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蒙山瑶族-姓氏与迁徒




蒙山瑶族





第三节 姓氏与迁徙







一、姓  氏
茶山瑶姓氏
茶山瑶是蒙山最早的瑶族之一,由百越族转化而来,南北朝梁陈间以种植茶山向官府服茶山徭役而得名“茶山徭”。
茶山瑶姓氏,官方志书历来缺乏记载。据调查,明代前,永安州茶山瑶与古苏村苏姓,古墨、铜盆村麦姓,陶义村陶姓,西街、新圩、夏龙等村龙姓,大兰村兰姓,六庙、河村、富豪等村的罗姓等有关。
明清至今,蒙山茶山瑶有忠良乡(1952年划属金秀)的龙、莫、兰、等姓。①新圩大高周姓、大兰陶姓、兰姓,西河福垌、文圩陶义莫姓等。

花蓝瑶姓氏
明代以前,永安州花蓝瑶主要姓氏有龙定里陶义陶姓,陶蓝、发凤、百缸(今白江)、东平里蓝陆(今古带)、南峒、花蓝冲等地蓝姓,以及胡姓、侯姓。明清至今,蒙山花蓝瑶有毋行、毋夥、六夏、毋院、夏宜等地蓝姓。

穇(山)子瑶姓氏
蒙山穇(山)子瑶分布较少,至今已知的姓氏有长坪瑶族乡河冲李姓、陈姓,水井陈姓,棉垌周姓等。
盘瑶姓氏
盘瑶是蒙山瑶族的主体,包括过山瑶、民瑶支系,隋唐时期已经迁入境内聚居,人口多,分布地广。
蒙山盘瑶属盘瓠集团“武陵蛮”中的十二姓,以及会稽山、南京“十宝殿”的十二姓盘瑶后裔。据《评皇券牒》记载,远古时代槃瓠为平王杀死敌国高王,平王赐给宫女为妻,生下六男六女,分为十二姓,成为盘瑶姓氏起源。 
但在瑶族历史上,各种史籍记载的盘瑶十二姓却各不相同。《评皇券牒》中记载:
后宫女生长六男六女,王闻之喜,敕赐各姓:盘沈包黄,李邓周赵,胡唐翟冯。
《祖公榜文钉书抄白》记载为:
生下盘俸并包沈,后生周彭高邓人,唐黄李廖十二姓,天下瑶人一体亲。
《千家垌歌》中记载的瑶族十二姓是:
盘俸包沈,唐黄李廖,邓任赵周。
湖南江华县盘王庙十二姓瑶人祖位像的姓氏有盘、李、包、邓、黄、沈、赵、冯、胡、雷、周、唐。其中:盘、李、包、邓、黄、沈六姓为男,其余赵、冯、胡、雷、周、唐六姓属女。
由于盘瑶有男到女家入赘的传统风俗,婚后子女“两边顶”,可随父、母及祖母姓,实际上盘瑶姓氏已经远远不止十二姓。
1950年以前,蒙山境内瑶族属盘瑶十二姓的姓氏有:廖、盘、黄、李、邓、赵、周、冯等姓。
1952年12月7日,成立长平瑶族自治乡(1985年改长坪瑶族乡),全乡除东护村外,其余壮族雷姓,人口较多的汉族覃、莫、蒲、陆、蒋等姓氏大部分转为瑶族。
1985年9月18日,成立夏宜瑶族乡,除原有的茶山瑶、过山瑶外,其余大部分汉族基本转为瑶族中的盘瑶、花蓝瑶。
1986年以后落实民族政策,少数民族可在计划生育、招工、招干、升学高考等方面予以照顾,不少有瑶族血缘或关系者改变民族成分转为瑶族,盘瑶姓氏不断增多,至2010年达30多姓。
————————
①刁光全:《蒙山姓氏家族史》,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版,第137页。

