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清亡了,满语也消亡了,汉语中的一些满语词汇,有哪些还在用?

一个时代的存在,总会承载一定特色的文化,绘画艺术、文学作品、汉字和语言,都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不同的封建王朝中,特色文化总能够代表一定阶段的时光印记。

比如清朝,这是一个相当特殊的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由满族人统治的中原王朝。

清朝时期,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身政治秩序,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推行满族语言。

满汉融合是时代趋势,却并不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他们想让满族彻底凌驾于汉族之上,让满族的文字和语言取代汉语和汉字,在社会上广泛流行开来。

时至今日,我们的汉语体系中也依旧保留着一些满语词汇,这些词汇究竟有哪些?它们如今又有着哪些不同的含义?

推行满语,手腕强硬

早在多尔衮进入山海关之前,大清王朝就已经建立,只是还没有入主中原。

吴三桂打开山海关,迎入多尔衮率领的清朝大军,这件事为清朝统一中原地带奠定了基础。

不管是李自成的军队,还是明朝剩余的残兵败将,都不可能是兵强马壮的清军对手,所以顺治帝顺势而为,迁都北京,这才终于确定了清朝的封建大一统王朝地位。

中原地区广大的汉族百姓,与从关外迁徙而来的满族贵族之间,必然会产生极大的矛盾,双方的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习惯不同,语言也不相通,自然无法互通有无。

顺治帝虽然不像他的儿子一样有着雄才伟略,但作为一名君王,他还是希望能够尽最大可能巩固自身统治。

对他来说,社会中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就来源于遍布全国各地的汉族百姓。

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顺治帝笃定,若是不能对汉族百姓实现思想控制,那他们必定会产生谋反之心。

如何掌控异族的思想?同化对方的语言文字,潜移默化地灌输属于自己的文化习俗,这是最直接也最长远的手段。

于是顺治帝下令,大清政府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满语和满族文字,所有汉人必须接受培训和教育,学习满族语言文字,生活习惯也必须向满族人靠拢。

这一行为在两百多年以后,也被日本用了起来。

日本当年在中国东北时,大力推行日本的语言文字,强制要求所有未成年人学习日语,学校的课堂上,日本文化是最重要的一门课程。所有不合格者,将会受到严酷的对待。

在潜移默化的社会氛围影响下,不少东北人学会了秩序,有人甚至被彻底操控了精神,沦为失去家国意识的亡国奴。

由此可见,文化对人的影响有多么巨大。

顺治帝强势下令,要求汉族老百姓学习满族文化,但这一举措却并未得到明显的效果。

短短半年的时间里,有上百名汉族官员因为误用语言体系而遭到惩处,有人甚至被处以秋后问斩之刑。

统治阶层妄想杀鸡儆猴,但强势的手段却激起了民众的逆反之心。

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改变已经根深蒂固的语言体系,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错过语言发展的黄金期以后,一个人的口语和学习模式已经基本定型。再去学习新的语言,无异于为难众人。

顺治帝的儿子康熙皇帝意识到,强行改变汉族人的语言体系,并不是一个明智的政策,在满汉融合的趋势下,吸收汉族的文化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康熙皇帝本就是一位学习能力极强的皇帝,他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汉族语言的频率越来越高,他的父亲所推行的满语改革,自然也就无疾而终。

随着时代的发展,满族和汉族之间的民族融合程度越来越深,两个民族的民众交往日益频繁,沟通也日益增多,文化交流和融合也就成为了必然趋势。

想要让满语取代汉语,想要让满族凌驾于汉族之上,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汉族的人口基数太大,汉语的流通范围太广,满族文化没有办法取而代之。

他们真正能做的,只能是推动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在汉语体系中融入满语词汇。

所以在清朝中后期,满清贵族使用的语言,与之前任何一个王朝都不同。

满清民族文化融合的状态,让他们的语言更丰富,也更多样化,汉族语言当中的满族词汇,自然也并不少见。

当时清政府已经日趋衰落,西方列强也已对中国虎视眈眈,他们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也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辛亥革命掀起的浪潮之下,清政府被顺利推翻,中国最后一个王朝彻底覆灭,统治中国近两千年的封建制度,也将不复存在。

满清王朝消失,并不代表满清文化就此消失,已经融入到汉族语言体系当中的满族语言,早已经成为了普通民众的通用语言。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够从日常用语中找到满语的痕迹,汉语中保留的满族词汇,有很大一部分沿用至今。

