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想了解的这些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模式,这本书为你收全了

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也是农业农村部确立的农业质量年,高产创建项目内涵进一步拓展提升,聚焦绿色提质增效目标,创新组织实施方式,提出“全环节”绿色高效技术集成、“全过程”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全链条”产业融合模式打造、“全县域”绿色发展方式引领等“四全”理念,大力推广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有力促进了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和品牌强农。

2018年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代表性技术模式

麦稻轮作技术模式

来源:天津市

1. 技术要点

选用早熟抗倒伏的强筋专用春小麦品种津强8号,于2月底3月初播种,科学水肥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在6月中旬收获后,及时将麦秸打捆、整地。选用早熟的优质水稻品种津原85,5月基质育秧,6月中旬春小麦收获后及时插秧,科学水肥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10月收获。

蓟州区麦稻轮作示范片

2. 效益分析

通过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大力推广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改变原有的施肥方式,减少化肥使用量,使项目区化肥使用量较上年减少2%;通过使用抗逆性强的良种、种子包衣、推广病虫草害统防统治等关键技术,使项目区化学农药使用量较上年减少2%,项目区由原来的大水漫灌改为微喷灌或地龙灌溉,使项目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

3.适宜区域

天津市北部地区(蓟州区、宝坻区、宁河区)。

贵州稻鱼鸭综合高效技术模式

来源:贵州省

贵州稻鱼鸭综合高效技术已有千余年历史,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侗族人民千百年来在农业实践中沉淀的智慧结晶。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山区,侗族人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将鱼、鸭引入稻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稻鱼鸭综合高效技术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实现了种养结合,“以鱼养田、 以鸭治田”的精髓,开创了生物防治工程的创举,有效缓解人地矛盾,实现一田多用、一水多用的高效生产,不仅提高稻米品质,增加了稻田产出,改善了山区农民膳食结构,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

1

技术要点

贵州稻鱼鸭综合高效技术主要分为水稻稀植栽培技术、田鱼养殖技术、田鸭放养技术三部分。

(1)水稻稀植栽培技术。

①水稻品种。水稻品种宜选择株高偏高的水稻品种,生产上适宜稻鱼鸭综合高效技术的水稻品种有本地香禾糯、中浙优1号、宜香优2115等品种。

②播种、育秧。全省水稻宜在4月上旬至下旬播种,全部采用育苗移栽方式,可选择旱育秧、湿润育秧等方式。

③施肥。在香禾糯区域可选择亩施用500千克农家肥或割秧青作底肥,亦可不施底肥,插秧后不再施肥。在一季中稻区域可选择施用1000千克农家肥或40千克水稻专用复合肥作底肥,插秧一周之后,施10千克尿素作分蘖肥,放鱼入田后不再施肥。

④插秧。香禾糯种植一般按照30厘米x30厘米等行距栽插,穴栽3~4粒谷秧;一季中稻一般按照30厘米x25厘米栽插,穴栽两粒谷秧,栽插密度在7500~ 9000穴/亩。

⑤大田管理。水稻活棵施肥后,放深水,直至放鱼苗,保持20厘米左右水层。之后稻田不再施肥、不再用药。一季中稻直至水稻收获前一周,放水收鱼,晒田,便于收割。

渔沟

(2)田鱼养殖技术。田鱼根据各地消费习惯选择鱼苗种类,黔东南州从江、黎平、榕江等县宜选择放呆鲤品种,遵义、铜仁等地宜选择建鲤、福瑞鲤等品种。呆鲤投放规格为140尾/千克,亩投入1~2千克鱼苗。建鲤、福瑞鲤投放规格为8~10尾/千克,亩投入15~20千克。

(3)田鸭放养技术。田鸭宜选择从江县本地麻鸭、三穗麻鸭、江苏麻鸭等品种,在水稻栽插后15天可放田鸭,根据离住户家远近情况选择是否搭鸭棚,离家较近的可选择早出晚归方式放养,晚上喂食一次。

(4) 注意事项。

①水稻。水稻种植后不可施肥、用药,鱼可能会误食肥料而中毒,并对农药极其敏感。

②田鸭。在黄鼠狼、野狗、野猫多的地方不可放养田鸭。

③田鱼。常干旱、常发水灾的地方不可放养田鱼。

2

效益分析

以从江县加榜乡车加村为例,大部分稻田采用了稻鱼鸭综合高效技术模式,水稻采用本地香禾糯品种,平均亩产稻谷350千克,稻谷市场售价平均每千克8元,稻谷亩产值达2800元;亩产鱼40千克,市场售价(呆鲤)平均每千克60元,鱼亩产值2400元;亩产田鸭25千克,市场售价平均每千克60元,田鸭亩产值1500元。综合亩产值共6700元。

3

适宜区域

贵州省黔东南、黔南、黔西南、遵义、安顺、铜仁等地均可推广应用,目前全省有稻鱼面积约110万亩,稻鸭面积约33万亩,稻鱼共生区域增加田鸭投放或者稻鸭协同区域增加鱼的投放即可。根据全省稻田水源条件与热量条件,适合全省稻鱼鸭综合高效技术模式发展的面积可达400万亩。

鸭棚

2018年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典型案例

北京市密云区

创建亮点

甘薯成了保水增收“金疙瘩”:密云区高岭镇石匣村紧邻密云水库,为落实结构调整,实现保水富民促增收目标,石匣碧水甘薯种植合作社带领本村及周边6个村村民300余人,发展节肥减药型作物甘薯种植2000余亩,通过实施各种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总产达400余万千克,储藏鲜食甘薯300余万千克,并进行薯干、薯条等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天津市宁河县

创建亮点

选用优质辣椒品种,采取育苗移栽,高畦定植,增施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整个生长期实施害虫绿色防治技术、化学防治病虫害等方面全程跟踪服务,有效控制了露地辣椒病虫害的发生,提升产品质量和产量,经济和社会效益突出。

以上内容节选自

《2018年全国农作物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

淘宝店包邮

《2018年全国农作物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收集了全国31个省区市、计划单列市和黑龙江农垦的粮棉油、园艺作物等绿色高质高效种植技术、综合种养模式以及产业化开发、农业扶贫的做法,筛选出代表性的技术模式和典型案例。

全书由众多生产管理经验丰富的农业行政、技术推广专家编写而成,内容丰富、语言简练、图文并茂,可供各级农业管理人员、农技人员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学习参考。

责任编辑|李冠桥

图文原创|海燕 陈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水稻机插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
蔬菜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与模式
茶叶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模式,图文并茂,一学就会!(建议收藏)
水稻优质高产,袁隆平又出新招
江西垦区绿色兴农质量兴农迈大步
【农业模式】绿色农业新模式—— 稻鱼共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