二、瑶族姓氏源流
三妹甘姓、何姓
三妹村原名迁三梅,因有三棵古梅而得名,甘何两姓迁来后,以姓氏改村名为甘何村,迁来年代无考。唐代中期(一说宋代),相传刘三妹到此传歌,村名改三妹村。甘何两姓迁走时间不详,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路过三妹时,尚有甘王庙。

盘姓
1
猫儿盘姓  明代前迁永安州北乡猫儿(今新圩镇貌仪),属盘瑶。明万历六年(1578年),首领盘宗明带领瑶民起义,攻破猫儿堡,后被官军征剿失败,举族迁走,下落不明。

盘村盘姓  原住猫儿,后迁古定。清同治年间,从古定迁潘村,落籍后在住地村头汶泉边立古定社,种榕树,以姓氏改村名为盘村。

光绪十八年(1892年),盘日新带领瑶民起义,永安州知州邓文渊领官兵围剿,盘日新被俘,盘村盘姓受牵连,举族迁进深山避祸,下落不明。
福垌、河冲、三妹盘姓  原住会稽山、南京“十宝殿”(店),属盘瑶。后“漂洋过海”迁千家垌。元大德九年(1305年),官兵因误会围剿千家垌,几经搬迁至今金秀头排居住。明万历年间,一支迁永安州伏峒(今福垌)柑子冲,生盘子华、子贵、子源、子超、子文。后“子”字辈五人后裔中,盘开荣迁今长坪河冲,立盘古社。盘明高迁三妹,属民瑶,后人分支三叉、县城。

2
家族排辈字:明国朝德,合有利益。福禄全寿兴,荣华富贵同乐。
香火堂对联:祖居南京家声远;孙落粤西世泽长。
六海、古逢、瓦冲盘姓  原住会稽山、南京“十宝殿”(店),属盘瑶。后“漂洋过海”迁千家峒。元大德九年(1305年),官兵围剿千家峒,盘发通逃至广东八排。后盘通武从八排经梧州迁永安州伏峒公义,清乾隆年间分支夏宜六海冲,属过山瑶,即《永安州志》记载的“六海瑶”。至1950年后有盘有富、盘有贵、盘有盛,盘有通迁柳州。清嘉庆年间,盘文定从六海迁文圩古逢。
家族排辈字:通明文德学,再有树振定。光宗荣福禄,耀祖兆京伦。(后续)武杰乾坤盛,保家建国疆。先人民伟志,后继永传扬。
另一支盘姓从八排经梧州时迁昭平文竹,再分支瓦冲桂皮。排辈字与六海、古逢盘姓相同。
花程盘姓  清代中期迁花程冲,属过山瑶,住地称为盘大屋,即《永安州志》记载的“花程瑶”。1952年土地改革时迁走,现存居住地遗址。
联山盘姓  原住忠良六路,属过山瑶。民国中期盘进明从六路到联山过山瑶冯家入赘,改名冯成福,子女一支属盘姓,一支转冯姓。

李姓
茶山李姓  原住荔波县(当时属广西,后划属贵州),属瑶族。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李恭著时任南丹土州总管,奉总督朱英之命,领土州兵征讨立山县(今蒙山)平峒瑶民义军,事平以功封千户总管,授武显将军、世袭平峒土司,在今长坪营上建土司堡,管理立山茶山峒徭民。
成化十三年(1477年)二月置永安州,李恭著之子李扶宝兼任永安州吏目,迁茶山建土司衙门。
家族排辈字:从李春山起:荣增(兆)启世代光明。
家族分支:营上、茶山、白竹、垌口、古冷、芦山、能友、上北楼、古朗、关口社背、富豪、莫家、县城等地。李恭著次子李扶桂在平南大桂山落籍。
联山、高岭李姓  原住忠良双坪,属过山瑶,《永安州志》记载的“双平瑶”。民国中期,李有献从双坪到联山冯家入赘,仍姓李,分支长坪高岭。

