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孩子的好故事:中華五千年演義(27)玄武之變
教育孩子的好故事:中華五千年演義(27)玄武之變

玄武之變
對於「玄武門之變」,很多人都認為唐太宗是為了奪權而殘殺兄弟,那麼,歷史真相是什麼樣的呢?

辭讓太子

大業十三年(617年),太宗謀略,李淵起兵。李淵曾對太宗說:「事業成功,天下都是你所帶來,該立你為皇太子。」太宗拜謝推辭。

高祖登基,仍想立太宗為太子。太宗堅辭不受:「長幼有序,國家立長,古今不易之理。有兄在上,世民豈敢!還讓兄長立東宮。」高祖遂封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次子李世民為秦王,四子李元吉為齊王。太宗爵封至無可再封,高祖創史無前例「天策上將」職授予,位在諸王之上,總攬戎機。

「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資治通鑒》)「時世民功業日盛,高祖私許立為太子,建成密知之,乃與齊王元吉潛謀作亂。」(《舊唐書?高祖二十二子傳》)

元吉建成

元吉其人,貌醜性殘。出生時,母親太穆皇后嫌惡其貌,不養他,侍媼陳善意私自乳養,元吉免於夭折。長大成人,元吉為人凶殘,驕奢淫逸。常以奴僕、諸妾、兵卒披甲交戰為娛,相互擊刺,死傷人眾。後來元吉被刺傷,陳善意制止他,元吉發怒,命壯士將救命恩人拉死。武德二年(619年),劉武周進逼并州。「元吉大懼,紿其司馬劉德威曰:『卿以老弱守城,吾以強兵出戰。』因夜出兵,攜其妻妾棄軍奔還京師,并州遂陷。」(《舊唐書?高祖二十二子傳》)

建成其人,功無可稱,惰慢多疑,貪戀酒色。「王珪、魏徵謂建成曰:『殿下但以地居嫡長,爰踐元良,功績既無可稱,仁聲又未遐布。而秦王勛業克隆,威震四海,人心所向,殿下何以自安?』」(《舊唐書?隱太子建成傳》)

建成、元吉賄賂高祖妃子,並與一些寵妃私通。太宗平定東都,有妃子向太宗索取隋宮珍寶,還為她們親戚謀官職,都被拒絕。太宗表示,「寶物皆已造冊、上奏,官職應授予賢能有功之人。」寵妃們對太宗深為怨恨,常在高祖面前說太子、元吉好話,抨擊太宗。

妒火凶欲

建成和元吉妒火難耐,千方百計欲除太宗。

一設暗殺。一次,太宗隨高祖前往元吉府第,元吉令護軍宇文寶埋伏室內,伺機行刺秦王。建成耽心父皇同來,難以成功,制止了元吉。

二募私兵。慶州都督楊文干被建成收買,私下募集勇士。建成指使郎將爾失煥和校尉橋公山助楊文幹起兵。兩人害怕,告發太子謀反。高祖大怒,想把建成降為蜀王。元吉與妃嬪求情,建成仍回京城。

三施鳩毒。一夜,建成為太宗設下豐宴,備好鴆酒。太宗喝了幾盅,突感心痛,竟「吐血數升」。淮安王李神通把他扶回西宮,大難不死。

四阻避讓。太宗吐血時,高祖想讓太宗遠避洛陽:「首建大謀,削平海內,皆汝之功。吾欲立汝為嗣,汝固辭;且建成年長,為嗣日久,吾不忍奪也。觀汝兄弟似不相容,同處京邑,必有紛競,當遣汝還行臺,居洛陽,自陝以東皆王之。」建成和元吉密議:「秦王若至洛陽,有土地甲兵,不可複製;不如留之長安,則一匹夫耳,取之易矣。」高祖轉變主意。太宗被逼無奈,終未成行。

五予烈馬。高祖在京城南面設場圍獵,命三個兒子角逐勝負。建成有一匹胡馬,膘肥體壯,喜歡尥蹶子,建成交給太宗:「二弟善於騎馬,騎它一試。」太宗追逐野鹿,胡馬忽然尥起後蹶,太宗躍身而起,跳到數步以外站穩;胡馬站起,太宗再次騎到馬上,連續三次。太宗說:「他打算藉助這匹胡馬害我,但人之生死有命,就憑他們能夠傷害到我嗎?」

六唆嬪妃。建成教唆嬪妃誣陷:「秦王自稱:上天授命於我,正要讓我做天下主宰。」高祖大怒,當建成、元吉面責備太宗:「你謀求帝位之心這般急切?!」太宗摘去王冠,伏地叩頭,請將自己交付執法官府查證。適逢奏報突厥來侵,高祖轉與太宗商議對付辦法。

