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卷名师讲高考丨最新“高效公式立意法”给你不一样的万能模板!



最新“高效公式法”带来不一样的万能模板

山东省济南第十一中学 刘昭菊


技法引路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我们不难发现,时事、材料类作文正风生水起地“扫荡”着全国各地区的考题,为什么高考偏爱此类作文呢?很简单,因为此类作文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辨思维,能够让学生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才思,从而各抒己见,同时,它也能够很好的避免学生的套作心理,让高考更能体现公平公正。对于很多同学来说,面对时事类作文可能会觉着无从下手。其实,此类作文虽然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但就立意而言也是有其规律可循的。


下面我就来讲一下我从高考作文中总结的“公式立意法”。“公式立意法”就是针对不同的材料提出不同的问题,然后在材料中寻找或推断出答案进而确立观点的一种立意方法。所提问题可以概括成一个这样的基本公式:什么人(谁)+什么事+什么结果+什么原因带来了这结果。这种方法易于理解、便于掌握,在不同类型的材料中,只需根据材料对这个基本公式进行变化即可,更重要的是它能让你所立之意不会偏离题目,快来掌握此立意法,让它助你一臂之力吧!


单则材料


>>>>

一、叙述类


1.叙事类


此类材料包含了材料题目中的寓言类、故事类语料,适用公式:什么人+什么事+什么结果+什么原因带来了这结果。


A寓言类


【考题回放】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休息场所。飞禽、走兽们谈论着自己去各地旅行的经历。大树也想去旅行,于是请飞禽、走兽们帮忙。飞禽说,你没有翅膀,于是拒绝了。大树想请走兽帮忙。走兽说,你没有腿,也拒绝了。于是,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里包含着种子。果实被走兽们吃了后,大树的种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2015年高考湖南卷)


【材料分析】


大树希望跟随飞禽走兽去旅行,但被拒绝了,被拒后大树没有死心,自己想出了旅行的办法即结出有种子的甜美果实,果实被走兽们吃了,由走兽们把种子带到世界各地,种子就是大树,大树就用变成种子的形式实现了自己旅行的愿望。


谁:大树


什么事:大树想跟随飞禽走兽去旅行,被拒,就结出了有种子的甜美果实,被走兽吃了。


什么结果:走兽将种子带到了世界各地,也就是大树到了世界各地,大树实现了旅行的愿望。


什么原因带来了这结果:大树变成了种子,也就是换了一种存在方式。


【套用公式】


原公式:谁+什么事+什么结果+什么原因带来了这结果


代入公式:


大树+也想去旅行,请飞禽、走兽们帮忙,被拒绝了后,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了包含着种子的甜美果实+ 果实被走兽们吃了后,大树的种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大树实现了旅行的愿望+换一种方式远行


核心立意:换一种方式远行


【满分作文】


换一种方式远行

一考生


身未动,心已远。


去远方吧!这仿佛一声来自远方的呼唤,轻轻撩拨你的心弦;又似是一句来自灵魂的催促,柔柔拉升渴望远方的目光。可红尘的纷繁便同十丈软丝,轻易缚住你的身,阻隔着远方的梦。


那又如何,总有一种方式,让我们远行。


困住一个人的方式,无疑是残疾和病痛。无论是史铁生困于轮椅之间,还是力克、胡哲自出生便四肢全无,他们都仿佛是上帝的造弄者,承受着超于常人数百倍的痛苦。可身体又怎能禁锢一个人渴望远方的心?就这样,力克打开他“不设限的人生”,史铁生也在文学上找到精神升华之路。记得史铁生曾给他的偶像--美国短跑名将刘易斯寄去自己的一本书,刘易斯回赠他一双跑鞋。后来刘易斯来到中国,第一件事是拜访史铁生。史铁生笑说:“你送给我的鞋我也穿不了啊。”刘易斯则回道:“你送给我的书我也读不懂啊。”记者便记录道:《铁生穿不了的鞋,刘易斯读不懂的书》。如果缺陷即意味着不完美,那哪一个人不是被缺陷束缚?我们要像史铁生一样,即使被各种不利所禁锢,也要寻一种方式,让灵魂远行。


