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梁文道x刘海龙x严飞:无所事事,或许是每个人的最佳生活状态

7月25日晚,中信出版集团联合中国建投集团建投书局邀请传媒人梁文道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龙和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严飞,就韩炳哲的新书《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做了一场线下新书分享。下为对谈精华文字摘编。本文经授权转自 中信出版 公众号。


01
为什么要阅读韩炳哲?

严  飞


严飞:

目前已经上市的韩炳哲的书已经有15本了,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他真的是特别厉害,特别能写,我相信在座的各位读者朋友们对韩炳哲这三个字都会表示不陌生。
其实我们三位之前也都是在不同的场合里面去推荐过韩炳哲的作品,比如说我相信道长(梁文道别称,下文不再标注),是在播客《八分》里面有专门推荐过一本书叫做《倦怠社会》,刘海龙老师前一阵也推荐过一本书叫做《山寨》,我自己是推荐过《在群中》这本书。
当然韩炳哲的一些作品会出现一些争议,所以我们首先想来先抛砖引玉问一下两位老师对韩炳哲作品的一个整体印象
虽然我们今天讨论的是《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但我的一个最初步的印象就是,韩炳哲并没有无所事事,他每天都在专心地在做事,已经出到第十五本。
并且还有三本就在路上,马上就要到第18本、第21本。

我们三年出一本,韩炳哲一年出三本,所以其实并没有无所事事。

梁文道


梁文道:

我看韩炳哲写的东西,我会想,假如我年轻30岁,我一定会非常非常喜欢他。我想今天他在我们大陆的出版市场这么受欢迎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学生群体很能接受他。

这里面有几个理由。一个理由是因为他说的很多话,包括对倦怠,或者现在我们讲无所事事的讨论,都神奇地在某个角度切中了今天当下中国,尤其是年轻群体的一些的共同心理

我们很容易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它。比如说看到他讲绩效主义,然后前几年《倦怠社会》这本书出来之后,大家马上就会联想到我们的“996”,然后看到《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你马上就想到“躺平”。


那么第二个理由就是,他是哲学家,尤其还在德国教哲学,教的还是文化理论,但把他的书放在整个德国哲学界来说是非常容易读的。而且他在书里引用的文献往往都是一些不一定很好读的大部头,比如海德格尔,这很神奇

我觉得对于一个十来岁、二十岁的年轻人来讲,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进入某个思想流派或领域的入门阶梯。

所以我觉得,不把他当成一个一般意义下的学院的哲学家,而把他当成是一个具有学院背景的评论家来读的话,更有意义。

刘海龙

刘海龙:

我很同意道长刚才说的,这个书很短、非常好读。

另一方面,你也会发现,他的论述其实又很抽象。正是因为这种抽象,它具有了一种被不同语境跨文化解读的一种可能,每个人都觉得好像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所以我觉得这是他第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第二个,韩炳哲的写作其实是蛮碎片化的,书里每一章其实跟前一章没什么关系,它不是一个体系化的哲学写作,因为一般我们讲哲学的写作,你要从概念开始,然后从源流、思想史一点一点地论证。

但是韩炳哲有一种化繁为简的能力,他的作品每一章好像互不相干,然后这种片段式的东西又让你觉得好像能够击中你。

他的这一系列作品我觉得构成了一种像那种赋格式的东西。

比如韩炳哲会把《倦怠社会》中的某一章抽出来又写成一本书,然后新书里的内容又会反过来呼应《倦怠社会》里的某几个主题,比如说他者、绩效主体等等。

所以其实他的每一本书之间会形成一种共鸣。

我在看《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的时候,就把《倦怠社会》又拿出来,这两本书其实隔了几年了,但是放在一起看,你会发现原来《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里所有的主题在《倦怠社会》里都出现了。


第三,我觉得韩炳哲的这套书虽然是碎片化的,但是还是有一定的主线在里面。

我感觉他的作品有三条主线。

第一条主线就是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包括它的绩效的主体,包括全球化等等这些问题的这种讨论。

