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年历史留下的足迹——谈典故衍生的双字词

千年历史留下的足迹——谈典故衍生的双字词

    中华五千年历史留下的文明之足迹形成了众多的典故,这些典故经过长期的演变与发展衍生出一个个鲜活的词语,从而记录了历史的进程。所以,学习这些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词语就能很好的传承人类的文化。          

     

                一、“偏袒”心仪人

  “偏袒”一词,原意并非“偏向、袒护”,它来源于《史记  吕太后本纪》。

     汉朝时,高祖刘邦手下有一员勇猛大将,此人叫周勃,官封太尉,他在军中甚有威望,对刘邦忠心耿耿。刘邦临死时,深知有人想篡位夺取刘氏天下,因而对周勃寄予极大的希望,曾说道:“安刘氏者,必勃也!”

     刘邦死后,果然吕后专权,大力培植吕姓的势力,刘氏天下面临基业难保的局面。周勃想到高祖刘邦的重托,决心夺过吕后的兵权,恢复刘氏的帝业。他把军士召集在一起,宣布了自己的主张,对兵士说:“想我周勃备受高祖厚恩,你们也是吃着先帝的奉禄。现在朝政混乱,我们应该站出来,你们凡是拥护吕后的,就脱掉袖子,露出右臂(‘右袒’);凡是拥护刘氏的,就露出左臂(‘左袒’)!他一读完,兵士们都齐刷刷地扯下衣袖,露出了左臂,表示拥护刘氏,听他的指挥。不久,在周勃的努力下,吕后的势力被打垮了。

    “偏袒”从此出现,可见它本身指露出左臂或右臂,只是到了后来,意思才变成了不公正的袒护、偏向了。

     

                   二、“唇齿”何相依

 

     “唇齿”是比喻关系接近、利害一致的双方,成语也作“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这一词出自《左传》中“假虞伐虢”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为了扩大自己的疆土,想先灭掉虢国。但晋、虢之间还隔着一个虞国,要想进攻虢国,晋国一定得先通过虞国,于是晋国就向虞国提出借一条路让晋军通过的请求。之奇虞国国君劝道:“这事千万答应不得!虢国是我们虞国的外围,如果虞国灭亡了,我们虞国就很危险了。谚语说:‘面颊和牙床骨是互相依存的,要是没有嘴唇,牙齿露在外面就会感到寒冷。’我们虞、虢两国的关系就像面颊和牙床骨、嘴唇和牙齿的关系一样。没有了虢国在外围的战略位置,虞国的灭亡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虞国国君没有听从宫之奇的劝告,一意孤行,还是答应了晋国的请求。宫之奇马上带着同族的人离开了虞国,并且说:“虞国被灭亡的时间不会超过今年年底了。”

     果然,晋国灭亡 了虢国之后,回师经过虞国,把虞国也灭掉了,后来,人们就用“唇齿”来比喻休戚相关、互相依存的关系。

    《笑话大全》里描写有人不知羞耻,极尽夸张地说自己“上唇碰天,下唇挨地”。初读时尚未明白,细想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没脸”,妙绝!令人笑破肚皮。             

 

                     三、“掣肘”何时了

     “掣肘”一词现在见得不多,它是说抡起胳膊,比喻有人从旁边牵制,工作受干扰,难以展开。这一词出自《吕氏春秋》。

     春秋后期,孔子有个学生叫宓不齐,字子贱,很有才能。鲁国国君派子贱去治理一个落后的地方单父县。子贱担心国君听信小人谗言,从而使自己无法按自己的方法治理,于是在上任前,他请求国君派两名近侍和他一起赴任。

     字子贱和两名近侍到了单父,当地官吏都来拜见。字子贱让这两名近侍书写文书,他站在一旁观看,当两人正在写字的时候,他突然把他们的右肘扯一下。每次都这样,两名近侍写出来的字就都很难看了。字子贱乘机大发雷霆。两个近侍既奇怪,又气恼,便主动提出回都。字子贱也不挽留,还说:“你们的书法功底很差,回去努力自勉吧!”

    两名近侍回到都城,向鲁君报告了情况,请鲁君指示。鲁君略一思考,顿有所悟,深有感触地对写字人说:

    “他这是提醒我呀!他要你写字,又在一旁干扰你,你的字当然写不好。同样的道理,我叫他去办事,却又总是去扰乱他的治理方案,就会使他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了,幸亏我明白了他的意思。”

    经鲁君这么一说,两个近侍也恍然大悟了。鲁君立即派一名使者去转告字子贱,叫他今后尽管放手行事。后来,字子贱果然将单父这个地方治理得很好。以后,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把干预、牵制别人做事叫做“掣肘”。掣,就是牵制的意思;肘,就是上臂与前臂相接而凸起的地方。

 

                      四、“马虎”的后果

     大家都知道,“马虎”是说对工作不认真负责,敷衍了事。“马”与“虎”是两种不同的动物,二者并不相干,但它们却连在一起成为一个词,这是为什么呢?

