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活用土著活性化材料构筑自然农业基础

一.构筑三大基础


      农作物并不是靠肥料投入多少的比例生长发育的,而是靠其所吸收的养分,按照固有的营养周期进行的。农作物作为生长发育的主体,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按照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吸收适量的所需养分,从而保证正常生长。

      我们不应该以多元复合肥做基肥为中心,人为地干涉或强制性地破坏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农业生产要以营造能够使农作物自由地吸收所需养分的环境作为根本。为此,要了解农作物的性质,要从有利于发挥农作物自身潜能的角度进行研究。只有维护好农民和农作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才能使农作物正常地生长发育。如果这种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引起农作物营养过剩或不足,或者引起农作物抵御病害能力下降。

1)构筑土壤基础


      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构筑土壤基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需要有弄够很好地吸收养分的健康的根系,和能够使其稳定地发挥天生潜能的土壤环境。也就是说,农作物既需要具备维持生命和繁殖后代的吸收能力,也需要能使农作物适应特定条件和发挥自身生活能力的土壤。

      为了改善土壤环境,通常的农业措施大都采用深耕或使用土壤改良剂的方法。可是这种做法从根本上讲是错误的。


●免耕


      自然农业以不耕地为基础。土壤本来就不需要人们特意地用耕耘机或拖拉机等物理机械进行耕耘,因为土壤有自我耕耘的能力。土壤是靠微生物自然耕耘的,人们只需要给微生物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就可以了。

      生硬的土地或经过人们踏实的土地,若用稻草或草袋覆盖在上面,其状态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只要是从事过农业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再硬的土地,如果用稻草或草袋覆盖在上面,其状态就会发生变化。被稻草或草袋覆盖的土壤,因不能被直射光照射,水分蒸发就会受到抑制,就会变得潮湿,不用人为地去做,土壤就会滋生霉菌等许多微生物,随即会聚集以此为食物的线虫,随后又引来以线虫为食物的蚯蚓。

      蚯蚓是益虫,渴了它会钻入地下4~7米深处找水喝,一年至少能吃掉20~30升土。它还用自己的排泄物肥沃土壤,是我们农民耕作的伙伴。有蚯蚓的农田不怕干旱,下雨了也会很快渗透。所以,用蚯蚓也可以防御地下水位升高和多雨天气。

      蚯蚓多了会引来以它为食的蝼蛄或鼹鼠,土壤会被它们挖掘得越来越疏松,不用人为的进行耕耘和改良,靠微生物和小动物就能完成耕耘。

      取代耕耘机锐利的铁爪,蚯蚓用其粘稠的分泌物和柔软的躯体肥沃土壤,并将氧气引导到土层深处,使微生物和其它小动物的栖息领域不断扩大。同时也促进了植物根系生长,地温也会自然得到升高。

      因为土壤不用人为地机械耕耘或加以改良,靠微生物或小动物也能得到不断耕耘,所以自然农业采取免耕法,同时为微生物营造适宜的栖息环境。

●用稻草与落叶覆盖


      若是不用除草也能种地,种地也可以称得上是能够保障安定生活的职业。

      是否可以这样认为,杂草并不仅仅是危害农民和农作物的客观存在。相反,自然界若没有杂草,人类和动物将无法生存。可以说,草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虽然草能随处生长,也实在太多,但是人类还是应该正确地对待它。

      自然界是和谐的,杂草也不例外。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在一年的不同季节生长的草的种类并不相同,它们的生长有着自己的规律,相互间保持着相对平衡有度的协调关系。草的种子也不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就能发芽,只有在条件适宜的时候才能发芽。

      几乎所有的种子,若被相当于自身4~5倍体积的物体所覆盖,就不能发芽。所以,在秋天割完稻子后,将没有被切碎的稻草铺盖在水田里,水田里就不会长草。相反,若是挪走了稻草,用耕耘机或拖拉机翻地,露出地表面上的草籽,会被埋入地下,而土中的草籽又会露出地表,也就是说,即使一辈子同杂草斗争,也无法将其根除。

      自然农业采取用落叶或用稻草覆盖土壤表面的方法,抑制杂草生长。有的地方难以找到落叶或稻草,这些地方可以采取秋季种黑麦或种三叶草的方法。

      若种植黑麦,待到第二年春天,黑麦会长到120~130厘米高,能抑制杂草生长。割下的黑麦直接铺到田里,能控制杂草生长,还能肥沃土壤,同时还能免除重新覆盖的劳作。由于黑麦的根系能够扎入土壤深层,会大大改善土壤环境。采用这种方法,我们就可以营造出与农作物共存共荣的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环境。

      不要执迷于使用除草剂除草,而应该让杂草和杂草之间竞争,农民只需做裁判员。这可以说是“农乐”了吧。

      现在,由于化学农业的畸形发展,人们企图用地膜覆盖的方法抑制杂草生长,但地膜覆盖并不是万全之策。如果认真分析,地膜覆盖也会使农作物受到不良影响。用地膜覆盖能够抑制杂草生长,那么初在同一环境下的农作物的根系,又怎能不受影响呢?

      地膜覆盖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保持土壤的温度,但这也有问题。地膜覆盖后,地膜下的温度,白天可以上升到40~50℃的“桑拿浴”状态,而到了夜晚,则会下降到16~17℃的冷凉状态,昼夜温差极大。如果让人们生活在这种急剧变化的环境中,又怎能忍受得了呢?这种骤变的环境,对任何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地膜覆盖之所以能够得到推广,是由于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人们执迷于早期收获的缘故。这种只注重地上部分叶和茎的生长,而不顾及被害的惟利是图的狭隘思想,是背弃自然规律的。土地作为人类必须留给后代的宝贵遗产,现在遭受如此摧残,我们还能无动于衷吗?

