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进入高校,要不要参加学生组织?



前言

随着各高校的军训结束,应有尽有的团委、学生会以及眼花缭乱的社团迎来了人喊马嘶的招新高潮。到底要不要进入这些学生机构,进入后又该如何让自己的学生工作更加有意义?


笔者现在是一名在读博士研究生,回首从大一进入校学生会,大二做外联部部长,大三做学生会副主席。谨在此分享对学生组织活动的认识和教训。

各大高校的学生机构主要由三个主体构成,其一是学生会,主要作为各大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如迎新晚会、歌唱比赛、辩论赛、毕业晚会等;其二是团委,更多的是跟学校、学院对接,协助“官方”开展活动,如贯彻“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系列活动,实际上部分学校团委跟学生会活动存在一定重合,其三是社团联合会及其下管理的各大社团,社联主要是各社团的管理者,也联合各个社团举办活动。三者的共同点实际上集中到了一点——办活动。

     由此可知,参加学生组织活动主要就是学习如何办活动,当然你也可以在办活动的过程中收益一些附属品,比如人际交往技巧(沟通协调、人情来往、酒桌礼节等)、某些领域的专业技巧(摄影、编辑、美术设计等)等等。看似在学生会能够受益良多啊!实则这些技巧很多都需要等到大二以后才能接触到学习锻炼的机会。

大部分新生对大学生活充满憧憬和迷茫,大一进去作为干事,许多工作只能听从部长的指导,实际上这些前辈也只在高校多“混了”一年,他们或多或少也“照葫芦画瓢”地把部门工作传递下去,坦白地说,作为干事,第一年学习到的东西都是一种“经验”,而这种“经验”很容易受到前辈的能力甚至是态度的影响,难以系统性地学习到预期的能力。




另外,大一的课业实际上也并不轻松,刚进校要适应学习方式的转变,而作为干事自然也是要被安排干事情的。学生组织面试往往会被问到一个问题“上课和工作相冲突了,你会怎么办?”无论如何直接回答这个悖论均存在尴尬,回答上课优先的,会被认为对学生工作没有热情没有责任性,回答工作优先的,亦会被认为分不清主次轻重。比较能够得到前辈们认可的回答是,“我会协调好两者”,只可惜对这种回答的偏好也往往成为了部长们传递下来的一种经验,究竟如何协调,他们自己能协调好的似乎并不在多数。

也许有人会辩称,认为在学生组织中起码还有友谊留存,为将来积累了更多人脉。这里笔者又不得不泼冷水,因为人际是需要维护的,维护是要耗费长时间精力的,笔者本科毕业5年了,作为学生会主席,时常保持联系的也就不超过十个人,大家毕业了难免面临各奔西东,见面机会少了,领域不同了,共同语言匮乏了。你需要做的只是独善其身,在校期间,无论参加学生组织与否,给周围的人留下有潜力的印象,并且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在这帮人里边处于中上甚至拔尖的水平,自然你的人脉就保留了下来,人们都愿意跟比自己更好的人做朋友不是么,都有着“也许未来这个人能帮扶我一把”的“小心思”,而你要做的就是这个人。

作为一个理性人,我们应该稍微功利地看待加入学生组织这件事情,因为就算你有为广大学生服务的情怀,但是这个情怀最多也只能持续三年。笔者绝非反对加入学生组织,只是建议更加有目的性地加入学生组织。在加入前需要思考自己究竟需要在学生组织的活动中收获什么,同时也需要明白几个前提:

首先,积累工作经验,做事能力,可以通过大三大四课业较少的时候针对自己的专业或者寻找符合自己职业规划的实习工作,直接融入真正的社会进行锻炼,这是经济高效的选择。

其次,促进自己的专业能力,如法学的学生要锻炼如何说话发言确有必要,但是作为大一大二的学生,课业还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调剂的专业,调剂的专业起码是一项在未来可能成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技能的基础,放弃系统学习一项技能的机会而投入学生工作未免舍本逐末。

