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9年前医生将导尿管插入自己的心脏!今天无数患者都要感谢他

健康时报
最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病也超越癌症,成为中国第一大死因!其中,约50%心血管病患者的死亡可归结于心肌梗死。

 

心脏冠状动脉一旦狭窄,就像河流被泥沙堵塞一样,会影响心肌供血,引发心绞痛。而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完全堵塞血管,便会引发心肌梗死,导致猝死!


这时怎么办?

放个支架撑起来!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017年全国约75万患者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介入心血管医生在堵塞的血管内放入支架,“疏通”血管,与死神抢夺生命。

 

心脏支架帮助无数冠心病患者挽回了生命。然而,你可知道小小的心脏支架,和89年前一根“导尿管”有着不小的渊源……

回顾心脏支架发展的历史,就是医生不断创新的历史。创新的路上,可能有无数次失败的实验,也可能被视为离经叛道的“疯子”,但激励医生不断前行的,是追求真理的勇气,以及造福患者的医者仁心。

 

国内医学大咖,这样评价“创新”:

创新者,往往要比守成的人付出更大的代价与牺牲。古今中外,创新可以成为先驱,也可能成为先烈。但无数事实证明,创新者不论成败,都是真正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英雄。


——葛均波(东方心脏病学会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

创新需要鼓励与支持,需要耐心等待那一刻的灵光一现。更重要的,是需要营造一个万众创新的环境。作为心血管医生,我们始终记得,没有创新就没有今天的介入心脏病学。


——周玉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

创新并不曲高和寡,只要拥有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都可以做一个创新的医学工作者。创新也不会一蹴而就,最好的创新是迭代型的,最难的创新是颠覆性的。而追求创新则是永不停止的过程。


——钱菊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

创新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医学工作者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临床工作,就是从探索和钻研中寻找解决方案,当你发现一些新的可能,就开启了创新之路。


——何奔(上海市胸科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

不少人觉得,大师名家才能做到创新。其实应该倒过来思考,是创新才让他们成长为大师名家。以患者需求为出发点,将创新融入工作,也让医学更有温度。


——高传玉(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

 

2018年6月2日中午12:30-13:30

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2018新版块

由《健康时报》、雅培公司协办的

“东方创新SHOW——师说心语”活动

将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

让我们聆听中国顶尖心血管医生的创新故事和感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训】22岁男子心梗,心脏血管几乎堵死!就因爱做两件事,你要当心!
胡大一院长为心血管病患者开出五个处方
心脏支架手术和不得不说的事
心血管病不做支架、不搭桥行不行?
40岁发现心血管重度狭窄,半年后狭窄减轻!他是如何做到的
荐读 | 走出认识误区,正确看待心脏支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