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11---压垮清王朝的十根稻草(五)
第五根 最及时的稻草

湖南:湘军支援武昌力战清军

湖北首义消息传到湖南,湖南的革命志士一时蜂起,并派阎鸿飞去武昌联络,报告湖南发难准备情况,并要求派兵支援。一时间,湘鄂双方互通声气,互相支援,形成了湖广一家同革命的态势。

湖南民军占领长沙城头大炮 闵杰/图

 

 

    10月10日晚,武昌爆发起义,湖北新军一举占领武昌,建立湖北军政府。

  湖北首义消息传到湖南,湖南的革命志士一时蜂起,并派阎鸿飞去武昌联络,报告湖南发难准备情况,并要求派兵支援。一时间,湘鄂双方互通声气,互相支援,形成了湖广一家同革命的态势。

  从曾国藩办湘军开始,近代以来就有无湘不成军的美誉。湖南光复后,湘军及时驰援武昌,给予湖北方面有力的支持,援鄂湘军先后有10000多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纵观辛亥革命中独立各省,没有哪个省给了湖北军政府那么大的支援。湖南可谓是压倒清帝国最及时的一根稻草。

  兵不血刃,光复湖南

  武昌首义之后,湖南革命党人两日后才得到消息,而湖南巡抚余诚格于当日即得警报。他十分惊恐,深怕湖南生变,与黄忠浩密谋应变措施。决定将新军四十九标一、三营开赴岳阳、临湘,五十标一、二营开赴宁乡、益阳。正在调动之际,武昌首义消息传到长沙。焦达峰、陈作新乃策动新军代表于贾太傅祠开会,决定10月18日,以城外新军炮队营举火为号发动起义。由于清军防范甚严,炮营没有举火机会,所以这一夜起义未成。

  其时,巡防营统领、镇守长沙的黄忠浩派了心腹去武汉,察看武胜关是否为革命党占领,若为革命军所占,他即倒向革命党一方,若没占,即效法曾国藩,帮清朝戡乱。当他得知武胜关尚在清军手中时,即决心以曾国藩自命。

  10月22日拂晓,炮队李金山得知日本炮队将开赴醴陵的消息,即急告四十九标的安定超。安定超即对李金山说举事迫在眉睫,要李金山速回营做准备,听到枪声,立即响应。这天正好是星期天,军官们头晚夜假未归。8点钟,安定超要谭满秀到四十九标操场吹集合哨,哨音一响,四十九标二营左队士兵就下楼。安定超打开了军需门,每人分发了10发子弹。而后,安定超朝天放了三响信号枪。之后下令:由彭友胜率四十九标二营后队会同五十标马队由北门进城,占领荷花池军装局;由他本人率四十九标第二营前队、左队、右队会同辎重炮兵工程三营由小吴门进城,占领咨议局;由李金山率炮队进城后即到军装局领取炮弹,威胁督署。安定超下罢动员令,即分头出发。一些军官见状,也不敢问。一个叫易棠龄的队长问了一句:“你们要做什么?”

  一个军士拿出刀来说:“今天我们起义了,你要反抗就先杀你!”吓得那队长不敢再言。10时,彭友胜一路开到北门,北门守卫者乃巡防营士兵,由于这些士兵已为徐鸿斌等联络成熟,当彭友胜率队至时,皆举枪敬礼。彭友胜等到军装局时,守军装局的巡防第八队士兵们,已经联络成功。彭友胜的起义队伍一到,即将库门打开,库内装满枪支弹药。起义士兵们见了,十分高兴,尽将子弹装足,旧枪换新。

  安定超所率一队抵小吴门,守门的巡防营也未反抗,安定超等顺利通过。当革命军向府署逼近之际,巡抚余诚格正与湖南开明绅士、咨议局局长谭延闿交谈。1907年,谭延闿组织“湖南宪政公会”,积极推行立宪,成为立宪派首领。1909年10月任湖南咨议局议长。

  余诚格与谭延闿二人交谈之际,有仆人至,向余诚格报告新军攻城。余诚格不信,他认为自己已经布置得很严密,不可能出事。他说:“没有的事,再去打听。”

  谭延闿见状,说:“今日中丞有事,改日再谈罢。”

  余诚格说:“今日新军开往株洲,他们误会为新军攻城。”

  话音未落,又一仆人至,急急说:“报告大人,新军进城了!”

