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冲坠后双手血肉模糊,只为站上顶峰飞翔而下,这是北极圈内最疯狂的一次攀登

2009年,登山家李奥·霍丁(Leo Houlding)带队挑战北极圈内大岩壁。摄影:Alastair Lee



人类对登山可以有多狂热?英国登山家李奥·霍丁(Leo Houlding)和队友选择了远赴北极深处的巴芬岛,攀登世界最高难度之一的阿斯加德山大岩壁。


他们的目标是沿垂直山壁登上山顶,随后,站在山顶,穿着翼装飞下山。然而这个疯狂的计划,却让他们付出了万分的代价 。



北极圈冲坠

阿斯加德山(Mount Asgard),又名仙宫山,位于北极圈内巴芬岛东南部,海拔2015米,由一对圆筒形的花岗岩塔组成。其北壁是世界上难度最高的大岩壁之一。


阿斯加德山(Mount Asgard)。摄影:Alastair Lee


2009年,李奥·霍丁带领远征团队来到阿斯加德山。经历重重磨难,在岩壁上的第十天,离登顶只剩三段绳距时,领攀的李奥被迫停了下来:距离下一个挂片足有八米之遥,但头顶的岩壁十分光滑,中间没有任何可以借力的凹槽。


李奥被困在岩壁上,只有一个摇摇欲坠的岩钩提供保护。图片与动图来源:记录片《阿斯加德远征》


“我被困住了”,他向同伴大喊,众人还没反应过来,对讲机里就传来他惨烈的呼叫——岩壁无法支撑李奥的重量,崩裂成碎块,岩钩脱落,他冲坠了。


对讲机里传来了李奥的呼喊。


好在,冲坠9米之后,李奥停了下来。但当他恢复平静时,一阵钻心的疼痛从手指传来。在下坠过程中,双手在岩壁上刮擦,早已鲜血淋淋,尤其是右手无名指,一块皮肉已没了踪影。


李奥承受着手指钻心的疼痛。


手部受伤,就无法继续攀登,更不能让伤口感染,因为出山就医至少要花费一周时间。这次意外,让团队停滞在离顶峰仅剩3个绳距的高度,难道这里终将成为他们此行的最高点?


手指的伤影响着李奥的器械操作。


李奥受伤,让这次远征陷入困境。站上阿斯加德顶峰、穿上翼装纵身越下……这些梦想统统化为泡影,李奥和队友们陷入沮丧。


队伍陷入沮丧之中。


要知道,他们为这次攀登已经筹划了6个月,而对于李奥来说,攀登阿斯加德峰是他的必经之路。


攀登天才

19年前,年幼的李奥就展现出优异的攀登天赋。在19年的攀登生涯中,他不断进取,步步进阶,向着优秀登山家的方向发展。


自幼攀岩——在学生年代,李奥就展现出攀岩天赋。他经常坐火车去攀岩,露宿,毕业后还只身前往山区攀岩、生活,一待就是几年。


这是李奥最初接触攀岩的地方。


成名——随着攀岩技术的成熟,十七岁时,李奥将挑战的目标放在了优胜美地。从未接触过大岩壁攀爬的他,一来就搞定了酋长岩(EI Cap)难度最高的自由攀登路线。就此,他在攀岩界一举成名。


17岁,李奥在优胜美地一举成名。


17岁的李奥身材矮小,但技术精湛。


屡创佳绩——也就是在优胜美地,李奥结识了史丹利,成为亲密的攀登搭档。最初,他们一起进行抱石训练。


2008年他们第一次结组,就在24小时内连续自由完攀了酋长岩的“自由骑士”和“半穹顶”路线。


李奥与搭档史丹利完成了24小时两条线路连登。


两人在优胜美地一日内连登的两条线路。


也是这次连攀,让李奥开拓了眼界,让他明确自己在大岩壁上的攀登极限在哪里,也为攀登阿斯加德奠定了基础。


锁定阿斯加德

在前后十五次前去优胜美地攀岩后,寻常攀登已经无法让李奥产生冒险的感觉,于是,他将目标锁定了阿斯加德。


必然选择——当朋友听闻李奥准备前往北极攀登阿斯加德,他们觉得他疯了。但这一切对于李奥来说,是顺理成章的发展阶段。



飞下高峰——事实上,仅是攀登,还满足不了李奥的野心。李奥的阿斯加德远征计划是:自由攀登阿斯加德西南壁,成功后穿着翼装,滑翔落地。



当然,要完成这样的难度,就要做最万全的准备。


飞行训练——攀登,是李奥所擅长的;而翼装是他的短板。为此,他前后两次前往意大利的布兰托峰进行翼装飞行训练。



第一次试飞时,尽管李奥已经成功落地,但他觉得滑翔的轨迹不够直,于是重新攀上一千四百米的高峰,进行新一轮练习。如此往复,不厌其烦。



很快,李奥就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滑翔。教练对于李奥的表现赞不绝口,他认为李奥是翼装飞行的天才型选手。



