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木东诗社】2019年第154期/总第559期 端午节专辑

七律篇

观龙舟有感

童丽君

龙舟竞渡论输赢,令我怆然感慨生。

悼古追贤成习俗,摇旗擂鼓庆升平。

千秋未息灵均恨,万代难酬志士情。

一卷离骚堪醒世,不趟浊水自澄清。

端午祭屈原

霍庆来

报国无门沉汨罗,满腔忧愤逐洪波。

离骚天问千秋颂,渔父怀沙万众歌。

生就忠肝书壮烈,锻成傲骨写巍峨。

从来乱世出奸佞,求索途遥血泪多。

己亥端午

王香谷(澳大利亚)

不朽离骚端午泪,汨罗三径未荒芜。

千家虎艾皆苍翠,万水龙舟入画图。

夜梦也曾穿苇叶,故园犹记沐菖蒲。

飘零已是他乡客,楚俗吴风倘有无?

端午文化源说

王香谷

祭祀图腾百越龙,轻舟竞渡遂承宗。

三闾抱石投江愤,伍子悬睛踏浪汹。

尚有入溪寻父录,更崇割股拒君封。

起源传说虽差异,忠孝情怀乃大同。

端午感怀

王大华

端午龙舟闹楚湘,悬蒲抛粽祭贤良。

忠臣长叹春秋恨,义士频争日月光。

天问千年留壮赋,离骚万古唱雄章。

为圆华夏腾飞梦,历代英豪救国殇。

端午寄怀

安徽潘家定

蒙蒙细雨满江城,万众同悲又唤名。

沉粽飘香承夙愿,飞舟击水寄哀情。

秦兴盖有危机逼,楚灭缘无壮志生。

遥望汨罗天地阔,灵均足慰九天行。

端午节有寄

张双林

每过端阳神暗伤,离骚默读泪双行。

胸怀尚有忧民意,毅力堪成辅国梁。

欲立龙舟同呐喊,还悬蒿艾共安康。

包枚粽子裹甜蜜,祝我中华更吉祥。

端午节感吟(新韵)

张双林

端午今逢思绪涌,峰头伫立念屈原。

悠悠渔父松涛赋,猎猎离骚峭壁篇。

悬把艾蒿驱鬼恶,包枚粽子祭英贤。

龙舟竞渡吾敲鼓,圆梦中华世纪先。

端午念屈原(新韵)

刘激扬

日月如梭又易年,艾蒿角黍祭屈原。

离骚剑气人人咏,雅颂词锋代代传。

万里山川恭泰斗,九州儿女敬诗仙。

细吟楚曲思忠烈,萦绕心扉汨水边。

端午寄怀

王春安

离骚天问世间存,孰料怀王逐国门。

寄语千年浪淘净,联诗四海屈深恩。

飞舟洗我诤臣恨,焚艾清他浊界昏。

总把相思托蒲月,汨罗雾锁旧冤魂。

忆屈原

李晓梅

艾草青青伴粽香,序回芒种又端阳。

追思屈子行吟处,仰敬情操忆隽良。

谏诤大夫维社稷,招魂天问赋辞章。

志端雅洁常为范,浩气长存共逸扬。

纪念屈原

张景山

云梦之乡朗朗天,洞庭大泽水涟涟。

千年霸业辉煌叹,一代昏君黯淡怜。

赤子拳拳陈国策,忠魂懑懑赋诗篇。

烟云史上皆消逝,唯有离骚万古传。

怀屈原

山西马锡斌

千年绝唱数离骚,暗夜悲声逐浪高。

锦绣江山危旦夕,凶残虎兕蔽枪刀。

长嘶鼓角长嘶雨,几折亡魂几折毫。

九问苍天何灭楚,郢都一失怒沉涛。

端午有吟

山西马锡斌

龙舟逐水水萧萧,一跃千年竞折腰。

大节不移横地纪,清流亘古引天标。

常思报国人初老,偶有归乡路总遥。

薄酒三杯犹未尽,浮云几片笑凄寥。

诗人节寄怀

吕万昌

从来端午属诗人,万缕心香绕日轮。

先寄唐风酬子美,再吟楚赋颂灵均。

一尊独醒晨光启,百卉齐张夏韵臻。

圣祖回眸当笑慰,文坛瑞雨洗浮尘。

端午祭

吕万昌

时临仲夏沐端阳,七宿中天吐瑞芒。

艾草悬门驱百病,青蒲倚户纳千祥。

棕凝典故馨风起,酒酹诗宗浩气扬。

尤是江湖催战鼓,龙舟竞渡韵铿锵。

端午话习俗

吕万昌

端阳自古寓安康,习俗千年势未央。

腕上缠丝拴好运,檐间挂艾笼和祥。

山偕青粽情歌婉,水荡龙舟鼓韵狂。

把酒衷肠吟屈子,一行一哽一倾觞。

端午节吊屈原

张武楼

缅怀屈子又端阳,华夏家家粽米香。

艾草高悬驱疠疫,龙舟竞渡祭忠良。

丹心救国渔夫泪,赤胆为民汩水殇。

一部离骚铭史册,炎黄儿女永传扬。

端午寄思(新韵)