●用土著微生物恢复微生物平衡


      现在,绝大部分耕地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和剧毒农药,造成土壤微生物贫瘠,种类日趋单一。

      土壤病害是通报土壤微生物与农作物之间关系恶化了的信号。目前耕地频繁发生土壤病害,原因是存在不顾及土壤环境,以增产为目标设置了过多的设施,大量使用农药,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中盐类积累的过多等诸多问题。

      以上诸多问题的存在,使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受到严重破坏,导致了微生物群落单一,单一种类微生物的非正常繁殖,打破了土壤中微生物种群的平衡关系,而且单一种类微生物还攻击软弱的农作物根系,最终使农作物与微生物结成的共存共荣的关系陷于麻痹状态。目前,我们大部分的耕地正处在这种状态之中。

      给这种被掠夺、被榨取而处于濒死状态的土壤,注入活力的方法,只有活用土著微生物。用稻草或落叶等有机物覆盖土壤表面,为微生物营造栖息之地,然后再给土壤补充采自当地的并在自己家培养活化的土著微生物和乳酸菌,使已经单一化的微生物种类重新恢复到多样化状态。

      为了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给土壤施入微生物的食物天惠绿汁。这样,土壤就会变得越来越松软,就会使土壤微生物与根系之间恶化的关系,重新恢复到互助共荣的状态,土壤内部就会重新找回安定。

      人和土壤应该在相互补偿、相互感激和相互承认,在保障各自生存权的基础上谋求共同繁荣,而绝不是掠夺和榨取。我们要对掠夺和榨取的行为认真进行反省。只有认真反省,努力去做,丰富多样的土壤微生物才会在相互承认、相互制约的秩序中生存。我们决不能让某一种类的微生物横行霸道。只有遵循这种自然规律,农民的生活才能得到保障,才能得到安定。

2)构筑种子基础


      中国有句俗语叫“3岁看到老”。有了强壮的子叶做基础,才能形成健壮的根系,才能使真叶茁壮成长。没有什么比生产具有优良基因的种子更为重要。对于农业来讲,种子是成功的基础。对于庄稼人来说,种子是命根子。

      就以人类为例,生长在贫穷人家里的孩子食欲旺盛,不挑食,不偏食,吃什么都能消化,兄弟姐妹较多,相互之间非常友好,身体也很健康。相反,有钱人家的孩子又挑食,又偏食,大都离不开医院和药罐子。用这样的事例比较贫富差别,也许显得不尽合理,但对于农作物种子却有类似情况。生长在恶劣环境下的种子,往往比生长在过度保护条件下的种子具有更强的适应力和生命力。

      种子的能力是从亲代遗传过来的,所以,没有坚实基础的种子,任凭再科学的管理,农作物也无法正常地生长发育。现在的种子,大都以高产和符号人们嗜好为目的而改良与选育出来的,是以人为的管理和保护为前提的品种,所以轻视了吸收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给农民带来的只有辛苦。

      现在要想找到“完美的种子”、“充实的种子”已经很难,大部分种子本身含有的养分已有偏颇,生命力也很脆弱,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当然很弱,只好从一开始就要依赖人的保护,对农民来说,这不是什么好事。

      自然农业则从不那么肥沃的地块上耕作的农作物中采集种子。这样的种子产量也许不会太高,但有可能培育出充实和健康的、可在恶劣环境中生存的种子。同时,对那些较弱的种子,则采用处理液处理,为种子注入活力,为其打造能够健康成活的基础。

      处理液以农家自己生产的材料为中心,用天然活性物质配制,简便宜行。处理液的材料,用的是浓缩在植物体内的大自然的精气制成的天惠绿汁、果实酵素、糙米米醋和天然综合活性微量元素等。把上述材料按比例混合,即可浸泡种子。

      用处理液浸种的时间,因农作物的品种不同而各不相同,发芽块的为3~4小时,慢的为7~9小时。从处理液中捞出的种子,放在阴凉处阴干,阴干后即可播种。

      经过处理液处理过的种子,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以水稻为例,叶片厚,不得立枯病,种子也无须消毒。

▲什么叫矿物营养液?


      因无所顾忌地破坏环境,原本肥沃的土壤生态平衡被破坏,不仅土壤的基本营养成分失衡,就连和谐地存在于大自然中的天然矿物质也开始失衡。

      为了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土壤中需含有丰富而平衡的天然矿物质。近来,矿物质的这一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自然农业中央会使用的矿物制剂,不是简单地用几种天然素材和化学药品配制的,而是纯天然制剂。它含有丰富的原始自然矿物质,使用效果非常好。

      根据用途,矿物制剂可分为A、B、C、D四种液体,分别用于生育期、交代期和收获期。矿物制剂还可以同天惠绿汁或糙米米醋等混合,用于叶面追肥或地面施肥。


3)构筑可发挥作为潜能的基础


      就是营造能够使农作物发挥天赋和潜能的基础。由于农业是以生物为对象而获得食物的产业,旨在达到生产目的的农业技术与学问,归根结底必须探索和研究作为生产对象的生命体本质。

