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法 | 感性、理性与超越


编者按:


学诚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系列开示?第五讲第9节 


  世亲菩萨《大乘百法明门论》

“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

──《大正藏》第31册,第855页


讲|学诚法师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空间的方位也非常执著。怎么执著呢?上中下、前中后、左中右,人都很执著:你可能站到前面就高兴,站到后面就不高兴;你站在上面高兴,站在下面就不高兴;但是你从左中右来看,你又喜欢站中间,站到旁边你不高兴。


为什么上、中、下,自己愿意站在上?前、中、后,自己愿意在中?因为世间上面认为:人在上的话,这个人要比别人高一等;人在中间的话这个人比较有尊严,左中右的在中间的话这个人应该是排到前面。这些实际上面都是世间上面的一个名言的标准,世间上面价值的一个标准。


在佛法中,无论前中后、无论上中下、无论左中右、无论你我它,都能够从无我上面来认识。上、中、下,在上面的人认为上是无我,在中间的人也认为中是无我,在下面的人也认为下是无我。


也就是说,在上位的人认为上是无我,就不会认为“我要比别人高一等”,那么我们心就平等了,我们就平常心,我们就平等心,就不会有障碍,就不会遭到别人的嫉妒;如果认为“我在上面高高在上”,那就麻烦了,就会引来很多的祸。


在下面的人、在旁边的人,如果认为“别人高一等”,见到别人抬不起头来,看到别人总是觉得“唉哟,好像我比你差”。如果认为这是无我,人就不会自卑,对不对?就不会认为我不如你,或者你不如他,都可以从无我上面来观照,自然而然很多矛盾问题就没有掉了,是不是?


自己起烦恼,你可以观察是无我,别人起烦恼,你也可以观察是无我,那么这个烦恼很快就会过去,这个问题很快就会过去。观察到这个烦恼、问题都是不实在的,你的心就不会被他人烦恼的境界、现行所转。


不然的话,对方烦恼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引发我们自己的种子,让我们的烦恼种子也起现行。对方起烦恼就如起火一样,他的火再烧到你的烦恼,你一起现行,火跟火就一起全部烧起来,越烧越厉害,最后就救不了。所以,我们需要学佛法来观照无我,色法、心法都是能够用得上的。


实际上,大部分的人都活在一种感觉当中。什么意思呢?就我刚才说的,上、中、下,人们认为站在上面感觉比较好,在中间感觉比较好,对不对?


社会上的领导人,他要出门的时候坐飞机,外国的领导在被接待的时候,他要走红地毯。走红地毯跟走水泥板有什么差别呢?其实是一样的。就是一种感觉,他走这个红地毯就感觉不一样,(觉得)身份不一样。这都是人的一种感觉,大部分的人都活在一种感觉当中。


第二种人,他们生活在一种理性当中。理性的人就不管这一套,就能够从事物的本质意义上面来认识问题。


佛法,不仅仅是一种感觉、一种理性,而是对感觉、理性的一种超越。感觉只是在事物的范畴,理性推想是在事物背后的一种原理、一种道理,佛法超越于事理,是事跟理对立的两个世界的统一,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来不去、不一不异。


佛法为什么讲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来不去?就是超越。没有生就不会灭,就不需要灭,没有烦恼生起来,也就谈不上断不断烦恼。只有生烦恼,才需要断,本来就没有烦恼,本来就不生烦恼,就不存在断不断烦恼的问题。


学诚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第五讲第9节

讲于北京龙泉寺德尘居

2009年5月19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三讲 中篇
“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养成习惯是要不得的。
【百法 | 开启智慧,认识自心】
无著大师:修心七要略解(连载十四)
百法 | 不怕,为你的心相分分类
阿姜念修行观念六十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