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参悟生死的苏东坡



人生的路走到这一天,苏轼想了很多,仿佛又什么都没有想。这两个月时间,苏轼见了很多人,但最想见的人无法见到。

“也许,是要带着遗憾走了吧,只能与子由'再结来生未了因’了。”也许,苏轼会这样想。

1100年(元符三年)六月二十日,在儋州贬谪3年之后,苏轼渡海回到大陆,一年后的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六月,苏轼卧病常州,七月二十八日,苏轼逝世。

一代才子陨落,死时六十六岁。

其实,死亡这个话题已经在苏轼的笔下出现了很多很多次,那些被关押在御史台监狱里的日子,那些一次次被贬谪到蛮荒之地的凄风苦雨,总让苏轼不停地去参悟——死亡究竟是什么?当面对死亡时,该是什么样的心态?

人终要面对生死,那么先说说苏东坡的生死吧。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公元1079年,苏轼43岁,四十不惑的他,其实有很多迷惑。

这年三月,苏轼从徐州出任湖州知州,到任时按照惯例,向神宗皇帝递交了一封《湖州谢表》:“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一直在盯着苏轼的变法派御史中丞李定、舒亶、何正臣状告苏轼藐视圣旨,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苏东坡,还抄了苏东坡的家。

七月底,御史台的人闯进府上,将苏轼像拖死狗一样押往汴京。八月中,经历了一路颠簸和羞辱的苏轼锒铛入狱。

御史台外的柏树上乌鸦一遍遍哀鸣,“栖鸦寒不去,哀叫饥啄雪”。

在湿暗的牢房里,苏轼很迷惑,他每日都心惊胆战地面临着死罪胁迫,每日都被严厉逼供,诟辱通宵。诬告者仔细盘查了他写过的每一句诗文,每一封信件,并牵连了他的挚友和近亲。

苏轼的大儿子苏迈进去探监,他嘱咐道:“送食惟菜与肉,有不测则撤二物,而送以鱼。”

苏迈很听话,每天按时去送饭,顿顿都是两个菜,一道素的,一道荤的,不送鱼。如此这般送了一个月,钱花光了,苏迈去陈留(位于开封东郊)找亲戚借钱。苏迈去之前专门委托一个熟人给苏轼送饭,他却忘了告诉人家别送鱼,结果那个熟人送了一条咸鱼进去……

苏轼看到这条鱼时,心情一定是悲痛欲绝,那一刻他也许想到了死,苏轼已经受不了这种侮辱与虐待。苏轼做好了吞丹自杀的准备,托狱卒向苏辙传递了两首诀别诗:

其一: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

其二: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写给弟弟苏辙:我估计没机会和你夜雨对床了,咱们来世再做兄弟。

写给夫人王闰之:夫人,我没给你留下什么东西,对不起你。

面对死亡威胁,苏轼诗中充满了不舍和遗憾:想我少年成名,大佬提携,诗文第一,尚未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没想到竟然要死于这御史台监中……

乌台外,苏辙和一众好友,冒险上疏皇帝为苏轼请命。连曾经的对手王安石也深惜其才,亲自为他写信求情。病重垂危的太皇太后告诫宋神宗,苏轼是先帝器重之才,应即刻释放。

宋神宗赦免了苏轼,将他贬谪至黄州。新年夜里,苏轼冒着狂风暴雪踏上了崎岖的山路,在黄州,苏轼第二次感受到了死亡的味道……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47岁。转眼间,苏轼已来黄州近三年,这三年他过得很辛苦。

生活困难、没有薪傣,连住的地方都成问题。后来,只好暂居定惠院里,天天和僧人一起吃饭,一家大小靠仅剩的钱节俭过活。老友马正卿实在看不过去,替他请得一处废地数十亩,让他耕种、造屋。

苏轼汗流陕背地在东坡上辛勤耕作,妻子王闰之则在一旁打下手。苏轼对这个曾经长满荒草的地方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赞扬这东坡如同山石般坎坷坚硬的道路,要自己也必须不避艰险、乐观地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前行。