周姓
石勾周村周姓  明代前已迁石勾西面居住,属瑶族。后发展成当时周姓聚居的大村庄,村名以姓氏取名为周村。清光绪初年,大洪水冲毁村庄,周姓人迁走。1952年村民在周村遗址中挖出一罐汉代五銖钱,说明汉唐时期已有人在此居住。
大高周姓  原住广东。清嘉庆年间,周志清从广东迁广西永安州群峰里榃打(与巴勒相邻)居住,融入当地茶山瑶。周志清子贤字辈一支留居榃打,一支迁大高落籍。分支谢村、新圩街。
家族排辈字:志贤善德国家邦兴必
十二滩、水井周姓  原住长滩,属《永安州志》记载的“长滩瑶”。清同治年间,周龙彬从长滩迁十二滩,分支水井,后转为民瑶。
家族排辈字:龙  元春祖宗
棉峒周姓  原住藤县大黎街背。清光绪年间,从大黎迁永安州群峰里棉垌落籍。1952年成立长平瑶族乡时,以原居住在棉峒,《永安州志》记载的“棉峒瑶”转为穇(山)子瑶。
家族排辈字:日运贤广宽嗣成,立昌安邦志德胜。

黄姓
三石黄姓  族源无考,宋元时期已在今文圩镇秀才村三石居住,属盘瑶。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黄日暖领导瑶民起义,洪武十九年接受招抚,封为将军。
关于三石黄姓资料,《蒙山莫氏族谱》记载:
四世祖敬谦,生于(明)建文二年(1400年),娶黄氏,三石村人……葬于登卦(今灯挂)岭之阳。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建“三石关四公祠志”记载:
兹卜地于宅左建造我二大人祠宇,后界黄姓,前左俱至圳沟。
以上记载说明,清乾隆年间黄姓还在三石村居住,嘉庆年间以后才迁进山区,流传有 “三石出将”传说。
新圩王村黄姓  明代前已迁古造村居住,以姓氏取村名为黄村,属盘瑶。明隆庆三年(1569年),村中首领黄公东占领古造山设立营寨称“王”起义,后与油麻雷公凤、榕垌李都堂、高天杨公满等义军联合,黄村因出“王”改名为王村。
明隆庆六年(1572年),瑶民义军被巡抚郭应聘带领官兵打败,黄公东被诛九族,幸存者逃避他乡,村庄荒废。后居民迁来,在原村旁另建村庄,仍沿用王村之名,原黄村遗址至今尚存,称为旧屋地,流传有黄公东“出王”传说。
三妹黄姓  原住向武州(今天等县)。明万历三年(1575年),黄仲拙奉命从向武州领兵征剿府河黎天龙起义,事平以功封为古眉寨土巡检,落籍伏龙村(今福龙村)。清光绪年间,黄文章、济章从仙回迁永安州三妹落籍,后转为民瑶。
家族排辈字:章华国思礼全家
古修、六坪黄姓  原住千家峒,元大德九年(1305年),官兵围剿千家垌,迁广东珠玑巷。后黄春官从广东迁永安州古修种山,属过山瑶。因被贼人抢劫,一支仍留古修,黄元周迁六坪。
家族排辈字:元通春成金
高岭黄姓  原住千家峒,元大德九年(1305年),官兵围剿千家垌,迁广东珠玑巷。后从广东迁永安州高岭,属过山瑶。
花程黄姓  一支清代中期迁夏宜花程冲花程界脚,属过山瑶,即《永安州志》记载的“花程瑶”。1950年有黄晚,1963年,黄晚之子黄春印迁金秀桐木,现存原居住地遗址。
另一支原住忠良乡德香六桂六段,原姓李,属过山瑶。1955年黄金荣从六段迁蒙山夏宜花程冲,今黄素贵兄妹及家人仍说瑶话。
联山黄姓  原住忠良更湴,属过山瑶。清光绪年间,黄文理从更湴到联山过山瑶冯家入赘,改名冯章现,后子女一支转为黄姓。
京柴黄姓  原住永安州群峰里古造冲六宁,属过山瑶,即《永安州志》记载的“古皂瑶”,后迁巴勒廿四弯。民国初期,黄元品、元安、元定从廿四弯迁新圩京才(后改京柴)。民国35年(1946年),黄元宝、元广再从廿四弯迁京柴。
家族排辈字:元通进文金

