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打投资2

上回说到,很多人看见持有第三类资产的投资者,常常也趁其涨到高位时卖出,然后喜滋滋地数钱,错以为第三类资产同样是靠接盘侠才能兑现回报。既然都是靠接盘侠,大哥不说二哥,乌鸦不要笑猪黑,都是割韭菜的,谁也不比谁高尚,什么东西能忽悠来韭菜,我就买什么好了。这是个严重的错误理念,足以误导整个投资体系的建立。

 

真不是。以巴神为代表的第三类资产投资者,还真不是依赖接盘侠来获取回报的,虽然其表象上看,第三类资产也经常被抬高价格,甚至,也有疯狂的时候,巴神一样会就着可乐咬一口韭菜合子,这个我们也无须讳言。

 

资本的天性是它的逐利性,正所谓Money Never Sleeps 金钱永不眠。东城土豆两毛一斤,西城土豆八毛一斤,一定会有资本去买进东城土豆,到西城卖出,最终缩小两边土豆的差价。同样,若是盈利能力一样的资产,甲资产便宜、乙资产贵,同样必然会有资本买甲卖乙,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第三类资产之所以被抬高价格,原因恰恰在于它的高回报,而不是因为被抬高价格而产生了高回报。

 

让我们假设一个荒诞的例子,如果有一家经营上很赚钱的企业,它的股价就是不涨甚至一直跌,结果会怎样?正好雪球上的@宁静的冬日 兄,曾在两年前举过一个这样的例子,老唐就不去搞数据,直接偷懒抄过来了。

 

宁静兄统计了泸州老窖的分红送配记录后发现,假如某倒霉鬼甲在1994年股市最高的9月里(大盘半年后腰斩),按照当月泸州老窖最高价格21.2元买入1万股,然后傻傻地拿到2015年初,期间到手现金分红累计有142万多,同时还拥有泸州老窖股票16.19万股。如果我们给宁静兄的数据补上2015年和2016年的分红方案,那么某甲至今拿到的现金红利合计超过170万,同时还拥有泸州老窖股票16.19万股。当然,16.19万股今天大约770万市值,我们就不去计算了,反正我们假设股票是一直跌的。我们只需要知道,它目前大概一年能带来15万多的红利,且依据老窖的情况,以后每年恐怕也很难大幅低于此数。

 

21.2万投入,22年间到手170万,未来每年应该还能至少获得十来万,这样一笔投资,依赖接盘侠了吗?没有,接盘侠最好永远不要来。事实上,宁静兄还做过另一个计算,假如老窖的股票自从买入后一直就不涨,而这位21.2元买进的某甲,每次收到分红后,又全部傻傻地买进了老窖的股票,某甲2015年仅分红就可以收到超过1800万元。我们甚至还可以设想,假如老窖的股票不但不涨,反而持续下跌了20年,那么,投资回报将会高的更加吓人——可以说脏话吗?写到这儿,我忽然想起1995~1996年玩技术的时候亏出去的那笔钱了,感觉好像真的错过了几个小目标呢!给点时间我,让我哭一会儿先……

 …………哭泣中,别理我。

 …………擦干眼泪,看成败,人生豪迈,不过是,从头再来……


Too good to be true,好的不像真的。是的,这样的回报是罕见的,为什么呢?前面说了,能挣钱的资产,就会有资本来争夺。这个争夺会抬高股价,从而降低了你的回报。注意,是其他抢购者抬高股价,降低了你的回报,而不是提高。这个过程,在不少价值投资者嘴里,表述为“讨厌牛市,喜欢熊市”,这常常被理解为“贱人就是矫情!”。如果你真的理解了宁静举的这个例子,再看到说喜欢熊市的人,就别骂人家贱人了。

 

有朋友可能会嘀咕,1994年的21.2万,本就是一笔惊人的财富,如果忽略掉770万股票市值,只看170万分红的话,回报也不算高,搞其他的说不定赚更多。宁静兄在原帖里还同时计算了用这21.2万在1994年分别做定期存款、买黄金、买房子能够带来的回报,老唐就不一一拷贝了,原帖链接我放在文末的阅读原文上,有兴趣的朋友请移步宁静兄的雪球主页阅读和思考。

 

这个案例的核心问题就是买了一家持续赚钱企业的股权,而不是相反。正好,前几天国信证券的一份报告里,研究员做过这样一个统计,他们筛选了连续三年roe>15%10%且资产负债率<50%的上市公司,统计了这些企业自2016年熔断股灾发生以来,到2017515日期间的股价表现,统计结果如下图

其中roe>15%的股票,收益率32%roe10%的股票,收益率20%。均大幅高于上证综指13%以及创业板-10%的表现。如果统计结果不是截止515日,而是截止今天,这些高roe股票的收益率只会更高,领先指数的幅度只会更大,因为传说这几天市场炒作“蓝筹概念”。

 

或许有人说这段时间太短了,不足以证明什么。国信证券还统计了从2007年到2016年连续十年ROE均大于10%的上市公司,这样的公司共有68(不包括金融和两油)。从20073月底(上证指数3183)2017515(上证指数3090),这68个股票的平均涨幅是3.7倍,年化收益率高达14.0%,这还没算股息分红的回报,而同期上证指数是没有上涨的。

 

