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位老知青讲述当年的知青生活,说出了所有知青的心里话!速看!
知青之声

..........................................................以下是正文.............................................................

文/庄国安

我的知青生活,已过去44年,现在回想,也就一鳞半爪。靠在沙发上,我点着一根烟,脑海中那时的点滴,若隐若现。

1977年高中毕业,我没有思虑,也不可选择。7月初的一天,我与同班的10位同学,背着行囊,胸带大红花,来到曹远公社汶四村。当时我还有一点高兴,因为我己成人,要独立社会了。十八岁的我,并不知道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含义,也许是年轻人一种盲目自信,我们对繁重而艰辛的农活还有些不以为然。

下乡的时间,正至农忙。没过两天,我们就挑着箩筐,跟小队的村民来到一块叫牛坑渡的半坡田。一层层金黄色的稻谷,随着微风和热浪散发着淡淡的稻香味,这可是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希望。我拿起镰刀,照着老农的样子,弯下腰,左手一把,右手一刀,又是一把,跟上一刀,脚板一步一步向前移动。这看似简单的动作,连续一阵子,腰有点受不了,但还能坚持,最让我们害怕的是,要把打好的谷子挑回村。打谷斗旁边,一些箩筐已经装满,队长老杨看着我们说:“ 这一筐差不多九十斤 ”。我上去把扁担放在肩上,哎哟,站不起来。他从旁边的空箩筐里装了大半,一担大约百十斤,我走两步,有点晃,他又扒掉了一些。回村的路,也就两三公里,我休息了三、四趟。农民小哥,右肩挑一会,左肩换一下,全程一口气,小步快跑到了晒谷场,等我们几个人挑到场地,身体几乎是虚脱,好一阵子大家才缓口气。老杨走过来说:“刚开始挑会觉得累,等过些天就会慢慢习惯”。他说:“ 经过一两年的锻炼,自身体重一斤,可挑两斤,你们有一百二十斤重,挑两百斤,没问题”。两百斤,接近自身体重的一倍?我们几个知青,惊讶了一声,低头无语。

图片来源:王凤岭

农民小哥,日复一日,忙碌于田间地头,他们好像不知道辛苦,似乎生活就是这样。每天早上,人人都是一件灰色布衣,肩扛一根扁担,步履轻盈来到知青点的广场上等候,偶尔还有一两句说笑。我们一脸疲惫,无精打采,很想闭门不出,且不敢过于怠慢,耸了耸肩膀,揉一揉,随着队长出工哨声的发出,又走向劳作的田快。

一个人农活做的好坏,挑担是最好的说明,在工分评比的多少上,也是个依据。根据我的表现,队里给我五分。五分,我觉得给少了,但还有评三分、四分的,毕竟我们是头一年参加劳动,很多方面还很不足,第二年我就上调七分。当时的十分工,有九毛钱的分成。每天小队记工员有记录,我们自己也会统计。有时大家会把记录拿出来看一看,比谁出的工多。“你怎么有26天?我们天天在一起啊”。

图片来源:邢玉斌

下乡的初始阶段,每个人还都有上进心,起码不想落后太多,因为我们得靠工分挣钱,靠这些工分来养活自己。算算一个月干满勤,也有十多块的收入,买些口粮还是有余的。1974年后,中央有个政策,下乡第一年,每个月补贴给知青一个人八元钱。有这笔钱,够给我们每个人好好生活的了。

锻炼是最好的提高,双抢时节过后,我们这些曾经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小知青,到了年底也成为半个农夫了。雨天身披棕衣,晴天头顶斗笠,村里的每块坡地,每条田埂都留下了我们的汗水。那些镰刀锄头,土笈箩筐,插秧耙草的农活,我们干得得心应手。

图片来源:潘家忠


农闲到了,地里的活也不紧,加上我们的体力有所增加,脸上的表情,也有了一种轻松感,与此同时,身上的那点爱好也在村头地尾显露出来。跟我同小队的曹育松、邱育章,两人算的上是文艺小青年,一个爱乐器,一个爱绘画,出工时,他俩的衣袋,常常会带笔和小本本,工间休息,一个写个曲,一个来个人物速写,引得围观者的称赞。在宿舍的走道上,育松常常会拉拉小提琴,他那激情而浪漫的曲调,飘杨在寂静的村庄里,更是陶醉着人心。二队知青张毅是个摄影爱好者,他有一架海鸥牌照相机,这家伙可是好东西,那时算是个奢侈品,让我们好羡慕。正是有他们的这些艺术细胞的显现,给当时村文化增添不少的活力与生机。我们时不时找个地势留影,知青点展览馆墙上的挂照,有几张就是当年的拍摄。从那一个个笑脸和沉静的表情,你或许也能感觉到知青生活的点滴。

