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在大三末尾:10条不怎么重要的大学建议


作者|维安 来源公众号|维安记(weiannote)

看到学校里很多学长学姐拉着箱子离开学校,看着自习室桌子上摞起来的书,意识到考完期末考试,我们就将迎来大学的第四个年头。


说实话,我觉得现在很多大学生(包括我)的眼界和格局都是有待提高的,我们总是为了一些小小的事情纠结难过。


教你怎么做学霸的干货和建议已经够多了。我就给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但是又或多或少有些帮助的小建议。我始终觉得一个人的独立思考力、创造力、保持浪漫的能力是最重要的。这多过于一些看起来很高大上的头衔或者荣誉。




1.大一就能考过的四六级

为什么要拖到大三大四?


我愈发觉得时间成本是不可忽视的。简单来说,在该完成一项任务的时间里完成,不浪费多余时间本身就是一种赚。


如果你一定要过四六级,专四专八等考试,我建议你最好加把劲儿在大一最迟大二就给过了。很多人总有一种“反正还可以考”的侥幸心理。仔细想想你的考试,难道不是考完就忘记了?下次再备考,书还是要从头翻起,复习过的地方要重新复习。


这就意味着之前为此付出的时间精力被清空了。


爽快一点。要么就考过,要么别考。共勉。



2.学生组织,社团活动参不参加?

 all or nothing!


后台经常收到一些大学生的留言,其中很大一部分关于社团的去留问题以及“是否要在社团组织担任职务”。


我在大二就不怎么玩社团了,但身边很多朋友同学现在是社团组织骨干,每次聊起这些那些的杂事,都没少喊过累。我觉得这是一件“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的事情,想要出风头就要承担相应的代价。


一些学校社团组织很不错,一些不过尔尔。大一可以随便玩,时间成本有的是,大二的时候必须开始取舍,要做下去还是及早抽身,归根结底是一场都是为了自我学习和提高。本质都是为了选择一条最有效的自我提高途径和前进方向。


社团不是拿来“混”的,是拿来让自己学东西的。


要么就努力去做那个社团的leading role,要么就想想怎么找到其他适合自己的领域,然后成为自己的leading role。



3.把你的某一个兴趣点(爱好)

 强化成一门特长。



“我对xx感兴趣”和“我的特长是xx”是两句含义相去甚远的话。


兴趣可以有很多,一旦转化为了特长,就变成了一把锋利的刀(这个梗出自我的某篇文章,不知道有人记得吗)。


大学四年除了日常学习时间之外,有很大一块的时间可以给你自己“造作”。比如学习跳舞,弹琴,画画,玩滑板等。虽说不上精通,至少做到熟练,而熟练就意味着过了一个思想的门槛,懂得了基本的规律,往后发展下去,甚至成为一门职业都不是难事。


顺带给一个建议,如果感兴趣的话,ps,ppt这些软件很实用,自己会了关键时间就不求人。有次看了一些同学做的简历,其实本身含金量是很高的,由于失败的美工,让我都不想翻开看,差点错过了这个好的内容。大一的时候因为需要为电台节目做海报而自学的ps,虽然现在仍然不是很厉害,但基本的图还是做的很熟练。有时候参加比赛的ppt都是用ps一张一张做出来的。


只有自己最知道自己要什么,如果自己还能做出来,才有可能力求完美。




4.尝试交一个和你(爱好性格等)

 很不同的朋友。


这一个和我们的直觉相悖的事情。人们常常靠“关联”或者“共同话题”交朋友。久而久之发现身边的人都大同小异。


不需要他成为形影不离的那种,仅仅是偶尔小聚或者交换一下观点,会发现不同的人碰撞出来的东西,带来的世界和观点是有趣至极的。


二十多岁的人其实哪有什么固定的人际圈子,不要把自己闭关起来,要多交朋友,多和不同的人交流,抛弃成见。才会收获更多。



5.你可以不那么自律,

 但你一定要有自己的节奏。


这是一个宣扬自律的时代。如果“自律之人”代表着某种意义上的人生赢家,那我很大程度上算这个领域的loser。


我并不是完全能够控制的住自己的每分每秒要做什么,也不是一个每天都能早起打卡的勤奋之人。我也尝试过早起,早睡,一天背多少个单词,不喝奶茶不逛街,但基本是做不到的,反而让自己心情很不好。


