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破解西游悬案:“半截观音”的下半身

   

    西游记原著中有众多悬案,“半截观音”正是其中之一:

 

    明明是妖怪,为什么拿观音打比方?

 

    为什么只说了上半截,却不见下半截?

 

    这些问题就像那一直没有落地的第二只靴子,让我魂牵梦萦,纠结不已,直到最近才找出了答案。




 

半截观音探源

 

    我们还是正本清源,从问题的根源说起吧。在无底洞一节中,唐僧师徒遭遇了金鼻白毛老鼠精,按哪吒的说法,她在灵山偷吃了如来的香花宝烛,改名半截观音;被李天王父子带兵拿住,饶了性命后下界,又改名地涌夫人。

 

    在这两个名字中,地涌夫人挺好理解——在其他版本的古西游故事中,又作“地养夫人”,老鼠在地里打洞,倚土为生,故可名地养。

 

    半截观音就有点费劲了,有人说是因为她偷吃了半截蜡烛,但小说文中并没有明说;有人说她吃了香烛能到达观音的一半法力,同样缺乏证据。

 

    因此《李卓吾批评本西游记》发出了疑问:半截观音,不知是上半截,还是下半截。请问世人,还是上半截好,还是下半截好?




     从老鼠精的第一次出场来看,书里这么写的:

 

    只见那大树上绑着一个女子,上半截使葛藤绑在树上,下半截埋在土里。

 

    西游证道书点评曰:土上半截,土下半截,所以名为半截观音。

 

    下半截埋没不见,上半截美艳无双,以此来看,半截观音可以理解为半身观音,指她的上半身外貌和观音一样美丽动人。

 

    确实,老鼠精就是以美色闻名的,在镇海寺中把和尚们迷得七荤八素,书中对她和观音的外貌描写也有相同之处——老鼠精是“团团粉面若银盆,朱唇一似樱桃滑”,而观音呢?“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简直像是翻版。



    这么一来,就有了新的问题:上半身有了,那下半身呢?

 

    西游记是一部非常注重前后照应的书,无数意象在书中其他位置都能找到对应,比如唐僧出生时有江流之难,取经圆满之后就要再度落水;唐僧的父母当初是抛绣球结缘,路过天竺时他就要再被假公主的绣球砸中一次。

 

    如此看重布局的作者,为什么能抛下一个半截形象就不管了呢?难道他又要玩“下面没有了”的游戏?

 

    其实,西游记是一部非常喜欢打哑谜的书,很多隐喻都埋藏在了文字的迷宫之中,要破解半截观音的悬案,同样也需要剥茧抽丝,仔细分析。

 

    在多方查证之后,我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半截观音的下半截就在女儿国,她就是琵琶洞的蝎子精!

 



蝎子精的毒钩

 

    我们来对比下琵琶洞和无底洞两段故事,就可以发现蝎子精和老鼠精的相似之处:

 

两个都是小动物成精,一个蝎子,一只老鼠。

 

两个都是大美女,一个软玉温香,春意无边;一个眉分柳叶,脸衬桃花。

 

    两个都对如来造成过麻烦,一个蛰了他手指;一个偷了他香烛。

 

    两个都把唐僧抓到了洞中,想要和他成亲结婚,洞房一夜。

 

    连她们的洞府也颇有相似:蝎子精的是青石屏风后六个大字“毒敌山琵琶洞”,老鼠精的是妆花牌楼上六个大字“陷空山无底洞”。

 

    不难看出,小说中对这两个妖怪的描写似乎有意趋同。

 

而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蝎子精的武器——除了三股叉外,蝎子精的奇门兵器是胯下的倒马毒,即蝎子尾巴上的毒钩,非常厉害,悟空和八戒都不能抵挡。




 

书中这么写道:

 

    三个斗罢多时,不分胜负。那女怪将身一纵,使出个倒马毒桩,不觉的把大圣头皮上扎了一下。行者叫声:“苦啊!”忍耐不得,负痛败阵而走。

 

    那怪又弄神通,也不知是几只手,左右遮拦,交锋三五个回合,不知是甚兵器,把八戒嘴唇上,也又扎了一下。那呆子拖着钯,侮着嘴,负痛逃生。

 

    倒马毒钩在这里影射的是*河蟹*,所以这一回的名字叫《色魔淫戏唐三藏》;所以蝎子精的淫心非常之张扬,直接吩咐手下:收拾好房子请唐御弟来,我与他交欢。

 

    色之威力大焉,扎一下连如来也难禁,何况一猴一猪乎?