正如那棵飞不动走不得的树,一粒种子,能让“我”到达远方。


铜墙铁壁,无法囚着一颗渴望远行的心。前苏联飞行机设计师图波列夫囚于监狱,可他在狱中仍孜孜不倦地设计。终于,他的飞机翱翔于天地,护祖国一方净土。逝世不久的前南非总统曼德拉身在狱中,即使这般田地,他也未放弃争取种族平等的斗争,甚至对着看守他的狱卒还进行反种族歧视的演讲。二十七年岁月,在他出狱那天,黑人也迎来光明。


远行,无拘形式,只因心向远方。


我身处之地,青灯重叠,绿水环绕,仿佛与世外喧嚣隔离,俨然一派世外桃源。可这也无疑是一种禁锢。远方的繁荣、绚烂,像是一个耀眼的梦。可又有多少人,可以任性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你听,考场上纸笔相磨的沙沙声。你看,每个人眼中镇静又严谨的目光。是啊,我们正在用这种方式。让我们走出这座小城,走向美好的远方。


如果繁杂迷了你的眼,冗长囚禁你的身,你换一种方式运行,只因心灵已飘然而去。


流水清冽,风声缓缓,宫殿巍峨,街市庭台。


去吧,去吧,它们就在远方,等你到来。


点评:---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远方的呼唤撩拨着人的心弦”,“但红尘的纷繁”又仿佛“铜墙铁壁”阻碍着愿望的实现,放弃吗?不,换一种方式照样可以远行,如同扎根大地的大树结出了种子便飞向了世界一样。文章以困于轮椅的史铁生,囚于狱中的图波列夫、曼德拉以及考场上的考生为例,有力地证明了材料中大树换一种方式远行的主旨。


B.人物类


【考题回放】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2015年高考全国1卷)


【材料分析】


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为了父亲的生命安全,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布了,后来媒体也报道了,引来了点赞 、质疑与讨论,不管他人如何评价,小陈是因为极度担心父亲的安全而劝说又无效、百般无奈下才采取的这种方式,其出发点是女儿对父亲的关爱。此材料中的小陈是行为主体,核心立意的角度应是小陈。


谁:小陈


什么事:举报了总在高速路上开车接电话的父亲。


什么结果:警方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此事 引来了点赞 、质疑与讨论。


什么原因带来了这结果:小陈对父亲的关爱


【套用公式】


原公式:什么人+什么事+什么结果+什么原因带来了这结果


代入公式:


小陈+举报了总在高速路上开车接电话的父亲+警方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此事 引来了点赞 、质疑与讨论+小陈对父亲的关爱


核心立意:一切皆因爱


【满分作文】


老陈,请听我说

2015年河南考生


亲爱的老陈:


您好!


我是明华,看到您的女儿对您的举报,我感慨颇多。或许,您心中积存着对您女儿的埋怨,埋怨她为何对自己的父亲如此冷漠无情,埋怨她为何让您失去了颜面,埋怨她为何不维护父亲的尊严。老陈,请不要责怪自己的女儿,因为她的心中是对你满满的爱!


亲爱的老陈,你是否想过,当你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接电话时,你的女儿是何等的担忧;当你的家人屡次对你作出指正,而你却不听劝告时,你的女儿是何等的焦急。作为女儿,她没有办法像一个大人一样严肃地指责批评你,因为担忧,因为焦急,因为害怕失去你,所以她选择了一种或许不太尊重你的方式,但希望你能够体谅一个女儿对父亲的关爱。


曾经,我处于和你女儿一样的境地。父亲因为工作之事忙于应酬,因为工作压力,他又养成了吸烟的嗜好,烟酒一天天侵蚀着他本虚脱的身躯。我尝试过多种办法,也劝告过他多次,然而烟酒的吸引力远远超过我的关爱,当我看到他低头沉思手中握着燃烧的香烟时,我的内心一阵阵疼痛;当我看到他在酒场上难受中挤出笑脸时,我的眼泪总是顺流而下。那是一辈子辛辛苦苦,为我而奋斗的父亲,我不想让他的健康受损,我不想让他的生命被那些“恶魔”侵蚀,因为我爱我的父亲。


老陈,相信你的女儿必定同我所想。是你,给予了她生命;是你,将她抚养成人;是你,让她拥有幸福的人生。而她面对渐渐苍老的你,心中唯一的念想就是给予你同样多的幸福,让你的生命不受外界的威胁。


老陈,这或许兵不仅仅是是一个法律、规则的问题,这是一位女儿对父亲的深沉的爱。请为你女儿,放下手中的手机,因为它会给你和你的女儿带来永远的伤痛;请你放下那没有多少分量的面子,用心去感受女儿的关怀与担忧;请你真心地接受警方的教育和家人的劝告,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为了你的幸福和快乐。


亲爱的老陈,我们的社会已不再是古时孔老夫子所推崇的愚孝。女儿的举报是一个新世纪青年对文明和谐社会的呼应。你应为女儿感到骄傲和自豪,也应为拥有如此孝顺的女儿感到幸福。


愿你与女儿未来的生活更加美好平安!


