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一知识点总结:集合与函数

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含义: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整体。  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简称为集。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集合确定,则一元素是否属于这个集合是确定的:属于或不属于。  

(2)元素的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的,不可重复的。  

(3)元素的无序性:集合中元素的位置是可以改变的,并且改变位置不影响集合  

3、集合的表示:{…}  

(1)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a、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a,b,c……}  

b、描述法:

①区间法:将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xR|x-3>2},{x|x-3>2}

②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③Venn图:画出一条封闭的曲线,曲线里面表示集合。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5、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元素在集合里,则元素属于集合,即:aA  

(2)元素不在集合里,则元素不属于集合,即:a¢A  

注意: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6、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1)—子集  

定义: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  

二、函数的概念  

1、函数的定义: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  

(1)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  

(2)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  

2、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3、函数的表示方法:

(1)解析法:明确函数的定义域  

(2)图想像:确定函数图像是否连线,函数的图像可以是连续的曲线、直线、折线、离散的点等等。  

(3)列表法:选取的自变量要有代表性,可以反应定义域的特征。  

4、函数图象知识归纳  

(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函数y=f(x),(x∈A)中的x为横坐标,函数值y为纵坐标的点P(x,y)的集合C,叫做函数y=f(x),(x∈A)的图象.C上每一点的坐标(x,y)均满足函数关系y=f(x),反过来,以满足y=f(x)的每一组有序实数对x、y为坐标的点(x,y),均在C上.  

(2)画法:A、描点法:B、图象变换法:平移变换;伸缩变换;对称变换,即平移。  

(3)函数图像平移变换的特点:  

1)加左减右——————只对x  

2)上减下加——————只对y  

3)函数y=f(x)关于X轴对称得函数y=-f(x)  

4)函数y=f(x)关于Y轴对称得函数y=f(-x)  

5)函数y=f(x)关于原点对称得函数y=-f(-x)  

6)函数y=f(x)将x轴下面图像翻到x轴上面去,x轴上面图像不动得,函数y=|f(x)|  

7)函数y=f(x)先作x≥0的图像,然后作关于y轴对称的图像得函数f(|x|)  

三、函数的基本性质  

1、函数解析式子的求法:  

(1、函数的解析式是函数的一种表示方法,要求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时,一是要求出它们之间的对应法则,二是要求出函数的定义域.  

(2、求函数的解析式的主要方法有:1)代入法;2)待定系数法;3)换元法;4)拼凑法;

2.定义域:

概念: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定义域。  

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  

(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3)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  

(4)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5)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x的值组成的集合.  

(6)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  

(7)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3、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

①表达式相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

②定义域一致(两点必须同时具备).

4、区间的概念:

(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2)无穷区间  

(3)区间的数轴表示  

5、值域(先考虑其定义域) 

(1)观察法:直接观察函数的图像或函数的解析式来求函数的值域;  

(2)反表示法:针对分式的类型,把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化成X关于Y的函数关系式,由X的范围类似求Y的范围。  

(3)配方法:针对二次函数的类型,根据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来确定函数的值域,注意定义域的范围。  

(4)代换法(换元法):作变量代换,针对根式的题型,转化成二次函数的类型。  

6.分段函数  

(1)在定义域的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表达式的函数。  

(2)各部分的自变量的取值情况.  

(3)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交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  

(4)常用的分段函数有取整函数、符号函数、含绝对值的函数  

7.映射 :

概念: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记作“f(对应关系):A(原象)---B(象)”  

对于映射f:A→B来说,则应满足:

(1)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象,并且象是的;  

(2)集合A中不同的元素,在集合B中对应的象可以是同一个;  

(3)不要求集合B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A中都有原象。  

注意:映射是针对自然界中的所有事物而言的,而函数仅仅是针对数字来说的。所以函数是映射,而映射不一定的函数  

8、函数的单调性(局部性质)及最值  

(1、增减函数  

(1)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1,x2,当x1  

(2)如果对于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  

注意: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局部性质;函数的单调性还有单调不增,和单调不减两种  

(2、图象的特点 :如果函数y=f(x)在某个区间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上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在单调区间上增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是上升的,减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是下降的.  

(3、函数单调区间与单调性的判定方法

(A)定义法:任取x1,x2∈D,且x1 ,作差f(x1)-f(x2);变形(通常是因式分解和配方);定号(即判断差f(x1)-f(x2)的正负);下结论(指出函数f(x)在给定的区间D上的单调性).  

(B)图象法(从图象上看升降)  

(C)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复合函数:如果y=f(u)(u∈M),u=g(x)(x∈A),则y=f[g(x)]=F(x)(x∈A)称为f、g的复合函数。  

复合函数f[g(x)]的单调性与构成它的函数u=g(x),y=f(u)的单调性密切相关,其规律:“同增异减”  

注意:函数的单调区间只能是其定义域的子区间,不能把单调性相同的区间和在一起写成其并集.  

9、函数的奇偶性(整体性质)  

(1、偶函数 :一般地,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做偶函数.  

(2、奇函数:一般地,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做奇函数.  

(3、具有奇偶性的函数的图象的特征 :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利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  

a、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其是否关于原点对称;若是不对称,则是非奇非偶的函数;若对称,则进行下面判断;  

b、确定f(-x)与f(x)的关系;  

c、作出相应结论:若f(-x)=f(x)或f(-x)-f(x)=0,则f(x)是偶函数;  

若f(-x)=-f(x)或f(-x) f(x)=0,则f(x)是奇函数.  

(4)利用奇偶函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复合函数的奇偶性  

a、在公共定义域内,偶函数的加减乘除仍为偶函数;奇函数的加减仍为奇函数;奇数个奇函数的乘除认为奇函数;偶数个奇函数的乘除为偶函数;一奇一偶的乘积是奇函数;  

b、复合函数的奇偶性:一个为偶就为偶,两个为奇才为奇。 

注意:函数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

首先看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若不对称则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若对称,  

(1)再根据定义判定;  

(2)由f(-x)±f(x)=0或f(x)/f(-x)=±1来判定;  

(3)利用定理,或借助函数的图象判定.  

10、函数最值及性质的应用  

(1、函数的最值  

a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配方法)求函数的(小)值  

b利用图象求函数的(小)值  

c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判断函数的(小)值: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单调递增,在区间[b,c]上单调递减则函数y=f(x)在x=b处有值f(b);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单调递减,在区间[b,c]上单调递增则函数y=f(x)在x=b处有最小值f(b);  

(2、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  

奇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有相同的单调性;  

偶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有相反的单调性。  

(3、判断含糊单调性时也可以用作商法,过程与作差法类似,区别在于作差法是与0作比较,作商法是与1作比较。  

(4)绝对值函数求最值,先分段,再通过各段的单调性,或图像求最值。  

(5)在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时候,若已知是奇函数可以直接用f(0)=0,但是f(0)=0并不一定可以判断函数为奇函数。(高一阶段可以利用奇函数f(0)=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课标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 学习指导 - 中学生学习库 高一语文 高一英语 高一数学 ...
【文数】高中文科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集合与函数
集合与函数辅导讲义
高考数学考点归纳(精品版)
必修1知识点
高中数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