当时汶四村,新老知青共有十六名,分在三个小队。知青点建有食堂,村里也分了几块菜地给大家耕种。因为生活简单,加上每天出工人数不同,所以一日三餐,大家各自为战。我当时有一个炭炉,配有两个小铝锅。村里有木炭卖,花五毛钱,可买一箩筐,够用一个月的。每天早上出工前,我点燃炭炉,把洗好的米放在锅里煮就出门了,收工回来,再往饭里倒上点酱油搅一搅,然后烧点开水,抓一小把虾米配几粒盐在里面荡几下。酱油饭、虾米汤,我大口接小口地往嘴里塞。有时也会往饭菜里面放点油,不过那个时候的食品油很少,别想油滋滋的吃上一顿。有一回,我们去一个村民家吃饭,看炒菜的灶台上,放着一块碗,里面有几片大肥肉。炒菜时锅热了,就把肥肉放进去,肉在锅的四周抹几下,便马上舀起来了放回原处,再把菜倒下去炒。要是招待客人,最多也是肉在锅里多待几秒钟,至于菜谱吗,大多是红烧豆腐,鱼片煮豆腐,肉片豆腐皮,豆腐配青菜,紫菜豆腐汤等等一些豆品,不过要吃这种菜,你得包上三毛五毛的贺礼,因为这种规模是请大客。那时候,这种现象家家户户都一个样,没有特别的富有与贫穷。

图片来源:郑玉华


不知觉中,下乡的日子已走过一年多,时间一久,平静的心也有了一点浮动。独自一人时,我也会胡乱画点山山水水,读些唐诗宋词,但更多的时间还是无趣,心慌意乱,不知所为。

79年元旦过后的一个晚上,邻村的三位男女知青到我宿舍聊天,我们谈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听说中央对知青政策有变,七八届已经没有学校生下乡,那不久后的某个时期,我们也能招工进厂?好像有了那么一点盼头。我们聊生活琐事,说了各自的年终劳动分红,扣除稻谷等食物外,有的还剩余30多、40多。一个女知青摇摇头叹气道:“就这些钱,我得用一年啊”。刚才还有点兴奋,这么一句话,几个人突然间变得沉静了。我顺势到菜地拔了一些青菜萝卜,另外的男知青背着筒包出去,一阵过后,他带回一头鸡。

图片来源:潘克非

知青因年轻而无所不为,男女相聚因无为而无所顾忌。都小半夜了,我们几个无聊的人,也不怕影响左邻右户,烧啊煮啊,似乎要用这唰唰的碰撞声去释放心中的忧愁。

四个青年男女,忘记了白日的辛苦,也不去想明天的太阳是否灿烂,只等着炉灶上的鸡早点好,痛痛快快喝口汤。

一盏煤油灯,微微显露女知青那姣好的面容,令人遐想;一包红霞烟,让吸者一吐为快:村野田耕我知晓,来日还多少;一盅地瓜烧,对影嘻笑,心中也多了几分骚动。踏进青春人有情,直面红颜不安宁,只是事业未定,不敢贪杯。

图片来源:刘实荣

知青的生活不仅有色彩,也是有贡献的。我们参加了形形色色的田间劳动和农村建设。鸭姆谭修电站,我们上山劈草开路;邻村吴家坊、霞鹤村土地平整,我们挥锄挑土,可以说曹远公社这块广阔天地,镌刻着我们厚重的印迹。同时,我们用自己的言与行,影响着农村的文明进步,夸张一点讲,知青就像一颗火种,点燃了农民对新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说到奉献,知青是当之无愧的。由于我们的付出,很好地缓解了当时城市就业的压力。她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即使被岁月托平,依然可以留下深刻的凹痕。中华崛起,国家强盛,是有千万万个微弱力量,汇聚而成的。岁月静好,还需前者开路。

 “知青”,这个特殊时代的产物,我做不了深入的评述,更多的老知青,自有他们的经历和想法。两年半的乡野时光,辛苦让我懂得克服与坚守。我享受今天的美好,也无悔当年的知青生活。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句话,对当今的青年还是有益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回忆录:难忘的知青岁月!
【专栏特刊】宫德志|第一天干农活的难忘经历(辽宁)
挣工分
散文||挣“工分”的岁月
难忘知青峥嵘岁月
回首那段知青生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