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了解人体“气机”,养生也能事半功倍


气机概述


近来,一些弟子先后有过同类问题,就是不知何故,经络会自运行;会有身体某些部位的跳动;会先有身体的不舒适,而后感到身体某种奇特感受,然后不舒适的感觉消除;或者头皮发紧、轻微偏头疼、嗜睡等状态,大约持续一周自行消失。我回复是经络自运行,经络接收到对身体病灶信号做自调理,表现为“气机”,为了大家更好的理解,我对气机做一个概述。


了解气机,首先要认识气血,气血是气与血的合称,是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两种重要物质。气对人体有推动调控作用、温煦凉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及中介作用;血对人体有濡养作用及化神作用。


《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景岳全书·血证》又说:“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唯斯而已。


气与血都由人身之精所化,而相对言之,则气属阳,血属阴,具有互根互用的关系。气有推动、激发、固摄等作用,血有营养、滋润等作用。


故《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呴之,血主濡之。


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化生基础和载体,因而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说法。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血液在脉中循行于全身,所以又将脉称为“血府”。脉起着约束血液运行的作用,血液循脉运行周身,内至脏腑,外达肢节,周而复始。



如因某种原因,血液在脉中运行迟缓涩滞,停积不行则成瘀血。若因外伤等原因,血液不在脉中运行而逸出脉外,则形成出血,称为“离经之血”。离经之血若不能及时排出或消散,则变为瘀血。离经之血及瘀血均失去了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离经叛道”非常人能自调自愈。

中医理论

气机,生理学名词。泛指功能活动(或者机理),用以概括各脏器官的生理性或病理性活动。如气机失调,气机阻滞等。人体的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它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到,时刻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常与生机密切相关,没有气机则没有生机,平常人的气机是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消散至消亡)。


人体的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可以暂时理解为类似血管和血液在身体里的散布、运行)。它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到,时刻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的运动形式虽是多种多样,但在理论上可将它们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运动形式。


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都是气的升降出入场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止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不仅推动和激发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而且只有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中,才能得到具体的体现。例如,肺的呼吸功能,呼气是出,吸气为入;宣发是升,肃降是降。脾胃主消化,脾主升清,以升为健,胃主降浊,以降为和。


气的升和降、出和入,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从局部来看,并不是每一种生理活动,都必须具备升降出入,而是各有所侧重。如肝、脾主升,肺、胃主降等,从整个机体的生理活动来看,则升和降、出和入之间必须协调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因此,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又是协调平衡各种生理功能的一个重要环节。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调平衡,称作气机调畅,升降出入的平衡失调,即是气机失调的病理状态。气机失调有多种形式。


例如,由于某些原因,使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受到阻碍,称作气机不畅;在某些局部发生阻滞不通时,称作气滞;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时,称作气逆,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时,称作气陷;气不能内守而外逸时,称作气脱;气不能外达而结聚时,称作气结。(凡此种种,常人皆不能自行调理,需经外力按摩运化或药石运化)


机,就是运动的意思(机理)。气机即为气的运动。物体都可以运动,气当然也可以运动,气的运动即为气机。(这里的气是先天之炁,以及靠后天五谷转化之精华提供人体各种营养物质,这里所说的的精,并不能转化为气)注:本段所述带()为我补充,其余文字为网络文字。

以上是中医的认识,比较片面。这种气未必是经络之气(只有很少一部分在经络之中 ),而是弥漫性的气,类似于滩涂上的成片的水;而经络之气,是运行于经络中的集束之气,类似于河道之水。


只有经络之气,才是根本!散布之气犹如滋润肌肤犹如河水漫灌,经络之气才是输送漫灌之河水的干流和支流(丹田是源头)


经络之气,用久则衰,故而用后天之气补先天之气,人才能健康长寿!先天之气与生俱来,后天之气终生难求!打通经络,必先以意領气,疏通经络自由运行,而后建立下丹田练精化气,以后天之气补先天之炁之不足,方可河道充盈任意流动,供应全身血脉运行,滋养身体!


气的充盛则化生血液的功能增强,血液充足;气的虚亏则化生血液的功能减弱,易于导致血虚的病变。临床上治疗血虚的病变,常常以补气药配合补血药使用,取得较好疗效,即是源于气能生血的理论。补气常用药物有人参、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甘草等。



补血常用药物有当归、熟地、阿胶、桑椹、龙眼肉、何首乌、枸杞子等。然而,很多气血失衡患者虚不受补,除因辩证错误之外还有更深层面的原因,因此盲目的补其实是加速身体的伤害!


解决之道,就是非不得已不用药(是药三分毒,还是辩证施治正确的前提下)。我们打通经络,练精化气后,后天之气可根据身体需求自行调整,这才是黄帝内经之精髓,才是上医治未病之精髓。


然而,

多久运行一次经络比较好?

运行到什么程度好?


这就涉及到经络的用意不用力,初期我们的经络运行是主动运行,后期会出现经络自运行(即被动运行,譬如我们行拳中经络自运行;安静时自运行,睡眠中自运行,即经络的不用意不用力)这才是真正的气机,当我们的身体有任何需求(阴阳平衡)时,相关经络自运行,即使在睡梦中亦可,不是一条经络,而是不特定几条经络同时运行,这才是后天的气机运行,才是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根本



中医里先天之气的气机维持生命存在,后天之气的气机是维护并保养生命发展(个别人可以感受或者看到身体某些经络或者部位跳动游走)!大家现在所处的气机大多就是这个层面的气机!

武学气机

武学气机,不同于以上两种。武学气机是在多年习练中发现并掌握的丹田内转,产生内力传导(沿着相关经络波动形式),表外在外,是可见肌肉肌腱间气息鼓荡游动,表现在内,整力犹如波涛或者迅猛或缓顿或脆弹,力大无比,穿透力强,是技击高手毕生追求的境界。


但是这种武学气机是对能量的一种消耗,反震力极大,对自身是经年累月叠加的伤害,非不得已不可擅用,于养生有害无利!

综上所述;至少有三种形式的气机:

第一,生理学(中医)气机,来源于先天之炁,受之父母(包括受孕时外界因素)。人皆有之,维持生命存在,多属于学术术语。

第二经络气机,在中医理论上深度开发的后天之炁,受之功法(或者功能开发)。常人不可得,维护并保养生命发展,强盛!

第三武学气机,不属于养生范畴,不做展开。


希望本文对各位拳友有所帮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4时辰经络养生法
“人活一口气!”癌症患者如何养气血,打通经络?
经络不通的常见症状
在现代,还能打通任督二脉吗?
三通:经络通、气血通、脏腑通 -
血瘀体质养生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