    “马虎”一词,据说来自宋代。相传,当时京城有个粗心大意的画家,非常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动物,但又不细心观察,有时仅凭想象信手乱画。有一次,他正在画一只斑斓猛虎,可刚画出虎头,就有人请他画马。于是,他就接着虎头画了一匹骏马的身子。那人看了莫名其妙,问他:“马乎?虎乎?”画家答:“马马虎虎!”那人见他画得不伦不类,失望地走了。这位画家却自鸣得意,把这张画挂在墙上自我欣赏。他的大儿子看见了,感到很惊讶,问他画的是什么,他回答是虎。他的二儿子问他画的是什么,他说是马。

    一天,他的大儿子出外打猎,看见一匹马在树林里的草地上溜达,他以为是虎,张弓就射,将马射死了,结果不得不赔偿马主的损失。又一天,二儿子去野外玩耍,碰到一只老虎,气势汹汹地向他扑来,他以为是马,不但不躲避,反而迎上前去骑马,结果可想而知——被老虎咬死。

    事后,画家伤心不已,这才追悔莫及,痛心地将这幅画从墙上撤下来烧掉,并写诗自嘲:

    马虎图,马虎图,

    似马似虎。

    大儿依图射死马,

    二儿依图喂了虎。

    草堂焚毁马虎图,

    奉劝诸君莫学吾。

    此后,人们便把办事不认真、粗心大意的人称为“马虎先生”了。

 

                  五、“抬杠”的由来

    两个人争论不休,各持己见,谁也不肯服输,人们称之为“抬杠”。这里的“抬杠”还不同于斗嘴,斗嘴可能会停留在互相戏谑几句后就完事了,如两口子斗斗嘴,说不准还颇有亲密的意味呢,而“抬杠”则是较上劲儿了,用俗语说叫动真格。不过这种嘴上功夫,最终还是要落到一个“理”字上,正如《红楼梦》里的一句话:三人抬不过一个理字去。”

    “抬杠”一词来自民间习俗。过去,民间春节闹元宵常常会有形形色色的花会,其中有一个奇特的“抬杠会”。有些地方叫“撞官会”、“甩会”、“太平颤”等。其道具是众人抬着一个巨大的杠杆,杠杆翘起的一端安着一只椅子,椅子上坐着一个身穿红袍、头戴纱帽翅的丑官。奇怪的是,这丑官没有固定的台词,而是即兴回答观众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以至于互相争辩、拌嘴,常常逗得人们哄堂大笑。这样,后来人们就把类似这样的对话称之为“抬杠”了。

    古时候有个“抬杠铺”,互相“抬杠”赌输赢。八仙之一的张果老,骑着毛驴来到这里,觉得这事很新鲜,就掏出银子下赌注,要和掌柜的赌输赢。抬杠铺掌柜问他:“大仙整天骑着毛驴游荡,究竟是往前走呢,还是往后退?”张果老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朝前走!”掌柜的说:“你总是倒骑毛驴,怎么能说往前走呢?”一时把张果老问得张口结舌,只好认输。过了一会儿,孔子周游列国正好路过此地,恰逢盘缠快花光了,一见赌输赢的抬杠铺,心想凭自己的学问,肯定能赚回点银子,便走了进去。掌柜的见孔子来抬杠,就问:“请问孔夫子,《四书》上有名言道:父母在家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否您说的?”孔子答:“正是。”掌柜的冷笑道:“那么您高堂健在而四处周游,并不是游必有方啊,这岂不是违背了您自己的教条吗?”一席话把孔夫子问得哑口无言,把仅有的二两银子输光了。孔子的弟子颜回见老师愁眉不展,一问才知是怎么回事。于是,他一手拿着杀猪刀,一手拿着一杆秤,来到抬杠铺张口就说:“掌柜的!我说你这脑袋不过半斤,不信割下来称称!”说着就要动手。掌柜的忙说:“认输!认输!”这样,颜回把老师输掉的银子又捞了回来。颜回此等顽劣的做法,也是民间对他的戏谑了。

 

                  六、有趣的“倒霉

    汉语里,带“霉”的字多含晦气的意思,如“霉头”、“霉气”、“走霉运”,口语里常说“倒了八辈子霉”。“倒霉”一词也不例外,它指做事不顺利或者遇到不好的事。这个词语是怎么来的呢?清代顾公《消夏闲记摘抄》中有一段讲到“倒霉”之由,其中是这么记载的:

    明朝时候,科举考试很难通过。从乡试开始,考生们就在自己家门前竖起一根旗杆,考中了便挂上一面旗,旗上写着“捷”字,来光宗耀祖,光耀门楣。假如京试也考中了,更要换成黄色的旗和杆,大大庆贺一番。如果考不上,就要把原来竖起的旗杆放倒,自认“倒楣”。

    后来,“倒楣”一词运用得更为广泛,凡人们遇到不顺心的事,都被称作“倒楣”。又经过长期流传,“楣”字被更能代表沮丧心情的“霉”字替掉,“倒霉”一词的形式从此固定下来。

    关于“倒霉”一词,有两则趣闻:

    1、在湖北省江陵县,流传着这样一则笑话: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马山区工作人员集中开会,正当会议进入高潮之际,忽然从外面传来一封信件,会议主持人接过一看,字迹十分潦草,尤其是收信人姓名,蟹走蛇行,模糊难辨。主持人紧皱眉头,开始揣度起来:姓,像“张”字,又像“纸”字;名字第一个字,像“老”、“考”又像“志”、“孝”;第二字,像“虎”、“彪”、又像“虑”、“虚”。联想到那句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主持人说,姑且就叫他“纸老虎”吧!

    会间休息时,主持人挥动着手中的信件对大家说:“谁叫纸老虎?快来拿信!”话音未落,便引起哄堂大笑。

    其实收信者名叫“张志彪”,当他接过信后,风趣地说:“想不到我这个张志彪,一下子就变成了纸老虎,实在倒霉!”

    2、从前,有一户人家过年时请人写了一条幅,原意是:“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但写字的人把字句都连着写,忽略了断句,语句之间既没有标点,也没有间隔。初一,拜年的人一见条幅,忙问道:“你家遇到什么倒霉事啦?”主人怏怏不乐地说:“干吗呢?一进门就说不吉利的话!”来人指着门上的条幅说:“你这儿不是写着吗?‘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七、什么是“东西

    “东西”一词,含义极为丰富,用法也极为灵活,比如它本身可以指方位,与“南北”相对,要买某物品,可以说买“东西”;骂人的话也作“你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有一则笑话说的是有位外国教授,向学生解释汉语“东西”一词时说:“中国人称物为东西,这东西,那东西,都称为东西。但人不是东西,我不是,你们不是,他们不是,我们大家都不是东西!”

