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经文本|己、针经——黄帝的绝学

《内经》文本

己、针经——黄帝的绝学

述者芃澜



己  针经——黄帝的绝学


所谓《针经》,是《灵枢》九卷的另一个名字。这从《灵枢》第一篇《九针十二原》的论述可以看出来。

黄帝和岐伯谈了一个想法,就是希望先立一本《针经》,这样可以让自己的子民,“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而通过“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顺逆出入之会。

岐伯据此讲述了《九针》的内容。所谓“九针”,不仅仅是九种针具,以及关于如何使用它们的针法,还包括有围绕其展开的一共九卷的内容。

这在岐伯的学说里面,是格外整齐的,叫做“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皇甫谧在编撰《针灸甲乙经》的时候,所看到的“《针经》九卷,《素问》九卷”,其中《针经》就是《九卷》,两个名字常常互换。然而,以黄帝名义所立的《针经》并不一定完全等于岐伯始于一终于九的“九针之学”(1)因为,我们知道,黄帝的学术来源中,岐伯只是其中之一部分而已。所以,这也就是黄帝并没有称为《九针》,而称为《针经》的原因(2)但不管怎么说,岐伯首先介绍的“九针”,是《针经》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最基础的内容。


一、九针之学

 

“夫周、秦、两汉,至于今远矣。执今人寻行数墨之文法,而以读周、秦、两汉之书,譬犹山野之美,而与言甘泉、建章之巨丽也。夫自大小篆而隶书,而真书,自竹简而缣素,而纸,其为变也屡矣。执今日传刻之书,而以为是古人之真本,譬犹闻人言笋可食,归而煮其箦也。嗟夫,此古书意义所以日滋也欤!”

                                                                         ——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

探究象《内经》这样的古籍,必须具备一些版本学的知识不可,否则就难免如俞樾所说的象一个村夫去品味汉武帝甘泉宫、建章宫的巨丽。

今本《内经》中所提到的《针经》并不是一次性形成的。要说明这一点,最好的方式是在《内经》中要找出证据,而这个证据,就是作为先秦修书特征的一篇作为结尾的文章——序。古书有一个很重要的规矩,就是一般序都写在一本书的结尾。而且会在序中谈及写书的动机,以及各个篇章的设置。如《淮南子》成书一共是二十篇,于是第二十一篇就是全书的序,即今本的《要略》。《要略》分别列举了《淮南子》各章的核心内容及其在全书中的位置,从而为全书的结构画了句号。序,作为一种古书的规矩,是那个时候的经典所必须的,如果这本书是一次性成型的话。没有序至少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这不是一本一次成型的书,甚至不是一次性编辑成的书。今本《内经》整本就没有序,无论是《素问》还是《灵枢》。但这不能说,在《内经》中找不出有序性质的文章,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这样的文章,那么沟画一个《内经》的编辑史就有了可能。这篇文章对于全本《灵枢》来说,没有,但对于《灵枢》中所提到的《九针》却是有的,那就是位列今本《灵枢》第78篇的《九针论》。

 

1、层累标本——《九针论》:

《九针论》应当是九针十篇的最末一篇,用以阐明九针各篇之义,认定这一点,有两个原因,一是,今本《灵枢》前九篇次序是非常固定的,内容或有遗失、或增添的可能,但在位置上,却是始终不移的。这种现象在整本《内经》中并不多见。二是,每篇文章标题后都按照法天一直到九法野的术数顺序做了标注。这在整本《内经》中也是特殊的现象。明代马莳就很不理解前人流传的版本的这些标注,认为很没有道理,干脆在整理《灵枢》时擅自删除了。



(《灵枢》前九篇,每篇标题后,注有法天、法地等九法的名目。)


(明代医家马莳,字元台,在编著《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时,不明旧例,擅自删除了)


其次,今本当中,《九针论》反映出来的则类似于考古中的“层累”特征。《针论》后半部分是仍然是对前文知识的集中归纳。这表明,《针论》所代表的《针经》在内容上不断增加与丰富。接下来我们就对这一标本按照层累的特征进行一次深入的考察。


1、黄帝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矣,余犹不能寤,敢问九针焉生?何因而有名?”

这是《九针论》的首句,提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九针是怎么产生的,一个是九针的名称是从哪里来的?这两个问题显然是为了统一文中内容而后加进去的。在《内经》中,发挥着上下文联络和充当着编辑者理念的最重要的句式就是借助黄帝之口而发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原本就有的,有些则是在层累之后,根据上下文需要临时增加的。由于这样的原因,今人往往会陷入黄帝的迷宫而迷失方向。其实,如果丢开今人的习惯理解,我们把九针加上书名号,就会发现完全不同的世界。

黄帝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矣,余犹不能寤,敢问《九针》焉生?何因而有名?”

“《九针》焉生,何因而有名?”那么这是不是就是在问《九针》诸篇的为什么这样谋篇,和为什么分别名法天一直到法野呢?