明华

2015年6月7日


点评:---


小陈为了父亲的安全,不得不采取了举报的方式,以便达到阻止父亲高速路上开车接电话的危险行为,其出发点其采取的方式无不源于对父亲的关爱。材料的核心观点是女儿对父亲的关爱,文章第一段即提出了这个观点,接着分析了父亲危险行为带给女儿的担忧与无奈,后面又用作者自己的例子证明了小陈之举本质是女儿对父亲深深的热爱,最后做了总结。本文以书信体证明了材料的主旨。


分数---


专家给出的分数是58分


2.现象类


在这类材料中,公式变体为:什么现象 + 什么本质+ 该采取什么态度对待。对这类材料,首先明确什么现象,进而思考什么本质,然后追问该采取什么态度对待此现象,最后谈采取这态度的好处或危害。可正反立意两面谈。


【考题回放】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2015年高考天津卷)


【材料分析】


“范儿”一词在社会上流行,它多指“风格”,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而“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都属于美好的品性,既然如此,不仅个人应有“范儿”,那么民族、时代、职业都该有自己的“范儿”。


什么现象:“范儿”词流行。


什么本质:“范儿”多指好的“风格”,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


该采取什么态度对待:民族、时代、职业、个人…… 该有自己的“范儿”。


【套用公式】


原公式:什么现象 + 什么本质+ 该采取什么态度对待


代入公式:“范儿”词流行+“范儿”多指好的“风格”,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民族、时代、职业、个人…… 该有自己的“范儿”


核心立意:该有自己的“范儿”


【满分作文】


青春范儿

一考生


青春的范儿是什么,青春可以是一切,可以是一首歌、一幅画、一篇文章,那么最美的青春又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初开的青春就像那骄阳下的玫瑰,娇艳欲滴;成长的青春就如同那雷雨下的芳草,坚韧无畏;枯萎的青春就像那微风下的柳枝,安逸无思。我知道你和我一样,一样喜欢在阳光下许下自己的梦想;我知道你和我一样,一样崇拜在人群中挥舞闪光的焦点;我知道你和我一样,一样愿意在泥泞中追寻不变的坚持。


我知道你和我一样,一样的骄傲,一样的自尊。


因为我们有着一样的青春,蓬勃的不言放弃的青春。


有人说,青春是关在监牢里的囚徒,它的一切都只得听从命运的命令,在平淡艰辛中走完;有人说,青春是一首耀眼的诗歌,它的一切必须让我们给它焕发光彩,才显得与众不同;有人说,青春是一笔过时不来的财富,它的一切必须让我们放弃了一切去享受,才能体现生命的乐趣。


可是我相信你和我一样,从不这么想。


因为我们知道,有一种信念一直跟随着我们的青春,那就是--梦想。青春之所以显得平淡,是因为你没有为了梦想而足够努力;青春之所以显得豪华,是因为它给予了我们生命所能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这样东西莫过于奋斗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一旦失去了我们的肯定,它就显得毫无意义!


我的青春自有我的范儿,自信满满的范儿,骄傲勇敢的范儿,大胆真诚的范儿,没有人能够瞧不起你,如果你有不平凡的青春。因为你不仅理解青春的奋斗,也可以在奋斗中完成青春的使命。我的青春自有我的范儿。


点评:---


本文以抒情的笔调阐述了青春就是坚韧无畏,是自尊,是执着,是有梦想,是奋斗,这就是青春的“范儿”,这就是青春的情调、风格,文章清楚地阐释了材料寓含的意思。


>>>>

二、议论抒情类


1.哲理类


这一类之所以没有划分到叙述类,是因为叙述也是为了说理,其说理特点更突出一些。公式变为:谁+什么事+什么结果+什么原因带来这结果。


【考题回放】


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奔涌。(2015年高考湖北卷)