 

    所以悟元子刘一明在这里点评说:任你空寂无为,一尘不染,机锋应便,口如悬河,禁不住色心一着;纵你刀斧锤剑,威武难屈,雷打火烧,天神不怕,保不定色魔来伤。



 

    所以悟一子陈士斌在这里点评道:蝎至成精,阴毒无比;女至淫邪,伤人益甚。行者伤其头,八戒伤其口,如来痛难禁,菩萨不敢近,俱形容其毒之不可当。

 

    古代西游评点者们一遇到书中的淫邪段落,总是这么才气勃发,口吐莲花。

 

    等等,行者伤其头,如来伤其手,八戒伤其嘴……八戒这个伤法,难道作者又有什么邪恶居心在么?

 

鱼篮观音的历史与内涵

 

    明确了蝎子精的下半身是*河蟹*之毒钩,我们再来看看观音。她正在蝎子精这一节现身了:——悟空师兄弟三人正难处,见一个老妈妈儿过来,被悟空看出后,菩萨即踏祥云,起在半空,原来是鱼篮之像。

 

关键就在于这个鱼篮之像。

 

这个造型是观音在通天河收灵感大王时开发的,当时“春尽夏残,又是秋光天气”,而对付蝎子精时,已过了青牛精和女儿国两处,“又值早春天气”。书中对鱼篮装说的明白:

 

不挂素蓝袍,贴身小袄缚。漫腰束锦裙,赤了一双脚。披肩绣带无,精光两臂膊。

 

可以看出,鱼篮装的特点是不穿外套,只有贴身小衣,赤着双脚和胳膊。从通天河到毒敌山,观音就以这么一套衣服过了一个冬天,她真的不怕冷么?

 

就算她不怕冷,贵为菩萨,穿成这样晃悠个大半年,真的合适么?

 

而且鱼篮装和蝎子精的故事并没有发生什么联系,不像收灵感大王那里交代明白,是着急收怪来不及梳妆。

 

没头没脑来一句鱼篮之相,似乎完全是可有可无的多余文字嘛。

 

然而若考察鱼篮观音的历史和内涵的话,我们就能发现更多的秘密。

 

鱼篮观音的前身叫马郎妇观音,唐代即有相关记载,宋代《海录碎事》中说:释氏书,昔有贤女马郎妇,于金沙滩上施一切人淫凡与交者永绝其淫。

 

这意思是说,有个人称马郎妇的美女,在金沙滩上来者不拒,谁来都给上。和她发生关系的人,以后就变成精神性阳痿,再也没有*河蟹*了。

 

大诗人黄庭坚也有诗云:设欲真见观世音金沙滩头马郎妇。

 

有研究认为,马郎妇传说,反映的正是密宗双修法的影响,所谓在欲行禅。

 

考《观音经》(即《法华经·普门品》),其中就提了,观音菩萨有止*河蟹*的功能,而且在观音的三十三化身中也说到,观音会因缘变化,若有应以妇女身得度者,观音就会现妇女身为之说法。《维摩诘所说经》更是明确说到,菩萨方便度人,“或现作*河蟹*,引诸好色者,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道”。这些正是马郎妇观音的理论依据,都是严肃的佛学经典,不是后人的三俗意淫。



 

后来马郎妇观音的形象渐渐转化为鱼篮观音,据说是因为马郎妇的道具是鱼篮,而太过重口的故事情节也被进行了加工,说的是金沙滩人作恶多端,观音化为鱼篮美女前来度化,当地的男人一看有美女,马上要求耍朋友,观音就说:谁要一晚上能背下来《普门品》,我就让谁嘿嘿嘿!

