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其实脉诊可以很简单

现在很多人谈起中医,必须谈脉诊,好像把脉代表了中医诊断的全部内容,

而且还有很多说法,必须左右手一起把脉才是真正懂把脉的人,

其实,把脉就是四诊中的一种,说直白点,脉诊是四诊之末,是诊断中最末端的技巧,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把脉其实是四诊之中巧的部分,也是最后的验证前面的诊断。

积极来说,就是对前面三种诊断的验证,消极来说,就是对望闻问三种诊断含糊不清,

赶紧用脉诊,真真切切的摸到脉象来补救之前的分析判断。

如果,一定要摸得着看得见,才能够诊断分析,中医是无法发展的,连起源都是个很大的问题。

说了这么多,我们从正负两个方面来看待脉诊,没有那么神秘,就是诊断的一种手段而已。

我们就简单明了来说说这个脉诊,其实不难,

首先,为什么脉诊可以诊断疾病,要了解人体无处不是脉,

而手腕处的太阴经肺脉,可以映射到身体的五脏六腑,

看看,其实摸到的脉还不是六经的脉象,其实就是一种映射,一种对应关系而已。

那么他们是如何对应的,

要弄清楚,寸关尺的位置,

左手寸关尺对应:心肝肾,

右手寸关尺对应:肺脾命,也有一说对应肺脾大肠,

同时,要注意到,寸关尺整体上是对应对应人体的上中下三部,上中下三焦,

这种对应是非常直观的,

首先摸上去,手的体温,也是可以感受得到的,闭着眼睛都可以感受到,

脉的洪大,还是微小,浮沉弦紧松弛,也要有宏观的整体把握,

慢慢的有经验,可以分浮中沉三个层次去感受脉象的变化,

还有脉象的次数,是快速,还是缓慢,一般用医生自己轻匀的呼吸,一呼一吸间四至脉为健康标准,

如果,懂得五运六气,看病人的年纪,发病时间,得的是什么病,基本心中了然,

还有,一眼看去病人的其实,走路的姿势,是挺直,还是弯腰,也是可以捕捉到很多疾病信息的,

再则患者会告诉医生,自己那些部位出现那种感觉,怎么样的不舒服,

最麻烦的是那种患者,什么难受不说,牙痛也不说,直接问医生,

我是不是肝有问题?我是不是得了绝症?

但是,关于症状描述一句不说,好像在打哑谜。

脉象诊断不是那么神秘,不管单手也好,双手同时诊断也好,是一项很重要的诊断工具,

当然不能偏废脉诊,如果连脉诊的基本原理都不懂,指下不明,感觉不到脉象的具体形状,

捕捉不到病症信息,也是需要下功夫去累积的。

古代的脉诊还有很多值得参考的,比如可以摸额头,后脑勺的温度,

还有可以摸人迎,足部的体温和脉象等等,

不仅有意思,而且信息量很大。

没有那么神秘,也不能完全忽略,不能走极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中医四诊,脉诊最末,却很重要!
《奇效舌诊》舌形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讲座【附视频】
掌握脉诊,精确诊断
首届“四诊论坛”,万人参与线上直播,八大名医讲透四诊绝技
脉诊对于判断女子是否怀孕,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但绝非能定论
[转载]《奇效舌诊》舌形篇,李芳祥,北京中医药大学讲座 2017年05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