攀岩训练——除了翼装飞行,攀岩训练也不能放松。李奥和搭档史丹利多次来到优胜美地集训。那里是他们第一次相识的地方,也是练习大岩壁攀登的理想之地。


在优胜美地集训。


强强联合——李奥十分认可史丹利的能力和经验,而李奥的激情,鼓舞着史丹利去尝试未知的极限。相互欣赏之下,两位高手选择了强强联合。



做足了充分准备,远征团队出发了。尽管信心满满,但当真正前行,阿斯加德峰却比他们想象的要严酷许多。


接近岩壁之旅

还没有开始攀登,李奥和队友就见识了阿斯加德峰的威力:虽然事先已经进行了精密计划,但到了山脚下才发现一切都不一样。


从天而降——远征团队采用空投的方式运输装备和补给,重达700公斤的物资被空投在阿斯加德峰脚下的冰川上。


飞机在冰川上空投物资。


随后,李奥和队友跳伞,在冰川着陆。六个月的准备,终于抵达阿斯加德峰脚下,他们异常兴奋。


队员们鱼贯跳向山峰。


安全着陆后,他们异常兴奋。


建立大本营——李奥和队友将散落在冰川的物资收集起来,迅速建立起了大本营。而在四天之后,团队的摄影师也徒步抵达了大本营。



打乱计划——一切就绪,但是之前制定的目标路线却出了问题。因为气温升高,岩质变得松动,落石现象频发,他们根本无法接近岩壁,原定西南面的四条攀登路线只能作废。


落石摧毁了原定的西南壁线路。


选择北壁——相比西南山壁,北壁的落石相对较少。但是,这里一天只有一个小时的日照,这意味着这条线路会更加寒冷。


最终,团队选定了相对稳妥的北线。


队伍选定的北壁攀登路线。


接近岩壁——第八天,远征队打包装备,目标是接近岩壁,尝试攀登。



他们沿着倾斜的冰川向上攀爬,落石就在身边滚滚而下。



很快,他们到达岩壁下方的攀登起点,真正的攀登即将拉开序幕。


到达攀登起点后,他们利用前人留下的保护站建立前进营地。


经过8天时间,他们终于到达了阿斯加德峰北壁的攀登起点。然而,一场风雨却将他们困在这里。


被困营地

还未真正开始攀登,一场风雨考验就来了。在本就严寒的北极圈,这样的天气让远征队痛苦不堪,只能被困在营地。


糟糕的雨雾天——到达攀登起点的第二天,大风、雨雾随之而来。这简直是远征队的噩梦。帐篷里四处漏风,积水顺着帐篷倾泻而下。



这样的天气下,一切装备都是潮湿的,这支雄心满满的远征队,此刻只能窝在帐篷里瑟瑟发抖。



积极应对——雨雾天气反复,队员不打算坐以待毙,他们开始加固大本营,提高帐篷防风避雨能力,相互提醒对方不要受伤,谁也不知道这样糟糕的天气会持续多久。



无论情况多么糟糕,他们总能找些事情自娱自乐。比如,扑克牌。

 

扑克牌点燃了营内的气氛。队员们打着扑克,期待着雨过天晴。


登山队员靠扑克度日。


谁也没有想到,到下一次天晴时,已是5天之后。


喜忧参半的开端

五天过后,天气终于放晴,经历漫长的等待与折磨,远征团终于可以真正攀登了,但各种挫折接踵而来。


好天气来临——风雨退去,队员们得到消息:这次好天气会持续4~5天,而他们的预计攀登时间是5~7天。


但众人已经等不及了,纷纷收起装备,开始攀登。


天一放晴,大家就立即出发,前往岩壁脚下。



人力拖拽物资——运送500公斤物资是攀登的首要任务,也是最为消耗体力的工作。


 

队员从凌晨开始,人力拖拽直到深夜,才将所有物资运送到预定地点,所有人都疲惫不堪。


 

胡子小队——次日清晨,当阳光再次升起,团队士气高昂,昨天的疲惫仿佛消失了踪影。

 

