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吴艾国潮|揭秘孙思邈百岁艾灸奥秘,分享膏肓灸创新解决方案

在很多介绍药王孙思邈艾灸长寿的文章里,大多可以看到两句话,一是“身要安三里莫要干”,一是“艾火遍身烧”,那么这两者之间有无联系,而药王寿过百年的灸法到底有何奥秘诀窍,就更是值得仔细斟酌和深入研究的问题,非常有健康价值。

[药王长寿靠艾灸]

首先来看“艾火遍身烧“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其并非是说真的艾火全身炙烤,而是要始终保持“灸感”的传导,或者客观存在,这与“三里莫要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描述灸感及其程度的。唐代时,盛行瘢痕灸,灸后会在穴位表皮上形成灸疮,经久不愈,或者有意在灸疮上继续施灸,令灸疮新老叠加,持续保持无菌感染,但又分泌物渗出的状态,这就是”三里莫要干“的真实含义。

孙思邈画像

瘢痕灸所造成的炎症过程,无疑会使机体持续“灸感”及其传导状态(例如酸麻胀困,寒热温凉痛等),并处于创伤应激的高免疫力状态,也就是“艾火遍身烧”的状态,可见长时间持续保持灸感(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自然接种免疫的状态),才是其重中之重,也是药王孙思邈艾灸的奥秘之一

古往今来也都将足三里作为养生调理的第一要穴,认为坚持艾灸足三里穴可以理脾胃、调气血、主消化、补虚弱,有助维系后天之本的稳定,保持气血生化之源不竭,调节和振奋脏腑之机能。因此,足三里穴也受到了历朝历代名医大家的重视。据传我们曾在延安时期和解放初期,开展过以刺灸足三里穴为主,预防流行性感冒、麻疹、肠炎、细菌性痢疾的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时也多有新闻和学术报道。相传日本在上世纪30年代也曾由厚生省发布元旦全国通令,号召掀起一个“人民三里灸健康运动”。

现代研究证明,刺灸足三里穴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体温调节系统、免疫系统等都有比较显著的影响。特别是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方面,可以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提高大脑皮层的工作活力,促进植物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在循环系统、血液成分的影响方面,可以改善心功能,调节心律,增加红细胞、白细胞、血色素;此外,还能调节内分泌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应激能力等。足见刺灸足三里穴是有科学基础的。

足三里穴位置

弄清楚了“艾火遍身烧”主要是指“灸感遍身传导”,那么艾灸足三里穴属于药王孙思邈当年最主要的保健灸法呢,答案是并不完全,因为除了足三里穴,药王其实还有更加系统的保命灸法杀手锏-那就是“膏肓灸”。也许足三里可以是常用灸法之一,也是比较容易坚持和流行的灸法,但并非药王孙思邈保命延寿的奥秘灸法。

[药王膏肓灸]

简要回顾梳理膏肓灸发展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更加清晰的了解和认知其在中医体系里的独特地位与价值。数千年来,“膏肓灸”既是中医起沉疴去痼疾,治病、防病、养生的大法之一,更是中医重量级的成熟特色外治方法。

膏肓灸“奠基于秦、汉《内经》的基础理论指导;继承于魏晋发展出的化脓灸;崛起于唐孙思邈《千金方》中指称“膏肓无所不治”;盛极于宋代的广泛临床应用;至南宋庄绰以《灸膏肓腧穴法》集宋以前膏肓灸之大成,涵盖揣穴方法、灸疗壮数、灸后补养等内容,撰成专著,开创了单穴成书的先河,也标志了“膏肓灸”的日臻成熟。后普及于明、清各个医家及医著的阐发。膏肓灸这种清晰而无断代的根脉源流,传承阐发脉络,充分展现了其巨大的临床价值和生命力,足见其守正创新的必要性和深远意义。

孙思邈著作《千金方》

首先,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对针灸有系统而深刻的亲身实践和丰富总结,也有遍访当代名医高人的体验总结,形成内容十分丰富的针灸验方900余首,同时还有关于针灸理论与方法的系统论述,颇多创新。其中尤以对艾灸的论述丰富和独到,其在针灸方面的贡献,被后人称为继《内经》和《甲乙经》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迄今难以被超越。可见孙思邈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对膏肓灸的独立成法,及其进一步提升和发展推广都至关重要,很大程度上不失其奠基梁柱的关键支撑作用。孙思邈的膏肓灸法最早载于《千金要方》卷三十第七,南宋庄绰撰为一卷集《膏肓腧穴灸法》。其灸法要点主要包括:一是强调膏肓穴的取穴方法,务必使两肩胛骨充分分离,“筋骨空处,按之患者觉牵引胸肋中、手指痛,即真穴也。”孙思邈特别强调取穴的体位和准确,“若能用心方便,必得灸之,无疾不愈矣”、“不尔,即胛骨覆其穴,灸之无验”。可见选穴不准,不独疗效不显,而且可能徒伤皮肉脏腑。正确体位,准确取穴是膏肓灸能否成功的前提。药王的经验和无私的分享告诫,也引起了后世历代医家的高度重视和共鸣,庄绰的膏肓穴专著中,罗列有13种膏肓穴的取穴方法与体位,并附有18幅附图以说明详细的尺寸和注意事项等,这在整个中医药历史中是绝无仅有的范例。

