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个“渣男”揭开了很多人心底的隐秘:不喜欢人类,渴望逃离现实
userphoto

2022.12.08 浙江

关注

英国作家毛姆的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中从事证券经纪人的中年男,某天突然意识到自己应该成为画家,于是像着了魔一般,放弃从前富足优渥的生活,抛妻弃子,宁愿忍受贫穷与孤独,去南太平洋小岛上生活,把整个余生献给了绘画艺术。

很多人觉得这个男人十足就是个“渣男”,对家庭、对妻子不负责任。不过又不得不承认,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在漫长一生中,或许也曾无数次想逃离现实生活,逃离自己当下的各种身份,逃离各种“责任”。只不过我们只敢在心底里想想而已,没有勇气付诸行动。

挪威最负盛名的畅销书作家阿澜·卢的《我不喜欢人类,我想住进森林》一书当中,也有了这么一位“渣男”:抛妻弃子,独自住在森林里。

他叫多普勒,兼有多重身份,儿子、丈夫、父亲、员工……

父亲死后的某天,多普勒骑车经过森林摔了一跤。摔倒在地的那一刻,他意识到自己不喜欢人类,讨厌身上的各种身份,渴望一个人住进森林。

于是他真的这样做了,不顾妻子的阻拦,抛下上中学的女儿,上幼儿园的儿子,搬到森林深处。

“渣男”的中年危机

我其实更愿意把多普勒这种疯狂的行为称之为“中年危机”。骑车在森林里摔倒只是危机的萌芽,而父亲去世后留下的一堆马桶照片则是离家出走的契机。

一段下坡路,自行车前轮卡到石头里,多普勒从车上摔下来,屁股砸到树根上,动弹不得。疼痛缓解后,他躺在地上感到整个世界是那么安静、平和,所有的世俗琐碎都消失了,他不再去想浴室里用什么瓷砖、脑子里也没有任何伤脑筋的儿歌。

他想起父亲。父亲在某个夜里悄无声息地去世了,他承认自己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父亲。

小说当中,多普勒提到父亲的次数很多,并且在森林里他还亲手为父亲制作了一个图腾。可见父亲在多普勒心里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只是一直以来他都未曾意识到罢了。

父亲去世后留下一些东西,其中竟然有几百张马桶照片,母亲说父亲最后几年热衷于给马桶拍照,却从不解释这是为什么。这些马桶照片让多普勒对父亲更加迷惑,但这并不妨碍多普勒非常喜欢父亲这种莫名其妙的行为。

多普勒在家养伤的最后一天,翻出这堆马桶照片,开始怀疑自己的身份:儿子?丈夫?父亲?员工?房产持有者……他发现自己内心深处一直就非常厌恶身上这些标签,他发现自己根本就不喜欢跟人类打交道,他想逃,想搬到森林里去。

多普勒跟自己的父亲一样,有一些奇怪,甚至疯狂的想法。

在我们这些“正常”人看来,人到中年的多普勒本应按部就班做个称职的儿子、丈夫、父亲,努力工作,赚钱养家。这是所有人认为的正确,但多普勒却对这种生活产生了怀疑: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这就是多普勒所遭遇的“中年危机”,为了解决这个危机,他抛妻弃子,搬进森林里。他需要时间来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

伴随着一些奇怪而疯狂的想法,多普勒的行为也让常人匪夷所思。

他搬进了森林里。老婆和小舅子来找他回家,他不为所动。甚至还趁老婆去度假的时候将家里的音响送给了小偷。

多普勒需要食物,他猎杀了一头母驼鹿,“饲养”了一头小驼鹿,并且给小驼鹿取了一个名字:邦果。

他觉得动物做朋友单纯而快乐,无需遵守繁文缛节,也不用掩饰各种情绪,只要自己开心,可以任性而为,好过与人类打交道。

不过最初面对小驼鹿的时候,他内心是愧疚的,为杀害了母驼鹿而感到不安,为此他在小驼鹿面前“忏悔”一番之后便心安理得了。

森林生活让多普勒完全忘记了刚上幼儿园的儿子其实跟邦果差不多。而且更为要命的是,妻子怀孕中即将生下他们的第三个孩子,多普勒不闻不问,视自己为森林之子,与一头驼鹿朝夕相处,却不愿承担起照顾妻小的责任。

所以看起来,多普勒确实是很“渣”,放任妻小不管,却愿意悉心照料一头驼鹿。这是多么不负责任的行为啊!

