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旅行精神与精神旅行

笔按:家婆妻子郑实女士曾经的同事范庆超先生,为其《柏林:在绿荫天使的羽翼下》一书写了书评《》。这题目起得真好!旅行本身何尝不是一种行走的精神,反之,精神本身不也是一种生命的旅行吗?我喜欢上了旅行,在旅行中,我的精神得到重生。感谢生命,感谢旅行!




旅行精神与精神旅行

——郑实的“柏林历史文化之旅”

范庆超

旅行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是具有一定的精神维度的。我们不妨将这种精神维度形容为“旅行精神”。就好比创作有“创作精神”、娱乐有“娱乐精神”、消费有“消费精神”,旅行也应有“旅行精神”。那何为“旅行精神”呢?当我们视旅行为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种不大不小、介于正式与非正式之间的人生事业时,我们所为其倾注的热情、所表现的“敬业”理念,以及近乎“职业”般的操守与品质,大概即可视为“旅行精神”。

有关“精神”的定义,总是抽象而含混。或许真正热爱旅行、并为之投入生命的专业旅行者更能真切诠释“旅行精神”。郑实女士是这样的旅行者。她热爱旅行,认为旅行是人类生命的一部分、是通往幸福生活的门径。多年来,她或独自一人、或与家人一起,愉悦并幸福地行旅在欧洲大地上。为将旅欧心得传送给更多的中国旅行者,郑实制定了一个近乎于事业的“旅行——写作”计划,即“欧洲历史文化之旅”系列丛书。《在巴黎的天空下——巴黎历史文化之旅手册》(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在郁金香与巧克力的国度——荷兰比利时历史文化之旅手册》(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已为这“雄心勃勃”的写作计划开了好头。  

如今,郑实又推出了“欧洲历史文化之旅”的第三本——《在绿荫天使的羽翼下——柏林历史文化之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公司,2016年版)。而且,她的“欧洲游记”还将继续,《一只装满故事的靴子——意大利历史文化之旅》行将出版,伦敦、奥地利、西班牙和希腊等国的历史文化之旅也正在酝酿的途中。郑实一方面享受着旅行之乐,一方面构筑着她的旅行文学事业。她无疑是一名专业旅行者,是一位将生活、生命与旅行有机叠加的行旅作家。

提到行旅作家,我不禁想到了中国古代的徐霞客。徐霞客一生勤勉地行旅,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游历30余年写就60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游记》的价值固然在于丰富的人文地理知识与优美的游记文学之融合,但更在于徐霞客行走天下、执着不息的勤勉精神。这种勤勉行走的精神,即是“旅行精神”重要的一种。在当代行旅作家郑实身上,我们也看到了这种勤勉行走的精神。石舒清先生曾谈及对郑实的印象:“我的印象里,郑实好像总是在一种奔波和劳碌中。好像总是箭在弦上,或者就是离弦之箭。好像总是背负着极限的重物在一种尽可能快的速度中。给我的感觉,好像连吃饭睡觉在她也是浪费时间”。他还形象地将郑实的勤勉奔走比喻成“蜜蜂一样的忙碌”。看到这样的评价,我也不由得想起曾经一些有关郑实的记忆。

2006年,我作为尚未毕业的学生,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人生中国》丛书项目部实习,郑实当时是十月文艺出版社的编辑。在同一楼层共事,自然结识。在我印象中,她每周大约来出版社两至三次。来去匆匆,单肩总挎着书包,走路呼呼生风。后来了解到,郑实曾做过记者,还曾独立制作纪录片,怪不得有“在路上”的感觉。记得她推荐我看的书大都属于《江城》、《寻路中国》之类的纪行文学,仍是关乎“行走天涯”的。所以,那时我便觉得郑实身上带有一种行旅文人的气质。这种“行走”气质注定了郑实的勤勉。近些年来,她不停地在欧洲各国游历穿梭,并非走马观花,而是“认真地行走+殷勤地记录”。从2013至2016年,她连续推出3部几近90万字的“欧洲游记”,并打算一口气写14本:“有生之年囊括我所感兴趣的所有文明”。郑实何以这样“口吐狂言”?除了源自心底对旅行的坚定热爱,勤勉行走的“旅行精神”想必是支撑郑实的更大力量。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行走与学习总是相伴随。中国人行旅欧洲,光看皮毛而不深入学习,怎能抵达欧洲文明的深处、怎能不陷入隔靴搔痒的尴尬之中?所以,学习也是一种重要的“旅行精神”。郑实并非世界史科班出身,但她很注重学习积累,这是一个行旅作家的可贵品质。新近出版的《在绿荫的天使下——柏林历史文化之旅》(以下简称《柏林》)贯穿了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此书涉及德国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艺术、文学等)、世界大战史、欧洲文明史等大量讯息,且这些讯息能自然附着于一个个柏林景观之上,并给人鲜活通透之感,自然离不开郑实对大量的德国乃至欧洲历史文化资料的梳理与萃取。从《柏林》附录的“德国大事年表”、“普鲁士王族谱系”、“推荐书籍”来看,郑实无疑进行了大剂量的“德国学习”。在此基础上,她又以一种“上穷碧落下黄泉”之精神毅力对这些资料进行了“艰苦发酵”。因此,我们才得见这举重若轻、从容自如的德国文化展览。出版营销方给这本书的“上架建议”是“旅行指南”。这固然是对《柏林》实用价值的肯定,但同时也是对其文化精神的低估。截至目前,我尚未发现哪部国内“旅行指南”显现出《柏林》那种学术式的认真、那种殷勤求索的学习精神与文化关怀。所以,《柏林》的文体属性(或者说出版定位)远不止于“指南”,而更接近于“旅行文化随笔”、“旅行文学”、“文明游记”等更深蕴的旅行文类。其之所以能获得这样的文类延伸,与郑实勤勉学习的“旅行精神”是分不开的。