潘成勤

又是端阳五月天,忧思难忘祭屈原。

龙舟听雨尤悲切。艾草闻香也怅然。

铁骨铮铮情不改,雄心勃勃志难圆。

投江唯有空留憾,爱国襟怀永世传。

端午祭屈原

游远华

汨罗江畔梦魂牵,屈子离骚世代传。

血雨腥风生劲草,昏君奸佞贬仁贤。

伟辞逸响誉华夏,绝笔铿锵恸大千。

惋叹襄王难唤醒,竭忠尽智赴黄泉。

端午吟

通明

又临端午赛舟划,苇粽飘香向际涯。

报国忠君空怨恨,投江殒命遗怀沙。

文人峻洁承初愿,志士崇高炫彩霞。

千古离骚思屈子,精魂永驻佑中华。

咏端午

通明

每逢端午意缠绵,屈子魂飘历世年。

报主无谋留饮恨,投江丧体遗完篇。

痴心强国忠言逆,冷雨荒台恶梦穿。

楚賦九歌谁疾首,清平俗界辅仁贤。

端午怀屈公

唐春林

岁月千秋境早迁,思公睹物意联翩。

追求至理歌三界,拥抱哀伤赴九泉。

荣辱死生君子独,悲欢慷慨楚人坚。

龙舟米酒痴情伴,笔底悠然出紫烟。

端午感怀(新韵)

醒悟

澄黄黍粽溢清香,蕴意歆传洒汨江。

屈子忧民昭义愤,今人寄物缅国殇。

长怀壮志初心耿,永葆青春远计长。

盛世嘉年须砥砺,复兴伟业创辉煌。

端午祭

梦溪兰若(河北平山)

热雨热风荷满塘,汨罗江底可冰凉?

子规啼血忧国恨,屈子归魂浸水香。

一曲离骚传万世,九歌天问断柔肠。

龙舟竞渡鼓声骤,爱我中华当自强。

五律篇

端午怀古

孙德力

天问举言殇,忧怀屈子郎。

艾芜因楚事,竹泪洒潇湘。

幸有离骚在,但随风月长。

慰心黄卷久,读史诵鸿章。

民间端阳节

风霜雪雨

会客今朝美,犹添端午情。

江南观赛事,北国放歌声。

水路云烟绕,城乡粽味萦。

家家开小宴,盛世念屈平。

端阳粽香

风霜雪雨

华夏清风远,端阳日月长。

千家酌酒乐,万户品晨香。

歌舞城乡起,诗情网络张。

门头插艾叶,梦里煮斜阳。

七绝篇

端午屏观龙舟赛得句

杨海钱 

史事怀来感慨多,千秋魂魄未销磨。

风流系取炎黄种,一逐龙舟便放歌。

已亥端午

王润生

离骚重唱不胜悲,怅把雄黄祭秭归。

天亦有情天亦哭,一江冥雨涨沉雷。

端午节

王润生

萱堂角黍一篮头,五月公交寄我收。

已使粘牙惟细嚼,况难消化是乡愁。

悼屈原

梁吉科

天开地辟恰生寅,却奈终年历苦辛。

身殁汩罗诚可叹,千秋豪气未沉沦。

诗人节有感(新韵)

张殿军(内蒙)

安康端午汨罗缘,粽子龙舟入锦篇。

钟爱家国得盛世,诗人节里悼屈原。

峰奇端午三吟

忆粽香

一夜南风麦稍黄,端节盈泪忆亲娘。

黍角柴火隔更煮,梦醒檐屋漫粽香。

祭端午

榴月风酥染麦黄,龙舟竞棹粽添香。

遥徊汩水酬鸿愿,一曲离骚泪万行。

悼屈原(新韵)

每逄端午粽飘香,骚客纷纷咏汨江。

石溺黄泉甘化鉴,以身愤写续国殇。

龙舟弄潮(步韵杨老师之龙舟得句)

