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被誉为康熙年一代名相,为何在《康熙王朝》中戏份那么少


他被誉为康熙年一代名相,为何在《康熙王朝》中戏份那么少

陈廷敬在全剧中出场次数并不多,不同于明珠之滑,索额图之奸,陈廷敬表现出的,完全是一种老成谨慎,正直清廉的正面形象。俗话说:“伴君如伴虎” 剧中出现的一干重臣中,周培公难逃鸟尽弓藏的命运,最后郁郁而终;索明两人虽风光一世,但却因为党争,被康熙这个渔翁得利,最终落得个锒铛入狱的下场。唯独陈廷敬能够善始善终,康熙皇帝还在其病逝之后遣皇子扶棺以示哀恸。这 ,不能不让人赞叹他的为官之道,也不能不让人由衷的喜欢这个人物形象,重温此剧后,简单地谈下陈廷敬身上几个重要的闪光点:

第九集陈廷敬出场,当时康熙尚未亲政。朝堂上,在明知首辅大臣鳌拜不愿还政于皇帝,想自己独揽大权的情况下;众大臣或依附鳌拜,反对皇帝亲政;或为了自己的前程性命,噤声不语;唯独陈廷敬不畏权势支持皇帝亲政:“皇上大婚已过,按大清律例,该召集天下,皇上亲政乃众臣所归,万民所愿”。索额图虽也进言请求皇帝亲政,(但其身后毕竟有其父首辅索尼的支持)。比起“有背景”的索额图,“墙头草”般的满朝文武,陈廷敬的慷慨激昂,一片丹心,更加难能可贵。这一幕,将一个至忠之臣的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第十七集,三藩盘剥属地百姓,养兵自重,每年耗费国库大量库银。严重威胁大清皇权。皇帝遂有撤藩之意。但在廷议时只有陈廷敬和明珠赞成撤藩(从这点来看明珠还是很忠于皇帝的),其余众大臣均极力反对。陈廷敬深知三藩对国家和百姓的危害,坚决支持撤藩,并当朝立军令状承诺筹措军饷,朝堂上的一番话更是令人情绪激昂:“如果皇上此刻要筑宫殿,臣还是说没钱,如若要整顿军备,臣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挖出银子来!” “两年之内,如不能再积聚一年的军饷,臣愿将双眼花翎连着这颗脑袋一并交还给皇上!”皇帝怒道在座大臣们每年拿吴三桂十万两银子的不在少数,这可能是他们反对撤藩,偏帮吴三桂的重要原因。而陈廷敬坚决主张撤藩,也从侧面证明了他是一个廉吏。他的心中有国家,有君上,却无私心。所做所想都是为国尽力,为君尽忠。

第十集中,皇帝派魏东亭传密旨给索额图,陈廷敬等几人,令他们合谋除掉鳌拜。在魏东亭宣读完皇帝的旨意后,索额图和陈廷敬两人分别有以下的对白:

索额图:“不除掉鳌拜**,皇上不保,大清不宁,我等谨遵旨意誓死除贼”

陈廷敬:“鳌拜虽有司马昭之心,但要数说他叛逆的实际,却也不多,骤而杀之,定会朝纲大乱,还是要设法拿下活口,审明实据,昭告天下,再予明正典刑方是上策”。《老子》中有句话:“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相比之下,陈廷敬的精明,谨慎,足智多谋“完胜”索额图。抓住矛盾的重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天衣无缝,滴水不漏。

第四十二集,皇帝令张廷玉回京筹措粮饷,索额图却以国库无粮之由进行阻挠,想借机害死皇帝,是陈廷敬帮助张廷玉筹措粮草,还指出东平官仓有粮可直接运往漠北军营,并提醒他东平粮仓放粮需要索额图手书的批条,可谓思虑周全,心思缜密。用索额图的话说:“陈相管理户部多年,对这个柴米油盐可谓了如指掌啊”索额图素本就有“三眼索相”之称,却能如此称赞陈廷敬,这也是体现陈廷敬才能的重要佐证。