      而当今的理论和学说,更注重农作物的生存环境决定其生长发育这一点,并用这种片面的思考方式来指导农业生产。要知道,农作物这种生命体,不能用简单的机械方式来对待。我们必须尽快地摆脱这种思维方式。

      例如,目前的水稻育苗方式,通常要将稻种预先浸泡一下。而种子要从浸泡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活动,那胚乳所含有的珍贵养分,势必在浸种过程中流失一部分。作为决定农作物一生安稳生长的最初发育的根,不是生长在将要赖以生存一生的土壤里,而是生长在保温设施内。由于母亲的初乳(胚乳)被忽略,一开始就施用极易消化吸收的化肥,从而就使农作物丧失了适应地域环境的自生能力。失去故土的农作物,其健康生长总是有限的。


●不施肥播种


      用处理液处理的种子,播在喷洒了胡萝卜酵素土壤里,不用施化肥而开始新的一生。

      发芽时所需要的适宜温度和充分的氧气靠空气的自然对流提供,只用胚乳所含有的养分发芽,是主根和侧根以及根毛茁壮生长,把农作物的叶片培育成既短又厚的小巧玲珑的形态。

      与其为农作物提供受施肥管理体系支配的环境,不如为农作物营造能使其发挥自生能力的环境。所以,应该营造可以提高根系吸收能力的环境,强化根部的活力。对此必须用强有力的根酸,培养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

      追肥不使用化肥,而使用混合发酵肥和天惠绿汁,目的是营造具有良好的消化吸收能力的根际。对刚刚孵化的雏鸡,最初的饲料用糙米,对仔猪最初不喂奶粉而用母乳喂养都是相同的道理。对于为什么不使用化肥的理由,将在下面的章节予以阐述。


●用本地域畜禽粪尿和有机物制作肥料


      请看作为农作物养分的肥料。被称为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肥料,有化学肥料、营养液、微量元素、各种酵素、微生物等,这些物质并不是根据人类的学问创造出来的,而是人类将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重新配制、组合、培养的。这些制品大都忽略了生命力,以化验结果为依据,是从工厂里生产出来的产品,无论在何时何地,这些产品都不可能获得始终如一的效果。因为是单一成分的组合,不是综合性的,是在限定的特殊环境下生产出来的产品。所以并不适合所有地域。

      不应期待以整齐划一的营养学为基础,而配制的复合肥的肥效。认为只要给土壤施入了肥料,农作物就能在必要的时候加以吸收的想法是错误的。

      无论怎么说,最佳的途径当然是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在最适宜的时期,让农作物发挥自身的消化吸收能力所需的养分。关于这一点将在本章第三节加以说明。

二.活性化材料的制作与使用

1)五种基本材料


〈天惠绿汁〉

      艾蒿与水芹菜等植物,比较完好地保存着大自然赋予的精气。天惠绿汁便是从这类植物中提取的精气,并将其活化而成的产物。植物体由汁液、叶绿素以及纤维素等组成,天惠绿汁提取的是其中的汁液和叶绿素。

      通常植物的叶片每平方厘米栖息着10~15万个微生物,其中1/3以上为乳酸菌与酵母。因为有了酵母,发酵的结果会产生酒精,叶绿素虽然不能溶于水,但能被微量的酒精所溶解。因此,天惠绿汁是富含乳酸菌和酵母的充满自然精气的植物酵素液,它所包含的自然精气,能够为动植物注入营养与活力。


●材料


      首先要选择耐寒性较强的植物。以早春最初生长的幼嫩部分为最佳。植物有较强的耐寒性,表明其含有较高的热量。这种植物即使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根系的活动也很活跃,能够抵御冷害。此类植物有艾蒿、水芹菜、麦类与苜蓿等。

      其次是选择生长点生长较快的植物。植物的生长点生长得快,说明生长点的生长激素分泌旺盛、活动活跃。从此类植物中提取的天惠绿汁,用在软弱植株恢复健壮或种苗培育上,可获得很好的效果。生长点生长较快的植物有竹笋、葛蔓、地瓜蔓、黄瓜、角瓜、香瓜、西瓜等。

      再次是选择在采集季节里生长最茂盛的植物的茎。以节间长、富含叶绿素和咀嚼时有甜味的为好。这些种类植物的茎,用的越多,效果越佳。

      但柿子叶和柑桔叶不能混在一起使用,因为柿子叶有寒气,桔子叶有酸味。用柿子叶配制的只能用于柿子,用柑桔叶配制的只能用于柑桔。

●采集时期和时间


      ①采集时期:按不同季节分别采集该季节生长的植物,尤为重要的是一定要利用当地土生土长的植物,人工栽培的仅限于在无论如何也采集不到天然植物时利用。

      ②采集时间:以露水未干的清晨为最好。植物有光合作用和异化作用,日起日落间的白天,以光合作用为主。也就是说,植物积蓄养分最多、精力最充沛的时间,就是清晨太阳升起之前。有句古话这样说到:牛吃了带露水的草容易长膘。所以,植物沐浴着晨露充满生机之时,就是我们采集材料的最佳时间。

●发酵方法


      采集的材料不能用水洗,要直接用红糖腌渍。红糖的用量要根据材料的含水量予以调节,因为不同季节的材料含水量不同。材料含水多时,红糖的用量按材料重量的1/2,含水少时按1/3。容器以陶缸或杉木桶为宜。

