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敏俐:从农民到博士 —— 治学经验谈

来源:“尔雅国学”公众号

赵敏俐,1954年生,内蒙古赤峰市人,文学博士,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燕京人文讲席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研究,出版过《两汉诗歌研究》《先秦君子风范》《中国诗歌通史》等多部学术著作,获得过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我从小生在农村,长大后做了农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考上了大学,从农民变成了博士,后来又当了教授。我觉得我是非常幸运的。记得我博士毕业之后到青岛大学工作,中文系开设了一门“治学经验谈”的系列讲座,当时的系主任冯光廉教授给我定的讲座题目就是“从农民到博士”,这的确能很好地概括我的读书历程。其实从我上大学做研究生,再从青岛到北京,回过头看一看我走过的学术之路,我的性情爱好,所研究的问题与研究方法,也和我最初的农民出身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是我对中国古典文学特别热爱,我沉浸在其中有无尽的乐趣。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就是一个农业社会,也许我从小生在农村的缘故,我对它有天然的亲近感,我愿意做与之有关的研究。人这一辈子能把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作为终生职业,同时又能和自己的兴趣爱好融合在一起是很不容易的,由此而言我更是幸运的。
第二是要有独立的思考精神。在研究的过程当中,我所研究的内容和我承担的课题,都不是别人给我指定的,都是我自己在读书的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和思考的问题,都不是刻意出新。比如我做中国古代歌诗研究,不是说没有题目了,别人说“诗歌”,你非要别出心裁,找出个“歌诗”的概念来。不是这样。中国古代的诗歌有可以歌唱的诗、可以诵读的诗两大类。可是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人们对可以歌唱的诗的研究忽略了,这是个实实在在的问题,不是我故意想出来的。
第三是要有一定的文化情怀。文学的研究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对提升人的精神品质有重要作用,对民族的文化建设有意义。那么,我们选择什么题目,也要考虑它的价值和意义,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我所以做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是因为吟诵属于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断层的危险,需要我们马上进行抢救。
第四是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老老实实的态度。我热爱文学研究,一旦把它确定为自己一生的职业,就不再心有旁骛,坚持做自己的事情,几十年的时间就这样做下来了。我认为坚持对于治学来说特别重要,学问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老实人下笨功夫,只有如此,才可能在短暂的人生中取得一点点小的成绩。
选自杨阿敏编《学海沧桑:古典文学名家访谈录崇文书局2023年9月第1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通向成功之路:程千帆先生的治学方法
诗词研究应该提倡一种鉴赏学
杨焄 | 望海楼学记:王运熙先生的治学格局、研究方法和学术风格
中国文学中的大部分诗、史传文学基本特征是写实,只有戏剧、小说和小部分中国诗才有虚构
沈文凡 林琳:商周逸诗辑考的开拓意义及学术价值 ----论王辉斌教授与《商周逸诗辑考》研究
《张可礼文集》:一位“平民学者”的朴实笃守与名山事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