【材料分析】


泉水在地下蓄积到一定的程度,便成为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无论涌出地面还是成为喷泉,还是成为溪流奔向远方,都是在地下蓄积的前提下,没有地下默默地蓄积,是不会喷涌的,更不会流向远方,所以此材料意在揭示蓄积的意义。


谁:泉水


什么事:在地下蓄积


什么结果: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


什么原因带来了这结果: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奔涌。


【套用公式】


原公式:谁+什么事+什么结果+什么原因带来这结果


代入公式: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奔涌。


核心立意:没有蓄积就没有绽放蓄积是为了绽放


【满分作文】


积聚力量 完美喷涌

2015年湖北考生


冰心奶奶曾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艳羡它现时的明丽,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汗水。”正是因为花儿在黑暗中的努力萌发,才迎接来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正是因为花蕾的坚持绽放,才触摸到了人们赞许的目光。


泉水默默积蓄力量,最终才有了那不停喷涌的骄傲和荣光。烈烈骄阳下,是他酸疼躬曲的脊梁;闷热枯燥的杂交实验室里,是他紧锁的眉头和沉思的目光。袁隆平教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实验田与实验室间穿梭,紧咬牙关,默默坚忍地在失败与汗水的河流里奋游。终于,在某束阳光的亲吻下,杂交稻绽放了它饱满的微笑。中国沸腾了!世界沸腾了!正是袁教授的默默坚持与不断聚积力量,才迎来了中国的荣光!默默耕耘,才拥抱最甜美的花香;坚持积蓄,才亲吻最耀眼的太阳!


泉水默默积蓄力量,最终才有了那清凉甘甜的美好和芬芳。


阴暗幽森的集中营里,他用坚定的眼神鼓励他人决不放弃;硝烟弥漫的谩骂声中,他用勇毅的双臂告诉敌人他永不退缩。曼德拉总统从年青到年老,始终为争取平等自由蓄积力量;从青丝到白发,不忘为造福人民而坚持奋斗。终于,黑人白人平等了,黑人再也不必像老鼠一样奴颜仆相地过日子,幸福,自由,从此都是平等的了!正是曼德拉总统的默默坚持与不懈奋斗,才喷涌出了全体黑人的幸福之泉!


而我心中的男神,“无手无脚无烦恼”的尼克o胡哲亦是如此。默默学习,才征服咆哮的海浪、奔腾的骏马;乐观坚定,才抚摸到生命的柔弱!


然而,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具备那样可以值得被历史铭记的才华。不过,我们仍然可以通过默默和蔼力量,喷涌出青春的活力与积极芬芳。若是在春天的早晨邂逅一只受伤的雏鸟,我会包扎它的伤口然后放飞它;若是在夏日的正午遇到中暑倒地的老爷爷,我会扶起他然后送医院;若是在冬天的大雪中看到迷路的孩童,我会牵着他的手送他回家。可能我只是渺小的一滴地下的水,但只要像我一样的普通人汇聚起来,便会涌出充满正能量的清泉!


默默积蓄力量吧,少男少女们!待喷涌那刻,你会看到,周遭花木葳蕤,绿木繁阴;你会听到,天空中的小鸟轻啼,啭啭动听!你会被清风轻推着,荡入世界这幅完美大画卷!


点评:---


上文用袁隆平、曼德拉、尼克·胡哲的事例,阐述了默默蓄积力量与完美喷涌之间的因果关系,体现了材料蕴含的旨意。


2.诗歌类


这一类材料,公式变为:什么意象+什么特点+什么作用或意义+什么结果+什么原因带来这结果。


【考题回放】


一滴水里有阳光的谱系图/有雪的过去和未来式/有沙漠干渴的大陆架/有人的生命……/我手握一滴水/就是握着一个重大的世界/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足以丢失这一切  (2012年高考四川卷 )


【材料分析】


一滴水里有阳光的谱系图,有雪的过去和未来式,有沙漠干渴的大陆架,有人的生命,可以说一滴水虽小,但应有尽有,手握一滴水 就像握着一个重大的世界。诗歌的前半部分描述了小水滴外形平凡、渺小、微不足道但内里却有无穷的价值; 后半部分诗人笔锋一转,“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足以丢失这一切 “告诉人们重要的珍贵的东西有时很脆弱,容易丢失,所以要谨慎。