旅行中的学习,既是一种精神自足的需要,也是一种利他的分享需要。当人们行旅归来,总是迫不及待地与别人分享旅途见闻,这几乎成了人们的一种本能习惯。这恰说明,分享是“旅行精神”的题中之义。在《柏林》无微不至的景点导览、实用信息介绍、文化常识普及,以及精准默契的图文搭配中,我们都可以窥见郑实那种期求全面、真切、专业、有效地“造福”中国旅行者的拳拳之心。这种分享精神,既是对《巴黎》、《荷兰——比利时》风格的延承,更是对后续“欧洲历史文化之旅”的开启,也是对中国当代旅行写作之利他关切的高标。

郑实的旅行写作当然带有烟火气。她会偶尔描述一下逛游“德国小摊儿”的感受,也会运用一些谐谑调侃活化僵硬的政治史。面对德国历史中的悲情瞬间,郑实时常还会感同身受、流泪唏嘘,这些都是《柏林》接地气、人性化的地方。在众多人性化的细节中,我们还不得不提到一种“物尽其用”的节约精神和成本意识。这种节约精神也应属于“旅行精神”的一种。现在的旅行成本越来越高,欧洲旅行更是如此。花了许多钱去追逐精神文化消费,有什么理由不节约?不“物尽其用”呢?郑实是深谙此理的。在《柏林》行旅中,她不时为自己未做好文化储备即仓促应对经典景观而感到“浪费”;也常为不能阅毕游尽而遗憾不已。这种精神是殊为可贵的。旅行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文化消费行为,而快速致富的中国人对此却异常淡漠、甚至不屑一顾。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的旅行消费(尤其是异国文化旅行)是支出与收益极度不均衡的“一头沉”行为。有人调侃中国人到外国旅行就是给人家“送银子”去了,这很讽刺。折射的正是国民性的退化,是一种愚蠢的、反理性的蒙昧之举。在这个意义上,郑实表现出的厉行节约的“旅行精神”就更显得弥足珍贵。

由于在“旅行精神”的统摄下写作,所以郑实的旅行文学充满精神关切。阅读《柏林》,还是一个精神旅行的升华过程。郑实带领我们登堂入奥、纵深走进德国古典文化,以绘画、建筑、雕塑、音乐为载体,透视欧洲文明的古典精神家园;她还注意到德国现代汽车文化、“包豪斯文化”等先进工业文化,并发掘内蕴其间的规范意识、秩序理念、严谨态度与创新精神。当然,面对德国这样一个具有“战争创伤记忆”、且留有“战争后遗症”的特殊国度,郑实无法绕开德国“二战”期间以及“二战”前后的历史作为。而恰恰是这些话题的引入,让《柏林》与《巴黎》、《荷兰——比利时》有所不同,显出厚重沉潜的人道情怀与人类意识。

柏林的绝大多数景观,都经历过战争的创伤(甚至是毁灭)。很多景点都被不同程度地翻修、重建。这是描述者郑实无法回避的事实,她唯有面对。不知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使然,还是出于一种凸显的刻意,每每述及这些被战争破坏的景观,郑实总是难掩原初文明消逝于战火的不幸与痛惋,这就将问责的矛头指向了战争。郑实还借助“万湖会议纪念馆”之类的叙述契机,真陈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种族灭绝行径;通过“玫瑰行动”、“查理检查站纪念馆”、“超现实主义幻境”等承载“柏林墙”的历史记忆,陈说“柏林墙”所导致的骨肉分裂之惨剧,进而控诉分裂,谴责战争,呼唤和平、统一的人类精神。

郑实也写到了当今德国人对于历史和战争罪行的态度。《柏林》介绍了很多被现代科技“呵护”、精心封存的战争残迹。它们几乎没有审美意义,却能发挥永恒的教育、警醒功能。“万湖纪念馆”是一座教育基地,在这里,细心的郑实注意到一群年轻学生——德国未来的青年一代,在那里接受“战争创伤教育”。她又顺便提及了德国政府对于战争和屠杀的赎罪意识、反思行为和反省精神。《柏林》的历史文化叙述总是或显或隐地回荡着尊重历史、怜悯苦难、反思悔改、拥抱未来的现代国家精神。这种精神的扬厉,有利于读者去认识新生的德国,也有助于涤荡任何反历史主义的倒行逆施。

《在绿荫天使的羽翼下——柏林历史文化之旅》的开篇序言中,郑实表达了对于本书的希冀:“可读、可用、可赏”。“可用”作为旅行书籍的基本资质,显然容易实现,而“可读”与“可赏”却不易达到。然而,《柏林》因为拥有了极富“旅行精神”的郑实、有她带领我们做专注而郑重的精神旅行,而终于实现了“可读”与“可赏”之愿。旅行的精神效益,惠及了郑实与她的《柏林》,也必将惠及更多的中国旅行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专访 | 听郑实聊《柏林历史与文化》背后那些事儿
世界遗产APP:德国Welterbe旅行指南
行旅北欧45:德国汉堡到柏林
中国历史上三位名垂青史的宦官
你从未见过的历史照片20-8 战后德国柏林的老照片
历史上的今天:柏林墙倒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