    “东西”是一切物体的统称,它的来源跟五行有关。我国古代把木、火、金、水、土称为“五行”,分别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东方属木,代表一切植物;西方属金,代表一切金属矿物;南方属火,火是一种化学现象;北方属水;中方属土。由于水、土、火是最常见的,以致被古人忽视。而木和金则受到人们的重视,被认为代表一切有用的物质,因此,人们就把代表“木”和“金”的两个方向“东”、“西”代表世界上所有的物体。

      由此想起一则趣闻,1914年4月,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激起国民怨愤。前清的翰林、湖南巨绅王闾运给袁世凯总统府撰写一对联,吐尽心中愤懑: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横批是:旁观者清。

    作者采用镶嵌的手法,上联嵌入“民国何分南北”,下联嵌入“总统不是东西”,何其妙哉!

       

                      八、何谓“翁仲

    中国很多陵墓前都有一条大道——神道。神道两侧置放石人石兽,象征帝王生前的仪卫。陵墓前的石人又称翁仲,为什么这么称呼呢?这出自秦朝一个有名人物。

    翁仲是人名,本姓阮,叫阮翁仲,秦朝人。相传他身长一丈三尺,气势勇猛,异于常人,带兵镇守临洮(甘肃境内),威震匈奴,秦始皇非常赏识他。翁仲死后,秦始皇为纪念他的卓著功勋,特命工匠铸其铜像,放置在咸阳司马门外。据说匈奴人来咸阳,见到铜人,竟以为是活着的阮翁仲。从此,人们便把宫阙或陵墓前的铜人、石人称为翁仲。

    后来,人们便借助他的灵威来辟邪,多用玉石来雕刻一个身穿长袍、有冠、双手相握胸前的立人像,戴在胸前,用以祈福辟邪。汉代时,翁仲、司南、刚卯与严卯皆为流行的用于避邪的佩饰,前三种佩饰并称为“辟邪三宝”。

    有关“翁仲”还有一个“康熙故作颠倒诗”的传说:

    一次,康熙皇帝带着一些文武大臣到郊外游玩,从一座古墓前走过时,那里有不少石人,康熙便问一个翰林:“这石人可怎么称呼?”那翰林答道:“还可以叫仲翁。”其实康熙明明知道,是故意考他的,结果出了笑话。

    康熙一听,心里很不是滋味,想我堂堂大清,竟出如此翰林。回宫后,康熙马上写了一首诗,送给翰林:

    翁仲如何作仲翁,想因窗下少夫功。

    如今不许为林翰,贬到江南作判通。

    该诗每句的末尾二字故意颠倒过来,对那个翰林真是莫大的讽刺和挖苦。

 

 

                     九、房玄龄与“吃醋

    有爱情生活中,如果有第三者介入,往往会发生争风吃醋的现象,人们以“醋味十足”、“醋坛子打翻了”来形容。醋是酸的,这就把人心里那种酸溜溜的感觉传神地描述了出来,难怪会有“吃醋”的说法了。

    其实“吃醋”一词的得来有一个传说:唐朝初年,房玄龄是唐太宗李世民身边的一位大臣,曾经为建立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他功勋卓著,唐太宗亲封他为梁国公,并且想送给他几名美女为妾。谁想到房玄龄听说要赏赐美女给他,吓得面如土色,连声拒绝。原来房玄龄夫人凶悍无比,房玄龄已顺从为常了,不要说纳妾,就连婢女也不敢多瞧一眼,哪里还敢接受皇上赏赐的美女!唐太宗问清原委后,让皇后去房府劝说,可是无论皇后怎么说,房夫人都不同意。于是,唐太宗便派人带了一壶“酒”(醋)向房夫人传话:“如果再不同意,请喝毒酒自杀。”房夫人听了毫无惧色,端过“毒酒”一饮而尽。但是,她并没有死,因为壶里装的并不是毒酒,而是浓醋。

    从此,“吃醋”一词便流传下来,成为男女之间“嫉妒心”的代名词。

   关于“吃醋”还有一段趣闻:相传明代有位男子,不顾妻子再三规劝,坚持纳妾。妻子十分抱怨,赠给丈夫一首诗:

    恭喜郎君又有她,侬今洗手不理家。

    开门诸事都交付,柴米油盐酱与茶。

    常言道:每日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妻对妾交给了七件事中的六件,唯有“醋”没提,并非粗心忘却,而是将醋留给自己,意为“吃醋”,以此发泄对丈夫纳妾的不满情绪。

    看上去是“恭喜”,实则心中又怨又恨,满腹牢骚,全身上下皆充满了“醋意”。此诗构思巧妙,读来颇在人间之“醋”味。

                   

                   十、“黑马”的出现

     在体育比赛中,我们常听到“黑马”这个词。“黑马”原本是指在赛马场上本来不被看好的马匹,却能在比赛中让人们跌破眼镜,成为出人意料的获胜者。因此,凡是那些有潜力,能出人意料地夺取最后胜利,或者取得平时从未达到过的成绩的,都被称为“黑马”。