 于是,《九针论》首段的序的性质,也就显露了出来。同时,该篇的层累性质也就昭然若揭。

2、在《九针论》里,层累有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 ———————— 岐伯曰:“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风,九以法野。————今本《灵枢》,从《九针十二原第一》标题题注有“法天”,其后《本输第二》、《小针解第三》、《邪气脏腑病形第四》、《根结第五》、《寿夭刚柔第六》、《官针第七》、《本神第八》、《终始第九》八篇,依次都标注有法地、法人、法时、法音、法律、法星、法风、法野。——这就是所谓的《九针》,为《灵枢》中最古老的部分。

第二层 ————————黄帝曰:“以针应九之数,奈何?”和黄帝曰:“针之长短有数乎?”分别论及“九针应九之数”和“针之长短。”这两段分别对应的是《官针》中两个重要的内容,一是“九针之宜,各有所为”,一是“长短大小,各有所施”。——因此,应该说是官针篇的附篇,或解篇,或者干脆就应该是一篇。但由于后世离乱,看到其中,九针应九之数,有术数内容,且重复论及“九法”,故此,错放于九针论后。而后世大部分注家也都把第一层之内容错误理解为是讲针的,而忽略了其应为《九针》最后一篇,概括评述前面各篇。否则,就无法理解为什么现本要单单把第一到第九分别冠以九法。

第三层 ———————— 黄帝曰:“愿闻身形应九野,奈何?”——本段即所谓“天忌日”的内容。“天忌日”的禁忌并不属于“九针体系”。“九针体系”在《终始》一篇中罗列九针刺法的“十二禁”,其中并没有依据日月、年份、方位以及人气而设定的禁忌,相反,在黄帝学派最有代表性的《针论》中,(见灵枢《官能》篇)则有“天忌”的明确表述。“用针之服,必有法则。上视天光,下司八正。以辟奇邪,而观百姓。审于虚实,无犯其邪。是得天之露,遇岁之虚,救而不胜,反受其殃。故曰必知天忌。”而散在在《素问》,如《八正神明论》、《骨空》、《缪刺等》及灵枢后半部分内容中的《九宫八风》、《阴阳系日月》都有相关的内容。所以可以肯定的说,这段内容是属于黄帝学派的“针论体系”的内容,而不是岐伯学派的“九针体系”的内容。它的出现,说明天忌的知识,在补入“九针体系”后,在所谓《针经》部分,才被添加进去的。

第四层 ———————— “是谓形”,这一段文字与《素问.血气形态》中文字重复。其核心介绍的是所谓“五形志”的内容。接下来则分别为“五藏气”、“六腑气”、“五味”、“五并”、“五恶”、“五液”、“五劳”、“五走”、“五裁”、“五发”、“五邪”、“五藏”、“五主”以及“气血大数”,和“手足阴阳”。——这种结构的文字,在《素问》和《灵枢》中都有,如《素问》中的《血气形志篇》、《宣明五气篇》,如《灵枢》中的《五音五味》,这类文字有个共性,就是属于我称为“无头无尾的文摘体”。所以《内经》全篇并不都是对话体的,还有一些篇章,如以上列举,是属于没有对话者,而纯粹是一种罗列性质的归纳文字,但同时必须注意,这些罗列的内容,往往是有相关主题的,讲五脏的必然和讲五脏的内容放在一起,讲经络的也一定是和讲经络的放在一起,而不会乱放。同时所列内容非一篇文字能够解读清楚,其涉及内容,往往散在《内经》各篇中,以对话体加以阐述。这种文字有两种可能,一是,如本篇一样,是某部内经编选时经卷的原体例保留。也就是说,这篇文字连同其他与它相关的篇章,是一卷内容,而作为全卷内容进行综述,一般放在篇末。《内经》前这些内容甚至是单出的。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后世注家为了学习方便,而汇总的笔记,随着时间流逝,当作了错简,而被编撰在内经当中。但无论如何,这是一种具备总结归纳性质的文字。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本篇《九针论》至少经过了四次大的编辑,而表现出四层层累的特征,每次层累的原因并不一致。有些是因为原本得到了丰富,而必须增加内容,有些则是衍文或者错简,或者编撰者不明旧例的误入。

但无论如何,层累的发现却可以给我们阅读《内经》提供一些特殊的帮助,比如为弄清楚不同学术体系的边界找到证据,为勾勒《内经》这一早期中医经典文献的学术形成提供思路。


--------------------------

(1)《灵枢.禁服》中曾借雷公之口说,黄帝传授他的《九针》内容一共是60篇。

(2)《灵枢.官能》中黄帝将九针体系整理成了针论,并作了最后的归纳。标志着黄帝流派的针经体系的完备。“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矣不可胜数,余推而论之,以为一纪。余司诵之,子听其理,非则语余,请其正道,令可久传后世无患,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岐伯稽首再拜曰:请听圣王之道。”


未完待续。

(同时找寻出版商合作,有意者可在后台联系,无意者勿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针讲义 笔记(二)内针36穴
内经文本|戊、形法——《上经》复原一
《针经八十一篇》
项目展示、投标计划、商务演示通用模板4
清爽商务
阅素灵臆解黄帝内经《素问》《灵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