  余诚格说:“没有的事。”

  谭延闿起身,余诚格送其下楼,二人刚下楼梯,又一仆人慌慌张张地跑来说:“报告大人,新军已到贡院东街!”

  余诚格仍不信,挥手将仆人斥退,回头对谭延闿说:“回去拜上老太太。”

  谭延闿遂拱手告别。

  谭延闿刚刚离开,革命军即把府署围了。余诚格这才知道真的兵变了。立时卫兵均倒戈,余诚格慌忙跑了出来,向革命军作揖行礼,口中喊道:“诸位要革命,兄弟是极欢迎的。”

  长沙税务司维柯菲在10月23日记录中有如下记载:“巡抚衙门被团团围住,卫兵倒戈。巡抚无法躲藏,只好客气地接见他们,并陪他们到咨议局会议厅去。他们要起草致本省各地官吏令文,巡抚表示犹豫,说要仔细考虑,就回衙门去了。回到衙门后,带着他的家眷和印信跑了。”而那个想以曾国藩自居的黄忠浩没能跑掉,被革命军押上小吴门城楼,斩首示众。革命军兵不血刃即占领了长沙,湖南光复了!

  时为年轻学生的毛泽东参加了军队

  首义以前,两湖志士曾经约定,无论在湖南、还是湖北爆发起义,两省必须相互支援,由于湖北首先举义,湖南派兵支援是湖北方面迫切希望的。当时,武汉战事十分紧急,求援之电一天就有许多次。不仅如此,武昌代表每天都有来求援的,他们都说湖北是四战之地,如果湖南不响应的话必然溃败。

  湖南光复后便把支援湖北作为头等大事,焦达峰、陈作新曾经几次召开会议,组织军队支援湖北。为尽快得到湖南的支援,谭人凤曾商于居正,请黎元洪向湖南支援枪械和款项。黎元洪当即发枪3000支,款若干,派卫队营长刘左龙护送。焦达峰得到湖北武器和资金后,即命原新兵一协扩为两协,许多从新学校里出来的爱国的年轻学生参加了军队,毛泽东就是其中之一。军队扩编后,焦达峰令王隆中率一协先发援鄂,另一协驻岳州作预备队,长沙只有少数军警维持秩序。时人称焦达峰急湖北之难,“不拥兵自卫”。

  对赴湖北作战,湖南士兵的热情很高,四十九标是革命党人最多、最活跃的军队,长沙光复过程中功劳最大,士兵大多升了官。但当他们接到受编援鄂的命令后,又都全体自动解职回营,甘当士兵。有的士兵说,“我们四十九标不可落人之后,请标统快去都督府请示,我们一定要去援鄂。”还有人讲,“官莫升了,打完仗回来再说”。听了到会代表来队传达标部会议经过之后,全体士兵随即一致表示愿意援鄂。

  出兵援鄂,力战清军

  10月28日,第一批湘军出发,焦达峰、陈作新等亲自赶赴湘江河岸送行,并颁布了“吊民伐贼,誓众出师,昭告天下”的檄文,谭人凤也参加了誓师大会。湖南派出军队支援武汉主战场,总兵力达16个营以上。