什么意象:小水滴。


什么特点:平凡、渺小、微不足道。


什么意义:四”有“,”手握一滴水,就是握着一个重大的世界“。


什么结果:“一个小小的意外”,“足以丢失这一切  “


什么原因带来这结果:重要的珍贵的东西有时很脆弱,所以要谨慎。


【套用公式】


原公式:什么意象+什么特点+什么作用或意义+什么结果+什么原因带来这结果


代入公式:小水滴+平凡、渺小、微不足道+四”有“,”手握一滴水,就是握着一个重大的世界“+”一个小小的意外“,”足以丢失这一切  “+重要的珍贵的东西有时很脆弱


核心立意:要谨慎


【满分作文】


大意失荆州

一考生


一滴水里有阳光,有希望;一滴水里有未来,有世界。这弥足珍贵的一滴水,折射出多少梦与繁华?我手握一滴水,战战兢兢,丝毫不敢马虎,生怕一个小小的意外,让我付出沉重的代价。


我不愿像姬宫涅那般”烽火戏诸侯“,只愿得褒姒一笑,那代价是整个江山。当周幽王命人点燃狼烟的那一刻,他就该懂,他已经失去了他掌心的那一滴水--西周的天下


我常常在历史的书页上写下对他的斤责,但那一个个鲜红的斥责文字又像是我写给自己的话。


我看着那朱笔,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掌握好我手心的那滴水,千万不要让它消失在尘土间。


在历史的书页中,我翻过夫差,不由停下。看他因声色犬马而身死国灭,心中的警钟又敲响,一下一下,提醒我不要丢失我的那滴水。


我时常在想,项羽明明比刘邦更具优势,为何落得自刎乌江?江岸上一朵朵盛开的虞姬花,血红一般,告诉我不要骄傲自满,不要因为自恃不凡而丢失那一滴比珍珠还重的清水。


我听见了,虞姬在笑,笑西楚霸王的目中无人和自命天骄!我被这一声声讥笑吓得脊背一片冰凉,甚至能感受到一滴冷却的汗珠顺背脊而下。


自古大意之人,必会丢失他手心的那滴水。


我看见一个老者侧坐于案前。他披头散发,口中还喃喃自语:枉我用兵多年,竟还是大意失了荆州啊!关公啊关公,你何以至此!”看见他泪如血涌,我的心脏突突地跳动不已。我问自己,你是否也曾大意?不敢回想,生怕那些因一个趔趄丢失一滴水的回忆再袭,我闭上了眼睛。


从小便熟记《满江红》,其中那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最为熟稔。从第一次穿上校服至今,我一直对自己说,一定要给自己的梦想插上翅膀,一定要翱翔!


十二年的努力在此刻化为征战考场的动力。我问自己,怕不怕?那四千三百八十个日夜对我说“不”!而当我确实坐在考场里,那紧张的氛围竟将我束得呼吸不畅。


想起妈妈常说的,做好能力之内的,便是完美。


于是,是丝毫马虎补的,一遍遍检查已完成的题目,我相信我手中这滴水定能让我握住我的一个世界。


我一遍遍地告诉自己,仔细,勿失了荆州。


点评:---


文章选取了烽火戏诸侯、夫差身死国灭、项羽意气用事自刎乌江、关羽大意失荆州作为反面材料,再引用岳飞的诗句正面警示,并联系现实中的自己,反正两面证明了谨慎方能拥有的观点,这观点与所给材料主旨十分吻合,因而单立意就使此文跨入了一类文。


多则材料


多则材料包含同类性质的与不同类性质的两种。它们也使用基本公式:什么人+什么事+什么结果+什么原因带来这结果。但因每类每则材料不同,所用公式也要随机变化,下面来分别介绍。


>>>>

1、 同类性质的材料,要找相同点


【考题回放】


①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


②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③ 美国作家菲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2013年浙江)


【材料分析】


材料1中的“直线”“转弯”是比喻,意思是说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没有被世俗污浊的观念玷污,有一种发自本心的真诚、直率、纯朴。材料2的意思是人类随着年龄的延长,心灵在慢慢变化,少年人的心灵提前染上了世俗的色彩,不再柔软。材料3的意思是世界正在失去纯真,一旦真的失去了,也就沉沦了。三个材料的共同之处在于表达童心的真诚、直率、纯朴是可贵的。