翟立华

激进飞舟豪气多,锦标鼓舞浪旋磨。

从来俊杰弄潮处,浪漫情怀浴慨歌。

纪念诗人屈原

翟立华

忧愤诗人怒发冠,一怀抱负虑民安。

沅湘两岸千年恨,夜雨江湖泪未干。

端午节吟怀

厚德载物

年年此日度端阳,屈子情怀感上苍。

一曲悲歌千古恨,汨罗江畔祭忠良。

端午节吟怀

厚德载物

一曲离骚唱故人,端午岁岁忆灵均。

家仇国事由天意,身殁汨罗志不贫。

纪念屈原

张景山

千古名垂一圣贤,笔锋绘出九重天。

推及四海轻环顾,且看何人可比肩。

端午怀屈原

山西马锡斌

一跃英魂驻汩罗,湘风楚瑟动悲歌。

青山易老名不老,岁岁龙舟问碧波。

端午节有寄

韩金贵

雄黄艾草老时光,淘米濡浆夜半忙。

粽子因怀一江恨,两千年后味犹香。

近端午有吟(新韵)

秋水长天

屈子投江自可怜,陶公醉眼望南山。

黄州城外东坡上,苏轼又开几亩田。

端午汨罗江引思

青岫牛歌

几多水逝滔滔去,犹见门楣垂艾蒿。

飞棹龙舟江上竞,餐中咀粽话离骚。

安庆市第十届诗人节感怀(通韵)

毕坤

宜城五月聚诗神,共赋祖国七秩春。

端午时节屈子颂,风骚代有继承人。

端午

杨文远

千年端午厚遗风,观渡食籺放纸莺。

老大莫忧失古训,少儿五月尽缠红。

端午

文丰山人

敲锣打鼓赛龙船,甜粽飘香又一年。

皆晓离骚诗圣祖,九州华夏祭屈原。

端午怀三闾大夫

南飞雁

心怀家国恨悠悠,抱负难圆恸九州。

汨水清兮沉玉骨,忠魂万世自当讴。

端午情

天地人和

滿腹经论扶大业,一心报国却无门。

愁腔热血抒人志,浩气千舟与日存。

端午祭

梦溪兰若

地上难寻干净土,清流一脉隐忠魂。

年年心祭不曾语,敢问先生何不群。

词曲篇

捣练子·诗人节

张殿军(内蒙)

