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聊一聊|我辈藏书看书为了啥?

写在前面

常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读书为了啥?买书藏书又是为了啥?每个人的回答不尽相同。看看社区这位书友的感慨,是怎么看待这些问题的。


我辈藏书看书为了啥?——一个差评引发的思考

一篇长文,也是一个有些心酸的故事。

我有一个大伯,一辈子孤身一人,一生怀才不遇,去年底得了重病,从此生活不能自理。他藏书颇丰,总有三四千册的样子,除了其本专业方面,尚有不少古文学、古诗文之类的,这些书品相大多很好,因为从来没有被阅读过,很妥善的放置在一列列书柜里,显示着主人对它们的喜爱。不过,当他的生活丧失了健康和自主的时候,曾经所钟爱的东西也会随之烟消云散,如今东西要整理,房子要处置,这些书籍全家人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传承下去,最好的归宿,也许就是找到真正需要它们的新主人吧。

子侄辈中,我是与他血缘关系最近接触最多的了,我不但自己买书读书,还一直在网店转让自己闲置的旧书,这项处置工作自是我义不容辞的。否则,我想它们的命运无疑将是先被收废品的蹂躏,再被人收去练摊,最后可能一部分辗转来到网上。当他的书开始被人买去的时候,我不但没有丝毫平时卖书的快乐,反倒感觉很忧伤,甚至在有些夜深人静的时候因为强烈的负疚感辗转难寐,怀疑自己这样亲手把它们卖出去,究竟是不是正确的?最终,情怀屈服于现实,生活还得继续。

有些朋友不禁会问,那你为什么不自己把它们留下来呢?一者,我家中实在没有容纳的空间,二者,这些书与我研究的领域完全不符(我是做民国历史方面),我绝无读一页的可能,留着对书来说是完全的浪费。这就涉及到我读书藏书观了,后面会再提到。

还是先继续把事说下去。这些书籍,由于没有经过蹂躏,加之没有阅读过,整体品相是不错的。我不想贱卖糟蹋长辈的心血,也希望它们真正能到有需要的朋友手中,每一本书的价格我都在已售未售中对比相近品相仔细研究过,所以定价不是网上最低,这样基本不会被倒爷青睐,毕竟最终还是要处置出去,所以也绝非是最高或标的离谱。在暂存和邮寄的时候,我都会比自己的书更为注意,生怕它们有所损坏。这半个月卖了几十本,都很和谐顺畅,却终于在昨天出了问题。

那是一本启功先生所著《诗文声律论稿》。昨日午饭后,收到了急促的孔网消息提示音,点开后看到的吃枪药一般的文字(见下图)和一个满满的差评(好歹我两个小时内就包装寄出了,发货速度这一项至少不该是一星),让我深感震惊、痛心。震惊,是因为我想不到以我平日对操守的坚持,五年卖了几千单从未有过差评(我在孔网、7788、淘宝累积好评近三千,仅有一个还价不成的小人无理取闹给个中评),如今会收到如此诛心之言和武断结论。痛心,是因为长辈珍藏三十多年的书竟会因我而毁于一旦。

我自号粪石,是取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之意,性如其名,并非易与之辈,若论起打嘴炮,年轻时我身居论坛高管数年,更是业界能手。我虽性情刚硬,但却向来秉承真诚,遇事从不敷衍,两块钱的订单也是认真对待,一向没有也不需要向别人要求什么好评。买家单方面确认收货给差评然后撕书,由此带给我的愤怒,让我险些当场翻脸,想好好和丫理论理论,如果当时出手,责任自还会承担,言语恐就不善了。其实我既然敢在孔网开店,又何惧一个差评?但这次情况有些不同,因是长辈的书,我不想因此让它留下与人冲突的恶缘,在世间留下永久的差评污点,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心平气和的和买家谈了起来。