二是膏肓灸必定要重灸,施灸壮数宜多,灸量务足,“灸至百壮千壮”以上,方能效如桴鼓 。结合现代临床的具体情况,一般以十多壮,或者几十壮为宜。当然对虚劳、肿瘤、多种慢病等消耗性疾病,必须重灸才能达到治疗量,如果灸不到位,只会损气耗气,可能还会造成气机壅滞等变证,这也是施行膏肓灸必须要注意的。古语所谓”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其实不仅是说艾灸须用三年陈艾,以减少艾的燥热性,使火力柔和,免伤皮肤腠理。而且深一层意思更是指出,治疗七年之久的慢病、久病等虚证,要灸疗三年以上才能根治的意思。

膏肓穴位置

三是说灸完膏肓穴后必须灸气海(或丹田、关元、中极之一穴)、足三里穴等三穴,“以引火气实下” ,防气火壅盛于上,可见药王艾灸并非传说之中的仅灸足三里穴那么简单。

药王还特别强调膏肓灸后的调养管理,至少包括:饮食宜忌温软清淡,忌食生冷荤腥发物,谨防风寒暑湿,勿房事。至此,灸前操作体位正确,灸穴灸量足够,灸后调理完善,必能达到药王孙思邈当年所描述的“膏肓无所不治,无所不疗”的至善境界。

[如何守正创新膏肓灸]

守正创新至少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其一就是为什么现代人膏肓灸的灸量需要变小那么多,如何把握才好。主要原因包括地球持续变暖,远较唐代的平均气温低,艾灸的基础消耗量增加;其次,唐代人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太阳轴心生活方式为主,体型粗犷而耐受性更高,而经常晒太阳也令其对艾热的敏感性降低。非足量无一达成温通之效。经过一千多年的进化之后,当代人的都市生活方式相对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现代都市族群更像温室内的弱苗,对于艾灸的敏感度大幅增加,而耐受度则大幅降低,这大约就是灸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临床施灸时,必须遵守“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三因制宜原则,做到辨证施治和辨人施灸并重,对于意志坚定,或者求生意志强烈的患者,在征得患者本人和家属同意之后,依然可以选择较大灸量的瘢痕灸(但需谨记创伤性灸疗属于医疗行为!)。

瘢痕灸之瘢痕

二是普遍不用瘢痕灸,如何保证“艾火遍身烧”。都市群体爱美时尚,怕痛惧伤,非到万不得已,是绝难接受瘢痕灸的,不仅疼痛,而且会留下永久瘢痕,创伤期大致还会影响穿衣活动等,种种都与现代都市生活群体的理念和习惯等大相径庭。灸量减小之后,如何递补替代,有效补偿灸感的问题,自然就变得十分突出。这显然已经成为当下传承发扬膏肓灸最大的困难所在,也是能否获得较好疗效的关键之所在。解决的思路大方向当下也许只能是寻求奇点科技来弥补和破局

三是创新向善的膏肓灸法国潮解决方案。总体方案包括整体统筹,内外兼顾,三栖合力,营造膏肓灸较长灸感的舒爽小环境。在三因制宜和辨人施灸的前提与基础上,变单一的艾灸“火箭”为导弹,增加精准制导的外用靶向释放系统,直接加强艾灸的灸感稳定持续存在。同时在灸后梢事休息完,即内服源自药王孙思邈的药食同源灸茶,小分子快速直接吸收,健脾益气,平衡阴阳,迅速解决艾灸后过度应激,比较容易出现的口干舌燥,肢体酸困,头晕胀闷等不良灸感,同时配合艾灸时用的灸液制剂,发挥内外兼顾,整体配方,三栖合力,叠加聚焦的协同增效作用。

在艾灸过程中,与艾灸同时增加应用的灸液,成为能否保持“艾火遍身烧”的关键之一(内服灸茶也有贡献!)。沿用孙思邈的中药经验,以艾草和生姜等为主组成复方,采用分子动态萃取技术或者离子提取技术,获得全生物活性成分的灸液,并将其进一步创新制成能够靶向速释透皮,缓释吸收的外用脂质体系统制剂,既能够快速透皮吸收到达深层的皮下筋膜、经络和网络体系,在艾灸过程中起到增效减负,改善卫生和安全基础等作用,又能够缓慢释放,生物赋能起到持久温热同频的“灸感”,发挥平均不少于6小时甚至更长的持续艾灸作用。

守正艾灸,创新国潮依然在路上。眼下的膏肓灸解决方案可能并非终极方法,有关膏肓灸的传承创新会持续迭代,不断提升完善。随着整体科技进步,特别是现代物理化学进展,特别是复杂性科学对生命本质等认知的持续深化,相信有一天,我们一定能够创新出更为理想、更加可靠的“膏肓灸”法,让百姓不再会病入膏肓,而是像孙思邈一样,善用膏肓灸,人人都能:“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深度|剖析药王艾灸百岁经验,揭示艾火遍身烧奥秘,守正创新国潮
揭秘孙思邈长寿保命灸法 展现膏肓灸精髓 分享老吴守正创新实践
药王孙思邈话了142岁的长寿奥秘
《灸绳》各种灸法及作用
艾灸前,你一定要知道的5件事∣潘毅对话范顺之
瘢痕灸的功效及施灸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