七謀劫持。高祖到太和宮避暑,太宗、元吉陪同。元吉對建成說:「等我到了太和宮,就派精悍將士抓住他。把他關進地窖,只開一個洞口遞送食物。」

八奪兵將。突厥軍隊進駐黃河南岸,圍攻烏城。建成薦元吉代太宗率部北伐,命秦王府猛將秦叔寶、尉遲敬德、程知節、段志玄等歸元吉統領,挑選秦王府精兵強將充實齊王府。秦王府智謀才略者房玄齡與杜如晦,被建成與元吉誣陷斥逐。

武將尉遲恭最為驍勇,建成送去一車金銀不受。元吉指使行刺,刺客不敢。元吉向高祖誣陷,準備殺掉尉遲恭,太宗以性命保得倖免。元吉用金銀絲帛引誘右二護軍段志玄,段不肯從。元吉誣陷左一馬軍總管程知節,高祖將他外放康州刺史。秦王府屬官人人恐懼。房玄齡與長孫無忌商量:「仇怨已經形成,一旦禍發,秦王府不可收拾,社稷存亡都成問題。勸說秦王採取周公平定管叔、蔡叔相似行動,安定皇室與國家。存亡樞機,形勢危急,就在此刻!」

九欲翦除。元吉請求高祖除掉太宗,高祖說:「秦王立有平定天下之功勛,罪行還沒有暴露,要是殺他,憑什麼理由?」元吉說:「秦王經常違抗詔令。剛剛平定洛陽時,驕橫傲慢躊躇滿志,不願趕緊回京,分賞財物,樹立個人恩德。違背抗拒到這種程度,難道不是叛逆?只管趕快殺掉,不愁理由!」高祖沒有應聲。

十置死地。建成對元吉說:「已奪秦王精銳部隊,你統幾萬兵眾,我和秦王到昆明池,為你餞行,命令勇士把他折殺在帷幕後邊,就說是暴病死去,估計父皇不會不信。」

篡位在即,建成對元吉說,「我再派人勸說父皇,要他把朝政交給我。登位以後,立你為皇太弟。尉遲敬德等人已經落到你手中,到時活埋。」元吉自有更深盤算,「只要除掉秦王,奪取太子之位易如反掌。」

率更丞王晊聽到這個陰謀,密報太宗,使太宗免遭毒手。
玄武除孽

武德九年六月初一丁巳日(626年6月29日),太白金星白日現於正南方午位;六月初三己未日(626年7月1日),太白金星再次白日現於正南方午位。古人知道這是「皇權變更」徵兆。傅奕密奏高祖:「太白見秦分,秦王當有天下。」高祖將密奏給太宗看。太宗報告建成、元吉淫亂後宮,且曰:「臣于兄弟無絲毫負,今欲殺臣,似為敵人報仇。臣今枉死,魂歸地下,恥見諸賊!」高祖妃子張婕妤竊知太宗表意,馳語建成。建成召元吉謀之,元吉曰:「宜勒宮府兵,托疾不朝,以觀形勢。」建成曰:「兵備已嚴,當與弟入參,自問消息。」(《資治通鑒》卷一百九十一)

唐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建成、元吉一早就派四五百兵士埋伏於玄武門。太宗叫長孫無忌和尉遲恭帶一支精兵隨行。太宗一行人來到,元吉先張弓搭箭射向太宗,未中。建成、元吉兩人朝太宗射了三箭,太宗早有防備,身穿鎧甲而來,未被射傷。混亂中,秦瓊還射一箭,建成斃命。元吉見狀想逃,被尉遲敬德一箭射死。這就是歷史上有名之「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激戰平定後,宰相蕭瑀等對高祖說:「建成、元吉無甚功勞,兩人妒忌秦王,施用奸計。現在秦王已把他們消滅,這是好事。陛下當把國事交給秦王。」高祖說:「這正是我素來心願。」太宗伏在高祖胸前,大哭良久。

大義滅親

李建成、李元吉不容太宗,連避讓洛陽、永不與爭都不允,欲置死地而後快。

太宗猶豫不決,眾府僚意見一致:「齊王不甘太子之下,謀亂還未成功,已有除掉太子之心。齊王貪得無厭,心狠手毒,沒有做不出之事。如此二人得志,恐天下不再屬唐!」

其時,情勢危急,社稷堪憂:

*太宗若亡,元吉必殺建成而自立。

*元吉小人,無德無能,且嫉賢妒能,國政必亂。

*諸侯征戰方息,國土凋敝,民生艱難,外族虎視。

*適逢突厥數萬騎兵駐黃河以南,包圍烏城,若朝中無人,唐朝危在旦夕。

*天下烽煙再起,萬民塗炭。

*武能定國,開創盛世天朝,舍太宗其誰?