  10月30日,焦达峰、陈作新等又商议组织第二批援鄂军队,决定将第五十标开赴湖北。

  在湖北前线,身为最高统帅的黄兴时刻用湖南援军来鼓舞士气。在军政府紧急会议上,黄兴直言不讳地讲,“汉口若无湘军来援,恐难保守”。

  1911年11月1日,湖北军政府决定由李作栋赴湘请援,为使湖南援军尽快抵达,湖北派了一艘轮船到岳州接运,四十九标的一、三两营是乘这艘轮船来的。到了湖北以后,军政府犒赏每队猪肉100斤,还发了很多饼干、蜜橘。黎元洪亲临讲话,动员激励士兵:你们四十九标是训练有素的军队,在湖南起义立了大功,现在又来到这里打清军是很好的。我看到你们大家身体壮健,精神饱满,一定能打胜仗。黄兴也派了居正慰问湘军,“见湖南军队士气旺盛,回报克强(黄兴字克强),克强甚喜”。湘军到鄂对整个战局起到了巨大的影响,湖北将士“人心为之一振”。在武汉防守的士兵都大为兴奋,“以为转败为胜的时机到了”。当天,湘军王隆中、甘兴典两协,全部开往汉阳接防。

  武汉的所有重大战斗,湘军都奋勇参战,而且是舍生忘死、决不退缩。反攻汉口时,王隆中所部湘军在阵地坚守至日暮,才撤回汉阳。王隆中的部队能战能守,但经多日的拉锯战,兵员损失也不少,特别是连日持续作战,不能休息,勇健者多伤亡。

  湘军刘玉堂部到武汉后,黎都督即命令赴汉阳待命,受黄总司令节制。午后3点半,刘玉堂已率队抵十里铺,与黄兴接洽。黄兴命其赴花园附近增援,攻击仙女山之敌,11月24日的战斗中,湘军苦战多时,多次攻击,满军用机关枪扫射,毫无动摇。刘玉堂极为奋勇,身先士卒,冲锋数次,结果身中数枪阵亡,官兵亦死伤甚众。刘玉堂部仅在11月26日战役中就伤亡300余人。不仅如此,湘军敢死队战死者300余人,伤者不可胜计,完全无恙者仅剩6人。然而他们回湖南后,会同巡防营队长徐鸿斌,再次组织敢死军一队,直赴湖北。

  汉阳陷落后,军政府召开军事大会,商讨下一步计划。黄兴因事要求离鄂赴沪,会议遂议定“以蒋翊武护理总司令,设战时总司令部于洪山宝通寺”,保卫武汉的重任又落在了湖南人蒋翊武身上。接任总司令一职后,蒋翊武下达了全面保卫武昌的命令,他发布防守令18条,对所属步兵、炮兵、工程兵、马队作了周密部署,使得武昌人心安定。直到12月1日,南北双方停火。

  除了派湘军支援武汉外,谭延闿又命王正雅率军攻打荆襄。荆州居高驭下,夙称重镇,时汉口失败,武汉大局为之一变,谭延闿敏锐意识到荆襄地区的战略重要性,“荆襄据武汉上游,为湘蜀门户,兵家必争”,故派王正雅统领人马攻取,王与清军战于沙市,击毙敌人军官、兵卒数十名,伤百余名,夺获枪械数十件,打了个十分漂亮的胜仗。同时,鄂军也一鼓作气光复襄阳,与王正雅会同宜昌军司令唐牺支一举攻克荆州。此役打通东川,腰击北军,为北伐军开辟通道,与江西一路遥相呼应,减轻了武昌方面的压力。

  总之,援鄂期间湖南派出4批湘军共16营,总兵力在8000人以上,他们直接在武汉奋战,若再加上王正雅光复荆襄的军队,总数不会少于10000人。

24岁焦达峰:当了8天都督

  长沙起义前,立宪派就曾经议论,“举事后大会于咨议局,推谭延闿为都督,黄忠浩为镇统,并决议不杀官吏,不杀旗人”。还有人决定让黄忠浩充当军事首领,立宪派曾经向黄进言,革命党愿推他为总司令。

