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有关农耕文化转型农场文化的思考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有关农耕文化转型农场文化的思考

■ 本刊记者  黄海霞

近日,在北京参加了一个有关农副产品的推广会。一种农作物藜麦,由晋西北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这样一家大企业,在试验基地里进行了一万亩的大面积种植,对其产品进行酿酒、榨油、食物制作等,衍生出各种副业来,这种扶贫项目也使得企业有了拓展,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可是回头看看,企业的种植用地,地从哪来?

现实中,城镇化建设使大批农村人涌向城市,把耕作的土地留了下来,而城市里的老板又回归农村,包地种植,但不同于以往的传统种植,他们采用的是农场式的机械化种植。农产品原本出自农村,最终它要打向市场,多由城市居民进行消费。这样,农村与城市之间,人与土地之间,就有许多牵扯,许多情结。而现有种植方式的改变,原来的农耕变为农场,这也必将是一种趋势。

农户与非农户,哪个吃香?

三十年前,也就是在上世纪80年代,人们找对象,有一个硬件——非农户,就如现在的“有房子吗”一样流行。因为在当时,非农户社会招工可以优先。农户就是地道的农民,社会招工与你无缘,这个身份,就决定了你与城里人有一道坎儿,有一个界线。若高考榜上无名,那你只能回到农村去种地。而非农户,就可以进城,有了这个条件,好似镀了金,人“洋气”了不少。

似乎也仅此而已。

但人们为了弄个非农户,求人情托关系,想方设法也要把自己从农户转成非农户,还有一段时期可以重金买卖,于是有好多人趋之若鹜。这样一来,有了“非农户”的身份招牌,在招工、找对象时就像当初是“学生牌”一样,条件杠硬。

那些没有机会成为非农户的人还可以留在农村,有地可种,他们眼望着转成非农户的同伴们,变成城里人后,离开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心生羡慕。事实上,非农户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吃香,它只是中国农村与城市建设历史进程中的一个角色变化,那些求人托关系把自己农皮脱掉的人,并没有享受到非农户带给自己的好处,只是他们离开了农村,带着一个非农户的户口涌进了城镇,过着没有土地可种的城里人生活,开始租房子,做买卖,等待社会招工,寻找因非农户的身份而在城里可以有的出路或机会。但招工能招几个?需要就业的人不只你我。

还没有等到自己变成非农户所能享受或得到的好处,没过多久,改革的脚步一再迈开时,非农户的优越劲儿马上被淹没在“万元户”的洪流中。“万元户”是当时的时代弄潮儿,他们中有的扔掉了“铁饭碗”,开始自主择业或下海经商,似乎经商者不再关注你的身份是农户还是非农户,而是有头脑和铁本事就行。

风云变幻三十年,没被看好的农户一直也没“吃香”过,而非农户的优越也只如昙花,如星辰,一现之后急速坠落。

楼市的潮涨潮落

随着城市建设的时代步伐,尤其是在2000年之后,旧城改造,城市扩建……城市的变化突飞猛进,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商业楼市跑马圈地,随着各地城市宣传的东风,什么宜居城市,文明城市,全域旅游城市等等城市名片一张张涌现,楼市开始高歌猛进,炒房团趁热打铁,炒得房子价格一浪高过一浪,人们的衣食住行中,住的硬件成了令人“头疼”的事情,它把人多年的积蓄一下子吸干。

例如在北京,2006年四环边上的房子均价在一平方米6000元,逐年上涨,如今均价格涨到五万元不止。工薪阶层,为了一座房子,得贷款、首付去为之奋斗,而有钱人,则把买房作为一项投资进行经营。一段时期,有钱没钱,人们把投资的热情全都集中在房子上,特别是北上广这样的大都市,做这样的选择,似乎是一个永远不会亏本的买卖。

房地产的脚步迈得太快,以致后来不少地方出现所谓的鬼楼、鬼城,房市泡沫高涨。

随着土地、户口的改革,从农村涌向城市的人群,他们需要住房,孩子需要入学。那么城市里建起的房子卖给谁呢?从宏观上看,也只能把农民从原来的土地上清理出来,让他们在城里买房,只有这样,才能有一批为城市超速扩张建起的楼房擦屁股的主力军。

一旦炒作起来,盖房子成了城市里有钱人最保险的投资,只要有地,就盖房,于是后起的新城越来越多,盖起的房子也越来越多,本来城里房屋的需求量只有100左右,却有1000幢楼房等人消化,房子卖给谁呢?难怪多地出现了空城与鬼楼。更有甚者,现在有城市的墓地比一些地区的房价还贵,有些人干脆从人间楼市里为阴间的亲人购买了阳间的墓地,即在楼房里安放故去亲人骨灰盒的大有人在。高企的“房价”,让活着的与死去的都不得安宁。

楼房,楼房,潮起潮落。有人多栖地,有人风餐露宿。城市让不少人放弃了在农村的根,也让相当一部分人鼓起了腰包。挣了钱就是好汉的人,成了腰缠万贯的老板,一直可以“弄潮”。

农民走向城市,老板回归农村

如今,我们的现状是,当农村人离家后,户口迁入了城市,而宅基地再无法继承,虽说孩子的爷爷、太爷、老祖宗祖辈生活的村子,从迁走入市的孩子这一代人开始,他将永远不再属于这里。回到老家,不说爹是谁、爷爷是谁,谁都不认识谁,尽管他的根在这里。

根从此断了,因为他开始属于城市。但他在城市里,却不熟悉他的左邻右舍,有些人,在城里住了一辈子,都不知左邻右舍姓甚名谁。从此,孩子们没有村里二大爷、三大娘的亲情,没有了东家跑西家蹿的近邻,没有了你家窝头我家莜面的饭香情浓。城市里的水泥包裹,防盗门的人心隔离,让城市冬日没有了冬的坚定,夏日没有夏的喘息,在喧闹与狂燥的灯红酒绿里,多少游子的灵魂彷徨在异地。

曾经人们都想走出去,见见世面,开阔眼界,而现在,多少漂出去的人想回来呀,歇歇心,养养情。因为,所有出去的人,没了根,也丢了魂,他们都盼望着自己奔波的脚步能停下来,等等自己后来才醒来的灵魂。

有那么一批成功者,他们赶在时代前头,一度握着城市里的热门货,让自己飞黄腾达,特别是后来的地产商们,在城市里楼市不热的时候,他们一个转身,便看到了农村,那些年轻力壮的人都带着孩子妻子进城,田间地头只有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地需要有人耕种,便闲了下来。

垄断,商机,他们比留守的人更有眼光,看得也更长远,他们有实力与政策并肩齐驱。

中国城镇化,农村农场化,我国延续几年的农耕文化即将终结,而一个新的农场化作业时代已经到来,种地权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中国,一个农业大国,大多数人不再靠种地吃饭了,而种地作为一种稀缺的能力在慢慢消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城市人羡慕农村的时候就要到了!
努力,2018!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三十年河东与河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