合谷、巨阙等穴可使正常食管壁蠕动增加、增强,管腔加宽;若管壁为肿瘤组织所代替或放疗后发生纤维化,针刺则无明显改变。针刺足三里、胃俞等穴可以明显地改变胃和小肠的活动,其作用取决于当时胃肠道所处的功能状态。如胃的运动处于抑制状态时,针刺能使胃的活动加强,胃体收缩幅度增大,频率加快,胃液的酸度和酶的活性升高;反之,当胃的运动处于兴奋状态时,针刺则能使胃的活动减弱,频率减慢。

(1)急性胃肠炎

针灸治疗急性胃肠炎,即使只用中脘、内关、足三里,效果也较为显著。故有人将此3穴命名为“胃病方”。据报道:针灸治疗急性胃肠炎492例,治愈率达95%,多数患者经1~3次治疗即愈。有报道用针灸治疗暴发型胃肠炎301例,治愈296例,以常规穴结合泻大椎、曲池,或在曲泽、委中刺络出血,治愈率为98.3%。

(2)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运用针刺治疗较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穴多用天枢、足三里、上巨虚、曲池、阴陵泉等。每日治疗2次以上,强刺激泻法,久留针,疗效好,见效快,无论是改善症状还是促使大便转阴,其疗效都超过中西药物。针刺治疗细菌性痢疾除了能提高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外,对肠道局部也有影响,可抑制亢进的肠蠕动及扩张肠血管,增加肠血流量,有助于肠道病变的愈合。尤其在解决腹痛、里急后重、减少排便次数等方面有较快的疗效。

(3)消化性溃疡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病,方法颇多,如针刺、艾灸、耳针、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穴位敷贴和针挑疗法等,均取得了良好疗效。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常用穴位按使用频率的高低依次为:中脘、胃俞、足三里、脾俞、上脘、内关、梁门、章门、下脘、三阴交、公孙、合谷。

有实验表明:针刺对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电振幅的抑制,与针刺的穴位有一定关系,即胃俞>中脘>足三里>脾俞>梁门>阳陵泉>对照点。另外,在消化性溃疡的针灸治疗过程中,不少人发现溃疡患者在背部有阳性反应点,在这些反应点上施以针刺治疗,常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据9个单位对消化性溃疡549例的针灸治疗资料显示,治愈率为59%。研究表明,对消化性溃疡,针灸可以调整自主神经功能,降低胃黏膜兴奋性,减少促胃液素和胃酸分泌,有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等作用。一旦胃溃疡发生穿孔,针刺还可使大网膜向胃壁创口移动,包裹创面,形成粘连;并能提高腹膜的吸收功能和机体防御功能,促进伤口愈合。十二指肠球部变形若为活动性溃疡引起者,针刺后可使其变形缓解,龛影暴露,借此可以提高十二指肠球部溃疡X线诊断的准确率。

(4)胃下垂

针灸治疗胃下垂不但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具有见效快、疗程短的特点,这是一般药物的效果所不及的。取穴以中脘、提胃(中脘穴旁开4寸)、升胃(下脘穴旁开4寸)、脾俞、胃俞、足三里、百会、气海、关元为主。多采用灸法,也有用芒针、埋线和配合中药的综合疗法,有效率均在90%以上。

据11个单位报道:针刺治疗胃下垂2226例,治愈率为38.4%,总有效率为91.4%。X线观察显示:针刺可使胃蠕动增强,提高胃肌张力,使胃下垂得以回升。研究发现,针刺足三里穴,血清5-羟色胺、胃泌素显著下降。表明针刺的调整作用可使胃窦组织G细胞、嗜铬细胞中的5-羟色胺、胃泌素增多,血液中5-羟色胺、胃泌素含量减少,缓解过量5-羟色胺、胃泌素对靶细胞的刺激,从而使胃窦部运动趋于正常,胃节律恢复正常,胃排空不受阻碍,原胃运动节律紊乱导致的恶心、呕吐、腹胀、纳呆等症状也随之消失。

(5)阑尾炎

针刺治疗阑尾炎以急性者最为适宜,针刺以取阑尾穴、天枢、上巨虚、足三里、合谷、曲池为主,配合中药保守治疗,病人痛苦小,治愈率也高,无任何副作用和后遗症,能使阑尾炎患者很快康复。其作用机理在于对肠道和阑尾运动以及机体防御反应的影响,阑尾炎患者在针刺阑尾穴后,阑尾排空时间延长,并伴有局限性压痛,按此诊断可使病理检查符合率由85%上升到近100%,并使手术的可靠性由60%左右升高到近100%。

(6)肝胆疾病

针刺作为一种简、便、验、廉的治疗方法,在肝胆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临床用穴包括期门日月、肝俞、胆俞、至阳、太冲、丘墟、内关、支沟、阳陵泉、胆囊穴等。操作以毫针、电针、耳穴按压为主,此外,还有艾灸、穴位注射、穴位埋线以及配合中药,取得了一定的疗效。针灸对肝脏功能有一定影响,对肝硬化患者运用中药敷贴期门、神阙等穴,能减轻乏力、纳呆、腹胀、腹水等症。针灸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主穴取太冲透涌泉、足三里,有效率接近100%

利用蜂毒穴位注射治疗乙型肝炎,也取得可喜进展。针刺日月、阳陵泉、期门、至阳穴治疗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有效率均可达95%以上;治疗胆道蛔虫症的有效率更高。对于胆石症,针刺有影响胆红素代谢、预防结石形成、加强胆囊收缩、促进胆汁分泌和排石等作用。通过对大量胆石症患者的临床实践观察,针刺巨阙、不容、阳陵泉、足三里等穴对胆道口括约肌有明显的解痉作用,且能促进胆总管的收缩。

(7)其他疾病

针灸治疗神经性呕吐疗效确切、肯定,多采用内关、天突、中脘、足三里、公孙等穴,在呕吐前进行针刺。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中风后呃逆、手术后呃逆和肿瘤并发呃逆,也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针灸治疗习惯性便秘,以足阳明胃经腧穴为主,常取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内庭、曲池、支沟、大肠俞,其他还有合谷、内关、三阴交等穴。可使便秘患者直肠蠕动增加,便意出现。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欢迎留言评论一起探讨中医药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胃疡(消化性溃疡)诊疗方案
论文:中药胃炎Ⅱ号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56例-中大网校临床医学论文网
郑魁山针灸临证经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针灸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50例 消化性溃疡
穴位埋线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
消化性溃疡中医可用针灸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