     “黑马”一词最早源于英国。

    19世纪30年代,英国前首相杰明狄斯雷斯在其小说《年轻的公爵》中描写了一个精彩的赛马场面:风和日丽的一天,赛马场上人山人海,万千目光都聚集在起跑线上十几匹健马身上。比赛正式开始,欢呼雷动,人声鼎沸。刚开始,两匹夺冠呼声最高的良种马一路领先,眼看其中一匹胜券在握,全场为之狂呼。不料的接近终点时,忽然有一匹不起眼的黑马从后面奋力追赶上来,风驰电掣般地把两匹良种马抛在身后,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第一个抵达终点,夺得冠军。黑马后来居上,技压群驹,人们无不瞠目结舌。

    从此,“黑马”一词不胫而走,并由赛马场上的俚语发展成体坛上的惯用语,不时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当一个初出茅庐或不被看好的运动员或运动队获得了骄人的成绩,赛后的新闻媒体便会以“出现黑马”加以渲染。慢慢地,“黑马”一词又逐渐扩大到其他领域的报道中。哪个领域竞争激烈,哪里就常用到它,政界、股市也开始纷纷袭用“黑马”一词。1861年,原本名气不大的林肯当选美国第16任总统时,一些人就把他戏称为“黑马式”的总统。

    因此,《现代汉语词典》对“黑马”的注释是:“比喻实力难测的竞争者或出人意料的优胜者。”

 

 十一、  “桃李”满天下

    人们历来喜欢把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称作“桃李”。如果老师教育、培养了很多学生,则称作“桃李满天下”。为什么把学生称为“桃李”呢?这出自一个历史典故。

    据汉朝《韩诗外传》记载,春秋时期,魏国有个叫子贡的大臣,他得势的时候,曾培养和提拔了一大批人。后来由于政见不一,他得罪了魏文侯,却没人肯站出来帮他说话,子贡只好辞官独自去了北方。

    在那里,子贡遇见了一个叫子筒的人,就向他发牢骚,埋怨自己培养的人不肯为他出力,以至于沦落到今天的地步。子筒听后,笑着说:“春天种下的桃树和李树,夏天可以在树下休息纳凉,秋天还可以吃到果子。可是众多春天种下的是蒺藜(一种带刺的植物),到夏天不仅不能利用它的叶子,秋天长出来的刺不会扎伤人。因此,君子培养人才,要像种树一样,应该先选准对象,然后再加以培养。你过去培养、提拔的都是一些不值得保荐的人,所以他们也就不会报答你啊。”

    又《资治通鉴  唐则天皇后六视元年》中载,狄仁杰尝荐姚元崇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于是,后来人们就把培养人才称作“树人”,把受教育后成长起来的优秀人才称作“桃李”。老师的学生多而广,则称为“桃李满天下”。

    有一句成语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史记  李将军列传》,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己,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西汉时期,骁勇善战的李广将军,一生跟匈奴打过70多次仗,战功赫赫,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后来,当李广去世的噩耗传到军营时,全军将士无不痛哭流涕,连平常百姓也纷纷悼念他。在人们心目中,李广将军就是他们崇拜的大英雄。

    史学家司马迁在为李广立传时称赞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仍然会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致树下都走出一条小路。李广将军就是以他的真诚和高尚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崇敬。

     

                          十二、 “知音”难觅

    “知音”是一个常用词,指知心朋友。杜甫在《哭李常侍峄》中诗云:“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那么,为什么把知心朋友称为“知音”呢?

    “知音”得自一个千古传诵的故事。

    《列子汤问》中说,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叫俞伯牙的人,很会弹琴。他所弹的曲调典雅动听,但一般人都听不懂。他是个官吏,有次回乡坐船从汉水经过。那夜月色很美,俞伯牙便在船头焚香弹琴。当时有个晚归的樵夫,听见水上传来优雅的琴声,便跑到岸边偷听起来。

    俞伯牙先弹了一阵志在高山的曲调,樵夫听了,情不自禁地说道: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好啊,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

    俞伯牙又弹了一阵意在流水的曲子,樵夫又说: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美啊,宽广浩荡,好像浩浩荡荡奔流的河水一样!)

    俞伯牙再也坐不住了,连忙把樵夫请到船上,称樵夫为自己的“知音”,并与樵夫结为好友。樵夫名叫钟子期,是个隐士,他也很懂音乐,尤其善于听琴。

    后来,钟子期不幸去世,俞伯牙闻讯悲痛欲绝。他痛泣许久,挥泪操琴,叹道:“今日重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抷土,惨然伤我心。”继而割断琴弦,并把琴砸碎,发誓终生不再弹琴。这就是“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相传他们是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的龟山脚下相会的,该处现保留有“古琴台”供人游览,也就是在此处他们演绎了“高山流水结知音”的千古佳话。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汉阳龟山首义公园内,是为纪念俞伯牙弹琴遇知音钟子期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它始建于北宋。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又重建了琴台纪念碑,并刻上琴台简史、碑文以及俞伯牙的画像。

    在俞伯牙的画像旁还有两副对联,歌颂的是俞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友谊。

   第一副对联是: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客荷樵,一客听琴

   另一联是:      绿树成荫,芳草为积,登临贵在得趣时耳

                   水仙已去,樵子不来,先生何以移我情乎

 

                  

                       十三、 “捉刀”“斧正”

    古人把代替别人写文章叫做“捉刀”。“斧正”是个敬辞,常在请他人修改文章时用。

    《世说新语》中有个有趣的记载:魏王曹操手下有一个叫崔琰的武官,长得眉清目秀、仪表堂堂,胸前一把长须飘飘洒洒,更显得英武非凡。曹操常有感于此,自叹相貌远远不如崔琰。

    有一次,匈奴使臣求见。曹操为了让外国使者心生敬畏,就叫崔琰穿上他的衣服冒充魏王代为接见,自己却扮作卫士模样,手握钢刀,站在崔琰的坐榻旁边,从旁观察匈奴使者的态度。接见完毕后,曹操想知道匈奴使者的反应,便派人暗暗打听。打听的人问:“你看我们的魏王怎么样?”使者说:“魏王固然仪表出众,风采高雅,而榻侧捉刀的那个人气度威严,非常人可及,看来他才是一位真英雄!”