 

本来这帮恶人都是不学无术的,但美色的诱惑力太大,于是一起挑灯夜读。到了第二天,竟然有二十多个人都能背诵全文。

 

观音就说:我一个人也应付不了这么多人啊。这样吧,谁能背下来《金刚经》,我就让谁嘿嘿嘿!

 

于是这帮人又去背金刚经,话说普门品两千字,金刚经五千字,难度上有了区别,于是第二天能背下来的人就剩了十来个。

 

观音又说:人还是太多啊,要不你们去背《法华经》,谁能背下来全文,我就让谁嘿嘿嘿!


 

法华经七万字,这可要了亲命了,直到第三天,才有一位马郎背出了全文,观音果然就答应了他。

 

一番辛苦换得美人归,马郎自然欣喜若狂,可是悲剧的是,新婚当天,喜宴还没散,新娘就香消玉殒,死了!

 

新娘之死,犹如当头棒喝,兜头凉水,让马郎和金沙滩人认识到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梦幻,经过佛经熏陶的他们终于开始醒悟。观音通过*河蟹*诱惑的方式,成功的度化了这一片开满恶之花的土地。

 

北宋寿涯禅师《渔家傲·咏鱼篮观音》曰:“窈窕丰姿都没赛,提鱼篮,堪笑马郎来纳败。”说的正是这一段掌故。

 

同时在历史上,高僧大德们论及观音以*河蟹*度人时常有一个重要的关键词,那就是“欲钩”。

 

比如前面提到过的维摩经句“或现作*河蟹*,引诸好色者,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道”,唐代高僧圆测就在他的著作里重点引用过,这个圆测,正是玄奘的弟子。

 

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紫柏大师在《观音菩萨赞》之《鱼篮观音》一节中咏道:菩萨无地可站立,无奈去作马郎妇。以欲钩牵度众苦,譬如以毒攻毒疾。疾除毒亦了无所,何妨鬼脸与神头!

 

大家应该看出来了吧,蝎子精与鱼篮观音的相同之处,就在于她们都有“欲钩”,这就是小说作者让观音以鱼篮之像在此处现身的原因。蝎子精下半身的倒马毒钩,正是半截观音的下半截!

 

老鼠精和蝎子精,这两个半截观音,与鱼篮观音貌似而神离,代表着佛魔两端:

 

老鼠精的美貌,诱人破戒丧失元阳;鱼篮观音的美貌,令人拜服诚心向佛。

 

蝎子精的欲钩,以欲害人,钩人入魔道;鱼篮观音的欲钩,以欲救人,度人入佛道。



 

西游记第十七回,孙悟空带着观音找黑熊怪讨袈裟,让菩萨变成苍狼精后,行者看道:“妙啊,妙啊!还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菩萨笑道:“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此处的禅机,正可以用在半截观音上。

 

菩萨妖精,总是一念;美*河蟹*欲,终归空无;大道何处,无字天书。

 

一切的关键在于欲望,当你勘破了欲望的空虚,就可以到达世界的本质——空!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半截观音这个悬案的谜底是什么了吧?

 

最后:

曾经有小伙伴问过,说观音菩萨喜欢收妖怪,黑熊精红孩儿什么的都收到了自己门下,蝎子精本事也很大,她为什么不收归已用,而是非要置之于死地呢?

同学,你这就没把握住菩萨的心理了吧。观音在西游记里是个女神,蝎子精玩欲钩,她也玩欲钩,按一般女性心理,“撞衫”都忍不了,何况“撞钩”,何况还是如此暧昧如此敏感的“欲钩”?所以必须弄死她!

这正是:夜读才子盼女鬼,光棍老头盼大娘;演戏盼着能得奖,说相声盼着死同行。

 

同行中才是真正你死我活的仇恨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游记原著解读35:观音为何以鱼篮形象出现在通天河和毒敌山
三十三观音之十 鱼篮观音 (小王身)
“三十三观音”,观音有三十三个?
鱼篮观音—老和尚给马亮说道,观世音菩萨是开启人的善心和慧根
观自在无相,无所不像
鱼篮观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