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单柱单桩的冲切问题

结构设计,存在这样一条常识,即单柱单桩不需要考虑冲切问题,所以工程师倾向于把承台做得较小较薄。

这条常识的前提是,柱轴力与桩反力基本接近,所以计算得到的冲切力几乎为零。

然而,某些情况下,事与愿违。

在深圳地区,150m~200m的超高层办公楼非常普遍,这些高层建筑通常采用典型的框筒结构,地下室3~4层(抗浮水头15~20m),基础大部分采用嵌岩桩,外框柱通常可以做单柱单桩。

这个时候,单柱单桩很容易出现冲切问题。

冲切力从哪里来呢?

FL=N-R-Fp

N为框柱轴力;
R为桩反力;
Fp为冲切破坏锥体范围内的水浮力;

在水浮力组合工况下,水浮力向上的浮托作用,其实相当于给桩卸载,所以桩反力R大幅减小,这就是冲切力的来源。

举个例子,假如外框柱的受荷面积为12mX12m,抗浮水头为20m,则受荷面积范围内水浮力为28800kN。

冲切力大概也在这个量级,这个力是非常大的。

根据上图,单柱冲切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柱冲承台(冲切破坏锥体2),另一种是承台冲筏板(冲切破坏锥体1)。

换个角度看,冲切的本质,其实是冲切破坏锥体范围以外水浮力对承台及筏板的冲切。

我们来估算一下,20000kN左右的水浮力,大概需要多大的承台。

假设框架柱截面为1.5mX1.5m,则承台尺寸为4.5mX4.5mX1.5m时,冲切承载力为21000kN(以C40混凝土为例),冲切安全系数仅为1.05。

要解决这个冲切问题,单纯加厚承台作用不大,我们也需要同时将承台加宽。

即使解决了柱冲承台,还需要解决承台冲筏板,这就决定了承台尺寸和厚度,以及筏板厚度都不能太小。

回头来看,单柱单桩,之所以存在冲切问题,是因为柱轴力与其下的桩反力不平衡。上面讲的水浮力是导致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单柱单桩的冲切问题可以归结为水浮力冲切?

我们可能想简单了。

事实上,力的不平衡,影响因素很多。基础计算时,上部结构的刚度、桩刚度、以及筏板或承台的弯曲刚度,都会导致柱轴力重分配,重分配的结果就是柱轴力不等于其下的桩反力,甚至差异很大。

关于内力随刚度重分配,试举两例。

例一,塔楼裙房较矮,裙房地下室范围的竖向荷载不足以抵抗水浮力,虽然在此范围配置了抗拔桩或抗浮锚杆,但在水浮力组合工况下,必然会产生向上的位移,但塔楼的位移依然向下。

从变形角度来看,中部塔楼犹如一个巨大的支座,四边的裙房地下室在此支座周边悬挑,这种变形模式,也会导致塔楼外框柱下桩基所受水浮力加大。

例二,地下室局部抗浮不足之处,即使设置了抗浮锚杆,但抗浮锚杆的计算内力可能很小。原因就在于水浮力是根据抗浮锚杆的抗拔刚度和筏板/防水板的抗弯刚度来分配的,如果锚杆刚度太小,更多的力还是分配给了筏板。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冲切问题的第三个原因。

如果塔楼基础按桩筏来设计,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尤其是风载组合工况下,塔楼外框柱承台底可能出现很大的地基反力,此反力也会形成冲切作用,其原理类似于水浮力。

通常情况下,如果桩基为嵌岩桩,承台或筏板是不考虑土反力的,即相关范围的m值取为零。这对桩基计算是偏保守的,但对承台或筏板却未必。

有专家指出,即使塔楼采用嵌岩桩,桩底沉渣规范控制值为50mm,桩长较长时,其实不容易满足此要求,尤其是入岩较深,成孔时间更长,沉渣厚度及泥皮效应都会加重,这导致桩基轴向刚度减小,竖向变形增加。

与此同时,基坑较深(四层地下室),坑底土质较好(通常为强风化岩),土的压缩模量较大,一定的变形量,会形成较大的土反力。

所以有专家建议,塔楼范围内承台和筏板,应按桩筏再次复核,在这种情况下,土反力便会形成冲切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土木吧丨为何桩反力与上部荷载不相同?
【技术期刊】单工况“1.0恒-1.0浮”≠组合“1.0恒-1.0浮”???
上海PKPM展示会上用户提问和解答 - 结构软件应用
专家详解桩基变刚度调平优化设计
桩基设计不容忽视的十大关键概念
桩基础地基弹簧?这是什么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