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不是不想回国,只是... | 来自留学生的真实故事集




1


你还记得你来海外留学的第一天吗?那一天,一切都崭新,也无比陌生。


也许现在,你已经在这个城市生活了好几年。才忽地发现很多事都变了,你也变了。现在的你,是否正为留在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城市而努力着?又或为未来的职业规划所迷茫着?为自己的远大抱负是否能实现担心着?还是想着回国,回到自己的舒适区?...


过去3年,DBC发布了超过200篇学员志及导师志,篇中200位主角虽然都有着截然不同的学业背景、优劣势,求职方式,但是结局却都是一样,十分美好,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过上了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其中很多学员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仿佛是约定好似的,都爱在开头时感叹:“我从没想过自己能拿这么好的Offer。”


而主页君想说的是,其实无论你是否来自顶尖院校,是否有拿得出手的实习经历,是否有接近满分GPA,是否有认识到一些行业大牛...都要相信且坚定一点: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更没有人是一无是处;只要选择了“对”的努力方式和人生道路,就会豁然开朗,忽地发现从没有什么“我不行”,那些所谓的“不行”,只不过是“我以为”。


下面是三个曾以为自己“不行”的留学生的故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鼓励和思考



2


2年730天, 有无数个瞬间

我以为自己会和金融渐行渐远


好像我找工作的经历和其他人相比,显得格外不顺利,曾参加过很多Career Fair,也曾在所有求职网站海投,但是都没有用。


唯一一次进了Onsite的公司是Axioma,这家公司在纽约应该还挺有名的可惜我当初并不了解。这是我第一次Onsite,所有金融问题全对加上Coding,明显好过组里所有人的情况下还说没有拿到Offer,我于是发邮件询问,结果被告知没有写Thank-you Letter所以他们觉得我不敢兴趣,我大受打击,所以在之后面试的过程中我都会刻意体现自己对职位非常感兴趣。


后来因为实在找不到工作所以毕业后决定去英国做一个Asset Management的Intern,虽然没有学到特别多的东西,但好歹简历上终于有了一个和金融相关的实习。


几个月后通过挂靠我成功回到美国,但是在加州找金融还是很难,所以我决定继续找实习,通过英国的实习我拿到了几个不错的面试,其中我最喜欢的是American century investment,但因为没有Master面试中还是很没有竞争力,我甚至和面试官说我不要工资,结果还是失败了。


就在我觉得我不可能再找到工作的时候,我的朋友向他公司老板Refer了我,最后成功面试进了我的第一家科技公司做技术,因为是Refer的原因吧感觉面试简单多了。这对我来说是件好事也是件坏事,因为进了科技行业意味着做金融变得更难了。



果然在我开始工作的时候便有很多猎头Reach Out但全是科技公司,自己投的金融也石沉大海,其中Black Rock给了我一个技术岗的面试,我知道自己的能力远不能胜任那个岗位但是还是去了,结果果然失败了。那是我一直抱怨为什么我投了一个entry level的金融岗位拿不到面试,却要给我一个明显不够资格的技术岗位的面试,现在想想其实公司也是按自己的需求来找人,而不是帮求职者实现梦想。就这样我一边工作一边找了一年多,没什么效果我就开始把目标改成找金融公司的技术岗,可是加州的竞争很激烈我还是没有面试,所以我可是读Part-time Master,然后把Master加在简历里。有了master面试就多了起来,所以学历对resume screen来说真的很重要。


过了不久我就拿到了EY面试,最后也有了offer,但是我没有选择,因为我感觉我如果去的话就离金融越来越远了。之后因为有了Master所以之前不愿意面试我的一些公司也给了机会,并且也拿到offer,发现其实面试真的不难。


我验证了这个理论之后就把之前申请过的金融公司又申请了一遍,果然很幸运拿到了Moody’s 的面试,并且在离开加州的前一天参加了Onsite。面试完后第二天我就离开加州去了佛罗里达,就在几天后通知我Moody’s 的面试通过了,多么期待Moody’s 的工作啊。