一年后,苏轼在东坡旁筑了一间书斋,命其名为“雪堂”,从此自号“东坡居士”,苏轼告别了苏轼,他成了苏东坡。

1082年三月的寒食节,苏轼很悲伤。雨一直下个不停,天气还很冷,苏轼躺在雪堂里,看海棠花落下泥淖,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家里没有什么好吃的,笋没有,猪肉没有,河豚没有,鱼也没有,只有一把寒菜,炉灶上烧着湿芦苇,冒着难闻的烟气。

苏轼很伤心,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这日志什么时间是个头啊。他想到了远在万里的眉山,那里有父亲苏洵和母亲程夫人的坟墓,还有“明月夜、短松冈”的夫人王弗的坟墓,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严重怀疑苏轼这段时间抑郁了!苏轼可能觉得死离他很近,但过了这一年是苏轼参悟生死至关重要的一年。

四个月后的7月16日、七个月后的10月15日,苏轼与道士杨世昌先后游览黄州赤鼻矶,写下了名震千古的《赤壁赋》、《后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一改此前的悲伤压抑,也可能是黄州的大江大河、明月清风改变了他。

秋天,苏轼去买一块田地,回来的路上写下了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他写下《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他写诗《戏陈慥》: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和《正月二十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这一年,是他的作品巅峰年,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苏东坡诞生了!

生存或死亡,对苏东坡还是问题吗?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三月,这一年,苏轼66岁。在写下这首诗之后两个月,苏轼在常州去世。

1100年(元符三年)六月二十日苏轼从海南返回大陆,正月在大庾岭度过最后一个春节。1101五月苏轼到南京,六月到常州,六月一日他在真州生病了,很严重。

七月十八日,苏轼觉得病很重,把三个儿子都叫到床前说:吾生不恶,死必不坠,慎无哭泣以怛化。

七月二十三日,苏轼临终前几天,他的方外朋友径山维琳来访,两人于夜凉时对榻倾谈。维琳已经了解东坡的病情,他是专程为东坡的生死大事而来的。

七月二十五日,苏轼手书一纸给维琳云:“某岭海万里不死,而归宿田里,遂有不起之忧,岂非命也夫!然死生亦细故尔,无足道者。”(《与径山维琳二首》之二)已觉大限将至,而心态平和。二十六日,维琳以偈语问疾,东坡也次韵《答径山琳长老》作答:与君皆丙子,各已三万日。一日一千偈,电往那容诘。大患缘有身,无身则无疾。平生笑罗什,神咒真浪出。

此是东坡绝笔。

七月二十八日,苏轼处在弥留状态,他的听觉和视觉都基本上丧失了,维琳走得靠他很近,对这他耳朵说:“现在,要想来生!”苏东坡轻声说:“西天也许有,空想前往,又有何用?”

钱济明这时站在一旁,对苏东坡说:“现在,你最好还是要做如是想。”苏东坡最后的话是:“勉强想就错了。”

他回答完,长子苏迈将一片羽毛放在他的鼻下,那片羽毛再也没动过。苏轼就这么走了,享年六十六岁。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苏轼二十一岁举进士,从二十六岁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起,做过大理寺丞、中丞,摄开封府推官,除杭州通判,继而出知密州、徐州、湖州,贬黄州团练副使,移汝州团练副使,旋被起用:知登州,召为礼部侍郎、起居舍人,擢翰林学士、知制诰、充侍读,除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出守杭州,移知扬州,迁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出知定州,贬承议郎、知英州,又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放逐于惠州,再贬琼州别驾、放逐于昌化,复谪儋州,徙廉州,移永州,临死前半年获赦,逝于常州。

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丙子(1036年12月19日),死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辛巳(1101年7月28日),苏东坡在世23464天。

从“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牢狱之灾,到“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的贬谪困苦,再到“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的看淡过往,也许看透世界的人,早就看透了生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兰亭序》《祭侄稿》《寒食帖》:天下三大行书与书法人生
一蓑烟雨任平生——读《寒食帖》
与君今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千古一人苏东坡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苏东坡是苏轼辨识度最高的一个名号,其中有何深意?苏轼:你看白居易做了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