蓝姓
古带蓝姓  明代前已与陆姓迁到今西河大塘古带居住,以姓氏取村名为蓝陆村,属花蓝瑶。明弘治七年(1494年),村中一位蓝姓首领响应西乡陶蓝村蓝公玉起义,失败后被诛九族,首领幼子被姑母救出,抚养携带成人,娶陆氏女子为妻,称为“蓝门陆氏”,并重建村庄。为纪念姑母携带抚养之恩,将村名改为姑带村。
隆庆六年(1572年),巡抚郭应聘带领官兵征剿退到蝴蝶山及姑带冲瑶民义军,以姑带的谐音改写为“古带”。后蓝姓人在明末清初战乱中迁走,今村中地主庙仍祀蓝陆两姓开发村庄始祖牌位。
陶蓝村蓝姓  明代前与陶姓一起迁到今文圩道义落籍,以姓氏取村名为陶蓝村,属花蓝瑶。相传蓝姓在村后“鸡母带鸡仔”岭葬祖坟,明弘治七年(1494年),村中蓝公玉称“过海大王”,与东乡十万村“飞天大王”覃扶照合称“飞天过海”带领百姓起义。
起义后被官兵征剿失败,永安州所有蓝姓俱受株连,纷纷迁走避祸。陶蓝村陶姓与蓝姓一同搬到外地,下落不明,后来居民仍沿用陶蓝村名至今。
南垌蓝姓  明代前已在今南垌居住,以姓氏取村名为“蓝峒”,属花蓝瑶。明弘治七年(1494年),覃扶照、蓝公玉起义后曾占领蓝垌,蓝姓首领响应起义,在村旁岭坪操练兵马,岭坪因此得名“两王冈”。
蓝姓首领起义失败后,家族受牵连,举族迁到别处,下落不明。明万历年间雷姓迁来时,尚有蓝姓居住过的房屋遗迹,并以蓝峒谐音改村名为“南峒”。
蓝姓念七郎支系  唐朝末年战乱中,厉山氏蓝姓第一百零八世蓝明德迁南方。宋理宗宝庆六年(1225年),第一百二十二世蓝吉甫迁福建福清县五福乡落籍。后蓝吉甫长子蓝常新迁建宁崇善坊,咸淳元年(1265年)迁宁化县石壁村。
元泰定三年(1326年)蓝大一郎迁长汀城下里水口百鹭树下,生七子,称为念七郎。后分别迁两广,一支迁入今蒙山县。
毋行蓝姓。属念七郎支系,原住广东。清嘉庆初年,第一百四十三世蓝佩容从广东迁广西永安州龙定里桥龙村,后迁毋行村落籍,发展成为蓝姓大族,属花蓝瑶。家族排辈字:佩,益永世文日作连,广开基业万斯年。书香传绍家声振,富贵荣华福寿全。
毋夥蓝姓。属念七郎支系,原住广东。清康熙年间,蓝桂祥从广东迁广西永安州龙定里毋夥落籍,属花蓝瑶。家族排辈字:桂,子色显若裕,务本书中道。恒怀祖德高,恩光昭奕世,发达永雄豪。
六夏蓝姓。属念七郎支系,原住广东。蓝朝修从广东迁广西平南县安怀三家村,乾隆至嘉庆年间从安怀迁永安州龙定里六夏村落籍,属花蓝瑶。家族排辈字与毋夥蓝姓同。
毋院蓝姓。属念七郎支系,原住广东韶州翁源县黎山水嘴。蓝茂泰从翁源迁广西太平圩勒竹江表岭村,乾隆至嘉庆年间迁永安州龙定里毋院村落籍,属花蓝瑶。家族排辈字与毋夥蓝姓同。
夏宜蓝姓。属念七郎支系。第一百四十一世蓝光朝之子蓝元东迁夏宜横炉落籍,以姓氏取村名为蓝屋,属花蓝瑶。

