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春语文.王君专栏】修炼青春语文,从坚定“青春信念”开始
修炼青春语文,从坚定“青春信念”开始

文/王君

今天,我想和大家主要交流这样一个话题:再小的个体,也应该有自己的品牌。

这是我们平时用得最多的APP——微信的广告词。

这句广告词,回答了很多朋友的提问:君姐,你为什么要提出“青春语文”呢?“青春语文”的“青春”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线老师和教研员,对语文的个性化追求和个性化提炼——青春语文,诗意语文,生命语文,本色语文、简约语文等等,一直以来,都有人不以为然。对此,我从来都选择温和地,付诸一笑。

是的,语文就是语文,但,语文,又从来不仅仅只是“语文”——因为,从来不会有抽象的语文。语文之所以成为语文,必须经过一线教师的演绎。而个性化的语文教师,经由个性化的追求,提出个性化的语文主张,是在承认语文共性的基础上,自觉地进行深度思考和深度探索的成果。

一个生命个体,越拥有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就越可能在语文之路上,一方面发现了语文共性,遵循了语文规律,另一方面,也在发现了自我的个性特质的过程中,同时发现了最适合自己来演绎的语文的个性化特质。

这是语文对生命个体的成全。也是生命个体,对语文的成全。

语文与生命个体,互相成全,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提出一种“语文追求”,本身就不容易。而要让这种“语文追求”有鲜明的语文主张,有深刻的理论阐释,有扎实的实践论证,更是艰辛。所以,根本不必担忧“某某语文”会太多太滥,甚至于遮蔽语文的天空,让老师们不知所措。语文的江湖,精耕深耕者并不多。大浪自会淘沙,时间自有评判。但每一个真正致力于建构“某某语文”的教师,绝对是有抱负有规划的教师。这个探索过程,是让更多的教师进行个性化的语文思考,不断反思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是出好老师,出名师的过程。这些有理想的教师,应给得到支持,应该获得更多的爱护和鼓励。

这段时间,芒果TV推出了一个很好看的女团成长综艺节目,叫《乘风破浪的姐姐》。阿朵的一句话,我超级喜欢。她说:

有一天,我终于明白了,不要去追求第一,我要唯一。

我懂这句宣言。

“我要唯一”,并不是要追求凌驾于一切人之上的权力,而是表达一种成长为自己的渴望和勇气。

事实上,每一个人生来都是独一无二的,但为什么,越长大,越失去了这独一无二呢?

作为语文人,作为教着语文的人,对此,我们,是不是应该有反思呢?我们是不是应该躬身示范呢?

“微信”的开启图片和广告都很迷人。

一个人,立于星空之下,那么渺小,甚至有些孤独,但,也那么清晰。

微信说: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我喜欢这句话。我相信,如果每一个人都活成了自己的品牌,那么,这个世界,肯定不是变得拥挤了,而是变得敞亮了。

这个世界的阴暗,不是来自于人性之美,而是滋生于人性之恶。让更多的人变得优秀,就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捷径。

所以,一个老师,开始有底气,有激情,有实力,有韧性,为自己量身打造一个“语文身份”的时刻,一定是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的觉知时刻,是教师走向成熟的标志性时刻。

我们希望每一位教师,都拥有这样的时刻。

但事实上,只有少部分教师,才会去追求这样的时刻,

因为,拥有这个时刻的教师,就选择了艰难:“行路难”,从此,成为你的必然。停杯投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啊!

走自己的路,说着解气,但真走起来,自己的路,往往都是孤独的路,筚路蓝缕的路。走在这条路上,必定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必定衣带渐宽人渐憔悴。

但能够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的人,一般来说,不彷徨,不空虚,不油腻,因为,他们目标明确,方向清晰。人生之苦中,找不到方向之苦,很多时候,比奋斗本身之苦还要苦上十倍百倍。

我提出“青春语文”的时候,还只是一毫无影响力的普通年轻教师而已。这样的对自己的教学的提炼和概括,完全来源于一种直觉——对自己个性特色的直觉,对自己教学风格的直觉,对理想中的语文教学境界或者说对理想中的语文教学生命状态的一种直觉。那段时间,我觉得自己的内心有一种东西在涌动,有一种激情在喷薄,于是在一次偶然的教学手记的写作中,青春语文这几个字就那么顺理成章地涌出来了。对我而言,它是在我自己的教学田野中自自然然生长出来的一棵树,开出来的一株花,既非呕心沥血,更无处心积虑 。

我喜欢青春这个词语。它和我的性格底色很吻合,而且简直就是我灵魂的特质。你怎么活,你就怎么教。你活得青春灿烂,你就教得青春灿烂。你活得老气横秋,你可能也就教得老气横秋。生命的状态就是你的课堂的状态。有白发苍苍的青年,也有年纪轻轻的老人。决定你青春不青春的,不是你的年龄。

语文教学更是这样。课堂的迟暮衰朽已经让长期身处一线的我们自己都忍无可忍了。追求青春的课堂也许是我们自我救赎的路径之一。

总之,我的青春语文,事实上向的,是面向灵魂的。它是我对自己的鞭策。后来写的文章多了,上的课多了,老师朋友们也渐渐认可了我和这四个字的联系。这也是年轻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就是汉语中的某一个词汇。我们在互相寻找。有的人比较幸运,早早就找到了。有的人晚点儿找到。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到。找到总比找不到好。这个词语,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定位。人生苦短,没有太多时间左顾右盼。完成自己的方式就是把这个词语放大,再放大,大到让这个词语跟你的身体灵魂完全契合融为一体。到这个时候,也许你就不必再问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等等诸多问题了。你要成为什么样的自己,你要教什么风格的语文,你很清楚。这清楚乃是生命中的大幸运,教育中的大幸运。

能够找到一个词语来为自己的生活重新命名,为自己的语文教育重新命名,这是需要思考力和行动力的。

有思考比不思考好。有提炼比不提炼好。有行动比没行动好,有探索比没探索好。

想起梁漱溟的那句话: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个人永远不会被发现。

每一个人都是绝无仅有的那一“个”,都应该有自己的名字,每一个人的语文也应该有自己的名字。哪怕这个名字默默无闻,但在自己的心中是应该明明白白的。

有了这个,你就会去充实这个,有又有,你的教学风格就形成了,你的生命的风格也就形成了。至于有多少人认可,我觉得这不重要。大浪淘沙,语文的历史自有公论。

我们不必追求青史留名。但不留名,我们也必须活得有名有姓。

有多少完整独立的个体,就有多少语文

我的朋友们,所以,所谓“青春语文”的“青春意识”,本质上,就是一种“成为我自己”的意识。

是的,不要去追求第一,我要唯一!

是的,再小的个体,也要有自己的品牌!

我的朋友,你真的是唯一的。

你有没有勇气,为自己打造一个品牌!

我们工作室已经开课了的老师,卢望军,孙秋备,司艳平,俞春霞,郑丹、吴凤云,张娟……他们,就正是在用实干,探索自己的特质,创造自己的品牌。这个过程,就是成为自己的过程!

您,是不是也应该行动起来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厚•教薄•整合——《王君<看云识天气>教学实录》点评
名师(特级教师)课堂实录集锦(王君篇)
[转载]《听王君讲经典名篇》刘祥老师序:青春语文的七彩图谱
【王君专栏】青春语文,是植根泥土的浪漫守望
转:感受王君的青春语文精神(庞荣飞)
关于王君《一路修行教作文》的答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