虽然我离自己的目标还是很远,但是我感觉我的职业生涯终于上了正轨。



3

没抽中H1B那一刻,我以为我被梦想抛弃

要卷铺盖回国了


我大一到美国念会计,从进专业的那天起就想进四大。那时候学校的Career Service完全不给力,每次的Career Fair不超过10家公司招国际学生。虽然有Career Consultant,但是由于数量少,比较难约到。给出的建议也比较General,和自己在网上查找到的无二。


我虽然进了Honors Program,但是GPA并不高。这直接导致自己的简历没有办法进入第一轮筛选,四大校招对GPA的要求其实还挺高的。只是我自己当时听了好多建议,都说GPA没用处,加上我也不是特别勤奋的人,所以就侥幸着没有努力把每门课都上好。想说的是,在没有其他优势的情况下,好的GPA起码能给你带来面试的机会。


毕业之后,我依旧没有在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那时候同专业的有好几百人,大家都羡慕着毕业前就签下公司的那寥寥无几的几个同学。后来OPT期间我找到一间小的会计师事务所,开始工作。对于会计的同学,我觉得前几年还是在事务所工作会学的比较多。


工作了大半年,结果H1B 没抽中,不想就此放弃回国的我,去读了税务的研究生。好多会计的同学都转行去了stem专业,我当时特别忐忑,因为没抽中签的经历让我对公签的事总是心里很没有底。



研究生的学校Career Service要比本科的时候出色得多,而且大城市得机会真的比偏远地区多好多。刚到的时候也很感慨,如果知道大城市国际学生的就业率这么高,本科选择学校的时候肯定会很不一样。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我几乎每个税季都在实习。一个是有了一年的工作经验,实习很容易找,而且可以挑到不错的公司和岗位。再一个,我工作的节奏停下来,就很难再进入状态。所以一直在半工半读。


毕业后,我H1B终于抽中。不论公司提不提Sponsorship,都一定要和老板同事保持好关系。Sponsor的事其实可以慢慢谈,即使刚开始公司不愿意,也是有机会Negotiate的。


那时候虽然拿到了H1B,我依旧没有放弃四大。美国那年形势不大好,整个系只有两个同学进了普华和安永。我就把目光投向了加拿大。这真要感谢我的导师,没有她的话,我压根儿就不会想去其他的国家。


在毕业的那年,我把能投的岗位全部投了一遍。终于拿到了加拿大德勤Senior岗位的面试。说实话,我心里是有些害怕的,因为毕竟不是从entry level开始干,接触的客户和以前的规模上就没法儿比较。当然这也是我一直不想放弃四大的原因之一,他们的客户群太诱人了。


我这次准备得非常充分,从Behavioral到Technical可能问到得问题都和导师过了一遍。而且面试前列出了提纲。这样回答的时候思路非常清晰,1,2,3点也很有条理。我甚至准备了关于我要去得城市的特色,笑话,新闻等等。Small talk的时候很快就把和面试官之间的关系拉近了。


面完之后,本来是要去Onsite三面的,结果因为二面和两位经理聊得太开心,没有进行三面就直接给了Offer。之后我也非常诚意地写了感谢信,给所有面试流程里出现过和帮助过我的人。最后我决定放弃美国的公签,去加拿大的德勤开始自己一直想要的Career。


愿历千帆尽,归来仍少年。如果你有明确的目标,不要轻易放弃,中途不断地充实自己。厚积薄发,总会完成自己的最初的梦想。



4


曾因脸皮薄不敢向上司提Refer而错过四大Offer

我以为自己真的不行


我在纽约读本科,国内读了两年会计,两年前transfer来纽约继续读会计,今年终于拿到了德勤和安永两家的Offer。


我很喜欢会计,因此目标也一直很明确。当我的同学们拿着四大的offer找投行的工作,或转专业学数学,学金融工程为了做quant的时候,我从来没有动摇过,坚定地想进四大做审计。因此在求职的道路上也为了这个目标做规划,一步一步完成自己的目标。我的规划是,小公司的unpaid,到大公司的实习,再到四大。


