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活着,就是最大的英雄主义

活着

记得第一次读余华是在高中的时候,《活着》最近又拿起来重读,那时尚且年幼不谙世事,如今再读发现余华着实厉害,整体上《活着》对现实的刻画还是相当深刻,历史感很强,读完让人是会思考良多的。

猪先生在以前的文中提过,有些作品是需要一些历史底蕴才能有更深的体会,特别是读莫言、刘震云、陈忠实、路遥这样的大家作品,因为他们经历过一些特殊时期,笔下有厚重的历史感。

余华小说最大的特点是冷峻,这个词想了很久,才觉得比较恰当,他就像一个拿着手术刀的医师在一旁看着悲剧的发生,极其冷漠暗淡,似乎这一切都不是他写得一样,他是一个冷峻的旁观者,这也能看出余华的笔锋的控制上有着极强的自控力,克制自己的情绪。

电影—《活着》

《活着》是一部悲剧,少爷福贵则是一个微小的缩影,他是那样的真实和惨烈,有时候一直想,个体的人被投射到一个大的历史环境中,那种愤怒、挣扎会是另一番场面和撕扯,比如战争、运动、斗争,人的生命如草芥般被践踏和收割,可偏偏就是这种宏观的感官下我们再来看个体的人和事,才能看到面目狰狞,人性的本质一览无遗。

福贵自己作,嗜赌成性,最后赌光了家产,从一个少爷沦为贫农,后来母亲生病他又到处求医,莫名其妙被抓了去当壮丁,后来在解放战争中被俘虏,最后回到了家,家中的妻子家珍独自拉扯大一双儿女,女儿在一次意外中成了哑巴,而母亲则早就去世了。福贵的命运看似悲催,他也和有庆一样,有着对生活的向往,然而,都破灭了。

电影—《活着》

余华在整部小说里给了我们希望,有庆得到了长跑第一名,凤霞也嫁了人怀里孩子,这是难得可贵的温情时刻,简单的快乐,最后,余华又笔锋一转,读者们还没来得及温存便被击碎,玻璃碎了一地,可谓残忍。

我承认,六年前我是哭着读完的。

六年后,重读还是会感到胸口闷。

可是,我才二十五岁。我想,六年后在我而立之年再读,想必又是另一番感悟吧,不知道那时候还会不会“老泪纵横”。

电影—《活着》

有庆是第一个悲剧,他有点傻,最爱那两只小羊,割草上学两不误,福贵对他简单粗暴,可他依旧乐观,他还有母亲的爱,还有对这个世界的希望,他拿了长跑第一非常开心,可他却在余华的笔下突然死去,荒诞而血腥,仅仅是因为县长夫人临盆时失血过多急需输血,而有庆的血型不幸符合,最终被抽血过多导致的猝死,何其荒诞,却又真实,有时候似乎能理解莫言、陈忠实他们在作品里写得那种不可思议,仿佛一切都没有了章法,权势就是王法,底层的人是没有权利说不的。

“ 有庆不会在这条路上跑来了。”

“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是啊,有庆再也不会跑在那条小路上了,他就这样“ 熟了 ” ,人的生命犹如瓜果,人死像熟透的梨,离树而落。梨者,离也。

电影—《活着》

感到我们每一个都那样的渺小,夹裹在滚滚前进的洪流中不能自已,一切的努力都仅仅是为了活下去,就像福贵一样,福贵的悲剧是那个历史时代多数人的悲剧,只是时过境迁,我们无法去触摸了而已,对,一切的努力都仅仅是为了活下去。

福贵似的人物身上有着一股劲,犟和忍,就像是一个练功走火入魔的人,体内两股真气乱了,导致一个人也会失常,有庆是如此,二喜也是如此,这已然是一种卑微的状态,就像旧社会的底层农民一样,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揭竿而起,都是为了讨一口饭,只要有一口饭吃,就不会反抗,这就是活着。

最后,福贵身边的人都“熟了”,每一个人的死都让人泪崩难过,从有庆到凤霞,最后家珍,二喜,苦根,在这场人与世界的对抗中都死去了,春生死的时候,家珍一直说原谅他了,要他好好的活下去,可最后还是死了。

电影—《活着》

最后就只剩下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想起在福贵刚开始学着做农活时,他说:“ 人要是累的整天没力气,就不会去乱想了。” 我想,这就是他能活到最后的原因吧,有句话老话叫好死不如赖活着,福贵就是,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奢侈。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的来临。

福贵的一生在一个下午叙述结束,黑夜来临,明天是谁的崭新一生呢?

所有的渺小都会结束,消亡的另一面则是代表着新生。

就如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写道的那样:

“ 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电影—《活着》

对于福贵来说,他的奢望是什么?

想不出来一个很好的答案,余华在书里似乎给了一个答案,就是: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猪先生经典共读第三期— 活着
读余华《活着》‖文/无问
余华《活着》:一个人活着能承受多大的苦难?
《活着》——叙述苦难,勇敢活着
文学评论:论多媒介语境中余华小说《活着》的主题呈现
也谈张艺谋对余华小说《活着》的改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