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中天解读《周易》第一期:什么是《周易》?

  

  今年的最后一个月,我将用四期图文讲讲《周易》。(12月第1期)



内容提要

· 什么是《周易》?

· 四书五经的“经”是什么意思?

· 古人如何占卜?


 1 

什么是《周易》?



  我们通常所谓《周易》,其实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叫《易经》,另一部分叫《易传》


涨姿势:多音字“传”在此怎么念?

这里的这个“传”字,不念传达的传,要念传记的传。


  一个《易经》,一个《易传》,合起来,统称《周易》。

  那有人说:“《易传》不能算,《周易》就是《易经》。”

  这说法当然也有道理。可惜后世读《周易》,很少有不读《易传》的,还是搁在一起说吧!

  那么,《周易》为什么既有“经”又有“传”?


  这就要搞清楚什么叫“”,什么叫“”。


 2 

“经”字何解?



  经者,常也。


  经,就是“总这样”,叫“经常”;也是“不会变”,叫“恒常”。

  可见所谓“”,就是永恒真理,刘勰的《文心雕龙》称之为“恒久之至道”。



  既然是永恒真理,那就颠扑不破,也就字字珠玑句句有理,刘勰称之为“不刊之鸿教”。

  这话直译过来,就是“一个字都动不得的伟大教导”,也就是绝对真理。

  这些永恒真理和绝对真理写成书,就叫“经”。或者说,经,就是代表永恒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著作。这是我们古人的观点。



  那么中国古代的“经”有哪些?

  儒家认为有六部,号称“六经”。其中一部已经失传了,剩下五经


涨姿势:五经是哪五经?

《四书五经》中的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也就是《诗经》、《书经》、《礼经》、《易经》、《春秋经》。

春秋


  这些经典著作,是不是代表着永恒真理和绝对真理,怕是不好说,咱们姑且不论。至少,它们都有两个问题:


一、年代久远

二、语焉不详


  这两条加起来,就给后人的阅读造成了障碍,造成了困难。

  比如《易经》的第一句是这样的——



  请问,你读得懂吗?读不懂吧!

  再比方说,《春秋经》的头三句是——


  元年春王正月。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咋回事呀?弄得明白吗?不明白吧!

  所以,后来大家就都觉得,光有“经”是不行的,还得有“传”。


 3 

什么是“传”?

  


  ,就是对“经”的解释、阐释、说明、补充、发挥。

  比方说《春秋》,原本是鲁国的史书,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给它作注解、阐释、补充的,就叫做《春秋传》,一共有三部,号称“春秋三传”。



  其中最有名的,是左丘明的传,简称《左传》。当然,《左传》是不是左丘明写的,还有争论。但可以肯定,《春秋》是既有经,又有传。



  同样,《周易》也是有经有传。



  不过,《易经》和《易传》,其实相差很大,满不是一回事。

  怎么不一样?内容不同,成书年代也相差很远。


 4 

《易经》的著作权是谁的?


 

“《易经》六十四卦的著作权应该属于周文王。”——司马迁


  学术界一般认为,《易传》应该是战国末期到秦汉初年的作品。《易经》呢,那就早得很了,大约是在周代的初期或者是殷周之际。

  《易传·系辞下》的说法更具体,干脆就说是在周文王的时候。司马迁也说《易经》六十四卦的著作权应该属于周文王。不过我觉得,《易经》也未必就是周文王一个人的著作。但要说它的完成“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则很有可能。



  这样一来,《易经》的成书年代,就大约在公元前1046年前后。与《易传》的成书年代,要相差八百年左右。

  不过,两书最大的区别,还在内容。

  简单地说,《易传》是一本哲学书。《易经》呢,则是占卜的书。



  占卜这种事,很早就有,世界各民族都有。比如西方人,就有占星术嘛!但是中国人也好,西方人也好,周人也好,殷人也好,占卜的方法,各不相同。


 4 

殷人占卜用甲骨,周人占卜用蓍草



  殷人的方法是什么呢?用甲骨。具体地说,就是把乌龟的壳,或者兽类的骨头拿来,先在上面钻眼,然后放到火里面去烧。烧的时候,这个钻了眼的龟甲或者兽骨,会有裂纹,还会“扑扑扑”的响,所以叫“”。

  呢?就是察看。看什么呢?看裂纹的走向和形状。然后由巫师来说,哎呀,这个是凶,这个是吉;这个事情可以做,这个事情不能做。这是殷人(商人)的方法。


涨姿势:甲骨文的由来

把上述殷人用甲骨占卜的结果,用文字刻在龟甲或者兽骨的裂纹旁边,这样的文字就叫甲骨文。



  OK,殷人用甲骨。那么,周人用什么?



  周人用,叫做“筮”(读如世)。用来做筮法的草,叫“蓍”(读如诗)。蓍草一共五十根,二十五根长的,二十五根短的。然后呢,随便从当中抽出来一根放在旁边,这叫“大衍之数五十,其一不用”。剩下的四十九根,任意分堆。分下来看,最后是几根长的几根短的,然后根据这个做解释。



  这样一说,相信大家都清楚了——殷人用龟甲,周人用蓍草;殷人的方法是卜,周人的方法是筮。但是不管卜也好,筮也好,关键在于怎么解释



  上古时候,这个解释权,当然是属于巫师的。问题是,巫师也不能乱解释,不能信口雌黄,得有道理,有依据。这个依据,还得有权威性。

  那么,怎样才有权威性呢?自然是某种解释或解释方法,屡试不爽。因此,这些解释和解释方法,就得记录在案。比如“三易”。


涨姿势:何为“三易”?

据说夏商周三代,便都有卜筮之书。其中,夏代的叫《连山》,商代的叫《归藏》,周代的叫《周易》。这在历史上,就叫“三易”。当然,这种说法,也未必可靠。


 5 

一本算卦书凭什么成为中国智慧?



  总之,《易经》就是用来算卦的,是卜筮书。《易传》则应该说是哲学书,而且很可能与荀子学派有关。

  郭沫若先生就有这个主张,李泽厚先生也说《易传》是“整个儒家最基本和最高的哲学典籍”(《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算卦和哲学,不是一回事吧?所以我们在引述《周易》的时候,要分清楚是经文还是传文。经是经,传是传,不能混为一谈。

  你可以说《周易》上怎么讲,但不要轻易说引用了《易经》。



  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易传》的话。说是《易经》上的,就不太准确,不太严谨。《易经》是占卜之书,怎么会说这个话?

  

  然而,这就有意思了。

  一本算卦的书,怎么就成了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呢?


「本期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易》怎么去读才会有收获?
重磅推出《连山归藏演周易全卦形解构》连载(2),值得收藏!
《易经》是如何从巫术变成经典的
今天说千古奇书易经
易学传统简介
《易经》解读有哪些注意事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