所以我发现“自律”不见得适合每个人,而且每个人的“律”本来就不一样,不需要因为别人的勤奋而焦虑。有自己的日程安排和节奏,并且找到让自己舒服的方式就好了。



6.四年很短,

 不要浪费某一段关系上。


这句话适用很多感情。爱情,友谊等。


拒绝在同一个让你不舒服的人身上栽倒两次,大家相逢本不是缘分,是一个不太好的错误,四年之后各奔东西,不需要花时间抗争,逗留。你只需要记住,向前走,并且不要再次落入这个坑。


每个人在大学里都会遇到过几个奇葩,让我们开开眼界。可是相互之间的交集是“被迫”的,大学结束之后,自然而然地就断了。看清这一点,很多纠结就会迎刃而解。


时间宝贵,不如向前。



7.对某些言论、教育保持

基本的尊重,但可以坚决不改。


很无奈,我虽然学识浅薄,却还是觉得所在的教育环境是有很多不足的,这是无法避免的。可能你和我一样,有时候碍于学校响应的一些“政策”而需要强行推翻自己的想法。


不是反对所谓的“正能量”,从心理学上来说这是个好东西,对人身心发展都是有益的。只不过“正能量”有很多种“正”法,没有固定的标准。也没有固定的颜色。


人为什么要在20岁的时候就去决定自己往后五十年的思想走向和价值立场?年轻人需要自己去找寻自己的信仰,在了解之后再做决定。


信仰这种东西不能随意对待。



8.定期给家中老人打个电话,

可以设定闹钟自我提醒。


这是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情,有次和一个同学一起走,她的闹钟忽然想了,她看了一下手机提醒:“哦,我要给外婆打电话了。”


先自我检讨,上个学期这一点做得很好,这学期常常因为事情而拖延,给奶奶和外婆打电话的时间寥寥。其实一周只需要十分钟,一个月只有四十分钟,一年算下来不过八个小时。


十分钟不过是少刷几次淘宝,少打一盘游戏。


老人要的不多,知道你心里有他们,已经是极大的安慰了。



9.为自己存一笔钱,

专门用来见世面。


支付宝里有一个有意思的功能,叫做“心愿储蓄”,可以设定存储目标和存储时长,每个月或者每周自动存一笔钱。等到固定的时候可以返还回来。我觉得大家可以为自己存一笔钱,花在“见世面”上。


很多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对很多东西是并不熟悉的,比如我,大一的时候才在杭州看过真正的话剧,虽然也不是完全看得懂,但是很喜欢那种感觉,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艺术形式。


见世面不是指买个潮牌什么的。有很多看似无用却很最好不要错过的东西,比如最新的展览,比如戏剧,比如音乐会,演唱会,比如名家的讲座等。这些东西其实都不便宜,但是都值得一看的,不要觉得自己看不懂,让自己开一些眼界,感受什么是美什么是艺术,这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你的生活和看待世界的方式。



10.每天做一件需要做,

但不太想做的事情。


作为一个拖延症患者,之前看过熹文姐那篇文章,给自己每天一个小目标“做一件需要做但一直拖延”的事情,比如给某人打个电话,收拾衣柜,写一篇约稿等等。


我在手机上设定了提醒,争取每天早上就完成,完成后会觉得心情很好。不需要多,一天只做一件。等到某天发现自己的提醒栏里没有了提醒,大概拖延症就好了吧。




其实大学生活的前两年还蛮多抱负和感想的,到了第三年反而没有太多的焦虑和激情了。大概是摸清了一些套路,发现其实学校能给的东西其实很少,更多还是要靠自己去创造。


这10条建议的确不能够帮你拿奖学金,帮你成为三好学生,帮你获得老师同学们的称赞。至少可以让你思考一下现在的生活状态,成为一个更加好的年轻人。


而那些重要的东西,从来都是你自己教会自己的。


共勉。


作者:卷毛维安 简书签约作者 网络电台主播《哲思2.0》作者。微博@卷毛维安 写温而不沸的成长和生活,不指责,不抱怨,对未来虔诚无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张景锋专门写给平凡女孩——如何在大学做极品女孩?
现在的学生会越来越像黑社会
大学新生如何选择社团组织
谈学生社团活动的意义
准大学生报名:记住这三点,提前摸清学长学姐的“套路”
写给大一新生的八句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