买家的愤怒和失望,无非源于品相金额价格,这个书我定的是九品,买家说被图片误导,以为是十品,实际是八五品因而暴怒。长辈的书寄出前我都会有仔细的检查确认,看看是否有名不副实之处,这本也不例外,其内页是很干净的,我定品时首先注重这里,所以介绍的是私藏品较好,回想起来封底确实是有一些灰尘,其他书的多少也有些这情况,毕竟放那三十多年了。这批书我多定为九品、八五品两个品级,完全类似品相的九品书也卖了不少,多数书友评价是非常好,几乎和新的一样云云,并不是那么不堪的。

我也无意为自己推卸责任,人孰无过,书籍多了,时间紧迫,一本两本做的不足在所难免,因为都是晚上才有时间拍照,闪光灯下一些细节表现的失真模糊,而且我也确实没有拍摄封底的习惯,没有将封底有灰尘的情况拍摄或文字表达出来,或许还有其余一些买家认为是严重瑕疵而我没有在意的地方,这是我之失,出了问题我也一定会负责。但也正是因为灰尘这疙瘩事,我才定的是九品,我再次仔细对比了网站的定品标准,再结合自身的观感,扪心自问,我认为定九品并不有失公允。抛开个人观点的不一致,即便就是算您说八五品,和我说的九品,之间也只是0.5品的最小差距,而网站对于八五品相的定义,也只是简单解释为“符合九品要求,但问题项可略重一些。”并没有另起炉灶详加解释一番。这和标十品无图片实际只有五六品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如果是这样,我会理解买家的愤怒,但是本次,从内心中我并不理解或认可。事情总会有更妥善的解决办法,世人也并不全是骗子和奸商,尤其是这些反应是在我还并没有做出任何回复和解释的时候便薄喷而出了。

我很清楚,对于两个观点分歧的人,再多的辩论也很难达成共识,只会适得其反增加彼此恶感,所以我根本没有纠缠于九品或八五品做任何解释文章。我也说过,如果是我存在过失,我亦不会有任何敷衍,一定会想办法解决问题让买家满意,或退或赔都无问题。面对买家的咄咄逼人,我努力遏制了自己的情绪,没有进行任何回击,心平气和的解决问题,话虽客气但不虚伪,最终我把款项全部退回,买家也对于我的“气度”表示钦佩,并修改了评价。书撕了不能复原,也就别再寄回来惹我伤心。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吃差评,也是第一次要求别人修改成好评,以前给我中评那孙子就以退款要挟过我,被我写诗喷出翔来。这一次是我主动提出的,对于这一时的吃亏退让我并未后悔,只因为这是长辈的书,原因上面我也说了。

所幸在孔网的平台上,多是知书达理的书友,即便是采用这样激进手段的,最终也归于圆满。往来的消息中,该买家还让我对比了他的藏书和他认为的好品,雅致的桌面,洁白的手套,其爱书成痴确实让我自叹不如。但我心里也有不太理解的地方,为何这样一个应该很有修养的人会产生那么大的急切的愤怒,并把自己认为不满意的书籍当场毁去,这难道是爱书的更高境界吗?就好像艺术大师对于自己不满意的作品,愤怒毁去使之不传于世的那般风骨?

昨日之事已成过眼云烟,但昨晚上我却有些失眠了,翻来覆去,我又忍不住思考一个在心中盘旋很久的命题,我们究竟为何买书藏书?藏书的意义何在?最终要藏到哪里?

像我大伯这般,藏书一辈子,他从这些一辈子没有翻阅的文学书籍中得到了什么?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从中得到某些精神上的愉悦?还是从别人的羡慕和赞誉中得到某种心灵上的满足?我不得而知,但我却看到了它们烟消云散的时候。

要么就是这位买家一般,藏书爱如性命,小心呵护,我不知这样的书友是否注重或吸收了书中的内容,还是仅仅是把书视为瓷瓶一般的工艺品欣赏陶醉于其外观?我不了解,即便是后者,我也不能武断的评判其对错,这也许只是一种我不能理解的高尚情操。

