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与电话保险有关的这两个坑,你踩过吗?


28

11-2018

侥幸

早上好!新的一天又要开始了!在生活中,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或多或少的侥幸心理。的确,有时候我们也许会得到一些侥幸的结果,但侥幸与幸运一般,只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如果长期有一种侥幸心理,那最终可能得到更多的则是不幸的结果......



本期主题

晓保妈妈

昨天有个朋友接到了电话销售保险,这种方式可靠吗?

恩,电话销售保险也是一种正规的保险销售渠道,业务员如果按照正规流程销售是没问题的,就怕遇到一些销售误导。

晓保爸爸

晓保妈妈

通常都有哪些误导呢?你给讲讲吧!

与电话保险有关的这两个坑,你踩过吗?

 

如今,消费者对于保险的意识在不断提升,再加上大家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也比较快,这样就给电话销售保险创造了一定的空间。其实,电话销售保险渠道也是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的重要渠道之一,本身不存在问题。但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违规操作的销售人员,利用这个渠道进行误导宣传。今天,晓保就为大家聊聊有关电话保险的“坑”。


需谨慎预防的“坑”之误导宣传

在一些人身保险的电话销售业务中,有的业务员可能会违规操作,给消费者造成潜在损失,这方面的“坑”主要体现在误导宣传方面。晓保要提醒大家,当你接通电话销售保险时,遇到以下几种情况,就要提高警惕了:

1. 夸大保险责任,比如宣称保险产品“没有任何免赔,没有任何门槛,花多少,公司给咱们报多少”。

2. 对与保险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作虚假宣传,如宣称“监管机构已统一发文,今后保险费率要上调”。

3. 对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如隐瞒犹豫期起算时间、期间及投保人犹豫期内享有的权利,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提前解除人身保险合同可能产生的损失,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保单利益的不确定性等。


4.违规销售万能保险产品.据相关保险监管规定,保险公司开展电话销售的产品限于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可以销售分红型人身保险产品,但不能销售万能保险产品。


见招拆招,我们应该这样做:

了解完电话销售保险可能存在的一些误导手段,接下来晓保就来告诉大家如何见招拆招,保护好自己的利益。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做到以下几点,基本就可以了。

首先,了解保险产品的性质,根据保险监管规定,人身保险电销渠道限于销售普通型和分红型人身保险产品。因此,如果遇到有人向你介绍这两者之外的产品类型,就可以判断出对方是误导行为了。

其次,了解保险产品的关键信息,如保险产品名称、保险责任、责任免除、保险金额、保险期间、缴费期间、退保损失等,做到心中有数,以防被误导。

第三,拿到合同及时阅读细节。消费者要及时阅读合同条款,发现误买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险产品的,可在犹豫期内无条件解除保险合同。


最后,我们要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如遇电话销售人员误导宣传的,可向监管机构投诉。


需谨慎预防的“坑”之免费赠保险

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是否接到过保险公司免费赠送保险的电话,邀请消费者参加赠送免费保险的活动呢?那么,这样的电话赠送免费保险到底要不要?我们不妨看完以下几点再做决定。

首先,确定来电身份。这点就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核实来电号码是否真的是正规保险公司的电话,在核实之前,一定不要在电话中急于提供个人银行卡号,谨防不法分子借赠送保险之名进行欺骗性活动而造成经济损失。

其次,即便是免费赠送的产品,也一定要认真了解保险产品的细则条款,尤其是保险保障期限和如何申请理赔以及理赔所需资料。投保后要牢记保单号码,便于理赔。

 第三,拒绝接受不符合规定免费赠送的保险产品。相关条款已经规定:人身保险公司赠送的人身保险产品仅限于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且保险期间不能超过1年。此外,对每人每次赠送保险的纯风险保费不能超过100元。所以,凡是赠保电话中描述的保险超过这一范畴,消费者就需引起注意,别多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15教育宣传周|防范保险销售误导
315扒一扒:保险业销售误导,这6个坑你一定踩过!
今日头条
买840万银行理财变保险,被坑了怎么办?
先别种草了!这些买保险的坑,你知道吗?
【理财课堂】理财变保单 活到120岁才能领取保险金太荒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