第三十一集,朝廷准备发兵攻打台湾郑经,索额图奉旨前往福建督战,与姚启圣、水师提督施琅等人产生了明显的分歧,姚、施二人认为目前大清水师力量相对薄弱、粮草短缺,不是最佳战机,而索额图坚持要水师出海攻台。皇帝接到双方的奏报后犹豫不决,此时陈廷敬对皇帝说:“皇上,打与不打,不能只从朝廷的角度来看,也应当从郑经的角度看一看,臣料想,郑经恰恰希望朝廷别来打他,希望朝廷围而不攻,攻而不胜。所以这一仗胜负在其次,首先是要打。再说,堂堂大清挥剑吆喝了一两年,却一剑不出,这也让郑经笑话” 鞭辟入里,一针见血。最终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全力攻台。再听听此时皇帝对他的评价:“陈廷敬啊,人说索额图是三只眼,我看你比他还多一只,那就是眼中眼啊...”能得到皇帝如此高的评价实属难得,这不是进一步体现了陈廷敬过人的才干吗?

纵观全剧,皇帝对陈廷敬是近乎百分之百的信任,当然,就陈廷敬的表现而言,也是绝对值得信任的。对于其他重臣,则是既用且防。除鳌拜时,竟在与其一同长大,情同兄弟的魏东亭的府内安插眼线监视魏府的一举一动;平定三藩时破格启用周培公,但功成之后却担心他会成为下一个吴三桂,故而将其贬至盛京,处于各蒙古王爷的监视之下;对于索额图和明珠两人,虽也相当倚重,却处处提防,还在索额图府中安插卧底老蔡,唯独没有怀疑过陈廷敬,皇帝对陈廷敬的信任,在剧中也能找到几处明显的痕迹:

第十集中,皇帝派魏东亭传密旨给几位大臣,令他们密谋除掉鳌拜,用魏东亭的话说:“皇帝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托付给各位大人了”。当时画面中出现的接旨的人有索额图和陈廷敬,而当时的索额图是已是国丈之尊,当今皇后之父,皇帝信任他也无可厚非。但陈廷敬只是一个户部尚书,却使得本性多疑的皇帝将身家性命相托付,实属不易。

第三十二集中,皇帝要派重臣与台湾郑经和谈,当时陈廷敬毛遂自荐,但皇帝后来派了明珠前往,后对陈廷敬说:“你年事以高,还是留在上书房吧,朕离不开你”淡淡的话语,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了信任之情,试想一个皇帝都离不开的人,在皇帝心中会是何等的举足轻重?

第三十二集,福建总督姚启圣于攻打台湾之前给皇帝上过三道急疏,但索额图的亲信为了保护他的利益,将其扣押在兵部未呈送皇帝,直接导致了后来的战争失利。后皇帝觉察出此事震怒之下要追查到底是何人所为,以皇帝之精明,怎会猜不到此事与何人有关?涉及朝廷重臣,皇帝臂膀,此等紧要、绝密之事,皇帝也交代陈廷敬去查办。可见,陈廷敬在皇帝心中已经不仅仅是心腹大臣那么简单,如果皇帝只有一位大臣可以信任,那这个人也必定是陈廷敬吧。

以上是观剧之后的一点感受,是喜欢他的理由,完全依照剧情整理,与史实无关。不知道为什么看过这么多年的电视剧,第一次对这个人物形象如此感兴趣,当然这也离不开演员精湛的演技。或许是陈廷敬的形象过于完美,于当下之时更是难能可贵。若现实中有更多的“陈廷敬”式人物,则是国家之幸,万民之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皇帝判他死罪,临死大喊:我意图谋反!皇帝:无罪,官复原职
康熙眼里的完美大臣陈廷敬
《天下长河》看懂孝庄太后的3段遗言,才懂康熙为何要除靳辅和明珠
《康熙王朝》绝对值得一看啊!
《雍正王朝》给我们的职场带来哪些警示
皇帝向大臣借钱,大臣说“不能借”,数年后皇帝又说:做得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