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教育成层的功能理论和冲突理论——小组导师见面会议记录
时间:2011年3月9日
导师:査啸虎
参与人员:邵执玉(组长)李文文 李景晴 王静静 王瑀
地点:教科院二楼218办公室
记录人:李景晴 邵执玉
主要流程安排:
Ⅰ. 作为本学期第一次小组活动,组长首先在活动中提出本学期的学习计划与任务,以及对各个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
Ⅱ.活动决定在本次以及今后的活动中,将采取轮流主讲制,即每次活动,随机挑选一名组员作为主讲,其他成员提出自己的看法及疑问,最后由老师进行解答分析。
Ⅲ. 本次活动主要讨论《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中的选篇《教育成层的功能理论和冲突理论》主讲人:邵执玉
一.主讲内容:
《教育成层的功能理论和冲突理论》
作者:兰德尔·柯林斯 冲突学派新韦伯主义的重要代表,功能论学派的激烈批判者。
作者提出教育和社会成层的关系需要同时运用功能理论和冲突理论来解释,并呼吁建设阐述成层的决定因素的理论——冲突理论和功能理论分析法相结合。
(1)教育的重要性
在现在的社会中,职业在教育系统内已被设计好了,作者通过图表数据直观地表现受教育程度与就业的关系的变化和发展,简而言之即各种职业对于就业所需的教育条件日趋提高。
(2)教育的技术——功能理论
技术——功能理论对教育的重要性给出的解释,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在工业社会中,工作技术要求提高,在这一点中有两点现象,一是低技术的工作减少,高技术的工作增加;二是同一工作技术要求不断提高。◆第二方面:正规教育或在专门技能或在一般能力方面提供训练为从事高要求工作做准备◆第三方面:就业所需的教育条件在不断提高,受教育者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
在社会学范畴中,社会成层的功能理论的前提有两点,①各种直接地位球专门的技术成绩,即我们现在常说的专业对口。②要求受雇者具备天赋才能。
作为社会成层功能理论分析形式的分支,教育的技术——功能理论因此接受上述相关假设:
①职业结构的变化
对各种特殊技能提出高要求,而教育是满足这些要求的方法之一。
②工业化发展对学校教育内容不断发生变化的影响。
在本节结尾,作者提出了检验理论的方法,即通过检验构成此理论的每一前提的论据来进行。如果构成此理论的每一前提的证据均为真,那么该理论就有一定的合理性。
冲突理论的产生主要有三大观点。
观点一:技能要求低的工作比例下降,反之上升,就业所需的教育条件因此提高。
观点二:统一工作的技术要求在提高,就业所需的教育条件提高。
观点三:正规教育能提供所需要的工作技术。
作者主要对观点三进行详细地检验,提出了两点疑问:受良好教育的职员比缺少良好教育的职员其产生效能是否更高?职业技能从学校习得还是从其他场所习得?通过作者的论据,这两点疑问都得出了否定的答案。因此教育对职业的重要性受到理所当然地怀疑。
(3) 成层的功能理论
教育的技术——功能理论的不适应性来自成层的功能理论
社会成层论的基本假设为:在社会上,一般来说存在着一套固定的地位,人们要取得这些地位必须满足其不同的条件。不同类型的地位对于技术的固定要求,在任何时候都是人么能否取得那些地位的基本决定因素。
用功能的改变来解释社会的变化,采用功能论的观点,一般把社会需要视为个体行为和奖赏的决定因素收到了责难,因为“需要”不是固定不变的。
社会出身对于个体的职业成功有着直接的影响。1967年古德提出:修正的功能模式:劳动团体总是组织起来以保护那些无能者免受局外人的生产力标准的影响。但是这仍然存在缺陷:①以削弱作为功能条件的技术观的基础为代价。②雇主对被雇者压迫到什么程度才不致产生更多分歧无法提供。③掩盖了许多能够对特殊结果进行解释的可能性,这也是功能分析法的通病:证明存在一种特殊模式,并存在为什么会有这种特殊模式,但无法证明在什么条件会如此。
第二种假设:这各种组织中,“归属”团体的全力可能是筛选的首要基础,而专业技术依赖于权力平衡的第二种因素。这样,在一特殊团体中教育被视为成员资格的标志而不是作为专业或成就的标志。
综上得出的结论:就职所需的教育条件的技术功能观遗留了大量的事实没有解释,在更抽象水平上的功能分析没有提供一种关于归属团体是否能据顶其地位的课验证的解释。为了解决问题就要考察每个团体的相对全力状况,因此导出成层冲突理论。
(4)成层的冲突理论
该理论源于韦伯,解释为,受雇所需的教育条件是在什么情况下确定和改变的。具体内容:①身份团体 ②争夺优势③作为身份文化的教育是学校传递身份文化的关键所在。授予含有特殊身份文化的内容。通过提供各种价值观和谈话的材料预先为成员将来能符合团体要求而作身份的准备活动。从而得出教育的作用:促进组织的控制。
(5)教育成层的冲突理论
冲突理论的根据:①在现代社会中,各个身份团体的文化之间存在差异②身份团体经常在组织内占据了不同的职业地位③组织内不同职业的成员相互争权夺利。
二.自由提问:
(1)韦伯主义和新韦伯主义分别指的是什么?
韦伯主义即冲突理论,该理论源于韦伯,是冲突理论的鼻祖。
新韦伯主义是冲突论发展的一个分支,主要代表人物为柯林斯。
(2)如何理解冲突理论中教育促进组织的控制这种作用?
在冲突理论中,各种身份团体相互争夺优势,不仅发生在团体间,也发生在团体内部。为了使团体更具有竞争性,教育不得不成为身份文化的传递者。学校通过提供各种价值观和谈话的材料预先为成员将来能符合团体要求而作准备活动。因此,教育实际是为统治团体服务,这一点在功能论和冲突论中产生很大分歧。功能论认为教师是整个社会的代表者,而冲突论则认为教师代表某一特定团体(统治阶级)文化。
三.导师点评:
教育社会学的发源于法国,在当代社会中,教育社会学流派主要分为三个流派:功能主义学派(功能论)、冲突论学派以及解释论。本文主要以功能论和冲突论为切入角度对教育社会学中教育成层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分为几个板块逐层讨论了教育成层,运用了大量图表实例进行论证,思路清晰明朗,但是在教育成层对教师的要求方面没有做出解释分析。
总结来说,由于《文选》涵盖了大量不同学者对不同问题的看法,并且仅仅节选其著作的某一章节,文章前后的联系性被割断。对于学生的理解有着相当大的困难。因此,在选读该《文选》时,需要把握问题的背景资料和理论基础。可通过上网等途径简要了解。
Ⅳ.在小组活动最后,和导师确定了下次见面的时间和讨论内容。本次初始主讲制度得到较好的结果,希望在下一次的小组活动中,各小组成员积极展现个人水平,体现小组风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团体心理辅导模式在社区家长培训中的实践
同伴互助式家长沙龙
《教育社会学》试题
《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读书笔记 25
多重使命所引发的文化冲突
第一博客:朱伟珏:社会空间与生活方式——布迪厄文化阶级理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