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1个陌生人在1000㎡大院同居3年,私生活曝光:看似佛系,实则野心勃勃

享有“中国博物馆小镇”之称的安仁,吸引了一大波艺术家、文创者在这里扎根。

在天福街148号的院子里,就住着这样一批手艺人,他们从天南海北赶来,靠着相似的热血和理想,把工作和生活安放在了这里。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天福美院全家福

20岁出头的00后姑娘依依在这儿开花店,在读研究生在这儿开染坊,后摇乐队的吉他手在这儿当木工,一肚子人生智慧的60岁老大爷在这儿看门,过去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在这儿开咖啡馆、餐厅、酒吧......

白天,大家经营着各自的店铺,到了晚上,就一起聚到小食堂吃饭,店铺歇业后,再跑到酒吧喝上一杯精酿,唱唱歌、聊聊天,直至明月高悬才各自散去。

渐渐的,这个位于萧条老街的不起眼小院,被盘活了,已然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生活方式美学小院:天福美院。

各种有趣的工坊在这自由生长,曾经有故事的人也有了新的诗和远方:不较劲、不拧巴、不按部就班、浪漫且随性的活着。

1

有趣的工坊和过硬的手艺

一群手艺人盘活了两座院子

事实上,天福美院不是他们的第一个根据地。

没搬到这里之前,他们在安仁树人街的“民艺传习馆”住过几年。那是位于街口的一个四方大院,院子里住的也全是手艺人:篆刻、酿酒、染布、烧陶......

▲民艺传习馆

虽然也赚不到什么钱,但大家心态都很好,凭借着各自过硬的本事,也将院子生活过的小有名气。

鼎盛时期,像民艺嘉年华、非遗展、北京设计周都是在那举办的。直到现在,知乎上推荐的“不出名但很棒的地方”,它依旧位列榜首。

▲民艺传习馆举办的活动

然而,辉煌时期很快过去,没多久传习馆就陷入了经营困难期。不少手艺人开始入不敷出,迫于生计,一波人只能选择离开。

直到2017年,院子被开发商征用,还在坚守的最后一批人也不得不另寻他处。

也就是这次变故,让他们遇到了天福美院。

院子位于成都安仁天福街148号-158号,所以也被称为1458文创园。起初这里就是个废弃糖果厂,很破很偏僻,但好在房租便宜,于是他们便在这里安了家。

看门的王大爷,开染坊的小曼、佳伟,故市商店的马桑,是住进这里的最早一批人。也是因为他们,这座萧条的院落,才慢慢有了人气。

▲天福美院沿街门面

虽然这并不是个多理想的院子,但原有的建筑痕迹得到了很好的保留,韵味还在。

所以搬进来后,他们没有第一时间在改造上大动干戈。除非有特别好的装修想法,才会去修缮一番,大多数时候,只是通过装个门窗、挂个布帘稍微装点一下。

直到今年,疫情爆发,大家困在院子里哪儿也去不了,这才有了时间好好打磨。

在原有的基础上,他们将院子砸了几堵墙,开了垦,扩充业态,面积扩大了一倍不止,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天福美院。

▲改造过程

▲改造过程

越过歪脖子树,穿过狭窄走道,掀开门帘,这个1000平米的院子就赫然出现在眼前了。

跟外面的熙熙攘攘不同,这里就像个遗世独立的乌托邦,浪漫又自在。

远近闻名的青红染,就位于院子入口处。一排日式风格的青瓦房,周围种满了错落有致的花草树木,闲园绿野,自然生长。

▲青红染建筑外观

很多人第一次知道天福美院,都是因为青红染。

这家传统染坊,以青、红两种色彩命名,慕名前来的人,除了可以体验染坊,亲自参与染色过程,还能走进它专属的裁缝铺,跟着20多年的老裁缝一起,缝缝补补、定制新衣。

▲青红染裁缝铺

主理人小曼、佳伟也会不定期开设体验课,让更多的人了解扎染手艺。

▲青红染体验课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青红染也完全遵循大自然的节奏,所以冬天的染缸会休缸,就像人一样需要休息。

自然生长,不强求,凡事都它自己的时间。

▲现主理人佳伟

青红染对面的老式红砖建筑,就是故市商店。

这家店是马桑开的。它有一个颇具情怀的寓意:故乡的集市,再配上醒目的slongan“小城也美好,何必去远方”,分分钟让你找到留下的理由。

▲故市商店建筑外观

走进室内,完全是一副自然原始的景象。白色墙皮脱落,露出了红砖的痕迹,倒也别有一番时光的温度。

▲故市商店室内陈设

这样一家店,卖什么呢?

