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想要读懂《太极拳论》,先要明白这四件事

作为太极拳的经典,《太极拳论》我们都不陌生,细细品鉴,我们从中可以学到四个方面:

1、太极的体性及含义;

2、太极拳的身法及性能;

3、太极拳的次笫功夫;

4、太极拳的主要要求和禁忌。

我们来一起看下:

一、太极的体性及含义

论日:“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本句为全篇之纲,仅十六字,即高度概括了太极的含义是:太极是由无极而生,是动静之机,阴阳之母。

何谓“机”?将发未发谓之机。何谓“母”?生子者也。何谓“无极“?古人曰:不动为无极,无形无象,全体透空。这种精神意境,用现代语,可译为,无极是一种静止的,不表示虚实,刚柔形象的一种高度空静境界。在练拳上则表示:心不动,意不动,神不动,形不动,一句话,全身松净自然的景象即为无极。

何谓“太极”?古人认为,事物是从无到有而发展的。从无到有的过程即为太极。所以说已动即为太极。一切事物的发展,只要一动,即有大小、强弱、虚实、刚柔、上下、左右、前后、明暗和进退等现象的交替衍生和表示,这个交替变化的循环现象,即是阴阳的循环往复。阴阳是既相矛盾而又互相依存,它们通过动静消长的客观规律,而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这便是太极的体性及含义。

对立统一的规律是宇宙一切事物的基本规律。所谓对立,即是说阴阳既是相反的两个属性,但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却又互相依存,太极拳的虚实、动静、屈伸、开合等都是互为依存的现象,这就是古人说的:阳不离阴,阴不离阳的说法。

上面说的是太极的含义和“体”。那么太极的性质又怎样呢?拳论说:“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仅十六字即精湛无遗地说明了太极的轻灵圆活的特性,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所谓一贯即上述太极发展的原理通于万变,熟之既久,即能达到人刚我柔,我顺人背,动急急应,动缓缓随的主动局面。

二、太极拳的身法及性能

太极拳的身法,总其要,拳论用十二字说明,即: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太极拳的性能是:忽隐忽现,左重左虚,右重右杳,仰之弥高,俯之弥深。进之愈长,退之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以上论述,前者是“体”,后者是“用”。并全面地说明了太极拳轻灵圆活的特性。

什么是“虚灵顶劲”?一般的解释为“头容正直”,此为外表形象,而内里精神是“虚灵”。所谓顶劲,即自己意识有经常向上顶之意。人能经常虚灵顶劲,便能头脑清醒,眼目光明,顶劲之法,除头容正直之外,要眼有所视,意有所向。

何谓气沉丹田?气沉丹田就能使气分发四体百骸。气沉丹田之法,先要顶虚、肩垂、胸涵、背拔、腰塌、胯松等身法上的合度,再辅以呼吸的开合升降,经过慢慢练习,久之自然上部轻松而下部沉实了。

三、太极拳的次第功夫

论日:“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就明确地说明了练拳的步骤有三:着熟——懂劲——神明”。

“着”,即拳式的功夫及用法,太极拳的每一着式,都有一定的锻练目的,能把它熟练地掌握了就叫“着熟”。

“劲”,是一种曲线的圆活无滞的化劲。掌握了这种劲,就能运用自如,变化万端。懂劲后愈练愈凊,愈练愈巧,曲中求直,左右逢源,无往而不适。

到此阶段,个人身心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了。

四、太极拳的主要要求和禁忌

太极拳的主要要求就是要分清阴阳,阴阳即是虚实,太极拳最忌双重,双重就是虚实不清。

拳论又说:“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偏沉者阴阳清分也,阴阳消分则动转灵活。双重者虚实不清也,实不清动转不灵身形迟滞。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双重”之病,须知阴阳,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描摩,渐至从心所欲,再加舍已从人之功,神而明之实非难事。

注:本文综合整理自《太极拳图说导引》一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庞明:太极拳系列讲座之一
行拳随笔
行拳体悟 练出“功夫”
宁可几天不打拳|不可一日不练功
练习太极拳应该学习的基本理论
太极拳五百问《修改本》(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