  湖南革命派基本议定由焦达峰担任都督,并未明确要推举副都督问题。起义前,大家讨论都督人选,本来已经推定焦达峰为都督。但焦自认年纪太轻,要推谭人凤担任。

  10月22日,革命党人领导的长沙起义成功,将抚署改为中华民国湖南军政府,随后更名为中华民国军政府湖南都督府,革命政权由此确立。长沙既定,家家户户均于门首高悬白旗,并于旗上书一个“汉”字。

  当天晚上,起义各界代表在咨议局召开大会,选举新政府领导人。关于都督的人选问题,大家争论不休,一群六七十人的军政界的革命党人和改良派人物,齐集在咨议局大厅。省自治公所的常治、铁路学校的激进教员文斐主持会议。与会者中的许多人,对于焦达峰多不了解。事实上,在这天稍早一点的时候,他竟被一支不认识他的新军部队抓起来了。这时,焦达峰被当作同盟会的湖南代表,向大家介绍。根据一份记载,焦开口说:“吾在湘谋革命多年,当为正都督。陈作新运动新军巡防,功亦大,当为副都督。”

  焦达峰的话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单刀直入,但是,焦明显地意指“是他,而不是谭延闿,经过长期而艰苦的奋斗,创造了湖南的革命形势”。现在,革命成功了,他理所应当地要取得胜利果实。这样,改良派上流阶层被一种完全意想不到的事情所袭击,与会的谭延闿等只好站起来宣布 “公推焦达峰为都督、陈作新为副都督”。同时议定由谭延闿担任民政部长,阎鸿飞为军务部长,刘邦骥出任参谋部长。至此,湖南军政府的基本部门和主要负责人大体已经确定。谭延闿又提出设置临时参议院的计划。他说:“革命告成,我们要建立的是民主制度。民主制度,应设议会,一则表示我们的民主作风,二则可以聚集各方贤达,集思广益。”

  当上都督后,焦达峰、陈作新夜以继日地工作,并开始稳定省城秩序,安定人心,封点大清银行,保护市面和各种学堂、公司会社及一切衙署团体;建立军政府的机构;推动各地光复。可是之后的事情确实异常惊人,焦、陈二督执掌湘省政权仅仅8天就双双喋血,都督的职位再次回到了谭延闿和他的立宪派手中。

  凭心而论,焦达峰、陈作新并无执政经验,在8天的时间里就表现出行政经验不足的弱点,焦达峰“为人质直,完全是农民本色,少权变”。对焦、陈来讲,从革命发动者到省政权主持者转换的挑战是巨大的。24岁的焦达峰、36岁的陈作新,没有很好实现这种角色转变。

  焦达峰“年少,初掌大权,识力经验,均有未足”。焦达峰、陈作新“已经有点陶醉于革命的初步胜利了”。焦达峰穿着替自己设计的都督制服,骑在马背上穿过大街,人们“见都督则齐声欢呼”,明显地给他们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陈作新身为副都督,并不争权。立宪派制造事端,逼迫二人辞职,当听到这个消息后,焦达峰无语;陈作新独曰:“都督何为!给我银二万两,美妾一名”,“顷之,觅作新,则匹马出署久矣!”这样负气、轻率实在叫人觉得,他俩确实不适合当一省长官。

  立宪派通过各种手段损害焦达峰的声誉,他们攻击焦都督是会党,陈副都督在起义前也不过是一个新军中的排长,扬言焦、陈两督年少望浅,不能服众。焦达峰似乎也知道自己的处境。他私下多次表示“只要是革命排满,谁来领导都可以,有人接替,我就上前线去。”10月29日,湖北军政府代表任震解运军械来到湖南,在欢迎会上,立宪派胁迫焦达峰表示“力辞都督,愿赴前敌”,经过“合座慰留”才作罢。