材料1


谁:孩子的眼光


什么特点: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


什么原因带来了这特点:孩子真诚、直率、纯朴


材料2


什么事:人类的年龄在延长


什么结果: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什么原因带来了这结果:孩子真诚、直率、纯朴的心被世俗污染了


材料3


谁:世界


什么事: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


什么结果: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什么原因带来了这结果:急功近利、追名逐利,对物质财富的贪婪,对精神品质的漠视


这结果反映了作者什么态度:赞美、眷恋、向往真诚、直率、纯朴的孩子世界以及对污染、沉沦的警醒与痛惜。


【套用公式】


原公式:什么人+什么事+什么结果+什么原因带来这结果


这三个材料虽然含意的本质一样,但由于表达的差异,所以需使用不同的立意公式。


公式①谁+什么特点+什么原因带来这特点


代入①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孩子真诚、直率、纯朴


公式②什么事+什么结果+什么原因带来这结果


代入②人类的年龄在延长+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孩子真诚、直率、纯朴的心被世俗污染了


公式③谁+什么事+什么结果+这结果反映了作者什么态度


代入③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赞美、眷恋、向往真诚、直率、纯朴的孩子世界以及对污染、沉沦的警醒与痛惜


三个材料最后一问无论是“原因”还是“态度”,答案本质是一样的,因此可以运用数学上合并同类项原理把它们合并为一个意思:保住初心,守护无瑕。


核心立意:①保住初心,守护无瑕  ②抵制污浊侵蚀,坚守本真情怀


【满分作文】


愿赤心长留

2013年浙江考生


社会总是会慷慨地给予孩童一份特别的关爱,这关爱中又无疑杂着些许歆羡:看那些孩子,比起翁妪,甚至比起我们,他们有明亮的眼,有光洁的皮肤,更有纯粹的心灵。单纯、柔软、好奇并敬畏着世界,赤子之心即是如此,其珍贵亦在此。


然而这关爱、这歆羡恰恰暴露了我们的尴尬与不堪:我们的心,我们的千回百转计谋频出的心,已不配被唤作“赤子之心”,亦无法成为孩童的表率。就像赫胥黎所说的,“少男少女的心灵正在提前硬化”。童心已失,我们自然将走向沉沦。


不必费尽心力去找寻什么例证了,整个的社会就是最好的例证:看着老者的无助,我们的视线是不约而同地弯着的;看着旁人无视信号灯穿梭于车流这中,我们的心肠是硬的。“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为何发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当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写下这句振聋发聩之语,他是否已经预料到了物质的洪流将不由分说地卷走我们珍贵的纯净的心?他是否想见了失去赤心之心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敬畏而充满了算计、无聊的沉沦之地?


是的,我们如此珍视孩童的以及像孩童一样的纯净的心灵,但如此美好而脆弱的东西该如何在社会中,在这个肮脏的大漩涡中保持独立?不是人人都像叶芝一样,有勇气说出“我就要走了”的脱离世俗之语,有足够澄澈的心去“无论在车行道还是灰暗的人行道”都能听到远方的海浪。叶芝是幸运的,他呵护着自己的童心,也就守护了一方净土。可是谁会来守护我们的心,来柔化我们的心呢?请先自己行动起来,拂一拂心上的浮尘吧!


我不能免俗,不敢夸耀臼己的心仍是纯净的。所以当我面对我的妹妹,看着她像所有孩童一样,直率地向世界发问并表达臼己的喜怒哀乐;看着她依旧敬良着这个世界,我无疑是惭愧的。我们不需要更多没有感情的行尸走肉了,不需要更多试图去征服一切的狂妄之人了。如果无法更改世界的运行轨迹,就请守护身边的童心吧!它们的单纯与柔软,不设防备却拥有最好的感化力量,仿佛星星点灯,终会照亮黑暗。


童心之贵,贵在其真、其柔、其善。人的成长会失去许多,却不应失去最本身最纯净的赤子之心。就像埃斯蒂斯所说的:“我们不是要-卜|子拯救整个世界,但我们可以伸出手去挽救触手可及的部分。”我愿这赤子之心,可长存你我周围,更长存丁.你我心间。  (58分)


点评:---


文章首先提出了单纯、柔软、好奇并敬畏着世界的赤子之心是十分珍贵的观点,接着用一个“然而”转到了社会中心灵被污染的现状,“没有敬畏,充满了算计、无聊的沉沦”,由此显示了孩童纯净心灵之珍贵。那么如何保持纯真呢?首先要像叶芝一样独立,其次还要守护身边的童心。本文就这样一步步阐述了三个材料共同的主旨:我们应该保持珍贵的赤子之心。


