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低下的原因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低下的原因分析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正逐渐成为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目前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方面、学生方面、环境方面。只有发现问题并通过问题找方法,才能达到在反思中发展。

【关键词】小组合学习 效果 分析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逐渐成为新课程教学实践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有的甚至流于形式,出现为小组学习而小组学习的现象,实质上耗费了有效的教与学时间,结果导致学习效能低下。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对合作学习理论缺乏深刻理解,机械套用导致诸多问题出现,从而,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能和质量。很多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没有处理好“形式”与“实质”的关系,可谓有“形”无“实”,教师和学生没有真正走进“小组合作学习”。多数学生不具备合作精神,致使讨论不能展开、探究无法深入,不能进入真正意义的合作。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效能和质量。本文从教师、学生、环境等学习要素和资源的角度,分析小组合作学习中效果低下的原因:

(一)教师方面

1、教师角色没有转换,教学观念比较陈旧,教学方式不适应小组合作学习。在环境上建构了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桌椅摆成适合小组学习型,小组分工也明确,但是教师依然在讲台上按原有讲授方式在教授,学生依旧是被动接受,学生新鲜几天后就烦了,学习意识上又回到了原有的状态。小组合作学习便成了一种摆设,花架子,最终失去了其功能。

2、教师教学策略简单,影响了合作学习的内聚力。许多教师把讲授式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策略运用到小组合作学习中,虽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但是教师依然按“一对多”的提问方式来与学生单向交流和对话,忽视小组的存在,在不知不觉中削弱小组学习的内聚力。

3、缺乏教学智慧,学习工具单调,不能满足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事先没有生成可供小组学习者讨论与交流的问题,既没有明确的、有价值的主题,也没有“问题单”或“导学案”来引领。更主要是缺乏任务驱动的内容、方式和时间的分配和设置。没有提供这些学习资源、抓手和平台,小组讨论和展示只能留于形式。

4、学生分组不够合理,未建立合作学习机制,组内管理自由松散。有的教师随意指定几个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有的教师一味按学生水平分组,公平竞争失去基础;有的教师一味地让学生自由组合,且美其名曰:“给学生选择学习伙伴的权利。”其主要表现:组长由教师临时指定,没有建立合作规章或“公约”,未明确组长的职责,也未明确组员的分工与职责。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组长、组员不知所措,组员观望和等待,其结果是各行其事,缺乏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合作学习难以进行。

5、小组内没有建立多元评价体系,随意化现象严重。教师依然关注少数个体学生评价,忽视小组整体评价;依旧注重学习成果评价,忽视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合作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技能、合作学习过程评价;仍然重视课堂随机评价,忽视即时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仍旧仅注重外在行为评价,忽视学生心灵评价;评价策略不能持续,评机制不健全,朝三暮四,评价的激励功能不持久也导致小组的努力方向不明确。

6、生成问题质量低,讨论内容简单化。由于问题、内容过于简单,没有按照“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系统化”的要求,看似热闹,但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虽然有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但是学习过程缺乏内涵,其结果是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效能。

(二)学生方面

1、学生合作意识差,缺乏合作的内在需求。其突出表现是:有的善于表现的学习优秀学生“以我为中心”独霸话语权,不知尊重他人——只关注自己展示,不倾听,不配合,甚至出言伤人,引发矛盾;不顾小组存在——只表现自己见解,不顾全大局,不顾同学感受。有的学习表现差的学生消极退缩,不论讨论如何激烈,总是低头观望;即使轮到他的参与,仍然是推委推脱,消极应对。还有的学生依赖学习表现好的学生,“搭车”现象突出。有的只顾组内讨论,过于喧哗,干扰他组,影响合作质量。

2、学生不知合作方法,缺乏合作的基本技能。由于许多小组合作学习,缺乏合作学习“公约”和规范,只顾形式,不顾实质,导致怪象多多,效能低下。其主要表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组员便七嘴八舌,奏热闹,瞎起哄,不知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的不能耐心等别人把话说完便大声插嘴、抢话;有的不能相互帮助、纠错、补充;有的在展示小组学习成果时,仍表达自己意见,难以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三)环境方面

1、班额大,分组多,展示机会的把握难度大。有些班级学生达7080人,分组达10组之多,导致座位摆放不合理、展示空间受限制,更主要的是一节课很多学生甚至是小组就没有展示的机会,也给综合评价带来一定的困难,无形中削弱了小组参与和展示的积极性。

2、教室硬件建设不配套,环境单调,小组交流和展示困难。很多教室仅有前后两块黑板,小组没有固定的成果展示栏,更没有小黑板、多媒体、投影仪等设备,导致小组合作交流、展示途径单一,形式单调,效果不高。

小组合作学习的初期阶段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不可否定的是,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共同体,对调动学生学习内驱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作用是大家共识的,关键是怎样变粗放为精细,变随意为规范,加强学习小组建设的策略研究,针对问题找方法,在反思中进步,在总结中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和实践
展示+评价 小组合作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引用: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小组建设规范条例
君朋小组:课堂与班级管理的新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