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生啦】 传承与开拓——花鸟大家江文湛(附视频)


 20世纪80年代初,江文湛先生的花鸟画已在全国颇具影响,并逐步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面貌和绘画语言,在花鸟画坛独树一帜,其江氏画风深深影响了很多中青年画家。他是被业内人士认可的一位真正做学问的、才情性的画家。多年来,江文湛先生不喜张扬,一直致力于钻研学问,尤其是他用十多年时间在终南山创建的艺术创作基地“红草园”,成为其潜心治学、精心研究花鸟画创作的重要艺术家园,在全国美术界产生广泛影响。



江文湛


1940年生于山东郯城。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并留校任教。后调入西安中国画院任副院长。现为西安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画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陕西省文史馆馆员,陕西省花鸟画院名誉院长。



江文湛是才情型画家。

其花鸟画属于大写意,超越了花鸟画固有的小情调和小格局。这和他青年时期研习山水画有关。同时,他将西方绘画中的色彩、空间、构成等元素融合于传统水墨的点线之间,运用自己超强的造型能力,成功的完成了视觉形象的突破,攀上了较高的艺术高度。


CCTV——当代大型中国画名家纪录片

《传承与开拓》江文湛 



(时长:约30分钟)


“其实画花鸟也是画人,都是人的情绪的表现。比如那些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感时花溅泪等都是人的情绪。我是以山水画的范式画花鸟,画我的内心,变‘无我’之花鸟为‘有我’之花鸟。”江文湛先生说,“艺术不是服于人民大众,而是服务于内心。”

江文湛的花鸟作品赋有诗歌的意境、舞蹈的灵动、色彩的炫目,还有一种特殊的韵律感。



关于继承传统的思考

 文丨江文湛


(一)我的定位:在我对传统文化学习后,我梳理了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我发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于是将我的学术思考定位在二千多年乃至原始彩陶时代至今的历史长河中。这个定位没有将我局限在近半个世纪,这样一来,我的思考就可能从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汲取其精华,从这个起点确定我的艺术观念。从中国文化美学的里程中我看到一批伟大的先哲——孔子、老子、庄子等。他们的美学思想,孔子对乐教的承传,以音乐育人,以玉石喻人,以及老庄玄远的美学思想。从而使我找到了玄远的艺术精神。

 

 

如中国山水画美学,那是以庄学、玄学为基底的艺术精神,所以中国山水画以“林泉高致”为山水画的美学最高境界,在当代高度工业化的时代,与庄学玄远的精神完全处于对极的地位,人们精神自由的丧失,生活变得枯燥、单调、物欲横流,竞争剧烈所有在都市生活的人们都在吸食着汽车的废气。人们在金钱的诱惑下迷失了方向,传统文化的缺失导致人们道德的缺失等等。我们这些有志于复兴民族文化的文化人,急切的呼唤着民族灵魂的复苏。中华文化的复兴。



这样一个时代需要的是一剂清凉饮料——重新弘扬老庄玄远的文化精神,于是我找到了学习的典范,中华史中的先贤:如:陶渊明、苏东坡等。
李泽厚对中国哲学这样说:“中国是儒道互补的哲学”纵然我不能如儒家那样“兼善天下”亦应做到“独善其身”吧!



(二)艺术实践:如上思辨,中国山水画义理深远,意趣无穷,明代大家文徵明说:“高人逸士往往弄艺作山水花鸟画以自娱”而就作品推崇“逸品”所谓“逸格”指在画的能、妙、神三品,逸品之法不拘常法也。


我在参于审阅美术学院的研究生论文时,发现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研究生的论文中每每提到“笔墨游戏”说时,大都持否定观点。其实这个“游戏说”,道出了创造艺术的本体方法。老子言“人能婴儿乎”而天人合一能像婴儿一样,同大自然融为一体,以天真自由的心灵创造艺术。德国一位画家说:“画家是以他的灵魂和血调和颜色”画家应以天真的生命之光注入他的艺术作品。



就我的笔墨实践体会,当我以儿童的心态作画时,我就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画亦在一切法度之外。元人论画“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文人所谓的“形”乃画人精神之形,心灵之形,艺术之形,故石鲁先生是以神写形的。



(三)“让生活艺术化,让艺术生活化”。这是陕西著名学者肖云儒在我的画展座谈会上对我的生活和艺术的评论。的确,当我至身于“红草园”时我的灵魂已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园内一弯曲水,一座木桥、桥下散落的鹅卵石、斜立的茅亭,飞鸟闪过或山花烂漫,或大雪纷飞或木叶雕零,或寒蝉凄切,这时我的人生得到了极大的精神解放,当代文明带来的心理困惑全然解脱了。当此时,物有触发,心有灵动,于是奋笔于纸墨间,能无佳作否!



(四)与古人对话,文湛学琴有六年之久,出师广陵琴派,颇有体会。明代琴家徐尚赢论道:“心于指合指于弦合,弦于声合声于心合”这个抚琴的理论何赏不是画论。一次我同上海音乐学院古琴家龚一先生雅集诗,我出一联赠龚先生,联曰:“心于笔合,笔于墨合,墨于画合,画于心合”严然琴画一论也。



抚琴与古人对话中我发现大部古琴曲都多出于道家思想。故琴已为文人必修之课。古谓“琴、棋、书、画、琴为首。”又谓:“左琴右书”,可见琴与书画之渊源故文人亦称琴为“道器”或“法器”。广陵韵“清、微、淡、远”亦声亦心,亦人格。




(五)兼收并蓄,从古文化的传承,寻找当代的艺术精神,实践中不舍弃,就读西安美院时给我的艺术整体观念和严格的造型基础。同时也要顾盼当代由于西方文化的传入带来形形色色的艺术样式,不断地将我所追求的玄远的艺术精神带进当代。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变革、转型的时代,时代要求我们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而共同努力。
我们的时代又是百花盛开的时代,“兼善天下”和“独善其身”可以共存。

 

                                                     江文湛
                                              2012.10.20于红草园


130cm×240cm

2012年


八哥图 

68cm×68cm

2015年


幽人夜未眠

136cm×68cm

2008年


爱莲说

249cm×123cm

2016年


知白守黑

68cm×45cm

2014年


喧鸟覆春州

68cm×45cm

2014年


《江湖生涯》


《园蔬图》


《盛荷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砚边谈艺】江文湛:花月几度,一怀清秋!
江文湛:花鸟写意大家
【美术头条】江文湛:以传统的审美观念来研究生活​ | 徐华水墨专栏 | 风格人格
江文湛的“红草园”,花鸟画创作的重要精神家园
江文湛:当代画坛独树一帜的花鸟画大家
江文湛花鸟作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