    后来,人们便将代替别人做事称为“捉刀”,用得最多的是指代人作文,如“捉刀代笔”。

    “斧正”这个词是从成语“运斤成风”转化而来的。《庄子徐无鬼》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楚国郢都有个人,在粉刷墙壁时,鼻尖沾了一点灰浆。那灰浆薄得像苍蝇的翅膀一样,但粘得极牢,怎么弄都弄不掉,他只好去求助一位叫匠石的人。匠石二话不说,把斧头挥动得像风一样(运斤成风,斤即斧),楚人直立不动,脸不变色。匠石竟然一下子把那点薄得像绳翼的灰浆砍削得干干净净,而且根本没有做伤到鼻子。于是后人用“运斤成风”来比喻技术高超、手艺神妙。

    后来,人们借用这个故事,在请人修改自己的文章的时候,往往说请“斧正”。文章本是精巧的东西,有些缺点往往是白璧微瑕,必须慎重修改,该小改的小改,该大改的大改。只有像匠石那样胆大、心细、艺高的人修改别人的文章,恰当地修改缺点,而不妨害原文,才是能手。所以,用“斧正”来形容请人修改文章再合适不过了。

    有关“捉刀”,有一个“烈女嫁豺郎”的故事。

    古时有个秀才,他是朝廷一大官的儿子,年纪不大,就娶了媳妇。这秀才平时不喜欢读书,每参加考试,都是请人代笔。主考官总是把他的成绩列为优等,名字也放在前面。

    这一年,大官回乡探亲,听说儿子考试作弊,便亲自送他进入考场,考试时,也不准其与别人交谈。考题是《孟子离娄上》的几句:“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打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这几句的大意是:嫂嫂掉在水里,不去拉她,这简直是豺狼。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这是正常的礼制;嫂嫂掉在水里,用手去拉她,这是变通的办法。

    这次考试因父亲管理很严,秀才不敢请人代笔,只好硬着头皮自己作。他搔头抓腮,想了一阵,把“豺狼”写成了“豺郎”,把“权也”写成了“犬也”,此外一句也挤不出来,只得交了白卷。主考官把他放在第六等,倒数第一名。那位大官听说后,把儿子痛打了一顿;儿媳听说丈夫不争气,觉得无脸见人,悬梁自尽了。

    按照惯例,主考官在考试完毕后,要去拜访当地的大官和名人。主考官见了秀才的父亲,谈到有个秀才写别字、交白卷的事,秀才的父亲气馁地说:“这就是我那不中用的儿子啊!”这们主考官暗吃一惊,回去后,马上将秀才改为一等,放在头名。

    这件丑闻很快不翼而飞。过了两天,有人在秀才门上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权门生犬子,烈女嫁豺郎

    横批是:六一居士

                  

                    十四、 稿费叫“润笔”

    “稿费”是近百年才有的新词,以前对“稿费”有个雅称叫“润笔”。更有趣的是,古时士大夫讲穷清高,耻言金钱,非说不可时,称之为“阿堵物”,意思是“那个东西”。

    关于“润笔”一词的得来,在《隋书  郑译传》中记载着这么一个故事:

    隋朝时有个叫郑译的人,他本来是开国功臣,深得隋文帝杨坚的器重,但是后来由于疏于职守,不孝敬母亲,被隋文帝贬了官。过了一些日子,文帝念他往日功劳,又重新起用他,封他做了刺史。

    郑译奉诏,风尘仆仆地来到醴泉宫(在今陕西礼泉县),文帝赐宴招待他。席间,文帝对群臣说:“想当年,郑译与我同生死,经历过许多危难,这些事,我是不会忘记的。”说罢,当场宣旨,擢升郑译为上柱国,授沛国公爵,并让内史令李德林马上起草封官和赐爵位的诏书。

    李德林正要动笔,一边的丞相高熲开玩笑地对郑译说:“哎呀,你看看,这笔都干了,怎么写诏书呀,郑公,你给润润笔吧!”意思是要郑译送点礼物作酬劳。

    郑译听懂了这话外音,风趣地回答:“我一直在山野之间生活,接到命令就赶紧打马过来,来得匆忙,囊中羞涩呀,叫我拿什么来润笔呢?”大家听了仰面哈哈大笑,连隋文帝也忍俊不禁笑了起来。

    后来,“润笔”就一直沿用下来,成了书画酬金的代名词。所以,现在通常所说的稿费,也被称作“润笔费”。

 

                    十五、“解手”的由来

    口语中,我们习惯上把上厕所称为“解手”,这两个看起来毫不相干的词语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呢?这里还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

    “解手”最早是指朋友相逢高兴地“携手”,相当于现代的握手,离别时称“解手”。宋代秦观有诗云:“不堪春解手,更为客舟停。” 是说春天时朋友相逢了,高兴得不能忍受离别,竟为朋友停舟不归。可是到了明代,这个充满友情的词,词义开始发生了变化。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文为帝,就是历史上的建文帝。哪知这下惹恼了在北京的燕王朱棣,他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多年,为大明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满以为皇位非他莫属,没想到太祖居然将皇位传给了乳臭未干的朱允文,朱棣心中很是不服。于是,他暗地里招兵买马发展自己的势力,伺机谋反。建文帝看到诸王的势力强大,中央难于控制,就采取了“削藩”的政策。这样一来就使朱棣找到借口,他以“清君侧”的名义在燕京公开发难,号称“靖难”之师。一路从河北、河南、山东打到了南京,大战数年,军民伤亡无数,造成江北地区人烟稀少,千里无城乡的悲惨局面。