准备上山的攀登组挤在帐篷里,相互打趣。由于长时间没剃胡子,一个个都从小伙变成了大叔。他们因此把自己称为“胡子小队”。


 

享受领攀——玩笑过后,由李奥领攀,后续队员负责跟进修筑绳索。


岩壁的寒冷让李奥不住搓手,随后,他开始横切,顺利来到一处岩缝。那是一段原本需要器械的攀登路段,但李奥完全依靠自由攀登完成。



完成这样的难度让李奥非常兴奋。他直言,来到这里,就是为了体验这样的攀登。



雨雪侵袭——在岩壁上攀登的第四天深夜,更恶劣的天气来了。他们的帐篷外积了厚厚一层雪,原本干爽的岩壁又变得湿滑。低温持续侵蚀着远征队的意志。


清早起来,岩壁上已经生了一层冰霜。


好在天亮时坏天气结束了。李奥带领队友继续开始攀登。



炉头故障——当晚,他们在岩壁露营,而炉头却坏了,这就意味着他们没有食物可以吃,只能饿着肚子。



承受煎熬——第二天,起床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陷入了绝望,因为六天过去,十六段绳距还差十段才能登顶,可以说遥遥无期。低温、挨饿,现实总会比预想中来得残酷。


每个人都在承受着环境的煎熬。


在攀登伊始,远征队就感受到了阿斯加德峰的残酷。但是,这些打击并不能瓦解他们的意志。


乐观面对

面对阿斯加德峰的种种困难,远征队员始终保持乐观,用自己的方式一一化解。


咖啡疗法——面对湿冷的天气,无情的岩壁,远征队自有他们的解决办法:修好炉头后,每人煮一杯热咖啡就足以将负面情绪一扫而光。李奥笑称,远征团的队员都是“重度咖啡因上瘾者”。



一杯咖啡过后,李奥继续踏上领攀之路。


象棋疗法——作为先头部队的李奥和史丹利,继续在岩壁上方艰苦作业时,营地的队员也在用“国际象棋”对抗着孤独。

 

他们把颜色不同的石块略加包装和区分,摇身一变变成了棋子。用镁粉在石块上画出方格,涂上颜色,变成了棋盘。



就这样,在苦中作乐的攀登生活中,到了攀登第七天,李奥和史丹利已经完成了十段的绳距。


生日派对——这天是史丹利三十四岁的生日,被困在帐篷里的队员为他举办了简单的生日会。



“蛋糕”是用燕麦粉捏成的阿斯加德峰的形状,底部堆了些巧克力碎象征着落石。欢乐的生日歌在寒风凛冽的山头传唱着,脚下的巴芬岛异常迷人。




但是好景不长,下一个变故接连袭来,让远征队不得不考虑放弃。


是否下撤?

阿斯加德峰再次显示出它的严酷:天气再次恶化,远征队再次被困,食物短缺,下撤,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天气开始变坏。


天气恶化——攀登第八天,阿斯加德峰再次遭到大风和雨雾侵袭,绳索被冻成一块,连吊挂在蓬外的岩鞋也完全冻硬,灌满了雪。




攀爬计划只得再次搁浅,队员们进退两难。


 

绝望的等待——攀登第九天,恶劣天气加剧。更糟糕的是,他们的食物快消耗光了,意志被严重消磨。领队李奥甚至已经做好了下撤的准备,“即便天气转好,继续攀登只会更加危险”。



在绝望之中,队员们还努力保持着一丝希望。



不甘放弃——当天晚些时候,雨雪天气退去,史丹利钻出帐篷,冒着严寒,继续向上攀登。


他推动上升器,绳子上的冰渣纷纷掉落,在傍晚的天空中留下奋力向上的剪影。



随后,他继续向上攀登。在那里,他遇到了攀登阿斯加德峰最大的挑战。


难以征服的折角

史丹利没想到,上方的一处折角岩壁会成为自己的绊脚石。

 

折角考验——史丹利领攀的阶段,李奥在他身后保护。但一处折角岩壁挡住了前进的道路。他试图往岩缝间塞入岩塞,但一直无法稳定住自己。


 

岩缝崩裂——史丹利试图借助上肢力量强行向上攀爬,松垮的岩壁因为无法支撑而开裂。他掉落回到了原来的起点。



 

停滞不前——因为身处折角,下肢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史丹利的双臂出现了肿胀的现象。


 

