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赏石入门教程(十四)

形成观赏石形态的主要控制因素

        石头形成变化的形态,通常与下列条件和因素有关:岩石内部的不均匀构造及差异侵蚀、强烈侵蚀作用、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剥蚀形成的初始有趣形态以及各种形态的原生构造。

岩石内部的不均匀构造及差异侵蚀

      岩石内部的不均匀构造,即岩石中矿物成分或结构的某种不均匀性,导致岩块在地表条件下发生差异风化和侵蚀,从而形成各种变化的形态。岩石自身不均匀性构造是形成造型石的最主要条件。

       沉积岩和变质岩通常发育有宏观尺度(厘米至几十厘米)上的构造差异性,这种不均匀构造,有的表现为层状及条带状的软硬或粗细的差异,有的是随意区块状的差异。在地表风化和侵蚀作用下,较软弱的部分被风化和侵蚀得更快、更多地凹进,从而形成变化的形态。



强烈侵蚀作用

外动力的侵蚀能力太强,或者岩石的抗侵蚀能力较弱,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也能导致岩块的快速侵蚀并形成变化的形态。

即使岩石内部成分构造均匀、不具有可溶性,在强大水流长期的原地淘磨冲蚀作用下,也能形成各种变化的形态。

在戈壁地区,风沙的侵蚀对地表附近的石块也有很强的塑形作用,尤其是对不均匀构造的石头造成差异侵蚀,留下硬度很大的硅质的部分,形成千变万化形态的戈壁石。



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作用

发育原生层理及次生断裂的可溶性岩石,在地下水或地表水的作用下发生不均匀溶蚀,很容易形成富于变化的形态。

石灰岩等碳酸盐岩是地表分布广泛,并具有微弱可溶性的岩石。出露地表的石灰岩会遭受雨水和地表面流的作用,形成各种侵蚀状态,如云南石林。

        易于形成溶蚀石灰岩形态石的条件,通常是断裂构造发育的区段。另外,其层位通常位于地基岩浅部,因为地下浅部是地下水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最为活跃的地带,有利于溶蚀作用的进展。而在较深部分,即使存在可溶性石灰岩并发育有断裂,但地下水流动性,溶蚀作用趋于停滞。


剥蚀形成的初始有趣形态

        石块被剥蚀时,偶然呈现某种简单有趣的外形。稍经搬运磨蚀,形成有形可赏的石头。

        由于岩体内部的原生不均匀构造及构造断裂的随意切割,较大块岩石在剥离母岩的时候,其形态就是随意多样的,其中某些岩块即具有简单象形或有趣的形态。当搬运距离较短或水动力不强时,石块的棱角虽略有磨圆,但仍具有随意的凹凸和弯转形态,从而形成较为拙朴简单的造型石。这是距离源头不远的河流上游的情况。


岩石中的原生构造

岩石中的某些特殊原生构造,本身就具有多样变化的形态,被剥离后就成为形态有趣的独立石体。

基性和中性喷出岩的气孔状和杏仁状构造、酸性喷出岩的石泡构造,会受后来热液充填作用形成玛瑙,并可能在围岩被剥蚀后形成独立的玛瑙球。有些玛瑙生成的时候,即采取(继承)了玄武岩气孔的不规则形态。含玛瑙的玄武岩经过风化破坏后,玛瑙周围的不稳定围岩被侵蚀,留下千姿百态的小玛瑙。

     近代及地质历史时期火山作用形成的柱状玄武岩、火山弹和绳状熔岩,具有独特的原生形态,也能成为造型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球上最坑的地方,为什么惊艳了全世界?02
“天坑”景观通常是喀斯特地貌发展到哪个阶段的产物?
考前每日练 | 岩溶地貌好常见,瀑布倒流奇观现(2022届285)
知识点:走进中国南方喀斯特 (岩溶)
[常识积累]什么是丹霞地貌?
微专题16--特殊地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