    燕王即位以后,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实行移民垦田政策,决定把山西地区的农民迁移到河北、河南、山东一带。但故土难离,人们用各种方法反抗,怎么办呢?官兵就编造谎言,把百姓骗到洪洞县大槐树底下,然后强迫他们登记,实行强制移民。军队为防止移民逃跑,把他们反绑起来,再用绳子一串串穿起来,相互牵连在一起,一人要动,就会牵动别人,谁也逃不脱,就这样押解着向移民区进发。路上有人要大小便,就向官兵哀求:“大人,请把我的手解开,我要大(小)便。”这样次数多了,只要说声“我解手”,就明白是要大小便了。久而久之,“解手”就成了上厕所的代名词,并且流传至今。

    上厕所还有一个雅称叫“出恭”,这一词的流行始于明朝。

    明代学子监为防学生私自外出,特设一面牌子,出则领牌,入则交牌,方便考核。牌子上书有“出恭入敬”四字。考试时,场内亦设此牌,士子欲离席入厕

 ,需领得此牌方可。久而久之,就称之为“领出恭牌”。再后来,就直接称入厕为“出恭”了。

                   

               十六、“断织”与孟母教子

    人们常把中途辍学、半途而废称为“断织”。“织”并不等于“学习”,“断织”的比喻意义是如何产生的呢?

    据《烈女传  邹孟轲母》记载:孟子小时候上学读书很想家,有一天逃学回来了。当时孟子的母亲正在织麻线,向孟子道:“你学得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还是原来那个样子。”其母听了十分恼火,就拿起刀割断了手中的织物。孟子既惊讶又害怕,问母亲为什么要这么做,孟母说:“你中途废学,就像我割断了这织物一样,前功尽弃。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扬名,多向有才能的人求学才能广见博知。”孟子受到很深刻的教育,从此再也不逃学了,从早到晚勤学不止,以子思为师,终于成了名满天下的大儒。

    这个故事说的是读书不能中途辍学,它以“断织”为喻,所以“断织”就成了“辍学”代称。

    “断织”的由来还有另一说。

     据《后汉书乐羊子妻传》记载:乐羊子远离家乡外出寻师求学,过了一年后回到家里,他的妻子问乐羊子道:“你为什么回来了?”乐羊子说:“长时间离家,很想家呀!没有什么原因。”妻子听了,就拿起刀快步走到织布机旁说:“这个织物是从养蚕抽丝开始,然后在织布机上织成的。由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才成为一寸,又一寸一寸地积累才成为一丈、一匹。如果割断这个织物,那就前功尽弃,白白浪费了时光。你外出求学,就应该每天都要学到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识,坚持不懈,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如果中途回来,跟割断这个织物有什么不同呢?”乐羊子被妻子的言行感动了,于是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期间七年都没有回家。

    后来,人们也用“断织”来称颂妇德。

 

                  十七、“下海”“跳槽”

      “下海”这个词的历史并不长,最初是渔民常用的词汇,意思是指出海,比如元代张之翰《遭到上海》诗:“下海人回蕃货贱,巡盐军集哨船多。”

    在古代,出海是一件既辛苦风险又大的事情。渔民要出海打鱼时学会说“下海”。随着时代的发展,“下海”逐渐用在了各个领域,比如旧时戏曲界,非职业演员转正被称为“下海”;或者人们到上海闯荡生活也叫“下海”。

    关于下海,还有个小故事。上世纪20年代,在上海舞台曾经公演过一出叫做《洛阳桥》的戏。戏的内容大概是说清朝有个姓蔡的状元要为家乡洛阳修一座桥,可是桥修到一半的时候,桥墩突然打不下去了。当地百姓议论纷纷,说是“海龙王不同意,须要有人下海与龙王商量才行”。于是,蔡状元就贴出告示,寻找“能下海去与龙王面洽架桥事宜”的人。两天后,两个衙役在酒馆里找到一个名叫“夏德海”的醉汉,来充任“下得海”的人。几天后,夏德海被带到海边,灌醉后扔到了大海里。

    改革开放后,“下海”一词的命运又有了新的改变,一时间几乎成了“经商”的代名词。现在“下海”一词逐渐有了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上它除了指放弃原来的工作而经商外,还包括去私企、外企另谋高就等;而狭义上,则仅仅指自谋职业,独立经商,到商海去一展身手了。

 

    “跳槽”现指换工作,在古代却不是这个意思。“跳槽”原是个青楼术语,是说妓女看到了更有钱的嫖客就放弃现有的,另寻新欢,有如马从一个槽换到另一个槽吃草。因此,这种另攀高枝的做法被形象地称为“跳槽”。

    当然这个词也可以挪用到嫖客身上,一个嫖客对一个妓女厌倦了,又另外找一个,这种行为也可称为“跳槽”。

    明代冯梦龙编的民歌集《桂枝儿》里就有一首名叫《跳槽》的歌,歌中的青楼女子哀婉地唱道:“你风流,我俊雅,和你同年少;两情深,罚下愿,再不去跳槽。”  句中的“跳槽”就是指风月场中男女另寻新欢的行为。

    将“跳槽”这个充满狎邪意味的词用于变换工作或职业,确实让人不敢轻易接受,最早或许只是开玩笑或嘲讽的话。不过现在大家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十八、“光阴”与“借光”

    “一寸光阴一寸金”,是我国关于珍惜时光的一则古训。这里的光阴用寸来计量,很是形象。那么,“光阴”一词又是由何而来的呢?