  在革命准备过程中,焦达峰一直从事会党发动工作,对会党有偏爱无可厚非,但他过于依赖会党。在处理其他问题时,焦、陈也表现出意气用事的迹象。当时就“出现了一种江湖作风”。焦达峰被称为“焦大哥”,他的衙门被说成是“梁山泊”。有的会党说:“如今是我们洪家天下”。军人和秘密会党士兵,仗着自己在革命中所作的贡献,经常来要求荣誉、提拔和金钱,而这位年轻的革命领袖,都爽快地有求必应。于是,“进出都督府的人,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吃大锅饭,要求安置,都督忙于应接,几至无暇治事”。此举授立宪派以口实,他们一直诬蔑、诽谤焦为“会匪”,是洪江会首姜守旦变名,唆使军队不承认焦、陈为正副都督,还攻击焦达峰谋私结党,根本不知道恢复汉族为何事。从立宪派和绅士们的立场来看,焦达峰是一个不适合充任都督的乡下佬。

  湖南易督,谭延闿继续支持湖北战事

  由于立宪派的攻击,加之焦达峰在新军的实力本就不强,起义胜利后,焦达峰不得不起用会党,引起了新军官兵不满。

  10月31日,在立宪派的支持下,原新军第五十标第二营管带梅馨发动了事变。梅馨参加了革命,事成后他要当协统,而焦达峰只给了他个标统,他非常不满,在士兵中进行煽动说:“焦达峰只有会党,不喜欢新军,我们不杀他,他就会解散我们。”士兵们被他煽动起来后,发动了兵变。

  梅馨等先在长沙民众中挑起和丰火柴公司纸币挤兑风潮,同时分兵两路,一路埋伏在和丰公司旁,一路准备围攻都督府。焦达峰闻知后派陈作新去和丰公司调解纠纷,陈未带一兵一卒,“单骑行视”,刚到北门铁佛寺时,闯进了叛兵的埋伏圈,一魁梧大汉忽然对他劈头一刀,削去他左额上一块皮肉。剧痛之下,陈作新飞身下马,由于拔枪不及,他跑入街旁一成衣房。而后,他忍住剧痛,操起一条板凳,把紧追他而入的大汉用凳砸趴在地,接着,他猛力挥凳,把刺客的脑袋砸个稀烂。叛兵在店外齐齐开枪,陈作新不支倒地。

  梅馨亲带一路叛兵冲进都督府,狂叫要为巡防营统领黄忠浩报仇。焦达峰这天与会党首领龚春台共进午餐,龚春台刚走,叛兵就冲了进来。

  焦达峰问:“你们干什么?”

  叛兵说:“要杀你。”

  焦达峰厉声说:“我为民族而战,哪有死在黑屋子里的道理。”他大步走出大楼,向高悬在旗杆上的十八星旗行了个军礼,在督府前屹立而不动,结果被叛军乱刀砍死。一个士兵割下他的一块衣襟,蘸着他的血写道:“焦达峰系匪首姜守旦冒充,应予处决。”焦达峰死时,年仅24岁。

  对于湖南易督,湖北方面反应不一,有的坚决不承认,有的主张妥协。但此时,湖北方面因援军不至,战事吃紧,而湖南又是湖北不可或缺的后盾,政局安危直接影响武汉前沿。为稳定湖南政局,以免他省产生观望徘徊之心,黄兴作出了“拥谭固湘”的决定。黄兴还指示在湘的谭人凤维护谭延闿的威信,共同安定湖南,并诚恳表示,为了统筹全局,湖南局面不能再乱了,如果再乱,湖北也将支持不住,其他各省更会产生观望态度,停滞不前,我们不能失去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谭延闿也不负众望,继续全力支持湖北战事,使湖南成为名副其实的最及时的一根稻草。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南大都督:焦达峰
裴高才:辛亥史记,“首义”新说-《辛亥首义史》赏析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系列」武昌首义史话之四——黎元洪上台
一场意外不断的闹剧式起义,竟然终结了一个时代
湖南武装斗争史:焦达峰陈作新长沙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
焦达峰导航:有辛亥百年人物(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