      材料备齐后,在地上铺上一层纸,将材料放在纸上,均匀地撒上适当分量的红糖,然后再装进容器里。最初的分量以装满容器为宜。压上石块。闷上一夜,材料就会降到容器的2/3左右。压上石块的目的是为了排掉空气,一旦压实了就要拿掉。等材料装满容器,再在上面撒上红糖,然后用韩纸(韩国土产纸,类似于中国的糊窗户纸——译者注)封口,最后放在阴凉处。

      酿造所需的时间,在不同的季节会略有差异,气温在20℃左右时,通常需要5~7天时间。判断是否酿熟的标准为色泽和香味,叶的色泽由绿变成黄绿,材料的纤维素漂浮上来,散发出甜甜的香味,即为酿熟状态。酿熟的汁液用淘箩等过滤,也可以用泵抽出汁液。收集

      汁液时不能采用榨取的方法。

●贮藏与使用


      酿熟的天惠绿汁,宜用不透紫外线的容器盛上。若放在阴凉处或埋到地里可长期保存。需要长期储藏时,要再加入红糖,提高浓度,目的是防止氧化或酒精化。

      在农作物上使用时,最好在酿造后的2~3天内,因为此时的效果最好。使用储藏过的天惠绿汁,应掺上新酿制的天惠绿汁,这样就能达到更佳的效果。

〈汉方营养剂〉

      汉方营养能提高作物的抗病力,即使农作物被病原侵染也不发病。汉方营养剂是不依赖农药的农业必不可少的材料。

●材料


      材料为中药材的当归、甘草和桂皮。无法找到这些材料时,可以用大蒜和生姜代替。

●配制方法


      先将材料分别发酵,然后泡在酒里备用。

      ①用米酒(或啤酒)浸泡材料。米酒的用量以刚刚浸没材料为宜,浸泡时间为12小时左右。

      ②放入相当于材料重量1/3的红糖,发酵4~5天。

      ③材料的量以装满容器的1/3左右为宜,其余的2/3须用烧酒填充。7~10天后把浸出液抽出。抽出液体后可以再次导入烧酒,可这样反复利用5次。将酿制后的营养液保留容器的1/3左右,然后兑入烧酒。


●使用方法


      ①种子处理:处理液用天惠绿汁500倍、糙米米醋500倍、矿物质A液1,000倍等与汉方营养剂500倍混合配制而成。浸泡时间可根据种子发芽所需的时间,按不同农作物加以调整。黄瓜、白菜、萝卜、香瓜、莲根、土豆等需要4~5个小时,水稻、辣椒、西红柿和甜菜等需要7~8个小时。种子过小的可用纱布包好后浸泡。

      ②农作物植株软弱时:用天惠绿汁500倍、糙米米醋500倍与汉方营养剂500倍混合在一起使用。农作物有软腐病或炭疽病时,用此液喷施在叶面上,可缓解症状,防止病菌蔓延。

      ③培育抗病力强的农作物:若条件允许,将上述药液与1,000倍矿物C液混合,每隔7~10天给叶面喷施一次。

〈乳酸菌〉

      采集当地的乳酸菌并加以培养扩繁后使用。


●配制方法


      ①用缸接下最初的淘米水,深度为10~15厘米,缸口用韩纸封好,放在阴凉处。在20~25℃的温度条件下,经过5~6天,乳酸菌就会繁殖出来。届时米糠和水开始分离,发出乳酸菌特有的气味和酸味。

②将已酿制的乳酸菌液倒入牛奶中,乳酸菌的分量为牛奶的10%左右。因为牛奶的营养成分比淘米水更丰富,所以乳酸菌的繁殖更加旺盛。过5~6天,淀粉、蛋白质、脂肪等都漂浮上来,乳酸菌则以淡黄色的液体沉淀在下部。这就是乳酸菌血清。乳酸菌血清可放在冰箱里保管,如果加入等量的红糖,也可放在常温下长期保存。


●使用方法


      用水稀释后使用。若有天惠绿汁,将天惠绿汁与稀释液混合,稍微放置使之发酵,发酵后的效果会更加显著。

      使用杀虫剂和杀菌剂,会使作物的茎、叶变弱,茎叶上生存的微生物也会减少,从而降低同化能力。使用乳酸菌能起到补充同化能力的作用。

      在活用土著微生物制造混合发酵肥时,若与乳酸菌一起使用,就能使混合发酵肥达到最好的效果。土著微生物主要以放线菌等好气性微生物为主,而乳酸菌大都为嫌气性,所以这两种微生物共同栖息的土壤就会得到自然的耕耘。

〈土著微生物〉


●主张土著的理由


      自然农业基本上拒绝并非产自当地而从外地引进的微生物,同时也拒绝使用运用机械化方式人工培养出来的微生物或加以提取分离出来的单相微生物。因为再没有比长期土生土长的土著微生物更能适应当地的环境。要活用长期以来在本地域内自然繁育的具有适应本地域环境的多种多样的土著微生物群体。

      活用微生物时不能仅靠那些科学数据,而要以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判断出来的地力状况,以及活动在土壤中“我军”的微生物种群的状况为标准来确定。

      那么所谓的微生物,尤其是土著微生物到底是什么呢?那就是以土壤作为自己的栖息地,并在土壤中形成自己的群体,坚守着自己生活领域的微生物。土著微生物与农作物共存共荣,向人类提供无穷无尽的粮食,是人类忠诚而可爱的朋友。