    “光阴”在文献记载中,最早见于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其中有“光阴可惜,避诸逝水”一语。

    人类的第一时间概念就是白昼、黑夜的交替变换。所谓昼兴夜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自然规律。“光”即是白昼,“阴”即为黑夜。用光阴一词笼络地代指时间,再合适不过了。

     “借光”原指分沾他人的利益或荣耀,现在已经成了人们普遍使用的礼貌用语。关于这个词的来历,在《战国策》中可以找到答案。

    据《战国策秦策》记载,秦国将军甘茂曾对齐国使者苏代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条江边住着不少人家,每晚,姑娘们都凑到一起做针线活儿。其中一位姑娘家境贫寒,买不起灯烛,其余的姑娘嫌弃她,说她爱占小便宜,拒绝她来。

    这位姑娘说:“我虽然买不起灯烛,但是我每晚都比别人先来,把屋子打扫干净,把坐席铺设整齐,让大家一来就能舒适地做活,这对你们多少也有些方便。你们的灯反正是要点的,借给我一点光又有什么损失呢?”姑娘们觉得她的话有道理,便让她留下来了。

    在近代史上,从文学作品中也可以找到很多关于“借光”的例子。例如:鲁迅《故事新编理水》:“临末是一个粗手粗脚的大汉......连声说道:‘借光,借光,让一让,让一让’,从从丛挤进皇宫去了。”老舍《赵子曰》第七:“借光!这是六十号吗?”这些作品中的“借光”都是麻烦别人或请求别人帮助的意思。

    古代有个“凿壁偷光”的故事。

    匡衡字稚圭,西汉人。他勤奋好学,常常是不分白天黑夜地读书,可是由于家境贫寒,晚上想读书却又无烛照明,于是他想到借用邻居家的灯光。看样才能借到呢?他把自家可以接触到邻家灯光的那面墙壁凿了一个洞,这样就有光线了。后人即用“凿壁、空壁、偷光、偷光凿壁、凿壁借辉、借光”等指勤学苦读,有时也引申为求取他人利益。

                

                   十九、为何“吹牛”不“吹羊

    “吹牛(皮)”一词起源于黄河上游地区,在当时并不是夸口说大话的意思。

    古代交通不发达,当黄河流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等省境内时,因水急浪恶,难于行舟。居住在这个地区的人民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就想出了“皮筏代舟”的办法。

    皮筏子古代又称“革船”,有羊皮的也有牛皮的,形状象袋,以牛皮制作的居多。制作起来是三分简单的,就是用宰杀牛羊时剥下的毛皮,经过脱毛处理,再在四肢及颈部涂上植物油,然后将其浸水、曝晒,最后把这变得松软的皮用细绳缝制成袋状,皮筏子就算做成了。

    不过在制作的过程中,都会留下一个小孔,等到要用的时候就对着小孔往里面吹气,扎好口后,就可以渡河了。根据需求,可以把小皮筏子连在一起组成大皮筏子。组成的最大的皮筏子可以承载数千斤的重物。

   不过在当时是没有打气筒可用的,要想将牛皮筏子灌饱气,就只能靠嘴吹了。由于牛皮袋体积太大,一般需要多个身强体壮的青年男子轮流完成。因此,在黄河上游一带,如果有人说他能吹起牛皮袋,当地人听了,没人会相信。

   而对于那些喜欢夸口炫耀自己的人,当地居民往往会说:“你要真有本事,就到黄河边上去吹牛皮好了!”从此,“吹牛(皮)”就成了“夸口说大话”的代名词,并逐渐流传开来。

   有意思的是,在某些地方方言中,“吹牛”还有其它意思。如在云南一些地方的方言里,“吹牛”是聊天、拉家常的意思,与说大话完全无关。

   宋时有一个人叫杨璞,此人最爱吹牛,自称是东野遗民,诗文天下无双。宋真宗求贤,人家就把他举荐了上去。宋真宗要他立庭作诗,他憨得面红耳赤也没作出诗来。宋真宗看他为难,可怜他年纪大,让他第二天交一首诗来。

   杨璞回到客栈一夜辗转难眠,天亮时想起了从家里出来时老婆子的临别赠言。第二天,他就把老婆子的临别赠言献了上去:“更休落魄贪酒杯,亦莫猖狂乱吟诗。今日捉将宫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宋真宗看完就问他是谁写的,他不好隐瞒,只好交代说是出门时老婆子的话。宋真宗说:“你家老婆子倒是个踏实人,这次看成在你家老婆子的分上,放过你了,要不真要了你的老头皮。回去后老实做人吧!”

 

 

                二十、“王八”何以成了骂人的话

    过去,社会上一些寡廉鲜耻的人,往往获得“王八”、“王八蛋”、“王八羔子”之类的骂名。那么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笔者查阅资料,共有四种说法。

    “王八”是人名,据《新五代史  前蜀世家》的记载,“王八”是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国主的大名。他原名王建,因为年轻时是个无赖之徒,在兄弟姐妹中又排行老八,所以与他同乡的人都叫他“贼王八”,这是一说。

    “王八”由百家姓而来,因为在百家姓中,“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中的王刚好排在第八位,故而有“王八”之说。不过这更多地被看作是一种巧合,常被当作笑话的材料,此二说。