眾勸太宗:「大王,虞舜是什麼樣人?」太宗:「智慧深邃,才華橫溢,溫和謙恭,公正誠實,當兒子孝順,做君主聖明。」眾人:「假如舜帝疏通水井時沒有躲過父親與弟弟填土之毒手,便化為井中泥土;假如他塗飾糧倉時沒有逃過父親和弟弟放火之毒手,便化為糧倉上灰燼,怎能成為聖君,讓自己恩澤遍及天下,法度流傳後世?舜帝遭父親小棒笞打便忍受,而遭大棍笞打便逃走,是因為舜帝心裏所想皆是大事啊!」

若太宗果真想奪位,何時不觸手可及?時值生命攸關,太宗仍嘆息:「骨肉相殘,古今大惡!吾誠知禍在朝夕,欲俟其發,然後以義討之,不亦可乎?」倘有他路,絕不擇此。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經一再忍讓,至此忍無可忍之境地,太宗決定隨天意而動,威嚴出手,不束手待斃。此為大義。

史書記載

「皇太子建成,地居嫡長,屬當儲貳,處以少陽,冀克負荷。遂昵近群小,聽受邪謀,蔑棄君親,離阻骨肉,密圖悖逆,潛為梟獍。司徒齊王元吉,寄深盤石,任惟翰屏,寵樹既厚,職位非輕。背違天經,協同元惡,助成隱慝,遞相驅扇,醜心逆跡,一旦盡彰。惟彼二凶,罪窮數稔,禍不旋踵,用取屠戮。」(《全唐文》第一部卷一,高祖《誅建成元吉大赦詔》)

「舜不能仁四罪,堯不能訓丹朱,斯前志也。當神堯任讒之年,建成忌功之日,苟除畏逼,孰顧分崩,變故之興,間不容髮,方懼『毀巢』之禍,寧虞『尺布』之謠?」(《舊唐書?太宗本紀》)

「昌、發啟國,一門三聖。文定高位,友於不令。管、蔡既誅,成、康道正。貞觀之風,到今歌詠。」(《舊唐書?太宗本紀?讚》)

「建成殘忍,豈主鬯之才;元吉凶狂,有覆巢之跡。若非世民逆取順守,積德累功,何以致三百年之延洪、二十帝之纂嗣?或堅持小節,必虧大猷,欲比秦二世、隋煬帝,亦不及矣。」(《舊唐書?高祖二十二子傳》)

「建成、元吉,實為二凶。中外交構,人神不容。用晦而明,殷憂啟聖。運屬文皇,功成守正。善惡既分,社稷乃定。」(《舊唐書?高祖二十二子傳?讚》)

「古公舍長泰伯,立季歷為太子;文王舍長伯邑考,立武王為太子。非邪?若以賢也,大賢亦莫如太宗大功大德,格於天地,不俟古公、文王之明智,雖甚愚至下之人,亦知其當有天下。高祖惑於內不察也,老耄荒悖,可勝言哉!予故具列建成、元吉謀害太宗之事,以見太宗之計出於亡聊,實與天下誅之,比周公誅管、蔡之義,甚直不愧也。」(《邵氏聞見錄》,宋邵伯溫著)

創世主既安排大唐盛世為五千年中華文化之頂峰,自有安世鎮邪滅亂之巨力以成。



「直書其事」

貞觀十四年,太宗謂房玄齡曰:「不知自古當代國史,何因不令帝王親見之?」對曰:「國史既善惡必書,庶幾人主不為非法。止應畏有忤旨,故不得見也。」世民曰:「朕意殊不同古人。今欲自看國史者,蓋有善事,固不須論;若有不善,亦欲以為鑒誡,使得自修改耳。卿可撰錄進來。」太宗見六月四日玄武門之變事,語多微文,乃謂玄齡曰:「昔周公誅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鴆叔牙而魯國寧。朕之所為,義同此類,蓋所以安社稷,利萬民耳。史官執筆,何煩有隱?宜即改削浮詞,直書其事。」侍中魏徵奏曰:「臣聞人主位居尊極,無所忌憚。惟有國史,用為懲惡勸善,書不以實,後嗣何觀?陛下今遣史官正其辭,雅合至公之道。」(《貞觀政要》卷七《論文史》)

「玄武門其事」本是一樁彪炳千秋的大好事。「安社稷,利萬民」,太宗之言,義薄雲天,擲地有聲;史官執筆,堂堂正正,何煩有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玄武门之变,史书里写的,你信几分?
百善孝为先,李世民的皇位靠杀兄弟、逼父亲,为何会被称为明君?
新旧唐书、资治通鉴中关于“玄武门之变”的记载
唐 皇太子李健成
玄武门之变真相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非要看《起居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