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一种被低估的病因

众所周知,大约75%~80%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与脑动脉瘤破裂相关,然而,大约五分之一的SAH却由非创伤性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SAH)所致。此前,关于cSAH我们知之甚少。

本周,来自澳大利亚的Khurram等给了我们许多有价值的结果。在74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中,41例(6%)为cSAH,这意味着在澳大利亚,cSAH的年发病率为5.1/百万人。cSAH发病的年龄中位数为70岁。cSAH最常见的原因是脑淀粉样血管病(39%),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17%),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0%),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10%)和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5%)。cSAH中大多数(63%)患者出现短暂的神经症状。许多人(49%)被误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而进行了不适宜的抗栓治疗。

认识cSAH的存在,才有可能让五分之一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得到更确切的病因解释和更适宜的治疗,这是这篇刚刚发表在《Stroke》上文章的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非外伤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
神外专刊|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关研究进展
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表现的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报道及文献学习
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
病例报告|表现为局灶神经系统症状的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报告
自发性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