    “王八”是“忘八”讹化而来的,应为“忘八”。《七修类稿》载:“今詈人曰王八,或云忘八之讹。言忘孝、悌、忠、信、礼、廉、耻。”  “忘八”便是无“耻”了,此三说。

    还有一说就是民间通俗的看法,“王八”就是指乌龟。《史记龟策列传》载:“能得名龟者,财物归之,家必大富至千万。一曰北斗龟,二曰南辰龟,三曰五星龟,四曰八凤龟,五曰二十八宿龟,六曰日月龟,七曰九洲龟,八曰王龟。”由此可知,作者将神龟分为八种,排第八位的名为“王龟”,所以很自然地就与“王八”联系起来了。于是,后人便将这列在第八位的“王龟”简称“王八”。久而久之,“王八”也就成了乌龟的别名,人们常将与王八放在一起连用。

    说到此,很容易想到“混帐”一词也是骂人的话,它是从何而来呢?原来它与蒙古包有关。

    在古代,我国北方的蒙古族过着群居的游牧生活,他们的生活很不稳定,常常是哪里有水草,他们就带着帐篷式的蒙古包,赶着牛羊和马群,在那里定居下来。

    白天,男女们去放牧,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们被留在家(也就是帐篷)中做家什,而看家的常是老人或妇女。这时,一些小伙子耐不住寂寞,为了找年轻姑娘谈情说爱,就乱窜帐篷,想尽办法混进姑娘的帐篷里去。

    帐篷里没有其他人,他们就尽情地又说又笑,眉来眼去。如果碰上老头儿也在那儿,年轻小伙就会笑嘻嘻地说一声:“啊!对不起,我走错帐篷了。”急忙抽身而退。碰上严厉的老头,小伙子就会挨一顿臭骂:“你又混帐了!”“混帐东西又来了!”年轻小伙自讨没趣,急忙退出帐篷。

    后来,“混帐”“混帐东西”就渐渐变成了令人气愤至极的骂人话了。如果看到谁做了不道德、不合情理的事,我们就会骂上一句:“混帐!”   

                

              二十一、“上当”趣闻

     “上当”的愿意是到当铺去典当东西,但现在人们常常把被欺骗叫做“上当”。而该词之所以引申为被欺骗的意思,则和下面这段趣闻有关。

    清朝光绪年间,清河有一户姓王的人家,在城里开了一间当店。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家业越做越大,生意异常兴隆。

    虽然生意异常兴隆,但各房族人懒于经营,都将自己名下的资金做股存在店里,靠股金分红过日子,把日常的典当业务全都交给一个名叫寿苎的年轻人来经营。

    而寿苎是个酷爱读书、喜欢校勘书籍的文人,对生意一窍不通,处理典当事务非常马虎。王氏族人见有机可乘,就纷纷从自己家中拿来一些无用的东西到当铺来典当。他们个个都将物品估定了高价,要伙计如数付给。伙计不敢得罪股东老板,寿苎也心不在焉,不加阻拦。

    如此这样,前来典当的族人越来越多,不到几个月,典当铺的资本就被诈骗得所剩无几了,寿苎只好向其他商号借贷。久而久之,这家资金充裕的当铺就倒闭了。当时的人见了此情景,就编了一句谑言:“清河里,自上当。”嘲笑清河王家的人去自家当铺典质东西(自上当)。

    由于王氏家族自家诈骗了自家,使得当铺倒闭,因此人们就把被欺骗叫做“上当”了。

 

 

               二十二、 阿波罗与“桂冠”    

     在雅典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上,翠绿的橄榄枝桂冠成为环绕在最优秀运动员头上的荣誉的象征,而在以前,颁发给竞技优胜者的却是月桂枝冠。“桂冠”即为用月桂树叶编的帽子。在举行的各种比赛中,对一举夺冠的第一名,常常称之为赢得“桂冠”。

    “桂冠”源于古希腊的一个神话故事。阿波罗是一个俊美的后生,力大无比,是专门掌管太阳的太阳神。有一次阿波罗看到小爱神丘比特正拿着弓箭玩,他不客气地警告丘比特:“喂,弓箭是很危险的东西,小孩子不要随便拿着玩。”并说了很多轻蔑的话。丘比特听了阿波罗的话十分生气,就说:“你信不信我会用我的箭射中你。”阿波罗当然不相信,于是丘比特对着天空射了两箭。

    原来小爱神丘比特有两支十分特别的箭,凡是被他的那支用黄金做成的利箭射中的人,心中会立刻燃起爱情的火焰,工是被那支铅做的纯箭射中的人,就会十分厌恶爱情。

    丘比特第一支箭射中了阿波罗,第二支箭射中了河神的女儿——一个名叫达芙妮的美丽的少女,她是神界中的第一美女。阿波罗一看到达芙妮就深深地爱上了她,他对她的爱就像疾病一样无法控制。他如影随形地跟着达芙妮,向她展开了猛烈的爱情攻势。然而,性情孤僻、喜欢清静的达芙妮却立志过独身生活,几次回绝了阿波罗的求爱。阿波罗并不灰心。一次,他在树林里见到了达芙妮,就走过去想向他表白,可是因为丘比特的箭的作用,他不停地逃开他。阿波罗不肯罢休,立即紧紧追赶。眼看快要追上的时候,达芙妮不得不向父亲河神求救,于是河神将美丽的达芙妮变成了一棵枝叶婆娑的月桂树,开着淡黄的小花。痴情的太阳神搂住这棵美丽的月桂树,似乎听到她的心脏还在跳动,久久不忍离去。他立志永远爱她,并要使她成为最高荣誉的象征。

    后来,希腊人为纪念太阳神的诚挚感情,就把用月桂树枝叶编成的冕冠赠给有名的英雄或诗人,以表示对他们的尊敬。这以后,欧洲一些大学也纷纷效法,把桂冠献给最有才华的诗人,献给各种比赛和竞技的优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知其一不知其二的30个熟语典故
趣诗29种
何谓润笔?
润笔歌
雨季 /润笔
为什么皇帝自称为“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