>>>>

2、不同类性质的材料,要兼收并取


【考题回放】


①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②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2015年高考浙江卷)


【材料分析】


材料1的意思是说语言是作者内心的反映,文章如同本人,即人有什么样的品格趣味,就会写出什么品格趣味的作品,人品就是文品,二者是一致的。材料2则正相反,这则材料的意思是作品高雅而艺术家的为人可能是世俗的,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为此可以只看作品不管人品,毕竟带给读者美感的是作品。


材料1


什么事:为文


什么结果: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


什么原因带来了这结果:“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是一致的


材料2


什么事:艺术家的笔下有高雅


什么结果:“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


什么原因带来了这结果: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套用公式】


原公式:什么事+什么结果+什么原因带来这结果


分别代入公式:


①为文+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是一致的


②艺术家的笔下有高雅+“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这两个材料的意思是完全相反的,虽说可以从一个材料的角度立意但最好是能把两个材料的原因都包括进去。


核心立意:以作品论英雄


【满分作文】


且以作品论英雄

2015年浙江考生


自孔孟以来,我们的阅读方式、欣赏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论世”。我们大多认定“文如其人”,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


我们很容易理解“言为心声”,也即作品反映其人品。所谓“郁结乎心而发乎声”,作品本身定然有着作者个人人品的渗透。引美学家蒋勋之言:“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句,我认为不是诗歌上的技巧,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同样是一堆白骨,很多人走过去了,却没有看见”。试想,若是杜甫没有忧国忧民之心,又何来发自肺腑之言?伟大的心灵,投影在文学上,依然是伟大的作品,是高尚的品性。


然而这并不是说高尚作品背后一定是脱俗之人。我们从小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读犹太人斤斤计较、视财如命的险恶心肠,末了明白人不能为金钱奴役,要追求人性上、人品上的美与良善--但事实上呢?莎士比亚成名后的岁月一直为钱财奔波。他敛钱如命,甚至发放高利贷敛资,更因一家人无法如期还清财物而气急败坏、对簿公堂。这时候我们再看元好问的“文章宁复见为人”,便显得格外讽刺而引人深思了:高雅的作品并不能看出写就它的笔杆人品如何。如此,你又怎能像孔夫子一样操琴无数、推演其人为文王;又怎能像孟夫子一样“知其人、论其世”呢?


既然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未必挂钩,那又何必纠结其人品如何?人类的文明本身就是宽容的,它看重作品本身。所谓“文以载道”,作品之“道”,为其根本。我们不妨说,如果一部作品传递了人品的真、善、美,读之令人动容、发人深省,那它就已经达到了“作品”所应达到的目的,至于作者本人如何--你无法从作品中推知的情况是可能发生的--并不在对作品的考虑范围之内。作者或许依靠作品而不朽,但文学史最终告诉我们,它保存的,是“不朽的作品”,不是“不朽的文人”。


所以我认为,面对作品时,要且以作品论英雄。我们固然尊敬杜工部的情怀并愿意将其内化为修养,但我们也能从《威尼斯商人》中汲取正义忠诚的不竭力量。作者终将逝去,其人品也会销蚀不见;但一旦其作品高雅,便足以光照千古、惠泽古今。作为重,道为重,人品须臾如苍狗,应以作品论英雄!


点评:---


本文先引美学家蒋勋之言、杜甫之例论证作品与人品的一致,具有了第一则材料的语意;后用莎士比亚作品之高尚,但成名后追逐钱财的事例反证高尚作品背后未必是脱俗之人,作品与人品不一定能划等号,论述了第二则材料的意旨。由此自然推出结论“面对作品时,要且以作品论英雄”。如此两则材料的主旨尽纳其中,而且高屋建瓴,对论题有了高层次的把握。



“高效公式立意法”真的是让作文君眼前一亮呢,真想立马找个作文题试一试!你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感觉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微写作】分辨高考常考材料作文6大类型
2016高考试卷名师解析
构建高考写作基本素养专题一:千古文章意最高
【方法】材料作文如何快速、准确审题立意?速看!
2015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 网友:文章和人品亮了
2017年高考一轮复习导学案:作文基础训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