      各种微生物本来就同动植物保持着共生的关系,培育森林,为昆虫、小动物和野生动物提供栖息之地。可如今人类却毫无顾忌地破坏自然,使自然环境急剧恶化,从根本上动摇着农业的基础。我们必须对掠夺和榨取式的现今农业生产方式,进行深刻的反省和矫正,土壤需要修养生息,需要得到必要的补偿。

      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的农田,我们正在加紧以下的实践工作。即采集和扩大培养土著微生物。适应当地环境的土著微生物,无论是春夏秋冬,我们都能采集和培养。活用土著微生物,就是自然农业所选择的补养土壤的方法。

●采集方法


      用杉木饭盒(或杉木箱)装上有点硬的大米饭,然后将其放到自己生活地域山谷的腐殖地中。饭盒须用韩纸封口,上面铺上塑料等,再用落叶盖上。有野生动物出没的地方,要罩上铁丝网,以防止被糟蹋。

      过上5~6天,就可以看到从周围聚集过来的微生物形成的很多白色的小颗粒,饭也变得绵软而潮湿。这时将饭取出,装入缸里或杉木桶里,然后掺上原材料量1/3左右的红糖,将其混合均匀,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会转化成液体,饭粒多少会有些残留,但不碍事。这就是土著微生物原液。

      还有一种方法是在稻茬中采集土著微生物。秋天收割稻子后,将准备好的杉木饭盒装上有点硬的大米饭,反扣在稻茬上,过上几天就能采集到可成为水稻血液的液体和土著微生物。


●配制方法


      ①将采集的土著微生物原液稀释成500倍,在掺入糖饴或小麦粉,搅拌均匀后进行扩大培养。

      ②用天惠绿汁和矿物质A液来调节水分,会促进土著微生物的繁殖。混合均匀后的含水量为65~70%左右,即用手捏时感到稍微有点硬的程度,然后用凉席或草垫子盖在上面。

      ③若在深度为15厘米以上的杉木箱子里培养,效果会更加显著。待发热后须搅拌均匀,达到暄乎乎时即算配制完成。

      采用上述方法,可在当地采集到充足的适应当地环境的土著微生物,需要多少,就能培养多少。


●使用方法


      ①原液可同天惠绿汁及水果酵素混合使用。可用于浇灌土壤或往叶面喷施。

      ②采用稻茬的微生物,在育秧时对水1,000倍,做烧水用。

      ③将此液喷洒在鸡舍的床面上或猪舍的圈面上会收到奇异的效果。普通畜舍里大都伴有很浓的恶臭,这时若利用土著微生物进行处理,不仅能够除臭,而且掺上土后还可制成优质的肥料。自然农业的畜舍因为粪尿等排泄物能都转化为饲料而不用清扫。


●用于堆肥后发酵肥


      制造堆肥后发酵肥时,利用采集的土著微生物也可收到奇效。造肥时一定不能忘记掺上20%左右的当地土,或将要施肥地块的土。将加入土著微生物的发酵肥混合均匀,待其发热后装在塑料箱里,垒成三层左右,放置在能够避开直射光线,同时又不能被雨淋的地方。因箱子缝隙能通风透气,用不着经常翻动亦可发酵。由于通风透气,需要及时补充水分,要把水分调节到70~75%左右。这样经过约20天,优质快速发酵堆肥即告做成。因为能成箱搬动,作业也很方便。

      大凡土壤都是自上而下变肥沃的,所以将造好的堆肥施入大地时,不应该埋入地下,而只需施在土壤的表面。施用堆肥的地块,土壤表面会变得松软,能较好地保持微生物种群的平衡。可以说,土著微生物是改良土壤必不可少的材料。

      为了不依赖化肥和农药也能进行农业生产,为了把农作物培育成健康的生命体,就要以土著微生物作为基础。

〈酵素〉

●什么是酵素


      人们经常要问:“酵素是菌吗?”,“酵素菌是什么物质?”,“那是不是酵母菌?”。酵素既不是菌,也不是酵母。

      例如,将酵母放入葡萄糖溶液里,葡萄糖便能分解,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我们将此现象称为发酵。可是,并不是只有放入酵母之类的微生物才能发酵,利用酒精化酶等也可以引起发酵。

      发酵并非是酵母直接作用而产生的现象,而是酵母里所含有的称为发酵酶的酵素发挥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酵素不是生物,而是化学物质,酵素所起的作用是催化剂作用。

      无论何种物质发酵,酵母、霉菌、细菌等微生物就得以繁殖,分别合成特有的酵素,而通过这些酵素的作用,发酵过程便得以完成。

      日本柴田欣志先生发明的酵素法,到底是由何种微生物的作用而产生的现象,尚无科学的阐明。可是,若从我们研究和实践得出的经验来判断,可以认为,那个原种是由几种强有力的综合活性微生物组成的共同体的综合作用结果。犹如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诸多民族、诸多国家组成的共同体一样,此原种也是由酵母、霉菌和细菌等多种微生物聚集而成的共同活精群。


●综合东洋酵素法与西洋酵素科学


      自古以来,东洋人在制造米酒、大酱时就应用了酵素法,可是东洋的酵素法,也许是因为有其独特的内涵,只能靠经验与言传身教代代相传,所以还没有加以科学的解释。

      到了近代,西洋的酵素化学被引入后,大学和研究所对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而使其发展为酵素工业。