眼看无法逾越,史丹利几近崩溃,在岩壁间大声抱怨,甚至屡次用头盔往岩壁上撞,以此泄愤。



这时,在他身后的李奥则持续给他加油助威。这让史丹利获得了动力。

 

再拼一把——稍息片刻,史丹利再度发起了进攻。他发疯一般,每找到一个着力点就拼命往上升,每次发力就狠喷一句粗话。凭借这股疯子般的意志力,他终究翻了过去。



在李奥的鼓励下,史丹利克服了本次攀登路线上的一大难关。但李奥没想到,接下来自己会遭遇更大的打击。

 

流血冲坠

好天气来临,李奥带领大家继续攀登,危险也悄悄来临。


天气转好——一夜休息后,久违的眼光洒向阿斯加德峰,它光滑而雄壮的岩壁刺破云层,这让远征队斗志高昂。



 

行云流水——经历昨天的崩溃,攀岩组再次回归正常轨迹。他们顺利完成了第十一段绳距。但当他们以为万事俱备,峰顶触手可及之时,噩运却再次不期而至。



 

意外冲坠——伴随李奥凄厉的叫声,他从山崖冲坠了下来。如文章开头所述,尽管万幸保住性命,但李奥的手指头早已血肉模糊。此时距离顶峰只有三段绳距,但团队只能立即停止攀登。


  

手指受伤,对于攀岩而言无疑影响巨大,远征队的登顶之旅或许就要在这次失误中戛然而止。


李奥的意外在众人心底蒙上了阴影。第二天能否成功登顶成了未知之数。


北极光的祝福

就在团队陷入不安时,半夜,一场突然而至的北极光给了他们无限安慰。


冲顶前的北极光——冲顶前夜,所有人都忐忑不安,远征队的核心人物李奥受伤了,能否如愿登顶的猜疑在每个人心中发酵。

 

而就在这时,天穹的远方亮起绚丽多彩的光,它轻盈飘荡,忽暗忽明,这是难得一遇的北极光啊。这神秘、梦幻的北极光,抚平了他们心中的波澜。



李奥的坚持——众人的担忧是多余的,第二天天色亮起,李奥和史丹利就出现在绳子上。尽管只有两根手指可以使劲,李奥仍然忍痛推动着上升器。




靠着两根手指推动上升器,李奥坚持继续攀登。



最后的领攀——终于来到最后一段绳距处,李奥仍然按照之前预定的计划,先锋攀爬这一线路。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受伤的手指因为极度的寒冷早已麻木。顶峰在即,李奥早已等不及要登顶了。



成功登顶——终于,李奥和队友们全都站上了阿斯加德峰顶。



历时12天的攀登,曾经绝望的等待,频繁受挫……这一切都在此刻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站在峰顶,李奥无不感慨地说“再来巴芬岛,绝不再爬朝北的岩壁。”此刻,他们回味着一路的旅程,有遗憾:天气恶劣,他们没能如愿全线自由攀登阿斯加德北壁,也有收获:冲顶前夜的北极光,让他们无比满足。



纵身一跃——庆祝的时间没有多长,李奥和史丹利站在峰巅,完成他们下一个愿望:穿着飞翼服,纵身跃下阿斯加德峰。



他们的身姿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风追随着他们的脚步,胜利的呼喊回荡在阿斯加德山前。

 

写在最后

纪录片《阿斯加德远征》(The Asgard Project),由著名户外导演阿尔斯泰.李(Alastair Lee)导演,真实记录了李奥.霍丁(Leo Houlding) 率队成功登顶阿斯加德峰的过程。该片获得了2010年班夫户外电影节最佳攀岩类纪录片奖,并入选2011年班夫中国巡展影片。


攀登队员,同时也是摄制组合影。摄影:Alastair Lee


在严寒的北极进行大岩壁攀登,种种遭遇让远征队备受折磨。然而,在这垂直的岩壁上,他们也收获了一杯咖啡的满足、一次简陋生日宴会的快乐、一场盛大的北极光,还有登顶后纵身一跃的快感。


摄影:Alastair Lee


对于登山者来说,攀登的魅力远不止于站上顶峰,疯狂背后,是纯粹的快乐。


摄影:Alastair Le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攀岩运动的魅力
室内攀岩舞出岩壁芭蕾
这些室内趣味运动你值得拥有
【图】看到了这图估计那些对攀岩没兴趣的人突然也会有在这里攀岩的冲动吧?
玩攀岩的麒麟臂你无法想象,1根手指、解锁无限种可能
旅游地理——“峭壁上的艺术体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