雷姓
原住广西梧州府怀集县(今属广东),属壮族。元朝末年,始祖雷解从怀集迁立山县西乡平芜落籍,立村油麻,立社毋桃,立庙金仙。
雷解死后葬六樟冲马儿界,堪舆名“天鹅孵蛋”。明隆庆三年(1569年),雷宗凤领导瑶、壮百姓起义,改名雷公凤。隆庆六年义军失败,被屠杀5000多人。雷姓家族受牵连,举族先后迁到别处避难。
家族排辈字:解既发宗必,雷泽雷电闻。先腾地声振,元德步天云。福启明清远,永保景繁荣。安邦家庆日,锦玉守朝中。扬志华廷美,和平济世宏。纲常开正道,祥林胜劲松。诗章传达礼,才学献时通。金京健信业,有勇惠宽龙。
家族分支:雷宗凤起义失败,家族被株连,雷既宁一支迁居宣化县(今南宁市)。雷既安一支迁仙回,后再迁回蓝峒(今南垌)。雷既宏一支从油麻迁南乡黄村鲤鱼,后分支大化、古彭冲及林秀等地。另一支迁居西乡高雷,后分支横炉等地,一支战乱过后再迁回油麻。
雷宗合从油麻迁东平里龙江河木匠堡第三甲原蓝姓人居住地蓝垌,开垦田地,立古勒社,太平庙。至清康熙四年(1665年)领垦照纳粮,后改村名为南垌。
迁居后仍为壮族,说壮语。经济交往以赶仙回圩为主,族人多聚仙回女子为妻,逐渐改说仙回桂柳方言。1952年12月成立长平瑶族自治乡时,全族申请转为瑶族,属民瑶。
九世雷电豫从油麻迁荔浦青山乡水华村三茅厂,后分支杜莫寨。雷电祯从油麻迁居荔浦三河乡双江。十一世雷日先迁居平乐大扒。其他分支文平旧县、三家、毋辰、长坪、城西等地。

南乡廖姓
隋唐时期已迁入立山县南乡,为瑶族十二姓中的廖姓。宋皇祐四年(1052年),首领廖关门组织百姓起义,响应转战至贺县、昭平一带的侬智高部及抚河义军。
皇祐五年(1053年),狄青派部将杨文广由梧州从水路北上打败府河义军后,从金垌古道到立山县南乡进攻廖关门义军。不久,义军失败撤进陈冲,南乡廖姓被牵连迁往别处,下落不明。
从有关资料记载中可以看出,元明时期立山县尚有瑶族廖姓居住,其中廖以成任管理瑶族及壮族百姓的土官。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瑶族首领廖凤领导瑶民义军占领永安州城,知州陈升上任后才接受王廷标招抚,可见瑶族廖姓在蒙山居住之久,也是宋代前已有瑶族迁来居住的证据。
冯姓
瑶族冯姓  明代前已迁入立山,主要居住于今长坪瑶族乡的三妹、白竹一带,属过山瑶。据三妹《赵氏家谱》记载,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邓能文、冯春光与白浊村(今白竹村)赵姓发生山场纠纷,赵姓出示明洪武三年(1370年)立山县黄县令所颁执照胜诉。
高岭冯姓  原住千家垌。元大德九年(1305年),官兵围剿千家垌,逃至广东大罗山,后迁广西平南十八岐,再迁永安州,曾在小垌、风瓢等山冲居住,后落籍高岭,属过山瑶。家族排辈字:荣成春文,有金章福
联山冯姓  原住千家垌。元大德九年(1305年),官兵围剿千家垌,逃至广东大罗山。清同治初年,冯金秀迁广西永安州古修,后迁杜莫六部山猪冲。不久被贼人抢劫,搬杨梅山,后迁群峰里六淫(今联山背后半山旧屋),再搬下六夏,因与文圩六夏同名,改联山,属过山瑶。排辈字与高岭冯姓同。
京柴冯姓  原住忠良更湴,民国时冯成坤随黄元宝妻冯惠珍从更湴迁新圩京柴,属过山瑶。