      西洋的酵素化学是通过化学方程式被解释和分析的,是根据玻璃试管的实验,在玻璃容器中培养的。而代代相传的东洋酵素法,现在仅仅应用在与酿造有关的产业。

      亚洲地域因为气温高又潮湿,春、夏、秋、东气候变化明显,为酵素法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韩国早在新罗时期就把酿造的清酒作为药酒,而近邻的日本也有其代代相传的酿造方法。现在我们应用于自然农业的方法,也是对优秀的传统酿造法的继承和发展,是最大限度地活用地域酵素特性的结果。

      自然农业遵循自然规律,以直觉和经验,以反复实践得出的综合判断为依据,用陶缸和土容器或杉木桶培养出原种,而不需要在大学或研究所里使用的大规模仪器设备。

      用酵素做原种,不仅可以用简单的程序制作大酱、酱油和面包等食品,还能活用在肥料和饲料的生产上,还能用杂草和杂粉末等原料配制食品和饲料。正在实用这种酵素法的农户,生产出的酵素肥,效果非常好,既简单又能自给。

      现在我们必须把靠自觉和经验形成、并传承下来的东洋酵素法,与以实验和分析为基础的,用化学符号有机地结合起来,创建出崭新的酵素科学。

      我们使用的是原种,是以果实酵素为父(阳)和以淀粉酵素为母(阴)的综合活精酵素。即以果实和砂糖配制的果实酵素而生成的酵母为主要原料,混合从淀粉酵素生成的丝状菌等细菌类,将数种类的酵母菌、霉菌和细菌配制成的综合共同活精群就是原种。

●果实酵素


      果实酵素可以认为是用泥缸或杉木桶酿制的人工蜂蜜。因为制作酵素并不需要母种,谁都可以配制。但配制方法需要实地指导,有组织地共同学习比一个人单独学习效果会更好。

      果实酵素系营养活精酵素,用做男性激素也有奇效。若每天喝一点,不仅有助于消化,还可养精补肾,能够恢复青春的活力。若用做调味品使用,味道比白糖更甜、更美,并且没有像白糖那样从人体内带走钙质的副作用。

      ①材料:红糖,用白糖也可以。夏季按1公斤果实或蔬菜加入1.1~1.2公斤红糖,冬季加入1公斤即可。

      主料最好采用木通果。此外无花果、草莓、葡萄、桑葚、胡萝卜、香瓜、香蕉、苹果和樱桃等也是好材料。主原料不足时,还可搭配副料。

      副料主要有菠菜根、甘薯、土豆、大头菜和萝卜等。用副料时,一次至少要同时使用三种以上。

      附带说明的是,由于柿子冷凉,桔子含酸,因此都不宜使用。

      材料备齐后,用陶缸后杉木桶将红糖和材料一层一层交替装入,像三明治的模样,最后在顶部要撒上充足的红糖,用韩纸封口。材料的量不应超过容器的2/3。

      ②用法:将培养的酵素扩大培养后,喷洒在鸡舍、猪舍、果园、菜地等,可预防病虫害。

●植物性活精酵素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植物性活精酵素。假如说果实酵素为父,淀粉酵素为母,那么植物性活精酵素就相当于其子。如果用效果软弱的果实酵素或者用变酸的淀粉酵素,就无法配制出高效的植物性活精酵素。所以植物性活酵素一定要用最好的果实酵素和刚刚配制的发酵状态在最佳时的淀粉酵素配制。这时的比率为1﹕1。

      ①配制:先往果实酵素中加入少量红糖使其强化,淀粉酵素也需要事先强化。果实酵素和淀粉酵素强化后,先将果实酵素轻轻地倒入缸内或杉木桶内,然后再将淀粉酵素轻轻地倒入其中,这样就可以配制出植物性活精酵素了。

      为增强植物性活精酵素的活力,再加入曲子和小麦粉,然后再倒入少量水。淀粉酵素发干时或者在冬季,应该加入更多的水,加完水后再用6根杉木筷子,按酵素法的要求充分搅拌,最后用韩纸封口。

      植物性活精酵素的气味和味道以复合型为好。酒精化或者酸化的为不好,酿造过程中冒出大气泡的为较弱的,猛烈地冒出小气泡的为强力酵素。比较数种植物性活精酵素的各种味道之后,便会更加清楚植物性活精酵素。

      ②使用:植物性活精酵素是自然农业不可缺少的原材料。用它可以制作酵素饲料、酵素肥料和酵素食品等,直接饮用也不失为上佳的饮品。


2)三种辅助材料


〈鲜鱼氨基酸〉

      所谓的鲜鱼氨基酸,就是指用鲜鱼的废弃物制成的液体。它由于含有各种复合元素,是最高品质的微生物食饵。为了给农作物补充氮素,有时也添加尿素做补充氮素的肥料。

●配制方法


      用青花鱼或沙丁鱼等脊背发青的鱼种的头部、骨头和内脏等废弃物,混合等量的红糖腌渍。腌渍2~3天后,开始产生液体,放置7~10天即可制成。只抽出液体保存。


●使用方法


      可以做堆肥或发酵肥的添加剂,也可以在耕地时直接洒在水田或旱地里。用于补充氮素时,可以稀释少量的天惠绿汁等进行叶面喷施。

〈天然钙〉

      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钙,至今一直以为只是为了中和土壤中的酸性成分。可是,钙可以提高农作物的韧性和对磷酸的吸收能力。随着人们对钙的功能的认识不断提高,使用钙的农民正在增多。但是现在使用的钙却有着不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缺陷。

●配制方法


      因为制作天然钙的材料加工方法特殊,遗憾的是无法由农户自己配制。须以沙丁鱼、鲣鱼、海带和大蒜等为材料,将其浓缩的有效成分浸出后,再用特殊的膜加以过滤,完全剔除其脂肪。

      天然钙的特点是钙的粒子非常小,为完全水溶性,非常易于吸收。从所用的材料可以看出来,我们所配制的天然钙,含有各种各样的矿物质和氨基酸。


●使用方法


      可用于早期生长发育不良,叶面无光泽,果实色泽不佳,花芽分化弱,生理性落花落果严重,果实膨大过慢,以及糖度下降等。

〈糙米米醋〉

      作为补助材料的糙米米醋,由于含有各种各样的氨基酸及有机酸而被经常使用。使用方法请参考其他章节。?