我按照我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实现着,一开始我在一家很小的公司做unpaid实习。当来到美国满一年,可以申请paid实习之后,我用这个小公司的实习经历顺利地找到了第二份Tax internship。最初的理由很简单,Tax的Position很多,需求量大,相对容易找到实习。由于同事们都是四大出身,和Manager级别以上的同事们聊聊天很容易就会被Refer到四大做Tax,然而我当时脸皮薄根本不敢提Refer的事。有一次Director和我还有另一个实习生聊天时,就提了Refer的事,我还是不好意思说,另一个实习生就积极地Follow up了这件事,没多久就拿到了EY的Summer intern,苦笑。



去年面试四大的实习,我没有拿到Offer,但熟悉了面试流程,与面试官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偶尔会follow up并且约出来喝咖啡,聊一聊校招,了解他们的日常工作。


不过,我不爱参加Networking Event,也从来没有参加过,我不是很擅长在N对1的场合成为Superstar脱颖而出。但是我发现我很喜欢和Professionals进行一对一的聊天,而且这种方式能让我了解很多关于他们的日常,团队是如何工作的,就算不聊这些,交个朋友聊聊兴趣爱好也是很开心的。


说不定你交到的这些朋友刚好就认识你的面试官,面试时还能聊聊你们的共同好友。我在Superday前一天,通过一个学姐,认识了刚入职的Associate,大家一起吃饭,没聊什么面试的事情,但也是聊得很开心。第二天Superday, 我早早地到了公司楼下,刚好遇到这位Associate,和组里很多个Member一起吃饭,当时就和大家打了招呼。之后的面试中也提到了这一点,说明我是个爱交朋友并且易相处的人,相信是有加分的。


找工作期间压力大是难免的,和同学们交流,和前辈们请教,找校友或专业人士了解行情,都是不错的缓解方式,当然这是在你不抗拒与这些人交流并享受与人交流为前提的,不要勉强,找到自己的方法,be yourself。但无论以什么方式,我认为缓解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马上行动。



5


最后容主页君再唠叨两句,文章开头说起“来国外的第一天”,你是否在回忆里都有些沮丧的味道。出国留学意味着离家万里,离开熟悉的语言环境和一起生活了十几二十年的亲友家人。


有人经常对我们说,“你以为你出国了就了不起了?” 出国的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真的,出来有段年头的我也没有觉得出国有什么了不起的。只是那段独立适应国外、经历求职失败、从“不行”到“行”的过程,让主页君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是那样的,了不起啊!


如此说是因为,我们有着其他人不能体会的辛酸苦辣,也看过和经过太多气愤无奈,也被各种温暖包围。


近期主页君看到同学们收到很多喜讯的同时,也有很多失落的心声,所以酝酿了蛮久今天的文章,忐忑着什么样的形式才能真正地鼓励到大家,在此也十分感谢走心分享自己故事的三位同学,希望凭借这个文章,给本季秋招没有得到理想结果的小伙伴,更多的勇气去面对现在的困境。


通往成功的路有成百上千条,但总归有一条是属于你的,不是吗?


是的啊。


以上。


与君共勉。



今日话题


了不起的你

是否有什么能鼓励其他人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欢迎在下方留言

真的很想借用大家的经历去鼓励更多人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留学选什么商科专业才能手握万金
项目解析|【新加坡会计】NUS/NTU
热门美国研究生项目聚焦系列——商业分析专业(上篇)
加拿大会计硕士盘点
最一手的北美就业前景分析和各类坑总结 (商科篇)
站在顶端的投行人告诉你:学什么专业不重要,但不会一点特定技能,这行混不下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