用主理人马桑的话就是:贩卖一切美好食&物。

有大山里无添加、无污染的天然食材,也有自酿的特色花果酒,每款酒再赠送一个独有的故事,撰写人正是文艺青年马桑。

喝酒听故事,也抚凡人心。

▲酿酒

马桑把故乡山水揉进了骨子里,也希望把美好的小镇生活通过美酒美食装进每个人的心里。

后来,他又去恩施开了故市商店的分店,院子里的店,便交给了小花打理。

顺着院子往左走,是啤酒广场,这里可以说是整个院子最热闹的地方了,除了经常举办活动外,手艺人们晚上也会来这边小聚。

▲啤酒广场上的艺术装置

▲民谣演唱会

受这种气氛影响,小花的男朋友好哥索性在旁边开了家酒吧:木头房子。

顾名思义,这是个纯木质的空间,空间设计由王大爷操刀。暖黄的灯光泼下来,温柔如画。

▲酒吧内景

除了卖精品啤酒,好哥和院子里的人也会一起研究自酿啤酒,我去的时候运气很好,赶上了他们新做出来的品种:咖啡啤酒。

第一口下去,绵密的泡沫带着醇厚的咖啡香,随之而来的是麦芽的香气,口感丰富且有层次。

▲吧台

总之,这里的包容性极强,无论你是想看书独处,还是喝酒听音乐,都能找到可以容身的小角落,自在的浪费时间。

冷冷清清,风风火火。

▲酒吧一隅

既然说到木头,就不得不提院儿里的另一位手艺人小武哥了。

小武哥是个木匠,最开始的店开在三圣乡,2017年因为发展,需要更大更宽敞的地方,只好另寻他处。

之后便被王大爷和马桑的“我们这地儿大、租金便宜”给忽悠了过来。于是,院子里便有了这家可以定制全屋家居的木工坊。

这间工坊里,大到家具陈设,小到墙面装饰,都是小武哥亲手打造的。一台机器、一屋子木头、一个手艺人,一室宁静,手作独有的声音最好听。

▲小武哥和他的木工坊

如果运气好的话,还能碰上小武哥的手作体验课。

木头成型的过程,必然是一场乐趣和才华的奇妙碰撞。

▲木工坊体验课

走到院子尽头,是一个包裹在花径里的四方小院。这是一家只有4间客房的民宿,青砖外墙、木梁柱、拱形门洞,古建筑该有的痕迹一一呈现。

▲四方小院全景

有趣的是,这家民宿也是由小武哥和妻子阿吉一起打理的,虽说只有4间客房,小武哥也把自己的才华发挥的淋漓尽致。

屋内的全部家居,都是他亲手制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里算得上是他木工坊的空间展示。

▲客房

有花香、有木质、有手工艺,所以大家都说:住进四方小院,就如同住进了满是花香的旧时光里。

2

不那么美的过去和美好的当下

故事太多,围炉夜话才好细说

看到这,也许会有人说:

美则美,但生活哪有描述的这么美。

当然没有。

没开染坊之前,小曼是个从大学毕业就开始迷茫的小女生,不想当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又不知道干什么。

于是休学一年,用打工赚的钱去了趟她所知道的以慢生活闻名的地方,昆明、丽江、大理、香格里拉、成都,结识了很多手艺人,也接触到了草木染。

后来便去贵州侗寨学习,又跑到杭州一个种茶的村子里打工,一边教画画一边做自己喜欢的事儿,之后才确定了自己未来的方向:游学草木染技艺。

▲左:佳伟 右:小曼

还有青红染现在的主理人之一佳伟,他是小曼的学生,也是10年的好友。大学期间,佳伟会利用寒暑假,经常来青红染小住,并逐渐地被传统手艺和院落生活吸引,决定留在这里,和小曼一起主理青红染。

在小曼怀孕生子的一年里,还在读研究生的他便扛起重担,将青红染打理得有声有色。

用小曼的话来说就是,“佳伟是我在地球上认识的小王子!”