第二条主线就是他者的消失,或者他者之死。他其实不断地在回到这个主题。

第三个主线是技术,尤其是媒介技术,信息化、数字化、社交媒体,就这一点是让很多人共鸣的:每个人在社交媒体上看上去好像很自由,但是可能被更多的大数据监控,你看上去在交流,但是实际上根本没有人听你讲话。

那么当然,我还要提出我的一点疑惑。韩炳哲通常会把很多东西讲得很简单、绝对,我觉大家应该带着一点怀疑精神去看。

比如他在讲到技术的时候,我觉得有非常强烈的二元对立的人文主义色彩:所有的新技术都是不好的,我们要回到一个过去的传统方式。但是我们今天其实回不去,只有去适应它。

但总的来讲,我觉得韩炳哲的作品对我们来讲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提醒,让我们感受到有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其实不是那么理所当然。


02
“无所事事”

到底是什么意思?

严飞:

在《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中,韩炳哲认为沉思实际上代表的是一种无所事事的一种状态,这样的一种无所事事不是我们日常语境下的“什么都不做”

但在今天这样的一个高度加速向前进的功利主义或者是绩效主义的时代,任何事情都非常的匆忙,在一个非常追求单向度的经济生活,或者是追求社会成功的社会体系下面,无所事事就会变得非常的罕见。

不知道两位老师对韩炳哲提出来的这一个“无所事事”这样的一个术语,有些什么样的洞见。

梁文道:

说实话我并没有太明白他到底在讲什么。这是什么意思呢?

你知道念哲学的人有一句话很讨厌,因为他们凡事都会反问你一句——“你说这个是什么意思?

就是,他没有给出一个非常清晰的定义,然后也没有给出一个很明确的论证来说明这个定义的推演是什么,他的书写方式从来都不是论证型的。

他的书写方式更偏向于德国的现象学传统。毕竟,韩炳哲早年就是研究海德格尔的,我们能很明显看到尤其是后期海德格尔对他的影响。

海德格尔

我形容韩炳哲的书写方法叫“描述式”。就像画画,海德格尔可能一个角落要画上几百笔,但在韩炳哲这里可能两笔就画完了,所以,有时候我的思路会在阅读中跑掉,会感觉:他到底在讲什么呢?

但是我们依然能够依据他举的大量的例子用来说明,所谓“无所事事”或者什么都不做那个是什么。

我觉得他在书中说的犹太教以及天主教、新教都会提到的“安息”的概念,最能够掌握住它的核心意义。

我们知道韩炳哲其实很有趣,我们知道他是韩国人,韩国人读德国哲学并不奇怪,但是他比较奇特的地方是他后来信了天主教,这个背景很多时候我们是会容易忽略的。

韩炳哲

他是个信徒,所以你可以很隐约地看到他的宗教信仰跟他的对某些事物的把握和取向是相关的。

我们知道基督教跟犹太教关于安息日到底是礼拜五还是礼拜六、礼拜天都争议,但是无论如何可以确定的是一个星期总有这么一天,你什么都不能做。

但这和我们现在“周末”的意义完全不同,我们现在一说放假休息,背后隐含的假设是——休息是一种手段,让你恢复精力,然后好回去继续打工,走更远的路。

在韩炳哲看来,这种休息就不能叫“无所事事”,安息日这个休息本身就是为了休息,它没有任何别的目的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你对时间的概念就不一样了。

我们平常的时间概念是物理线性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可以互换的单位。调休,大家都知道吧,中国特色,这个调休就是你不在乎哪几天调休,因为日子都是可以互换的,反正你就是要休息,休息是为了要更好的回去打工,然后走更远的路。

但是在韩炳哲这里就不是了,时间单位并不能够机械地、物理地互换,安息日这一天跟别的有工作的日子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性质,它不是一个时间单位,它是另一种世界、另一种状态。

一旦你进入那个时间,你会发现平常工作的节奏、所习惯的整个宇宙时间、社会生活全部都终止掉,那个时间简直不是按照24小时制在度过的,它仿佛有时候甚至可以接上永恒,因为那一天是接上神性的时间,那是一个永恒时间。

那是非常特殊的一种时间观念,有时候我们会在本雅明的书里面,或者现在另一位非常红的哲学家,意大利的阿甘本里面都会读到类似的一种诠释跟解读,我觉得这一点是用来抓住他到底讲休息是什么、无所事事是什么的一个要点。