多普勒为什么会有这样“渣”的行为?或许这就是人的动物性吧。人本质就是动物,只不过人类懂得思考,这是我们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

掠夺、杀戮其他动物作为食物,这是动物本性;繁衍后代是动物本能。但人是需要肩负社会责任的,所以人类世界有家庭的概念,有照顾家人、抚养子女的责任。

多普勒的离家出走,展现出的就是一种动物本性。而同时,作为一个人,多普勒是有思想的,尽管他一再声称自己不喜欢“太聪明”,也希望自己的儿子不要太“聪明”。但他无法抹杀自己的人的属性,社会属性。

他精神上对驼鹿心怀愧疚,物质方面,他说自己每天要喝牛奶,而且必须是脱脂牛奶。几天不喝牛奶会让他烦躁易怒。他得到牛奶的方法是用驼鹿肉去商店里换。

另外还还需要糖、奶酪、巧克力、果酱以及更多食物。这些从哪里来呢?去偷。多普勒总是偷偷潜入杜塞尔家的地下室,有什么拿什么。因此多普勒不管多么讨厌人类,却还是无法做到完全与世隔绝,

所以说,人性和动物性是人类的二重性,而人性是我们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人类在生存、繁衍的同时拥有会思考的大脑。毫无疑问,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

多普勒是男版娜拉?

读到最后,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渣男”探究生命意义的过程。

豆瓣上有位网友的短评我认为说得很恰当:“男性作家一辈子寻找父亲的叙事主题,他们是永远的青春期男孩”,所以这位豆友对中年危机的多普勒是持批判态度的,凭什么就该把家庭的责任交给一个女人呢,况且这女人要照顾两个孩子,同时还怀着孕。

很多人普遍认为北欧国家是女性的天堂,是女权的天堂,或许这是一种误解。我倒是认为,北欧国家的男女更为平等。多普勒的老婆在他离家出走,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大骂渣男不负责任的戏码。她从最初的诧异,愤怒,到后面很快平静地接受。

在此期间甚至也没有影响她和女伴们去罗马旅行。老公离家出走、自己怀着孕、还有两个孩子要照顾,她却跑去罗马旅行?这在大部分中国女性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没想到吧,这个挪威女人就是这么彪悍!怪不得多普勒说老婆是娜拉。

书中有一段对话:

多普勒:你离开男人和孩子,你成了娜拉。

老婆:不,你才是娜拉。你一年半之前就抛开一切了。

在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又译《娜拉》或《傀儡家庭》)当中,女主人公娜拉本是一个温柔贤淑的妻子,为了借钱给丈夫治病而伪造父亲签名。丈夫得知真相后认为娜拉的行为有损自己的名誉,斥责娜拉无耻。而在债主好心退回借据后,丈夫又马上变脸来讨好娜拉。娜拉因此看透了丈夫的虚伪自私,不甘做丈夫的玩偶,愤然离家出走。

回到多普勒的故事。多普勒的老婆是易卜生痴。痴迷于易卜生的戏剧,给大女儿取的名字正是《玩偶之家》女主人公的名字:娜拉。

多普勒和老婆,谁是娜拉呢?

或许多普勒是男版娜拉。

多普勒跟娜拉一样,选择了出走,逃离当下的生活,逃离社会赋予他们的各种责任。

娜拉出走,她追寻的是什么?追求女性的独立精神、自由意志、妇女解放,男女平权。

多普勒出走,他追寻的又是什么呢?个性解放?探寻生命意义?还是逃避现实?

困顿于中年危机中的人或许更容易理解多普勒,他的出走或许能够引起共鸣,但我想还是会有人并不认同他。

我们看看最后的结局,娜拉出走后去了何处?没有答案。而多普勒呢,依然在森林里,甚至还想带着儿子、邦果一起去探索新的世界。

每个人寻找生命意义的道路不同。每个人一生中会遇到很多难题,有些难题是很难找到答案的。

所以多普勒找到答案了吗?读了这本书你就知道了。

作者:沙栗,多平台签约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类的一切我都敬而远之
渣男语录:摸你感觉像摸自己。
【活着】关于孤独这件事
娜拉走后,遇渣男社会 | 李子·早茶夜读252
春风十里 | 被困住的女人—读《酒镇》有感
父亲,是你决定了女儿未来会不会遇到渣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