▲青红染佳伟

王大爷也一样,之前他在三圣乡做民艺院落,当时安仁古镇要开发,负责策划的他跟老板一起来考察,一来二去,认识了小曼。

那时候,小曼每天10点准时去找他喝茶聊天,邀请他加入院子生活。

在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他才决定辞去工作,换一种活法,留在这里一边当个看门不老大爷,一边经营一间篆刻工坊,再偶尔当当大家的精神导师。

▲王大爷背影

包括马桑的故市商店,为什么听着与众不同,那是因为这家店是他几次创业经历的缩影。

第一次是创办“山货集”,卖山货做电商,在这个过程中,又发现了酿酒市场,便开始琢磨亲自酿酒,并写下了一个个有情怀的故事。

真实的经历,才让“贩卖”变得更有烟火气。

▲特色花果酒

还有我前面说,小武哥是个木匠。但其实,在当木匠之前,他有过太多次跌宕起伏的跨界。

做过设计师和程序员,还是后摇风格乐队“48V”的吉他手,工作时赚的钱就会投在做音乐里,还辞职做了几年职业乐手和录音棚,在玉林街和朋友开了家酒吧。

但长时间的熬夜,让他觉得身体和精神都有些吃不消,便和夫人阿吉商量过后,找了个院子做手工木作,修身养性。

▲小武哥的音乐时光

生活未必一开始就保有美感,迷茫、失败、枯燥、焦虑都是必然,但总会有那么一瞬间,一种可能性,能将原本的一切,打碎重建。

这才是我认为的这群人真正的迷人之处。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故事和院子魅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这里扎根。

小花和好哥,在工作压力最大、生活无比焦虑的时候,认识了马桑,而后便辞了职,从武汉奔赴到了这里。

▲小花和好哥

兰州妹子钉钉和20岁的依依也一样。

当过摄影师和记者的钉钉,在这里开了家我楽苦多咖啡店,店内陈设是小武哥帮她做的。

因为热爱咖啡,所以下定决心要做出最好喝的咖啡。

▲我楽苦多咖啡店

20岁出头的依依,则是不想过朝九晚五的生活,便开了这家花店,提前过上了侍花弄草的养老生活。

▲依依

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认清自己做自己。

每个来到这里的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在重建自己想要的生活,也许过程并不容易,但看得见目标和憧憬的苦,谈不上真正的苦。

也就是因为享受大于煎熬,所以我们才觉得他们的日子美的不切实际。

3

无惧消失或重建

人在、院子就在

但这种美,能持续多久呢?

没人知道。

天福美院是租来的,且租期只有5、6年。不过面对这种“可能会失去”,院子里的人又看得非常淡。

“院子本身就是由各自独立的个体组成的整体,发展方向会随着大家每个人的发展方向而变化,它不会被外在的形态所捆绑,每个工坊自然生长,一切的呈现都是自然而然的积累产生的。”

对他们而言,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人在,一切就在。

▲吃高兴了,弹起吉他唱起歌的众人

就像最早的民艺传习馆,有人选择了退出,但也有更多人想要加入进来。如今的天福美院也一样。

大地和声livehouse、美院艺文小剧场、天福美院主展厅、微醺梅酒书店、民艺品买手店、山川情意农创馆、街坊新邻喫茶处……随着美院的蓬勃生长,这些有趣的工坊和有故事的手艺人,仍在陆续补充新鲜的血液。

▲大地和声舞台

▲天福妙会

▲SEWA非洲鼓舍

▲啤酒广场

就算将来,美院没有了,也会因为这群人,有一个新的院子,继续谱写未完待续的可能性。

所以当下,他们很少患得患失,而是尽可能的把当下过到极致。

马桑说:

“我们的野心不算小,想把整条街都带火。”

事实上,因为这群人和这座院子的存在,原本冷清的天福老街,已经渐渐被盘活了。

参观的人很多,安家的人也不少。

就算没人知道它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总有人看到过:

一群心怀热忱和理想的人,认真的选择了一段自由、随性而坚定的生活。

一身烟火,满院星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何家大院:隐匿在安州的古老院落
城市旧忆 ▏抹不去的布后街
后头爷,我想您
永乐游之方家大院
蒲友晒蒲 | 九哥的小院养蒲生活
1000㎡的院子,居然被这群人折腾成这样?去过的人都懵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