夏宜六海龙姓
原住忠良立龙瑶山,属茶山瑶,即《永安州志》记载的“六(立)龙瑶”。先祖龙道力,字法强,生龙秀魁、定魁、大魁三子。龙秀魁生龙瑺芝、见芝、佐芝、善芝。
清同治年间,龙见芝被夏宜六海潘庆光抱养,改名潘贵才,后入赘易敬华家为婿,改名易祀光。易祀光生启辉、启定、启盛、启龄、启常、启珠、启珍七子,并转为龙姓,并在夏宜建庄园,开设“龙合生”铺,成为当地富户盛族。
家族排辈字:启绍承芳,显德铭宗。裕堂华贵,永泰盛兴。
家族分支:上海、那冷坪、西河镇广育村、荔浦县、南京等地。

邓姓

平垌邓姓  原住波州石羊洞,后“漂洋过海”迁千家垌。元大德九年(1305年)官兵围剿千家垌,逃至广东珠玑巷,后迁大罗山,属盘瑶。
明成化元年(1465年),邓公林、公曹、公礼、公贵四人被征调为瑶兵,迁广西镇守府江中游地区,分别落籍平乐、荔浦八鲁、昭平、立山(今蒙山)四县九堡十三冲屯田戍守。其中邓公林住立山平峒,管理平峒、长滩、冷水、旱田等地,为十三冲中的二冲,清康熙年间向官府纳粮转为粮瑶,后改民瑶。
家族排辈字:公益世必,显有敬锦章。诗书永荣昌,贤良承祖德,鸾凤应成方。
家族分支:假槽,显字辈分支杜莫屯顿,八鲁邓姓分支长坪枧冲,后迁新圩龙头。
三妹、水井邓姓  原住千家垌。元大德九年(1305年)官兵围剿千家垌,逃到广东韶州府珠玑巷。后邓坤从珠玑巷迁广西藤县南门街。第三世邓谦惠从藤县迁立山县南乡古袍村,生邓锦萱、锦堂二子。第四世邓锦堂迁西乡,邓锦萱生邓功理、功运、功办、功英、功道五子。邓公道留居原地,邓功办迁居荔浦。
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邓功理、功运、功英三人跟随李恭著征剿平峒瑶民起义,邓功英获六品军功,邓功理获从九品军功,官府颁给执照在三妹村落籍。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邓功理子孙与三妹村李莫氏买下三妹荒山开垦田地,报邓公理户纳粮四斗六升五合,山场以下雨水流出老黄冲口以内为界,纳粮后转为粮瑶,后改民瑶,即《永安州志》记载的“三妹瑶”。
家族排辈字:坤谦锦功扶,盛茂怡世,存济生林。富贵荣华,开满全球。
家族分支:民国5年(1916年),邓功理后裔邓世香迁居水井。

