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站桩 | 武术家孙禄堂“形意拳学”最具养生价值的四个桩功解析,好用又好看

民国时代的武术大师众多,而且这些武术家多理论水平很高,有很强的国学根基。

孙禄堂是其中的最特殊的一个,说特殊是因为他精通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他没有门户之间,而且力图用《周易》原理将三种拳法理论贯通。

孙禄堂生于1860年,去世于1933年。

1875年,15岁开始跟随郭云深学习形意拳。

1882年,22岁,研究起拳学与《周易》的关系,后跟随八卦拳大师程延华学习八卦拳。

1912年,52岁,与太极拳家郝为真交流学习太极拳。

1915年,孙禄堂撰写出版《形意拳学》一书。

1916年,孙禄堂撰写出版《八卦拳学》一书。

1919年,孙禄堂出版《太极拳学》一书。

虽然孙禄堂是武学大师,但是其桩功也可以应用到养生中。

今天就简略介绍其形意拳几种基本养生桩的巧妙应用。

一、形意拳无极学及其应用“无极桩”

孙禄堂对于《周易》颇有研究,其对于无极的理解,就源于“周易”。

他讲:“无极者,当人未练之先,无思无意,无形无象,无我无他。胸中混混沌沌,一气浑沦,无所向意者也。”

“于此摄生之术,概乎未有谙也。……保合太和,总不外乎后天五行拳、八卦拳之理,一气伸缩之道也。所谓无极而能生一气者是也。”

其实,就是入静状态,利用动之前,无有任何动作倾向的“未动”之动状态。

无极桩就是这种表达:

端正站立,两脚跟靠成90度(即脚尖斜前方);两手自然下垂身侧。

如图1.

图1:无极桩

孙禄堂认为这样是顺行天地自然之道。

二、形意虚无含一气学——含一气桩功

如果说,无极是虚无,那么虚无之动,就是“含一气”。

孙禄堂说:“虚无生一气者,……便是活的,其中有一点生机藏焉。”

并讲:“将动未动之时,内心空空洞洞,一气浑然。”

含一气桩就是如此表达:

无极桩变化而来:右脚保持右前45度,左足前挪,左脚跟靠右脚内侧,呈45度;

两手下垂;身体转右45度,顺右脚方向。

舌抵上腭,谷道上提。

如图2。

图2:含一气桩

三、形意太极学——太极桩

孙禄堂将太极之人形和意的结合,应用为形意太极学。

说“心在内而理周乎物,物在外,而理具于心,意者,心之所发也。是故,心意诚于中,而万物形于外,内外总是一气之流行也。”

太极桩应用:

如图3.

图3:太极桩

接含一气桩姿势,两肩松开下垂,两肘紧靠肋,两手相叠抱心,左手下右手上;

左手食指前伸平直,右手中指前伸平直,盖左手食指上;

头上顶,脖子直,腰下榻,腿慢慢曲下;足跟外扭劲。

身体中立不偏,不可前后左右歪。

其实,相当于,“含一气桩”曲膝抱手。

四、形意两仪三体学——三体桩

两仪是说阴阳,动静起落伸缩往来之理。“伸之而为阳,缩之而为阴也。”

应用到两仪桩表达:

两脚一前一后,左腿前进一步;

两手相抱,头往上顶,左手前推,右手后拉,两手如同撕绵;左足与左手齐起齐落,后足仍不动。

左手直出,高不过口,伸到极处为度,胳膊似直似曲,手腕至肘要平;右手拉到心口为止,大指根里陷坑,紧靠心口。左右手五指张开,虎口皆半圆形。

两眼看左手大指食指梢。

如图4.

图4:三体桩

三体和两仪姿势同。

三体,是说天地人三才。应用到桩功,是说,头、手、足三体。

头手足三体又各可分为三节:

腰为根节、脊背为中节,头为梢节。

肩位根节,肘为中节,手为梢节。

胯为根节,膝为中节,足为梢节。

孙禄堂引丹书说:“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张。”

孙禄堂认为万法出三体式,是形意拳总机关。

对于我们养生而言,相当于将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应用到桩功上:一个立正静态姿势到动态三体式桩功的演变。

这四个站桩图,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连贯使用,连贯起来也是一套养生动作。非常具有实用价值,而且还有美感。


卫昌国学

2023年3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形意拳桩功要领:无极桩、太极桩和两仪桩
怎样练习孙氏内家拳桩功
站桩,无极桩
孙存周谈孙式拳基本功
宋氏形意骨力奥秘初探
孙氏形意、太极、八卦三拳与天地人三盘——童旭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