以老唐看,这个统计不完美。应该做个滚动五年的统计,统计前五年roe大于10%的,然后市价买入。每年年报出完以后筛选一次,五一过后做替换,看看至今是个什么情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动手试试,看着自己亲手作出来的数据,再看看自己真实账户上同期的盈利情况,或许会对投资二字产生震撼性的新理解。

 

同样是这份报告里,还有一个统计,说2016年全部A股所有公司加总,净资产总和309422亿元,净利润总和是29589亿元,ROE9.6%,而这些公司的总市值是547160亿元。这几个数据,大致可以告诉我们,假设将全部上市公司报表并表视为一家名叫“天朝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如果我们能以净资产值买下天朝上市有限公司,年回报就是9.6%,这个回报远远高于银行存款、货币基金或者债券等类现金资产。

 

将近3000家公司,我们有没有能力从中淘汰掉一些盈利能力明显拖后腿的公司呢?我觉着略加学习的人,都可以有的。假如我们能够确定某一家或者某几家企业,无论是由于所处行业的通用原因,还是企业个体独特的原因,总之,这家企业盈利能力将明显低于平均数,我们就淘汰掉它。这样,剩下的新“天朝上市”公司,带给我们的回报就会高于9.6%。通过一家家的淘汰筛选,类似企业的末尾淘汰制,投资回报率毫无疑问地会被提高。 

 

或许选择好企业,难度稍微高一点,但在9.6%的回报基础上,排除那些明显比较烂的企业,应该就没那么难了吧!这也是查理.芒格喜欢讲的思路,“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选出好公司和排除烂公司,背后的逻辑是共通的。我们不仅可以从全是现金的账户出发,去选择好公司买入,同样也可以从满仓近3000家上市公司的角度出发,去淘汰烂公司。

 

不过,遗憾的是,资本不傻。实际上我们很难以净资产值买到“天朝上市”这家公司,它2016年底标出的卖价是547160亿元。好的,我们就用547160亿买下它,年回报率就是5.4%,市盈率18.5倍。这个5.4%的收益率和类现金资产相比如何?答案是依然高于类现金资产回报。同样,如果我们有能力将其中回报率最低的、能确定拖后腿的企业筛出来干掉,剩下的部分,回报率必然会高于5.4%。由此,我们是否需要怀疑一下所谓仓位管理的理念呢?

 

事实上,我个人的仓位和现金管理方式一直都很简单粗暴。除了预留家庭开支(现在一般留一年的)以外,在投资可调用资金的范围内,我没有仓位概念。我只将类现金资产视为普通投资品,一种市盈率大约30倍,净利润确定性100%,未来零成长的股票。我只需要拿它和其他股票比较确定性和收益率即可,凡是预期收益率等于或小于类现金资产的投资对象一律排除。套用上面的“天朝上市”概念说,大致就是将“天朝上市”下属近3000家子公司当中,收益率等于或小于类现金资产的那部分子公司的股权,换成类现金资产,此时,我们依然“满仓”,然后在“仓”里去继续做淘汰。这不是一个将“八成仓位”替换为“买入20%现金”的概念偷换,而是一种思考方式的变化,将类现金资产从度量衡标准转化为投资对象,将所谓半仓空仓等期盼股价下跌的行为,转化为收益率之间的比较行为。

 

推到尽想,如果没有收益率的比较在先,单纯持有类现金资产等待股价下跌的所谓仓位管理,本质上是支付对价,购买了一种看跌期权,赌某股权在特定时间段内会下跌。此时,类现金资产如同一台始终缓慢下降的电梯A,股权则像一台忽上忽下,幅度不定,但总体向上的电梯B。通过持有类现金资产来做仓位管理,就好似是待在电梯A,寄希望在B下降的更快那一瞬间,纵身一跃,从A蹦到B上,然后又在B从顶峰开始下降时,再跳回A里待着。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只要我们敢于承认我们无法预测短期股价的波动,便知道这是一种“投机”行为——至少对老唐这种笨笨来说,是超出个人能力的投机行为。这种罕有持续成功案例的作法之所以广受欢迎,我个人觉着可能是因为投资人被类现金资产的面值所迷惑,看上去“仿佛”没有付出什么成本。但只要我们记住通货膨胀的存在,记住类现金资产的包输特性,就知道持有它绝不是没有付出成本。简单的说,假如真实通胀-票面利率=4%,那么你通过空仓行为购买的看跌期权,年支付成本就是4%,到期没跌,或者没有跌到你的买入目标价格,你就损失了4%

 

好了,今天就随性聊到这儿,预祝各位端午节快乐!本文聊到的理念,只是老唐分享的个人看法,不保证正确。有什么不同看法,或者有什么困惑,欢迎留言掰扯,说不准哪天书房里惊堂木一响,咱们又可以侃上一扒拉了!


苹果用户专用二维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用四大指标筛选优秀企业?
投资有生产力的资产其投资回报不依赖股价
喜诗糖果投资案例分析(高ROE的典型)
分红复投收益排行第一名:泸州老窖,总收益率627倍
分红复投收益排行第一名:泸州老窖,总收益率627倍 今天我们来一起看看A股市场上市超过五年分红复投收...
徐凤俊: 一样的ROE 不一样的回报 先简单复习一下ROE基础知识,没耐心的直接跳过,看后面的干货…… 谈投资必谈ROE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