3.营养周期理论是自然农业的基本

1)农作物的“妊娠反应”


      犹如人的成长过程要经过幼年、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一样,农作物也有同样的生长过程。犹如妇女怀孕后想吃酸的食物一样,家畜甚至农作物在孕育下一代时,也都要产生类似妊娠反应,而且需要那个时期必需的相应养分。

      儿童要有适合于儿童的餐具、食物量和相应的营养,成年人也要有适合成年人的餐具、食物量和相应的营养。如果给儿童的餐具、食物量和相应的营养同成年人一样,那么只能使儿童养成偏食、挑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

      可是,如今的水稻种植(蔬菜、畜禽亦然)却不顾及这一点,把全部施肥量的50%用于基肥,就像从早晨就喝的酩酊大醉。

      扎根10天后追施成活肥,就像没等醒酒又强迫吃饭。这与在没有胃口的时候吃饭会引起胃痛的道理一样,农作物也要发生各种病虫害。

      幼穗开始形成时,即抽穗45天前,就是其“妊娠反应”时期,这一时期的施肥相当于午餐。照理说,这一时期是农作物需要大量养分的非常时期,但由于早餐吃的过多,反而要在这一重要时期拒绝进食。

      这样到了下午3~4点时,也就是在幼穗已长到2~3毫米左右时,就会感到饥饿,只好提前将穗肥当做晚饭吃下。这次提早吃饭(穗肥)的时间,是出穗前25天左右。这一时期的肥料能够促进穗茎的伸长,但对增加粒数却没有作用。

      由于充分吸收了养分,水稻的叶片长势过旺,过大的叶片像天棚一样把水田覆盖得严严实实,通风透光不良,会发生严重的纹枯病等。施用的相当于晚饭的粒肥,由于提前吃得过饱而无法再吃,到了夜晚就会因空腹而大伤元气。也就是说,减产已成定局。

      定时定量且不吃得过饱,人就不会得肠胃疾病。水稻栽培若能照此原理供应营养,就能大大增强消化吸收能力,也就用不着再使用什么农药了。


2)各时期所需养分不尽相同


      好像有许多人把自然农业简单地归结为仅仅是以有机质堆肥为基础的非科学的农业方法。人们必须尽早地摆脱这种僵化的思想。

      相反,急需改革的倒是目前对现代觉悟的青年农民,硬性灌输40~50年前陈旧理论的农业教育。因为用那些陈旧不堪的理论,已无法培育出生长在这日新月异的环境中的农作物。

      自然农业则主张随时准确地掌握农作物的营养生长、开花、坐果、着色和成熟等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做出正确的发育诊断。自然农业就是以此为宗旨进行学习并付诸实践的。即首先要掌握发育周期原则,其次要调查正常发育和异常发育有什么差异,第三要调查异常发育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经常发生,然后将上述资料同栽培方法和施肥、修剪管理等作业联系起来加以研究。

      用上述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作为发育诊断的第一手资料,不仅能够正确地判断发育周期,进行农作物诊断,还能找出正确的对策。为此,让我们以自然农业所倡导的自他一体的原理为基础,探讨一下动植物的营养周期和养分最适宜量以及施肥时机。


●掌握生长阶段的方法


      植物的生长发育注定要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朝着一定方向变化发展。换句话说,植物随着质的变化经过不同的阶段发育,然后结果,结束一生(请参照大井上康著《新栽培技术的理论体系》以书)。

      它是按照下面的形态发展的。

      第一,可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大阶段。营养生长是指新的组织、器官等生命体从产生到成熟的阶段,生殖生长是指从花的产生到胚(种子与果实)成熟的阶段。

      第二,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化并不是非连续的过程。生殖生长是随着营养生长过程中生长出来的碳水化合物等物质的增加而准备的,而到了某一界限,营养生长则转变为受生殖生长支配的生殖生长。我们将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过渡期称为交代期。

      第三,从生理学的观点分析,营养生长是碳水化合物(C)利用无机氮(n)消耗有机氮(N)的消费生长阶段。生殖生长则可视为不用无机氮消耗碳水化合物,而是把碳水化合物储存到种子或果实以及其他储藏器官的贮藏生长阶段。

      农作物在一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或者是生长发育的某一个周期中,所需营养素的种类以及需求量并不相同,是有着质的、生理的差异。同时,在每一个生长发育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营养状态也要发生变化。

      所谓营养周期理论,就是为了正确地判断农作物在各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所需的营养和生理条件,并且根据发育诊断,引导其达到最佳状态的理论,营造最适宜的营养管理。自然农业最注重的就是农作物的生活史。


●注重农作物的内部条件


      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因受到外部条件变化的影响,其生长发育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所以,根据生育期和季节的变化,需要不同的栽培管理标准。

      作物的生长发育,即茎叶的孕育生长或为形成花器而进行的花芽分化,因作物体本身固有的发育生理特性不同而不同。那么,发育生理的特性到底是什么,它又意味着什么呢?