       蒲草祭,粽香飘,辞赋言情寄艾蒿。楚地秦歌呼圣祖,驱邪酹酒话离骚。

西江月.端午感吟

刘激扬

       泰斗长歌天问,晚生小祭英豪。汨罗江水涌波涛,正则英灵环绕。

       作赋吟诗言志,打球泼墨登高。妪翁相伴任逍遥。屈指金婚年少。

西江月.端午感吟

刘激扬

       才嗅飘香角黍,又歌泰斗忠魂。离骚天问恸乾坤。慰藉屈原冤恨。

       竹叶莲絲纯淨,桂花糯米芳芬。龙舟擂鼓振来昆。圆梦国人奋进。

浪淘沙令.端阳怀古

海边拾贝

       濡墨写端阳。祭酒雄黄。曼声天问咏苍凉。远逝荒音多少恨,汨水泱泱。

       楚粽慰忠良。蒲艾浮香。龙舟浪里竞疏狂。屈子英名垂浩宇,日月同光。

鹧鸪天·粽情

风霜雪雨

       数日骄阳人面红,单衣湿透小顽童。客随街市来回去,商与刘郎讨价中。

       分别久,喜相同,酒逢端午忆屈公。今宵粽米农家乐,还望诗情寄远鸿。

浪淘沙令·念屈原

刘激扬

       怒发问苍天,不忍居安。忠贞遭贬遇昏奸。报国无门投汨水,壮志难眠。

       归去数千年,魂绕民间。离骚天问奠基篇。端午粽香怀泰斗,诗韵心田。

南乡子.端午情

起舞

       苇叶馅中香,歌舞龙舟九曲长。滴露芭蕉思楚子,哀伤,可恨朝廷事谬荒。

       端午楚辞扬,美德传承世代芳。傲骨英灵流万载,头昂,汨浪滔澎国更强。

踏莎行.端午祭

赵立君  清河胜利

       叠岭萦烟 ,回江笼雾。银波漫卷知何处。昔时应有问连连,连成今日潇潇雨。

       渊咏哀歌,轻投角黍。心声渐逐涛声去。长亭目尽欲辞归,红阳恰照黄昏路。

临江仙·端午怀屈原

王大华

       插艾佩香雄黄饮,千秋祭奠忠魂。新声古曲颂灵均。粽抛端午日,舟赛汨罗滨。

       地覆天翻沧桑变,中华重振乾坤。江山万代出贤臣。前程方路远,求索有来人。

踏莎行·端午寄语——多事之世,愿国人如屈子

赵立君 清河胜利

       角粽飘香,龙舟竞渡。花丛柳岸传欢语。此时谁个自忧凄,当年屈子随波去。

       荣赏高歌,闲观劲舞。疑他何必伤如许。沉思却也有悲伤,夏来总是多淫雨。

踏莎行.端午感怀

风霜雪雨

       草木皆荣,山河共碧,今朝日月千年迹。古贤屈子恨投江,长留楚曲鸣魂魄。

       煮粽迎朋,行舟送客,人间美景诗成画。多情总把是非评,何言花甲青丝白。

渔家傲.悼屈原

  游远华

       五月汨罗江水涌,楚天殇祭三闾冢。芦叶白丝缠角粽。龙舟踊,菖蒲蒿艾门前贡。

       逸响伟辞贤达诵,竭忠尽智神州颂,绝笔怀沙天地恸。君醒梦,以身殉道风云动。

水调歌头.己亥端午

风霜雪雨

       日高山渐暖,水缓向东流。园中花草,新雨先后两温柔。仲夏长街开市,仍有粽香红枣,漫步杏滩留。归来见闲者,艾叶上门头。

       离骚恨,屈原泪,已千秋。当今盛世,端午过节几家愁?诗画年年岁岁,情意朝朝暮暮,杯酒赏龙舟。爱国心中记,到老也追求。

八声甘州·端午遐思

田子

       正凝眸窗外叠高楼,鸟啼柳枝头。渐骄阳仲夏,衣单把扇,唯盼风悠。亦是艾香粽裹,跃跃赛龙舟。南望潇湘地,情思能收?

       哭那汨罗江畔,屈子曾绝笔,掩涕长流。料强秦亡楚,国运劫难休。涌悲情、千秋心痛,一统今、锦绣遍神州。奔明日、有红旗引,逐梦何愁。

木东诗社简介

   木东诗社是格律诗词爱好者交流的园地,旨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诗词文化。目前诗社有128名师友,其中有23名老师在全国诗词大赛中曾荣获大奖,有72名老师在全国各类纸媒中刊登过作品。欢迎广大格律诗词爱好者加入,让我们共同在浩瀚的诗海里遨游!

顾问:梁剑章、韩存锁、杨海钱、童丽君、殷宝田、王润生、梁吉科、于连亭、霍庆来

社长:于志栋

常务副社长:赵京江、闫会柳、李月琴、刘慧玲

副社长:刘激扬、郭士提、王春安

秘书长:翟立华

常务理事:翟立华、白继林、胡安玲

理事:张双林、李兴国、唐德璞、高建国、王大华、潘家定、任胜利、杨贵泉、赵香梅、刘宏杰

编审部

主编:于志栋

常务副主编:赵京江

副主编:闫会柳、李月琴、刘慧玲、王春安

宣传部

部长:刘激扬

副部长:王春安、白继林

点评老师:梁吉科、赵京江

木东诗社定位:

立足河北,面向全国,依托微信平台建立的一个非地域性的以格律诗词交流为主的网络诗词组织。


木东诗社电子微刊,坚持以弘扬中华诗词传统文化为宗旨,立足于公益运作,为参与的老师、诗友提供学习交流等服务。

木东诗社电子微刊发格律诗词要求:

   1.格律诗词个人专辑要求作者15-20首打包投稿。并附作者简历及本人近照1张。
   2.作品必须遵守格律,格律诗遵循平水韵和新韵,但不能混用。平水韵不用标注,新韵必须标注。词遵循词林正韵,钦定词谱,正格。非正格需标注。投稿前请作者先自行检测合格,否则不予收录。
   3.文责自负。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不得使用敏感词语。凡在本公众号发表的作品,应以原创为主。转载文字或在其它地方评为精品的需注明出处。
   4.个人专辑打赏金额四六开,作者六、平台四,低于二十元者不发放,由平台处理用作平台维护,投稿即视为同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格律诗词】端午特刊‖《格律诗词》诗友会群端午吟集(1)
青青子衿诗苑微刊第186期
【心心诗刊】第37期,同题格律诗词23期【端午节】
【唱和雅集】端午
【梅亭诗刊】153期 端午
中诗文郑风诗社诗词精选|总1073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