赵姓

六坪赵姓  一支原住千家垌。元大德九年(1305年)官兵围剿千家垌,逃至广东珠玑巷,后迁大罗山。明代中期,赵成学从大罗山迁广西永安州六坪落籍,属盘瑶。
一支原住金秀忠良金泗,属盘瑶。民国中期,赵荣甫从金泗迁六坪。
家族排辈字:荣璧富明
三妹赵姓  属宋朝赵氏皇族后裔。宋亡后,赵氏皇族遭元兵追杀,其中皇族子孙赵儒逃至广东韶州府珠玑巷。
明朝初年,赵儒后裔赵功孟、功仲、功季、功安、功达兄弟五人因世乱中遭盗贼抢劫,从珠玑巷迁至广西梧州,后分居昭平、平乐、桂林、湖南等地。其中赵功安迁桂林后不久,再迁立山县治(今旧县),生赵甫治、甫球、甫德三子。
明洪武三年(1370年)十月十五日,立山县令黄宗颁发执照,将湴水(今范水)、白浊(今白竹)、古修六蓝冲批给赵功安垦种。赵功安以白浊为居住地,管理三处山场,经数代后,家族发展至十八户,民国13年(1924年)编修《赵氏家谱》。
家族排辈字:有文保应,培生世代。家声远振,祯祥定庆。肇继先贤,辅佐国朝。大业宏开,富贵荣华。
家族分支:赵文宗后人从白竹迁居古朗。赵文光之子赵成章从白竹迁居南垌。赵成才后人从白竹迁居昭平归化河(今桂花河),后分支荔浦。赵成才从白竹迁居古崩,后从古崩到三妹村邓三焕家入赘,子孙改回赵姓,属民瑶。解放后三妹赵培正到假槽入赘莫姓,赵培正之子赵炎生从假槽到东平垌入赘陆姓。一支迁冷水。
高岭赵姓  原住千家峒,元大德九年(1305年),官兵围剿千家垌时逃至广东,后迁金秀忠良六卜,再迁平乐大扒,后颁布雷家旱冲,称为“五代赵”。
赵文印从雷家旱冲迁雷家平山,后迁长坪高岭,称为“七代赵”。解放初期,赵文印之子赵有福到雷家旱冲入赘赵朝福之女赵玉兰,1980年迁回高岭,属过山瑶。
家族排辈字:朝如成进有文福
联山赵姓  原住六桂毛竹坪,赵明进从毛竹坪到联山冯家入赘,子孙仍为赵姓,属过山瑶。
京柴赵姓  原住忠良乡高田双树,赵全胜从双树到京柴入赘黄姓,改名黄通兴,属过山瑶,子孙一支转赵姓。

麦姓  
原住广东始兴,属隋将麦铁杖后裔,为岭南望族。一支迁永安居铜盆(今龙蟠),因任坝长误下水闸淹死村中学馆十二名学童,举族迁伏峒、石鼓、忠良等地,融入当地茶山瑶。

苏姓
古苏村苏姓  族源不明,明代前已迁立山县(今蒙山县)东乡蝴蝶山西北面山脚,属瑶族,与古姓人同居,村庄以姓氏得名古苏村,村东山冲亦得名古苏冲。后迁走,下落不明。

莫姓
广西莫姓来源有两支,一支于宋淳熙元年(1174年),始祖莫纯从安徽濠梁迁广西平乐沙江,淳熙四年迁立山(今蒙山),分支昭平、藤县、平南、金秀、荔浦等县。其中一支迁忠良,融入当地瑶族。
一支属汉代元帅莫少奇从钜鹿出兵平定岭南,子孙四大支系落籍交州,分支岭南各地。其中一支迁广西南丹,再分支各地,融入壮族与瑶族。清嘉庆年间,忠良立龙、古朴茶山瑶莫姓一支迁伏峒北共、瑶汶。
家族分支:伏口、陶义、县城、南宁、梧州等地。

陶姓
陶义陶姓  明代前与蓝姓迁今文圩道义,属花蓝瑶,村庄以姓氏取名陶蓝。明弘治七年(1494年),陶蓝村花蓝瑶首领蓝公玉号称“过海”大王起义,失败后陶姓以义气救出蓝姓首领遗孤,并与幸存的蓝姓一起迁逃进深山,下落不明,村庄以“陶姓之义”得名陶义,民国25年(1936年)雅化为道义。
大兰陶姓  原住巴勒瑶山,属茶山瑶,即《永安州志》记载的“把(巴)勒瑶”。清光绪年间,陶献山从巴勒迁移群峰里大兰村落籍。
其他茶山瑶陶姓分布新地、古皮等村。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费孝通:《<盘村瑶族>序》
高州瑶族文化
浅谈南丹瑶族的起源
十分具有特色的茶山瑶服饰
永州《双牌姓氏考:盘姓》
连南八排瑶传统婚礼实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