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茂果硕花正红

林茂果硕花正红

 

市林业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政策,给我市林业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20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林业厅的指导下,我市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积极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发展高效特色林业。经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和林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萍乡林业健康发展,实现了“消灭荒山,绿化萍乡”的目标。1991年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称号,1994年通过省政府“灭荒”验收。和20年前相比,全市森林资源总量增加,林分质量有了提高,林相明显改善,果、药、花卉等高效特色林业高速发展,林业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同步增长。林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和生态建设不可替代的主体地位正被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所认识和重视。

 

森林资源培育成效显著

 

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把大力培育森林资源作为林业建设的基础工作,抓住造林抚育和封山育林两个重点,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国家投资,乡、村集体投山,农民投劳的国乡联营及农民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集股合作联营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累计造林159.26万亩,比1949年至1978年累计造林多6万亩,封山育林(包括全封山、半封山和轮封)近300万亩。创办了玉女峰、五峰、南坑、棋盘山、五里山等10个营林林场和一批采育林场,国有林场经营面积近80万亩,占全市用材林(包括竹林)面积的近40%,成为我市森林资源培育的主力。全市活立木蓄积量达263万立方米,比1978年增加60多万立方米。立竹3570万根,比1978年增加1500万根。全市已建成速生丰产林基地48万亩,1986年以来引进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家造林项目贷款2500万元营造的速生丰产林已郁闭成林,长势良好。安源区高坑镇泉江、浒泉、大陂、涣溪、杨桥等五村1991年开始联营成片封山万亩,封山五年,到1996年就见到显著生态、社会效益,封山前光秃秃的山头已林木茂盛,原已断流的山泉小溪重见流水,已十多年因无水灌溉而改种旱作物的40多亩山冲田恢复了种植双季稻。芦溪、宣风、银河等地大多数村庄的农田由于森林资源增加而大大减轻了水旱灾害。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所认识。

我们在大力培育森林资源的同时,大力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强化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全市未发生大的森林火灾,消灭、控制了竹蝗、毛竹枯梢病、松梢螟等病虫害,确保了森林资源的安全。严格执行森林限额采伐、木竹凭证运输制度,使林木生长量大于消耗量,确保了森林资源年增长率达到4%左右。全市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43.5%提高到现在的55%以上,比全省森林覆盖率高2个百分点。

 

果业生产成果丰硕

 

1978年以前,我市果业生产发展缓慢,果树品种单一,产量不高。1978年全市果品总产仅646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尤其是“八五”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大力发展果业、实施“果业工程”作为农业开发的重要方面和农村经济上台阶、农民奔小康的主要途径来抓,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萍乡市果业工程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办事机构“萍乡市果业生产办公室”。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果业开发的的优惠政策,支持、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城镇居民投资开发果业,对开发果业达到一定规模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贷款扶持并由财政贴息三年,果业主管部门向果业开发单位和个人无偿提供信息、技术等服务,多层次举办果业技术培训班,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实地指导。虽然1991年冬遭遇了百年罕见的冻害,给我市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但在全市各级党政的领导下,广大果农克服困难,使我市果业在受冻果园很快得到了恢复的基础上再次高速发展。目前,全市果树面积达到15.2万亩,是1978年的9倍;挂果投产面积3.2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1.8万吨,总产是1978年的近28倍。全市果园(场)达537个,其中集体果园(场)329个,个体(专业户)、联合体果园(场)208个;万亩规模的果园1个,千亩以上规模的果园12个。果树品种发展到包括柑桔、板栗、梨、桃、葡萄、李、南方苹果、柚、猕猴桃、无花果、杨梅等10余个。沙田柚、布朗李等一些名优水果已在我市生根、开花、结果。果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份额有了较大增加,随着新造果林的陆续挂果投产,果业正成长为我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花木开发方兴未艾

 

花木(花卉、盆景、观叶植物)在城乡环境绿化、美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花木需求量逐年扩大,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我市山区可供开发的观赏花木品种百种以上,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不乏姿态秀雅、花色艳丽、芳香沁人的品种。特别是长红檵木,枝繁叶茂,婀娜多姿,一年内开花4次,花色玫瑰红,花量大、花期长,开花时节景观壮丽,是我市独有的珍贵木本花卉资源,现仅存一株300余年树龄的母树。市林科所1985年开始对长红檵木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成果获得了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由该所培育的长红檵木盆景在日内瓦国际花卉博览会上展出获好评,参加全国第二届花卉博览会获三等奖。在花木生产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资源优势。同时,花木生产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技术容易掌握。1996年始,我们把观赏花木生产作为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产业来开发;1997年,又以长红檵木开发列为了林业部向全国推广的100项林业科技成果为契机,进一步加大花木产业开发力度,将花木产业化经营列为全市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内容,制定了规划,着力扶持花木生产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基地的发展。以市直林业系统各企事业为发起股东,组建了“萍乡市长红花木有限公司”,在安源区白源镇境内319国道旁和芦溪县320国道旁市苗圃建立了两个千亩花木基地,以基地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单位和个人参与花木开发。充分利用我市独有的长红檵木珍贵花卉资源优势,把长红檵木的开发作为花木产业的龙头,加速培育长红檵木树桩盆景,加速繁殖长红檵木中、小苗。目前,全市从事花木开发的法人近20家,农户200余户,从业人员2000余人,已培育高质量长红檵木盆景万余盆,中、小苗近百万株;资源优势正朝产品优势的方向转化。在组织花木开发生产的同时积极参加有关花木展销、博览等活动,具有萍乡地方特色的长红檵木知名度逐日提高。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绿化及许多高等级公路绿化、新办企业厂区绿化都设计用长红檵木作为主要绿化树种,许多机关、单位及城市居民家庭都把长红檵木盆景作为美化环境的首选品种,市场需求量巨大。广东、福建、江苏、上海、湖北等地都有客商来电来函洽谈以长红檵木为主的花木贸易业务。在市场的拉动下,全市花木生产在短时间内获得超常发展,花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花木产业方兴未艾,有望成为我市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供稿:综合科)

原载中共萍乡市委宣传部编、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出版的《萍乡改革

开放二十年》第95——9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庆市发力“五绿”增添林业发展活力
重庆市森林覆盖率达45.4﹪
河南三门峡推进“四大森林”行动
郴州林业总体概况
全市森林公园建设发展的思考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着力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