      栽培作物要受环境的影响,尤其是气候、地形和土质的影响,也就是经济生产,必须在一定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下才能进行。可是,目前的农业常识与栽培方法,却存在着过于注重外部条件而忽视农作物的内部因素的错误认识。农作物在一生中或一年的周期中,不可能获得相同的最适宜的外部条件。

      例如,在某一生长发育阶段持续的适宜农作物的最佳天气,不可能保证在下一阶段还会出现。土壤的肥力条件也一样,在某一阶段它是适宜的,可在下一阶段所要求的肥力,也许就会有所不同。这同时也意味着果树从幼树到成龄树,直到老树持续一生的发育过程中,不可能保持着相同的生理状况和性质。也就是说,从开花到结果、着色、成熟和休眠这一年的周期中,其任何过程也不要求相同的生理条件。

      外部条件是经常变化的,不论什么年份都想获得丰收是不可能的,无视经常变化着的外部条件,连年指望大丰收是不切合实际的。对农民来说,最为重要的是正确地掌握各个阶段的发育生理,用人的智慧引导作物在最佳状态下发挥最大的潜能,这才是农者的智慧。

4.肥料的五要素


      自然农业在肥料的三大要素(N,P,K)基础上,再加上速效性肥料钙(Ca)和海水(自然盐),称做肥料的五大要素。与栽培作物和人类健康有着密切相关的后两种要素,对农作物的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生育后半期供给钙


      农作物进入生长发育过程的中期和后半期之后,即生殖生长Ⅱ~Ⅲ型期,就开始需要钙和盐,这是因为钙和盐是维持作物健康所必须的要素。而历来的作物栽培却无视这一点,单纯地把氮、磷、钾视做农作物的三大要素来指导生产,因而出现了许多不易被人们察觉的问题。

      例如,经常发生的农作物生理障碍,其现象有多种。可引起果树和果菜类的果实着色及成熟不良、水分和有机酸过多、糖分不足、果肉软化和香气不足等;叶菜类则发生纹枯病、结球不良,即不包心;根菜类则发糠或产生死心,也可发生糖分不足、色泽不鲜艳、芳香不足和贮藏性下降等问题;水稻和大麦则产生水分过剩、淀粉积累不良、粘度降低、无光泽和芳香不足,同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下降等。总之,其弊病不胜枚举。

      钙的一个主要生理作用,是能将已经贮藏在体内的碳水化合物等转移到贮藏器官,并使其积累。也就是能将着色成熟初期贮藏起来的养分,转移到最终贮藏器官——果实与种子。越是在气候条件不良的时候或作物生长过旺的时候,这种作用就越加明显。

      还有一点就是产生生理障碍同滥用杀虫剂和杀菌剂也不无关系。

2)氮只供给最低所需量


      自然农业将此阶段的作物生长过程称之为积累生长。因为目前的化学、化验式的农业,对此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产量起伏不定乃至品质下降。而自然农业只给农作物供应其所需量的最低限度的氮(N),力求建立使农作物获得更多光合产物的能够自立生存的栽培体系。这是能够培育出健康作物的栽培原则。

      为此,在农作物的发育初期不使用速效性氮肥做基肥,在营养生长发育的初期和中期,多施些用土著微生物培养的氮肥,施用1~2次大体上等量的磷肥和钾肥,在花芽分化的交代期的初期需施用磷肥,接下来在着色期和成熟期,则有效地施用钾肥和钙肥。

      这种管理方式就是逐步增加碳水化合物与氮的比率(C/Nm)的营养周期理论的核心。简而言之,就是在各个发育阶段,只供应最低需求量的氮,以促使农作物形成更多的光合产物。要使C/Mm值随着营养生长期(消费生长期的)、交代期和生殖生长期(积累生长期)这一发育进程而逐渐提高,提高的过程比什么都重要。要遵循这一原则进行管理。

▲ 后记


      现在,我们的农村现状令每一位搞农业的人痛心。每逢新春,农民都要为该选择种什么,干些什么才能守住这分崩离析的农村,怎样才能维持艰难生计而苦恼和彷徨。难以寻觅负责任的学者理论以及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政策,该由谁来引导这四处飘荡的农业呢?

      我呼吁!那些只图方便的文明仪器、科学的合理主义、物理的分析和缁铢必较的思考,是再不能引导我们农业了!不考虑地域特点的“模仿农政和农学”到了该深刻反思的时候了!

      没有现实意义的“书本农政和农学”,理应转为尊重地域自立自强的、生活防卫型的实践性农政与农学。倘若没有一个从进口农学到韩国式农学的大转换,没有一个从机械化农业、化学农业到尊重生命、尊重环境的自然农业的大转换,没有一个从掠夺性农业到尊重一切资源所具有的能力相辅相成式农业的大转换,就无法将农业和农民从失意的泥沼中拯救出来。

      换句话说,现在该是呼唤指导的实际利益与真理并行,能够保障现实的实质性的收入,并有确切的持续性,不愧对后人的生活农业的农政和农学的时候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然农业第一章
活性化材料的制作与使用
酵素菌农作物秸秆堆肥制作技术
土著农耕简介
顺水冲施微生物土著菌液和环保酵素混合液,增加微生物,改善土壤
众卫士自然农业五种基本材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