你从这个角度切入,就会发现他讲的无所事事以及沉思,和我们平常讲的相对于你的行动、你的工作的那种无所事事或者沉思完全不一样,韩炳哲讲的是完全切割开来的,而这个东西在今天的社会,在他看来是正在消失的,正在沦丧的。

比如我们刚才讲的一句话,休息为了什么,为了走更远的路,为了更好的工作,韩炳哲要做的就是切断这一层因果关系。

刘海龙:

我拿到《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之后,又回去翻了《倦怠社会》,我觉得韩炳哲是在针对倦怠社会、现代人永远在工作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案,当然这么说可能有点武断。

韩炳哲其实要告诉大家,你不要老是低头拉车,你还是要抬头看一下路。

我个人觉得《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和他前面的书相比更学术化,他是在跟汉娜·阿伦特的《人的境况》对话,因为阿伦特在这本书里比较推崇行动,韩炳哲对此进行了批判,认为最后导致的结果是没有给沉思留下空间。

汉娜·阿伦特

阿伦特为什么会这样?韩炳哲就追溯到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海德格尔就很强调行动,他认为人一定要通过行动,向死而生。

韩炳哲发现,在这个过程中间,实际上我们有意无意地是以自我为中心,所有的一切好像都是为了要让“我”这个主体建立起来,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把“行动”放到了第一位。

这样的生活在韩炳哲看来是“灰暗的生活”,只有吃喝拉撒,别人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韩炳哲在这本书里讲你不是为了什么去做一件事情,而是说我做这件事情就是这件事情本身

由此,韩炳哲展开了对打卡、KPI、攀比消费等等一系列将人裹挟其中的新自由主义的批判。他认为你要回到这样一种所谓的无所事事的状态,或者一种沉思,在工作的同时,要想一想为什么要去行动,你的行动的价值是什么?

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让我们的行动具有某种可能跳出功利主义的可能性。

韩炳哲告诉你说,你要想一想很多事情我们可以拒绝,如果能拒绝,那么可能我就不会过得这么辛苦

这本书我理解的就是可能对他自己、对社会诊断的一个解决方案,但是这个解决方案是不是好,我觉得是值得去探讨的,因为这个解决方案听上去有点心灵鸡汤。

03

当代年轻人,为什么觉得

“无聊”是一种很危险的状态?


严飞:

但是在我们今天的一个中国语境下,在实际的生活当中,我们会发现,如果我觉得无聊,就会陷入一种焦虑而不是一种放松的状态,我要不断地让自己忙碌起来,才会感到充实,才会觉得踏实。

为什么现在对于中国年轻的一代,他们会觉得要让自己忙起来,才可以成为人们实现价值的一种主要手段?

刘海龙:

其实韩炳哲讲到的无聊,是一种情绪,从早期的海德格尔那里来的,海德格尔认为那种深度的无聊其实就是进入到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

海德格尔举了个例子,你去参加一个宴会,菜好,男主人、女主人也非常好,各种都很顺利,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间,你会突然有一种感觉,好像这个时间怎么就被浪费掉了,这种落寞,就是“无聊”。

然后海德格尔说,当你把例子中的内容抽掉,你没有具体的对象,也没有具体的人,变成一种很抽象的这种情绪的时候,那么这是一种深度的无聊。

所以海德格尔在这个意义上说,在这种无聊、无所事事的这种状态里,你会体会到时间,你会体会到人存在的价值,就是那种空虚感,你可以把自己打开

韩炳哲《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里面讲到的这种无所事事,积极的一面就在这,它其实让你来反思人生。

我们今天的这种所谓的功绩主体、绩效主义,天天鼓励“你可以”“你很棒”,包括养孩子也是这样,但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鞭子在抽打,用这种方式逼迫人往前走。

放中国来,是不是也一样?比如说公司中层、管理层,本来一天工作下来已经很累了,还要去健身,还要向人显示说你看我还能够跑马拉松等等,这种“积极的休息”,近年报道了不少猝死的案例。

这就是一种自我激励的功绩主体。

梁文道:

刚才海龙老师批评很对,我觉得我们看韩炳哲过去几本书对福柯是有一些批评的,他认为规训社会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但是我一直对这点是很有保留。

同样的在这本书里面,我也觉得韩炳哲对汉娜·阿伦特的讨论也有点类似的问题。

比如说我举个例子,他这本书对“行动”的批判,他在最后一章特地指出阿伦特的名著《人的境况》,这时候我们就很容易搞混淆,就觉得阿伦特好像叫我们多做事儿。

但其实不是,完全是另一个层次。我们从《人的境况》就知道,阿伦特在里面是区分三种活动的状态。

汉娜·阿伦特

第一种就是所谓的劳动。第二种就是工作,这个词要尤其小心,我们会觉得劳动、工作不就一回事吗?但是在这个体系里面它不是一回事,它指的是创作。

第三种就是行动。这个“行动”在阿伦特这里是一个极独特又很有争议性的讲法,所以她把“行动”局限为一个在公共领域当中带有政治开创性的言或者行,才叫行动

韩炳哲直接攻击阿伦特讲行动的这一点,说她不看到沉思的面向,我觉得不公平。

因为韩炳哲的这本书的原来的德文版书名用的就是拉丁文,Vita contemplativa,而这个书名恰恰是阿伦特最后遗著的书名,就是“沉思的生活”,中文好像也翻译是《心智生命》(中文简体字版为《精神生活》)

阿伦特这本书正是人的所谓的内在的心灵生活,这三大部分里面包括了思考、意志以及判断。

所以我觉得,韩炳哲恰恰忽略掉了阿伦特的这整个部分,他都没提到,他好像只读了《人的境况》那本书一样,而后面没读到,虽然我知道这是个讲法不公平,但至少他在里面没提到。

我恰恰从他对阿伦特的批判里面反过来看到韩炳哲的讲法隐含的危险,跟后期海德格尔的危险是一样的,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因为阿伦特的晚年特别强调个别性这一点,我不是要从事物中归纳出一个整体的东西,我是要看出每一样东西、每一个个体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

所以她讨厌法国大革命,不只是因为法国大革命是用经济理由带坏了政治理由,她批判罗伯斯庇尔,说大革命里面最大的问题就是同情心的问题,即,让大家同情贫苦百姓。

阿伦特非常反对把这种对个别人的同情上升到整群人的同情,所以在阿伦特那里没有所谓的对阶级的同情这回事,她认为一旦有这种抽象的群体的同情,事情就会变得很危险。

像法国大革命,因为同情的是法国广大受苦受难的老百姓,然后这个时候把其他人推上断头台,我不会同情你们,因为我的同情是针对整体的,你们都是为了受苦受难的老百姓被牺牲的,而你们应该。

个体不见了,只剩下同情的整体,所以阿伦特是讲这个东西。
不过韩炳哲还在书里提到了这样一个例子,塞尚的绘画,塞尚有时会把风画得像石头,把石头画得像风,它并不是形象,而是那个感觉,你会觉得他的颜色、他的画笔、他的笔触是穿越性的,所以万事万物之间是取消了间隔的
而韩炳哲在书里面屡次强调这点,我们静观下来,看到人跟石头跟鸟是无异的,我们所有的东西是能够取消界限、能打通的。
我们现在问题就在于我把所有东西都区隔得太开,我们应该看到所有东西是能够取消界限。以上可能是我过度解读,也是危险的。
严飞:

实际上这本书里面有一个点我觉得很重要的,也是想作为总结,就是韩炳哲在这本书里面提到了一个对于幸福的描绘,他说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真正的幸福得益于没有目的和实用价值的东西,以及刻意的繁复,得益于不产出,得益于曲折的路、游荡和冗余,得益于不作用于也不服务于任何事物的美的法则与姿态

我觉得寻找这样的一种幸福,也是我们今天去回应沉思的生活,或者是“无所事事”的生活的状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阿伦特:人的政治性阿伦特对存在主义的主要贡献,就在于她对海德格尔
《倦怠社会》 (2021年5月整理)
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的情史:是成就还是毁灭?
【汉娜阿伦特选集】[零度写作]
沉重的“小心肝”——《海德格尔与妻书》导读
理想的人类状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