比如说“香饽饽”,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满语词汇。

在女真族文化中,饽饽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食物。香饽饽,通常是美食的代称。

后来大清王朝建立,香饽饽成为了宫中糕点甜品的专属词汇,这一词汇传到民间,也逐渐成为了备受人们追捧的食物代名词。

而现在,香饽饽的意味又发生了转变。

它既可以形容食物,也可以形容事物或者人本身,香饽饽,指的是主人公因为能力出众或才华突出,受到各方争抢。

影视圈那些著名的影帝影后,他们就是导演和制片人眼中的“香饽饽”。

从这一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某些满语词汇已经产生了意义上的转变。

满语痕迹,随处可见

萨琪玛,这一专有名词,在如今指代一种特殊的糕点,萨琪玛口感松软,味道香甜,具有极强的饱腹感,能够在关键时刻给人们提供食物力量。

鲜为人知的是,萨琪玛最开始也是满语,写作“萨其马”,这一糕点名词也是由满语演变而来的。

在满族的文化体系中,萨其马指的是一种野果子,当这种野果子沾上糖浆以后,便能够呈现丰富的口感,因此成为了不少满族人用以果腹的零食。

虽然都是指零食,但是满族人口中的萨其玛,和现代人眼中的萨琪玛,并不是相同的东西。

再比如说“哈喇”,今天我们在使用这个词语时,常常用来形容忍不住流出的口水,组词多为“哈喇子”。

除此之外,有的地区还会用它来形容味道变化的食物油。

但是在满语中,“哈喇”的意思是刺鼻,它可以用来形容各种散发出刺鼻味道的事物,并不局限于油类或者其他食物。

当然也有一些词汇,它从满语变为汉语,基本意思并没有改变,这类词汇如今广泛流行于东北和北京地区,常常被土著人用作方言,使用频率极高。

比如说“旮沓”,东北人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俺们东北那旮沓”,意思是我们东北那个地方。在这句话当中,“旮沓”的意思就是地方。

而在满语文化里,“旮沓”同样指代地方。留守在东北地区大本营的满清人,对这些词汇更为熟悉。

相比之下,进入中原地区后,大部分贵族使用传统满语的频率已经有所下降,因此在如今的北京,满语出现的概率也不比东北地区更高。

再比如说“嬷嬷”,这应该是现代人最为熟悉的满族词汇了。

在众多以清朝为背景的影视剧中,观众经常可以看到“嬷嬷”的身影,也能听到主角口中称呼的“嬷嬷”。

《还珠格格》里,陪在皇后身边的那位容嬷嬷,是不少九零后的童年阴影。

她所代表的就是最典型的嬷嬷形象,在贵族身边侍候了一辈子,具有一定的身份和威望,和主子之间有着亲密的关系。

还有一些嬷嬷,是我们在《甄嬛传》当中看到的嬷嬷,这一部分老嬷嬷,更像是年轻小主的养母。

她们陪伴着自家姑娘,从闺阁女子走向皇宫,再在深宫当中继续成长,嬷嬷的年纪越来越大,自然也就成为了宫中的老人。

过去满语体系中的“嬷嬷”,是一种中性的称呼词。但是现在随着影视剧的影响,“嬷嬷”已经逐渐变成了一种带有贬义的对中老年妇女的称呼。

与“嬷嬷”相同的,还有许多满语称呼。

“格格”“阿哥”“贝勒爷”“阿玛额娘”……这些称呼,都是女真族传下来的称呼。某些满族人,今天仍旧在使用这类满族传统称呼。

“胳肢窝”,这是我们身体的腋下部位,这个词同样来自满语,且从古至今意思没有发生改变。

“磨蹭”“咋呼”“克扣”“呵斥”“邋遢”“敞亮”……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原来我们的常用词汇中,有这么多词语都来自满族文化。

民族融合,历史潮流

大清王朝刚刚建立之初,统治阶级迫切地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推行满语,手腕十分强硬。

可相比于汉语而言,满语形成体系的时间并不长久,词汇量也并不大,语言固定的使用场景,更是极其缺乏。

天生的缺陷,注定满语无法在全国范围内流通开来。

在民族融合的历史潮流之中,汉族文化反而因为极其强大的包容性,不断吸纳和接纳满族文化,使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特征。

有容乃大,古人诚不欺我!

因此即使是大力推行满语的康熙皇帝,他在执政过程中,使用汉语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有时候对语言的使用是潜意识的结果,在他自己还未意识到时,汉语已经成为了他的第一语言。

在清朝这一特殊的政治背景之下,民族文化交融已成为不可逆的时代趋势,也构成了属于时代的一道风景线。

结语

满语和满族人一样,在新时代里随处可见。

它本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也体现了大清王朝的时代特征。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满语词汇以特有的形式融入到汉语体系,深入老百姓的生活,让古老的语言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满语逐渐消失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除了剃发易服,清廷早期还在全国推行满语,怎奈却死活推行不下去
孝庄一生英明睿智,偏偏不懂汉语,那她是怎么和汉人交流的
满汉文字可以轻松的进行互译吗?不同文字的翻译
清朝统治近三百年,为何不大力推广满语?学者:不是不想!
大清亡了,满语也消亡了,汉语中保存的满语词汇,有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