最后,获得成就感,正如前文提到的,无论是成就感还是情怀,毕业后无论是继续升学还是工作都是难以维系下去的,一切自然重新开始。做好这些心理准备,我们来看看进入学生组织究竟能收获什么,应该收获什么。

1

大一:干事

很多人觉得按部就班做事没什么难度,实际上会听部长的工作安排和会把部长的工作安排做好是两码事情。我遇到过一些硕士生师弟师妹,号称曾经是国内某名校的学生会主要干部,可是实际安排工作的时候,却发现沟通非常困难,毫不过分地说,哪怕做了一遍示范依然给不出好的成果。原因在哪里?态度问题!这是很多刚毕业初入职场的学生普遍遇到的瓶颈,也许你的上司表达能力有限,也许你的上司本身工作能力欠缺,但是工作做不好背锅的是谁?一项任务安排下来,你要怎么执行?磨练心性耐心去做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会如何去做好一件事情的方法,这个寻找方法的过程就是作为干事的最大收获——一种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工作态度。 

2

大二:部长

无论是谁,未来的工作都不是单打独斗的,迟早都需要带领一支工作团队,如何协调好凝聚好一支团队自然可以在做部长的时候进行学习,想想自己带着一帮不要求回报死忠于自己的干事也是一件很过瘾的事情。当然也别光顾着过瘾,察言观色、人情世故是必修课。拿举办一场辩论赛为例,主席团安排下来工作了,主办部门是学习部,作为部长你如何去跟其他各部门协调?同样平起平坐的部长们凭什么听你使唤?比如外联部辛辛苦苦为这次活动拉来了赞助经费,作为学习部长的你是否应该有所表示?你或许会说,都是服务学生,拉赞助本来就是他们的本分工作,说句谢谢辛苦了就可以了。可是为什么要浪费这次可以锻炼人情来往的机会?活动结束后将协办活动的工作作为一项“人情债”拉着对面的部长带着干事们联谊、聚餐,既是对活动圆满成功的庆祝,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这看似吃亏实则学习如何人情往来。不是说要积累人脉吗?将人情世故驾轻就熟,自然在当下甚至以后的人事交往中更容易积累到好的人脉关系。

3

大三:主席团

经过两年的锻炼,假设掌握了正确的工作态度还有经营人事的能力(大部分人仍须学习)还有什么需要掌握的吗?有,合理规划自己。有些人会纳闷这项技能不是应该在大一就应该明确了吗?是的,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到了大三,大学生活过半,面临考研或者工作的压力,仍留在学生会工作的人需要更明确自己坚持在学生会做领导工作的意义,而这种意义绝非为了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和情怀。对于将来想继续深造的科研型学生,就不再建议留在学生组织了,原因不赘。主席团成员需要学会如何去做一项方案、企划,学会超前的思维能力和全局把控的能力。实际上这些能力在大二的部长工作中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仍然留在学生会做这些工作远没有直接去实习来得更深刻。所以笔者并不认为所有人都适合留在主席团。

当下是一个需要我们学会“玩”的时代,如何做一项方案、企划,如何实施它们来做好企业活动进行宣传,这无论是传统的公关公司、广告公司以及各种快销品行业还是当下各种形式的企业,都是极为重要的能力,因此对于有此就业意向的同学是可以考虑这条路径的,当然你也会在未来工作中发现,光会组织活动也是不够的,还需要掌握文字、编辑、摄影、美工等关联技能。

最后要说的是,参与学生组织工作是一项负担,还是能够为校园生活增姿添彩,抑或作为未来工作能力培养的试错园地因人而异,我们唯一需要明确的是了解自己的需求,再做出选择。

- the end -

文稿|日天

排版|Lillia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同志们,第十四届戏文系学生会招新完成啦!
学生组织指导老师与主席团的理念发生冲突,该如何处理?(5000字干货)
学生会管理方案
优秀个人工作计划
大学里加入学生会有什么作用?
我为什么要加入学生组织?这可能是最中肯的回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