我绝无针砭藏书界、藏书人之意,更不想质疑或否定长辈的平生,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只是从中有所思考这些事和自身的联系。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东西,即便我无法理解,自也有其道理,我不能不知天高地厚的大言不惭。之所以说到此处,还是因为长辈之事、昨日之事让我心起波澜,有些想法忽有不吐不快之感,仿佛只有把这些事、这些想法吐出来,心里才会舒服一些。

我一直认为,书本来只是一个传承文化的载体,因为藏书这个爱好的产生,才赋予了书更多的精神意义和经济价值,而我,也只是看重书的载体功能和经济价值,精神意义却是忽略不计了。孔网有一位书友名为“书以致用”,这四个字最为我激赏,也最能体现我对“藏”书的态度,只可惜早早被人注册了。之所以上面我把藏打了引号,是因为我虽然“藏”了些书,但骨子里并不是藏书家,更不爱藏书,对于我来说,“藏”书看书只是为了实际的需要,没有任何情怀在里面。我也读过很多书,但从不把自己当成文人,即便有时也随性吟两首歪诗写个酸文,我依然还是一个粗人,与那种书生气质的文人风牛马不相及的粗人。

我是搞民国历史的,在这个领域之外,除了武侠小说,我没有任何感兴趣的书籍了,确实品味和逼格都不高。我的民国藏书多半品相不佳,对解放后的文史书籍也无品相要求,即便是烂成翔的故纸,其中只要有价值的东西,一样让我欣喜不已,来者不拒。历史和文学终究是不一样的,就好比你挖出了甲骨文,还非要品相特好才会看,想想这是多可笑。闲话说一句,文学艺术方面注重品相的藏书家,虽然道不同,我还是可以理解和尊重,但对于文史这方面书籍,我也碰到过俩广东哥们特爱矫情,收到书一开口就是诸如哎呀你这页有块黄斑之类的云云。爱美之心可以有,但追求到这个度,就让我极为恶心,有一次我终于忍不住直接问,您读个老版历史书还需满足您的某种洁癖吗?后来我终于想明白,原来人家是个文史书籍“藏书家”呀!

言归正传,对于那些对我没用的书籍,只要是我自己的,我已经可以很容易的断舍离。但即便如此,在我书房静思斋中的存书,以我现在的健康水平,估计也够我看八辈子,细思极恐。人生苦短,真正能读书几许?呵护藏书如性命,也无非是那纸售千年中的短暂一瞬,身后又有何人怜惜?我想,不管我们选择哪一条藏书之路,最终总是难免殊途同归吧。

看起来这些话有些消极,其实这只是去年岳父去世、大伯重病、我自身得了些小毛病这些事情带给我的思考,让我想明白了一些问题。在我的心里,不但没有消极情绪,反而更加斗志昂扬,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更多的成果。如今我买书少了,卖的多了,该放手的就放手,别让这些以后成为晚辈们的负担。当我放弃了心中很多执念和不切实际的想法,把精力更多用在现有收藏的深入研究整理,终于感到乐在其中。

潜移默化之中,我忽然发现这一年多来,我烈性的脾气改变了许多,这次处理问题就是一个显著的进步,随着少和人动气,身体状况似也好了许多,至少脸上很少冒疖子了。我也真诚的建议那位买家还有类似书友,凡事别那么吃枪药火大,先好好解决问题再说,气大伤的只是自己。孔网毕竟是个文雅的平台,好书多,好人多,好话多,好事多,不是吗?

些许愚事愚见,权作分享。感谢一直看到这里的书友。

于岳  写於静思斋

2017年4月5日



讨论区

看过这位书友的感慨之后,你是不是也产生了无限慨叹呢?在你心里,读书与藏书的意义是什么?每个人必定是不一样的,欢迎在下方留言区留言交流。


 买你买不到的书 

旧时风物旧时书 尽在孔夫子旧书网

kongfuzijiushuwan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我辈藏书看书为了啥?
读书人的藏书
读书系列:读书与藏书--gmz88的blog
韦力:读书像吃饭,不可或缺
杜泽逊:买书、藏书与治学
【苏州名家书房】王稼句:书房是精神的后花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