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助手讲述考古大家夏鼐的往事
素不相识的年轻人来信请教,夏鼐每信必复,而且回复得很快
  原子能所一对有才能的夫妻被错划“右派”,即将下放劳改,夏鼐点名调到考古所重用
  顶住莫大的压力,夏鼐坚定地请钢铁专家重新鉴定出土铁具,避免了一场学术混乱
  ◎受访者:王世民
  ◆采访人:宋希於
  本版私人史传主夏鼐(1910-1985)
  浙江温州人。1934年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留学英国获博士学位。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83年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为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委员会主任委员。
  今年6月,《古代埃及的串珠》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合作出版,这是我国已故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所撰写的埃及学博士论文著作。此书写成到现在出版,七十余年过去,人们仍然发现书稿的学术价值非常重要。
  为了更好了解夏鼐先生严谨治学的风范和中国考古学学科发展的历程,我们特地访问了曾长期在夏鼐先生身边工作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世民先生,请他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新中国田野考古骨干 无不亲受夏先生的教诲
  问:听说您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第一次见到夏鼐先生的?
  是的。我进北大读书是1952年,那一年正赶上高校院系调整,所以开学比较晚。
  那年的新生是12月9日开始上课的。夏鼐先生因为回温州接家眷,他的“考古学通论”课拖延到1953年的1月5日才开始讲授,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夏先生。我们历史系一年级全班共50多人(分专业后考古班不到20人),但“考古学通论”课是全系的必修课,几个年级100多名同学齐集文史楼108教室听课。
  问:那时候夏鼐先生是怎样讲课的?
  那时候,夏鼐先生每周一次、两段时间,上午两个钟头讲“考古学通论”课,内容包括考古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考古学的发展历史。下午是“田野考古方法”课,主要讲述简单的发掘、测量、绘图和文物修复方法,他对这些全可以亲自操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有夏先生能够讲“考古学通论”课,这门课大概持续到1956年。其间,文化部、科学院和北大合办的四届全国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培训各省文物机构在职干部,在室内学习各门基础知识一个多月,田野考古实习一个多月,训练班的“考古学通论”和“田野考古方法”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保先驱:夏鼐先生对中国考古学及文物保护的贡献
朱乃诚:中国考古学百年历程(下)
谁为史前遗址的开发保护埋单
书痴底色:考古人夏鼐
夏鼐大学时期的春节丨纪念夏鼐先生诞辰111周年
被“神化”了的考古学家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