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辩证论治防秋病

季节交换之际,天气渐凉,早晚及室内外温差逐渐变大,这个季节也是人体疾病多发的时候。“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生,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防风御寒,预防“秋燥”,此时也正是保健养生的好时机。

秋季是腹泻的多发季节,夏伤于暑,秋必氦疟。可以根据暑邪,暑汗不出,暑热内伏,新凉外束,发为寒热交争之疟疾。可根据个人体质,拟定食疗方内服或中药代茶饮,也可采用中医传统疗法艾灸、脐疗等方法达到益气固表、改善体质的功效,预防此类疾病发生。

冷暖季节交换,温差增加,对血管的刺激较大,致使血管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弱,容易出现或加重高血压、心绞痛、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提醒大家除了要防寒保暖、保持体温的同时,亦可以经过药物足浴、针刺、艾灸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弹性,预防疾病发作。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开窍于鼻,通于秋气,秋多凉燥,易伤肺气,故易发咳嗽、鼻炎、哮喘、咽炎以及荨麻疹、毛囊炎、带状疱疹等各种皮肤疾病。可根据中医四诊辩证论治,给予刺血、刮痧、拔罐、中药代茶饮以及中药外洗等治疗,宣畅气机,滋养肺阴,通调肺气,止咳平喘、止痒。

立秋为阴阳交替之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天气渐凉,寒性收引,损伤阳气,故类风湿性关节炎或关节不适的患者,此时会出现病情加重的趋势。

针对不同患者出现的不同情况,我们还需要经过专业医生辩证论治以后,再做出相对对应的治疗。(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内科孙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季节养生(秋季篇)
【中药常识】早春要润肺护嗓 这两味养生中药最好
立秋后如何养肺?这些中医养生技巧必须掌握
四季养生篇----秋季
中医中药养生 补肺气补脾气的一味中药制作的粥(二)
中医中药养生 补肺气补脾气的一味中药制作的一款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